第866章 詹天佑

當時的詹天佑是從美國畢業回國的,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但是愚昧無知的清政府,他們不知道培養一個像詹天佑這樣從童年就出國的留學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稀裡糊塗的就把詹天佑給派到福建水師去了,他被派到軍艦上去以後,因其是留洋的幼童,懂洋文,也會一些技術也就直接上了軍艦作了管輪,也就是一個輪機兵,而這時的一個輪機兵,從完全不會到精通也就是兩年就可以了,而詹天佑卻是整整地在美國學習了十幾年的時間。)

直到和李振華見面,他的命運才改變了,而他們第一次見面,李振華就安排他去進行鐵路方面的建設工作去了,那是從防城到南寧的第一條鐵路的勘察工作,從那時起詹天佑也就和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他們二人之間也結下了濃厚的感情,他們之間是弟兄關係、是朋友關係,最後纔是君臣關係。

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近二十年了,雖然李振華要小一些,但是他對於詹天佑的關心,卻是遠遠地超過了對其它人的關心,有時爲了他的身體健康問題,還要對他用命令的方式,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卻一直是十分地融洽的。

李振華尊重詹天佑,是因爲他是一心爲了國家的建設,他從來不顧自己的身體,因李振華最擔心的就是他的身體健康問題。他決不會讓他早早地就因積勞成疾而去世的。李振華認爲詹天佑是國家的財富,決不會不珍惜他的。

李振華現在想的還是整個國際方面的問題,從今年開始戰爭就會不間斷地開始了,先是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而這一次的戰爭,就連飛機都會出現在戰場上的。軍事科技、戰術思想都會有新的進步的。

而現在自己帝國的軍事綜合力量,李振華已經覺得以中華帝國的實力,應該是達到了現在的最高水平,無論是陸軍、海軍都是世界第一位的,無論是對上任何的一個國家的軍隊。我們都可以佔勝他們。

但是在一戰中,我們卻是不願意參加他們之間的戰爭,讓他們去狗咬狗去吧,自己只要是能得到利益就行。自己不會白白地去損失自己的戰士的生命的。現在自己的帝**隊有着二百萬的軍隊,以後還要進一步地減少,自己帝**隊的數量要的不是多而是精,但是如此大的疆域要是沒有足夠的軍隊來保衛,那可也是不行的。

今後的發展方向那就是提高部隊的作戰能力,利用高科技戰爭來打擊自己的敵人,根本就不和他們進行面對面的戰爭,在他們還沒有發現自己以前,就出手消滅敢於來犯之敵,縮小部隊的傷亡減員。要想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只有一條,那就是利用高科技的作戰手段,打擊敵人消滅敵人。

要想真正的達到那樣的一種水平,那就是要繼續提高軍事科技方面的投入,提高部隊的科技能力,對敵人進行遠程打擊。

大橋上的路燈亮起來了,兩個人從深思中清醒了過來,他們緩緩地在大橋上向前走去,後面的隨行人員在後面慢慢地走着,詹天佑給李振華算了一筆帳。他說:“只需要五年的時間,每年以一百萬噸計算,我們過橋所省出來的時間和資金,就可以超過大橋的建設投資了。”

李振華笑了,這就是經濟效益。不過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時間上的節約,是不可能用金錢來計算的。現在雖然看不出來。但是很快人們一定會說出:“時間就是金錢”那一句名言的。

武漢市市長王文學找來了,原來做爲東道主的武漢市,要宴請一下中央和各地來的有關領導及貴賓們,人已經到的差不多了,就是還少這兩位重量級的關鍵人物,所以他也就親自找過來了。

王文學也是從部隊轉業過來的,他見到李振華以後先是敬禮,然後把情況和李振華說了一下,請李振華趕緊的過去,李振華對這些是沒有什麼興趣的,他看了一下詹天佑,詹天佑知道李振華的意思,但是他怕李振華要急着回北京,他就對李振華說道:“皇上,我們今天晚上再在一起談談吧,我現在回不去,想和你再說說,你就明天再走吧。”

李振華對詹天佑說了一句:“你也會這一套了啊,那我就明天再走,不過我估計今天你是沒時間陪我了,你就忙你自己的吧,有事我們回去再說好了。”

