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商量妥當

等朝官們離開主屋,荀藩的房間已是一片狼藉,不知躲在哪兒的汲淵跨過倒在地上的桌椅走進來。

下人驚訝的看他,便想要阻攔他入內,半靠在牀上的荀藩道:“請汲侍中進來吧。”

下人這才領着汲淵繞過紗帳往內室去。

荀藩道:“你們都退下,守在外面不許人進來。”

下人應聲退下。

汲淵從地上撿起一張椅子擺在牀的對面,與他作揖,“荀公大義,汲某感激不盡。”

荀藩面無表情,“我這樣做又不是圖你的感激。”

汲淵撩起袍子坐下,“我知,荀公是爲了天下安定。”

荀藩道:“希望你等將來能夠一如既往的輔佐大將軍,而不成惡人。”

汲淵自信的翹起嘴角,“自然,那我們就來談一談讓位的事。”

荀藩整個人坐起來,目光炯炯地盯着汲淵道:“陛下柔善,即便退位,也當有天子之尊。”

“當然,”汲淵一口應下,“大將軍仁厚,必會善待陛下,我等也不敢輕慢陛下。”

荀藩:“琅琊王一脈畢竟是宗室,也當善待。”

汲淵也應下,“只要他們遵紀守法,不做反叛之事,我家女郎自不會吝嗇錢財。”

荀藩頓了頓後道:“司馬氏畢竟曾爲皇族,還有曹氏,兩氏族當宗祀不絕。”

汲淵頓了一下也應下,“等陛下長成,我便請大將軍爲陛下尋找賢妻,但陳留王一脈……”

他道:“自陳留王病逝之後,繼承爵位的曹過是旁支嗣子,多年打仗,人早已不知去向,我會向大將軍進言,派人尋找,要是找不到,只能找一找曹公後人,從中挑選一脈繼承。”

荀藩抿了抿嘴,輕聲道:“陳留王時運不濟,沒能留下一兒半女,希望陛下能夠有後。”

汲淵聽出他的試探,似笑非笑道:“荀公放心,大將軍在這一點上可比司馬氏厚道多了,只要陛下身體無恙,將來定能子孫滿堂。”

荀藩老臉一紅,雖然曹奐沒有孩子的原因難有定論,但他是貴族公子,也有妻妾,按說不應該一個孩子都生不出來,絕育的概率當是比較小的。

別說其他人,就是荀藩都不相信曹奐正好是那個人。

何況,宮中太醫雲集,擁有全國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真的就不能讓他有一個孩子嗎?

荀藩現在做的,就是再拉一個前朝後裔出來分擔一下小皇帝的壓力,希望趙含章能夠一起善待他們。

以汲淵對趙含章的瞭解,她不會拒絕這樣的事,於是可以代她答應下來。

接下來倆人便商量了一些細節,比如小皇帝退位以後應該得到哪些具體的尊榮,田地和奴婢是最重要的兩樣,可以保證小皇帝以後的生活

還有,接下來小皇帝退位的具體操作。

小皇帝繼位的時間很短,在任期間他沒有做過任何壞事,如果按照在位期間所有成就皆在其身的算法來算,他甚至可以稱得上功績斐然。

他在位期間打退匈奴,收復北地,統一南北……

所以不能說他對不起大晉,所以退位,只能把鍋蓋在他祖宗頭上,實際上,這口鍋也的確是他祖宗的。

天現日蝕和水患,這就是上天的警告,所以他爲了天下安定和百姓的安危,願意退位讓給趙含章巴拉巴拉……

汲淵追問:“何時開始?”

荀藩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的大腿,此時怕是全城都知道皇帝提出退位的事了,若不盡早開始,只怕人心浮動,有人生起叛亂之心。

於是道:“明日還是休沐日,我後日一早便進宮草擬詔書。”

這封詔書一定不能從趙含章手裡出,皇帝身邊有膽草擬這封詔書的也就他了。

汲淵滿意,起身告辭,臨走還是忍不住提醒,“荀公,荀御史好像和您有不一樣的看法,同住一屋檐下,還請荀公保重。”

荀藩臉色緊繃,不客氣的道:“此是荀某家事,就不勞汲侍中操心了。”

汲淵走出正房,看到被攔在院子外的荀組,衝他微微一笑,直接越過他走了。

荀組臉色沉鬱的看他離開,等人走遠了才收回目光,問攔着他的下人,“此時可以去稟報兄長了吧?”

下人躬身行禮,這纔去問荀藩。

荀藩讓他進來。

兄弟倆一見面,還不得荀組質問,荀藩便沉聲道:“跪下!”

荀組頓了一下,還是跪了下去。

荀藩沉着臉問他,“爲何要私送陛下利器?”

荀組:“曹公攝政二十四年而未敢稱帝,趙含章對陛下的恭敬更在他對獻帝之上,她又還年輕,大可以徐徐圖之,倒是我不明白兄長爲何那麼急着讓陛下讓位於她?”

荀藩:“理由我已經說過了,我現在再給你一個理由,陛下他沒有爭鬥之心,他沒有!”

