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三項技術

手握十五個基礎點數,對於見慣風浪的陸恪來說,稱不上大殺器,卻足以讓他的實力再次提升。

兩連敗的經歷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收穫就是,比賽可能因爲一個人的失誤而葬送,但失利卻是整支球隊的責任;同樣,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努力,不足以贏得比賽的勝利,這是一項集體運動,但追逐勝利的道路之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永遠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正式加點之前,陸恪沒有立刻下手,而是認認真真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屬性面板,同時快速開動起了腦筋。

但隨即,陸恪就注意到了一點點異常:爲什麼技術屬性的清單似乎看起來又更長了一些?

這是錯覺嗎?

視線重新回到了屬性面板的最上方,重新打量了一遍,然後陸恪就確認了自己的猜測,屬性面板之上居然一口氣出現了三個全新的技術分項。

一直以來,系統其實都在陸陸續續地增加細分項目,比如說預判,比如說運氣,比如說戰術區域準度。雖然說,這意味着,嗷嗷待哺的分項又增多了,但某種程度來說,這是細化提升實力的一種方式,長遠來看,其實是好事。

不過,在此之前,每一次增加分項都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出現;今天,卻一口氣出現了三個分項,這着實太過突然,也太過兇殘,以至於陸恪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難道是因爲兩連敗的關係,暴露了自己更多的短板?於是,系統就提出了實質化了相對應的分項?

短暫的震驚過後,陸恪就再次冷靜了下來,視線落在了三個新的技術分項之上。

第一個分項,叫做手腕控制。

剛剛看到的時候,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就是傳球控制,與傳球精準度息息相關,陸恪還有些納悶,關於傳球精準的分項已經夠多了,爲什麼還出現另外一個?隨後閱讀了技術分項的說明之後,這才恍然大悟。

這的確與傳球控制有關,卻不是關於傳球精準,而是關於傳球落點位置的控制,與抄截和接球等相關環節息息相關。

這是一項非常非常精細的技術。

在四分衛與外接手的連線過程中,距離、位置、落線,這都是四分衛必須完成控制的項目,當四分衛準確地將橄欖球輸送過去之後,接球球員就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完成接球。

對於普通四分衛來說,他們可能就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傳球往往出現或大或小的偏差,又或者是無法捕捉到傳球空檔,導致進攻的傳球推進始終無法流暢起來。所以,他們需要一名頂級外接手,力挽狂瀾地殺出一條血路,甚至是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接球。

對於優秀四分衛來說,他們總是能夠精確地將橄欖球傳送到合理範圍之內,並且在防守陣型之中、跑動路線之中尋找到自己的傳球目標,只是具體位置可能稍稍有所偏差。所以,他們需要一名優秀外接手,在準確的傳球位置之上,完成高難度的接球。

簡單舉例,比如說,傳球過高,接球球員就必須高高躍起,在防守球員抄截之前,搶下橄欖球;比如說,傳球過低,接球球員就必須降低重心,在橄欖球觸地之前,完成接球,並且控制住橄欖球。但至少,傳球落點還是在合理範圍之內的。

而對於精英四分衛來說,他們不僅能夠準確撕開防守陣型,尋求到一條縫隙,將橄欖球輸送到合理的範圍之內;而且還可以精準地控制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名普通外接手,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完成接球。

簡單舉例,比如說,肩後陰影傳球,橄欖球落在了接球球員的肩膀後側陰影位置,避開了防守球員拍掉傳球的可能,爲外接手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接球空間;比如說,胸口傳球,不需要跳躍、不需要下蹲,僅僅只是保持重心,就可以順利完成接球,然後伺機展開持續推進。

普通四分衛,需要頂級外接手;優秀四分衛,需要優秀外接手;精英四分衛,需要普通外接手,這就是區別。如果頂級四分衛搭配頂級外接手,那就是見神殺神、遇佛殺佛了。

當然,如此區分都是紙上談兵的理論知識,實際比賽之中的實力發揮卻又是另外一番面貌了。

當下聯盟之中,四大精英四分衛和一大批優秀四分衛的區別就在於——

精英四分衛的實力水準是一個常態,即使狀態不佳,他們的下限也往往能夠達到“優秀”水準;而那些優秀四分衛們,關鍵時刻同樣可以發揮出“精英”級別的實力,卻無法形成一個連貫性,伊萊-曼寧、本-羅斯里斯伯格、菲利普-裡弗斯、喬-弗拉科、託尼-羅莫等等,都是如此。

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說,普通四分衛躋身到優秀四分衛,戰術區域準度,這個分項是關鍵區別;而從優秀四分衛躋身到精英四分衛,手腕控制,這就是關鍵技術。

傳球出手的剎那,四分衛對於外接手的位置判斷以及對位防守球員的預判解讀,瞬間通過手腕的柔和細膩控制,將對橄欖球的落點位置進一步地完成控制。

一來,避免抄截;二來,方便外接手接球;三來,方便接球之後的下一步動作,甩開擒抱、持續推進或者是衝出邊界控制時間等等。

可以說,這是屬於傳球手感的天賦之一。

之前就提過,這種細膩的觸感對於四分衛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天賦,往往是在潛意識之中的瞬間控制,卻可以決定四分衛的高度極限。一般來說,白人的手感更加優秀,而黑人則相對更加粗糙一點;至於亞裔球員,目前陸恪沒有其他參照模板,但可以看得出來,這也是他的天賦技能之一。