宴會上由於有了皇上的參加,氣氛自然也就熱鬧了許多,但是人們自然也就拘謹了很多,不過來賓們卻是異常的高興的。

詹天佑留下的原來他主要是爲了對武漢長江大橋進行總結,同時也是對南京大橋的一個促進了,這兩條南北幹線的複線工程已經完成了,現在主要是對南京大橋的攻關了,南京大橋之所以慢了一些,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長江在南京的這一段下面的地質情況過於複雜了。

南京長江大橋一共是九座橋墩,十孔,跨度超過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跨度幾十米,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墩間跨度爲一百二十八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橋墩間的跨度則爲一百六十米,水下的地質情況分爲了四種。

一是位於淺水面覆蓋層深厚的橋墩位,二是基岩好而覆蓋層較厚的橋墩位,三是基岩較好,覆蓋層較厚,但水位甚深的橋墩位,四是在水深、覆蓋層厚,但基岩強度較低的橋墩位,這四種橋墩位不能用同一種辦法建設橋墩,建橋樑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來建設橋墩,這也是耗費時間最長的地方,李振華和詹天佑在這一方面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時間必須是要服從質量,質量是絕對不能出現問題的。

大橋的使用時間,那最少也是要一百年以上的,南京長江大橋連接津浦鐵路和寧滬鐵路,它處於中華帝國最爲發達的東部地區,所以說建設南京大橋的責任比武漢長江大橋還要重要的。

第1071章 援助歐洲第922章 改土歸流(二)第307章人質第330章 色情攻勢第1004-1章突襲英軍的飛機場第594章 白刃戰(二)第216章 落日行動(二)第1277章 現代版的“蔣幹盜書”第274章 神奇的土地第423章 蒙古問題第747章 這王位到底是誰的第389章 盛世危言第611章 不打無準備之仗第1022章 英國的童子軍第112章 北洋水師的“要命折”第972章 懶散的營長第886章 論皇權第427章 建立多家銀行第562章 有趣的賽事第1006章 突襲英軍的飛機場(二)第397章 通州的駐軍第638章 戰爭總結第489章 進入四川第573章 追悼會第1139章 獨裁者與共產主義者第1110章 夜襲敵軍第146章 鼓舞第1041章 空中打擊第916章 年輕的廠長和設計師第934章 一戰的導火索第977章 前所未有的完美撤退第727章 要促進我們的邊貿發展第590章 請皇上給說情第638章 戰爭總結第1220章 真牛!門前警衛竟然是“契卡”第1039章 關門打狗的潛水艇第895章 宴會成災第852章農業問題第73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二)第377章 建設東北重工業基地第78章 在美國挖人材第1223章 美國人的股票夢破滅了第883章 又接了一個軍艦定單第1248章 戰爭奇觀——高射炮打潛艇第1201章 防曬霜的聯想第842章夜襲黑窩第1253章 紅娘第1067章 甩袖子回家第279章 給藏兵弟兄換武器第595章 裝甲兵出擊第554章 廣告大戰(二)第539章 嚴復第392章 稅收與海關第882章 參觀聖彼得堡第227章 堅守摩天嶺第97章 勇鬥猛虎491囂張的土匪第934章 一戰的導火索第213章 衝出包圍圈第1057章 約翰?潘興將軍 第1058章 世界局勢第188章 我就陪你玩玩第63章 抗法英雄馮子材第219章 游擊戰的祖宗第187章 不能光想掙錢第409章 中華帝國第503章 水電站招標第48章 有驚無險的回家之路第808章 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第1271章 空戰第816章武器的比較方法第1067章 甩袖子回家第1234章 狡猾的希特勒第1201章 防曬霜的聯想第238章 收了一個東北王第1164章 路經武漢第89章 專職“媒婆”第947章 幽靈戰艦第387章 閃電計劃第1330章 東西方法西斯的勾結第190章 進京第356章 這不是洋藥,是我們自己生產的第1125章 解決戰俘問題第241章 堅守陣地第99章 被蛇咬了第525章 新式的拉朗配第1285章 獅子大開口第17章 錢王的侄孫女第794章她這不是倒貼嗎第1229章 德國的超級通貨膨脹第1198章 海上的測試第686章付蘭雅的科技情報處第114章 世上最會撈錢的女人第586章 俄軍的進攻開始了(二)第428章 槍手第192章 經濟侵略第1256章 “弩炮計劃”第978章 三教聖地耶路撒冷第660章 波斯軍第1105章 再次擴軍第694章 收穫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