荀藩低聲道:“獻帝還有奪權之意,所以有漢臣前赴後繼的爲他效命,可陛下他自己都沒有鬥志,如今願意效死力替他奪權的舊臣有幾個?”

“今日房中種種你沒看到嗎?如夏侯仁、陶烏一干人等,心早就傾向趙含章,此次她信守承諾,他們便徹底倒向她,甚至連常跟隨你左右的韋安、袁信等人嘴上不說,心中卻敬服,長此以往,到底是你徐徐圖之,還是她趙含章徐徐圖之?”

荀組張了張嘴,艱難的道:“這天下總還是忠義之人更多。”

荀藩面無表情道:“正是因爲忠義之人更多,陛下這皇位才坐得更不穩當。得位不正,後患無窮。八十年的時間,大晉未能讓天下臣民信服,反而道德淪喪,公卿醉生夢死,逃避世事,你覺得後三十年,憑你就能完成如趙公、傅公等一衆人都做不到的事?”

荀組說不出話來。

荀藩道:“到此爲止吧。”

荀組頹喪的坐在地上,低聲問道:“邱志怎麼辦,他被趙含章捉去,我,我恐怕也不久了。”

荀藩思索片刻後搖頭,“她是個顧全大局的人,她不會在這個時間抓你,此事多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是邱志,問題也不大。”

荀藩說到這裡冷哼一聲,“便宜他了,此事是他攛掇的吧?我深恨他。”

荀組沒吭聲。

汲淵一出門就被等候在外面的趙家軍親兵接上,“大將軍在府中等你。”

汲淵也急着要和趙含章商議事情,急匆匆的趕去。

等趕到大將軍府,夕陽都快落下了,一進院門便看到跪在地上的元立,他腳步微頓,然後便假做不知的從他身邊走過,進入書房。

元立和別人不一樣,要是別的同僚,他一定會求情。但元立……他掌握的東西太重要,也太機密,曾經汲淵手上的那些暗線等都已移交給元立,元立重新做了安排。

這應該都是趙含章的意思。

汲淵不想去試探趙含章的底線,元立的位置註定了他只能做一個孤臣,大家少來往些,對彼此都好。

雖然如此,汲淵進門行禮過後還是忍不住道:“女郎,元立還在外面跪着。”

趙含章見大家都到齊了,這才道:“讓他進來吧。”

聽荷領命出去。

不一會兒元立就一瘸一拐的進來,行禮過後默默地站到了一旁。

見趙含章只叫了他們這幾人,便知道她還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汲淵便也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將他和荀藩的談話複述了一遍。

汲淵看向趙含章道:“若無意外,後日陛下會讓位於女郎,女郎當再拒絕。”

他頓了頓後道:“雖說今日女郎已經拒絕過一次,但此次是在私底下,所以不算,您還需要三辭。”

這是昭告天下她即位的合法性,雖然虛僞,但有用!

趙含章點頭答應,接下來就是做一些防備工作,預防出現意外了。

世上很多意外就是鬆懈之後產生的,她不希望自己臨門一腳還發生意外,所以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

趙含章將此事交給了趙申和曾越,一外一內,趙申掌管城外的趙家軍,防備意外;曾越掌管城內的禁軍親衛,保證所有人的安全。

而元立爲他們提供情報,汲淵和明預,自然是衝鋒在前,和小皇帝一系的人商量好相關事宜。

等商討完這些,汲淵這才問道:“大將軍要如何處置邱志和荀組?”

趙含章冷哼一聲道:“看在荀藩的面子上,我且饒過荀組這一次,至於邱志,明日一早送到大理寺去,以辱罵上官之罪處罰。”

此時重罰荀組和邱志只會讓舊臣一系人心惶惶,讓既定的事發生變故。

所以趙含章沒有爲難邱志,還特意將他交給曾越,而沒交給元立。

曾越也的確沒爲難邱志,只是關了他一晚上小黑屋,第二天提出來時發現他嚇得夠嗆,就只能讓人把他擡到大理寺去。

當值的大理寺官員今天才聽到一些瘋傳的流言,還沒來得及辨別真僞就接收了邱志,一時有些懵。

於是他們就擠在邱志的牢房裡問他,“昨天在太傅府邸到底發生了什麼?”

只是一個晚上,邱志就嚇得面色發白,整個人老了十歲都不止的樣子,此時手腳都還是軟的。

大理寺官員見他眼神呆滯,就把他裡外都檢查了一遍,皺眉道:“沒有傷啊,外傷內傷都沒有。”

“看着像是被嚇的。”

“元立嚇的?”

“有可能。”

“所以那流言你們聽到了嗎,陛下他……”剩下的話沒說出口,但眼神靈活,一切盡在不言中。

昨天在荀宅裡的官員畢竟不多,雖然他們出來後便把消息泄露了出去,奈何大多數人都是半信半疑。

哪怕是他們朝夕相處的同僚拍着胸脯表示消息保真,他們也是一臉懷疑。

但敏銳的官員還是察覺到了不一樣的地方,昨天晚上城門關的早,宵禁時巡邏的禁衛軍似乎增多了,躺着睡覺時還隱隱聽到了禁軍齊步的聲音,而且,特別密集。

還有,明明今天還是休沐,但官員豪族們常去的那幾家酒樓飯館竟然客人稀少,沒幾個人去吃飯喝酒了。

所以……那傳言是真的?