在實際傳球過程中,不僅僅是手腕控制而已,還需要結合時機判斷、防守閱讀、防守預判等各個環節銜接起來,將整個傳球的出手控制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之前,戰術區域準度的分項就已經出現了,目前陸恪這一項目的分數是七十五分;而現在,手腕控制的分項也出現了,陸恪猜測,應該和對陣紅雀隊比賽之中的三次抄截有關。

目前,陸恪的手腕控制起始分數是八十一分。

正如所料,傳球手感的細膩程度,這是陸恪的天賦之一。

在第一次收穫系統的時候,陸恪的技術分項之中都是一片江山紅,不要說八十分了,就連六十分的項目都着實不多;但現在,手腕控制出現之時,一開始分數就是八十一分,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第二個分項和第三個分項其實是一對技術分項,分別是左側感知、右側感知,同時,左側感知還被稱爲盲側感知。

這兩個分項的功能和技術就相對簡單了許多:對擒殺的預判。

站在口袋之中完成傳球的時候,四分衛是非常忙碌的,需要判斷接球球員的位置和防守球員的對位,同時視線餘光還需要注意口袋的情況,隨時警惕對手突破進攻鋒線實施擒殺的危機。

對於跑動四分衛來說,擒殺危機到來時,他們就用雙腳跑出空檔;而對於口袋四分衛來說,要麼就是倉促傳球,要麼就是保護橄欖球避免掉球,再不然就是被迫摔球,避免更多損失。

可以想象,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在短短兩秒、三秒的時間裡,心念百轉、掌控全局,一點點疏忽就可能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

尤其是來自盲側的擒殺。因爲這是四分衛的視野盲點,沒有辦法通過視線餘光完成判斷。這意味着他們是能依靠野獸直覺。一旦直覺的判斷稍稍遲緩,那麼來自盲側的擒殺基本都無法逃脫,有時候,即使察覺了,瞬間條件反射之下的逃脫也無比困難。

顯然,這兩個分項就是來自於對陣烏鴉隊的九次擒殺。

在那一場比賽之中,陸恪使出渾身解數,兩次絕對步伐、一次銅皮鐵骨全部都用上了,這才避免了傷病,但依舊沒有能夠帶走一場勝利。

現在,左側感知和右側感知的出現,爲了陸恪的進一步提升自己提供了平臺。

雖然說,這是一種相對冷門偏僻的天賦,但整體而言,跑動四分衛還是比口袋四分衛有更多優勢的,一方面是因爲他們的技戰術水準,觀察左側和右側是必備條件;另一方面也就是因爲他們的身體素質更加優秀,就是如此簡單粗暴。

所以,當陸恪看到自己兩個技術分項的分數時,一點都不意外:

左側感知(盲側感知),四十五分;右側感知,六十分。

那麼,這也就不奇怪了,每一次當盲側出現擒殺的時候,陸恪基本都無法逃脫,更多時候是沒有任何機會;而右側出現擒殺的時候,偶爾可以避開,但有時候也是視而不見,呆愣愣地就站在原地遭遇擒殺。

現在,總算是找到原因了。

果然,上帝是公平的。

手腕控制高達八十一分;而左側感知和右側感知兩項數據都堪稱是糟糕透頂。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陸恪就是一名傳統的口袋四分衛,想要成爲一名全能的跑動四分衛,即使手握系統,估計也至少需要一個三五年的時間。

今天第二更。

1714 最低消費1485 細節缺失1403 連續客場634 冷靜自持1125 站着死亡942 堅持本心383 全新身份1237 此消彼長195 陌生老人821 強硬防守關於一些內容的解釋和科普881 肩負重任1130 集結號響1528 刺刀見紅1517 絕殺取勝240 私人訪客669 挺身而出1284 配合默契1049 壓垮駱駝089 觀看訓練197 幕後推手274 驕傲輕敵691 職業態度1506 以一敵二956 渾身解數1212 熟悉夥伴609 從頭開始330 再下一城1459 心靈港灣1775 禮尚往來289 殺出血路1146 大將之風1566 強行超車1369 無視白旗114 自取其辱1460 共同面對1816 前狼後虎812 父母之心041 雙腿劈叉1601 求仁得仁659 最後收穫867 夾縫求生390 冷血刺客1632 潰於蟻穴1716 得寸進尺952 怒不可遏1254 檢查傷勢1404 低谷之戰1224 被迫離場133 陷入僵局219 針尖麥芒1300 好久不見1363 優勢擴大211 變化多端426 全場起立1323 假跑真傳937 關門算賬1471 聖誕奇蹟050 關鍵球員1610 半步之遙1806 二次加冕972 抄截時刻1639 情緒失控1606 穩紮穩打203 權衡利弊1823 奔雷之勢865 移動自如1665 推波助瀾1348 疾風驟雨1784 全面爆發538 變數陡增448 金身告破858 提前準備863 灣區之魂1688 見機行事132 還是運氣1110 傾巢而出472 三項技術1288 砍瓜切菜345 球迷信心738 惺惺相惜148 加點取捨1363 優勢擴大1093 賽後瘋狂1452 賽季轉折1464 正式決裂1070 正面還擊745 症候羣症1255 傷情報告1193 星火燎原507 集體技能1260 不是再見1337 一出好戲810 規格不同669 挺身而出477 戰爭打響844 場外時尚1239 火中取栗1406 再戰死敵111 初次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