消息越傳越多,也越來越多的人肯定,“聽說是荀御史拿着刀逼迫陛下答應禪位的。”

“反了吧,是陛下拿着刀逼荀御史吧?”

小皇帝有多擺爛,他們這些官員最瞭解不過。

他們也理解小皇帝,他才十二歲,要是多十歲,他或許有爭權之心,十二歲,沒有雄心壯志的前提下,他可不就厭學厭工嗎?

就是他們也經常的不想上班,只想休沐啊。

所以他們理解的。

“不管是誰逼誰,反正昨日陛下的確當衆表示要禪位於大將軍,只是大將軍拒絕了。”

“是得拒絕,但不知下一次會何時提起。”

衆人眼神交匯,既期盼又憂慮。

其實現狀也不錯,大將軍攝政,大家也都是聽她的。

但如果她即位,他們這些臣子做事得賞是不是更容易?

畢竟,現在做事偶爾還有派系之爭,煩得很。

要是……什麼舊臣、中立、趙氏,所有人都是她的臣工。

很多人都期盼着,卻又什麼都不能做。

小皇帝在宮裡煎熬了一天,見宮中加強守備,但他身邊的人和往常沒什麼兩樣,董內侍也安撫他,“陛下何必焦心,您都說了那樣的話,大將軍絕對不會因短刀而惱了您,不然也不會送您自己用的短刀了。”

董內侍笑道:“聽說這刀還是傅尚書送給大將軍的生辰禮呢。”

小皇帝在他的安慰下放鬆了一些,但還是焦慮,“不知道三舅舅怎麼樣了,二舅舅會不會被牽連。”

董內侍也不敢保證,甚至都不敢往外打聽消息,主僕兩個只能默默地等待官員們收假上早朝。

小皇帝自己都沒想到荀藩會在早朝前進宮找他。、

“寫禪位詔書?”小皇帝疾走兩步,問道:“朕來寫嗎?”

“不,臣來寫,”荀藩道:“這封詔書臣來寫,等大將軍拒絕了,下次陛下來寫,再下次,您親自拿着國璽給她,她就會答應了。”

小皇帝讀的書還不夠多,年齡還不夠大,因此不太能理解大人們的這份虛僞,“您問過大將軍了嗎,她果真願意即位嗎?那天她那樣不屑一顧的拒絕我……”

荀藩嘆息道:“她會答應的,臣讓汲侍中去說服她了。”

小皇帝就鬆了一口氣的模樣,“那就好,那就好。”這個燙手山芋和重擔終於可以交出去了。

明天見

第1315章 好感第148章 我來管第893章 大家都屬猴第1028章 蜀地第695章 審案2第1069章 分勢第1312章 惋惜(補1)第1103章 這不是好時機第533章 釋懷第1296章 棉花第808章 攻城第808章 攻城第797章 相同的決策第1256章 固執第571章 定國劍第435章 愜意否第766章 金佛(恭迎陌顏)第866章 蝗災(大修)第1263章 混戰第248章 助人爲樂第32章 找書第1103章 這不是好時機第1161章 你一定可以第816章 自信第519章 座次第1305章 慰問第432章 播種子第520章 暗子第460章 新氣象第48章 混沌學第1174章 打起來第1313章 謝向榮第323章 大局爲重第978章 改革第501章 拔箭第395章 民生多艱第759章 王玄第166章 一箭射中第558章 想通第426章 碰見第902章 多疑第532章 勸第974章 有錢的和沒錢的第77章 隨葬第1248章 囤糧第816章 自信第777章 賠罪第912章 真誠的建議第807章 檄文第1219章 平息戰事第1320章 民利第1076章 開誠佈公第214章 彩頭第1372章 番外 歷練(四)第993章 諡號第324章 招賢居第456章 送禮送到了心窩第671章 論天下大勢第1326章 教育(二)第885章 找來第685章 長得好的好處1第1109章 門庭若市第208章 陳州第143章 北面稱帝(補更))第170章 不睡覺第1218章 膽寒第998章 崩潰第332章 出兵第1086章 偷偷第923章 郭氏第134章 人質(給書友“思傾嵐語”的打賞加更)第984章 蹭飯第1119章 心思浮動第362章 互相欣賞第554章 以誠對之第257章 官民同樂第239章 好面子第732章 平等第624章 誘惑第94章 父慈子孝第1142章 喪第1224章 美男子呀第1011章 風水第554章 以誠對之第531章 求情第211章 不要委屈了傅庭涵第1235章 基礎不同第801章 自刎第295章 安心第999章 遷徙第338章 罵人第498章 通知第661章 杜絕奢靡第1210章 回京第604章 上有所好第69章 扶棺而行第1372章 番外 歷練(四)第541章 你放屁第98章 玻璃出世第1137章 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