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93章 言外意

伊闕關兩側山崖怪石嶙峋,山勢雄偉險要,道路曲折盤旋,是洛陽南部的險關要道,乃兵家必爭之地。

對通行人員的盤查也異常嚴苛。

哪怕是夏侯惠與毌丘儉這種將率或地方大員都不能免察,靜靜等候了約莫一刻鐘的對憑後才被放行。

如此細緻的作風,也讓毌丘儉心中有些感觸,忍不住偷眼瞥了一下旁邊的夏侯惠。

在這二日的相伴而行中,二人關乎遼東談了許多。

只不過,基於很多事情都沒有確鑿的干係,二人對戰事的攀談很是泛泛,主要是針對廟堂討伐遼東的時機。

二人的分歧也就是時機。

毌丘儉對遼東的看法,是公孫淵割據偏遠之地,人少而物寡,弗能當魏國的精銳之師,只需以幽州兵馬爲主力、別遣青州水師策應便可以破之了。

所以他覺得只要幽州戰備妥當了,便是隨時都可以發兵了。

時機乃是宜早不宜遲,正好趁着遼東斬殺了江東使者無有外援之際,一戰而滅之。

但夏侯惠則是不然。

他堅持着遼東當徐徐圖之,至少需要四五年的籌備之功方可發兵。

原由是公孫氏在遼東已然割據三世,人心早就不復念正統朝廷,不管是漢還是魏,故而沒有一戰而定的把握之前,沒必要勞師動衆、徒損耗國力。

對此,毌丘儉心中並不認可。

他知道天子曹叡繼位以來在攻伐之上乏善可陳,故而他心中也冀望着爲天子達成這種功業,在蜀吳二國短時日不可圖之的實情下,便將目光落在了遼東上。

畢竟,只要魏國騰出手了,遼東肯定是要攻伐的。

且他都做好了綢繆伐遼東的上疏,打算此番被召入京師述職的時便上呈了。

天子很信任也很器異他。

在計議伐遼東之事上,將許多軍情與籌畫都私下透露給了他。

他也覺得夏侯惠先前對遼東籌畫上,有些太過於保守了,低估了魏國的戰爭底蘊而高估了遼東抵抗情緒。

以遼東這種苦寒之地,能養得起多少兵將呢?

單憑魏國幽州數萬將士尚不能破之嗎?

要知道幽州地處北疆,民風彪悍,兵將常年與鮮卑與烏桓等部落爭鋒,幾乎每一位郡兵都歷經過戰事。

且也不需要擔心傍海道難行的問題。

有過魏武曹操北伐烏桓的例子,幽州將出兵伐遼東之際,還不知道避開海水漫道的季節嗎?

讓青州與冀州造大海船轉運糧秣輜重,幽州兵將以催壓之勢臨遼東,公孫淵又能堅持得了多久呢!

再者,毌丘儉並不認可夏侯惠先前的獻策。

如以商貿行細作之事滲透,以施恩爲名讓遼東世家豪右子弟來洛陽遊學、以圖瓦解遼東士民抵抗情緒等等。

且看吧,伊闕關位於魏國腹心之地,通行時盤查都如此細緻,也可以推斷出商貿奸細滲透遼東的伎倆是很難奏效的。

說不定十年八年纔有些成效呢!

而公孫淵都與賊吳有勾連了,都做出叛逆之實了,天子曹叡豈能容他繼續再踐踏魏國威嚴十年八年!

最後,則是夏侯惠聲稱的如今吳蜀兩國頻繁興兵犯境,廟堂當以穩妥爲上,避開多線作戰,不宜此時興大兵而令黎庶多艱。

這個理由,毌丘儉也覺得有些牽強。

吳蜀二國不是一朝一夕可滅的,依着夏侯惠的說法,那魏國什麼時候纔能有機會伐遼東呢?

不需要動用洛陽中軍,單以幽州兵將伐之,不就避開這個問題了嗎?

且若是天子要伐遼東,也會有二三歲的綢繆之期。

二三年的時間啊~

哪怕一個庸才任職幽州刺史,都能做好伐遼東的準備了吧!

而且,魏國定是要討平遼東公孫氏的啊~

早伐與晚伐不都一樣要發動徭役,讓黎庶轉運糧秣輜重,如此又何來的“令黎庶多艱”之說!

“使君,將軍,可以通行了。”

正在毌丘儉自作思慮時,關隘的一名將佐徑直走來將他們二人的身份憑證歸還,且拱手作歉道,“在下職責所在,耽擱了使君與將軍的時間,還望莫罪。”

“無礙。”

毌丘儉不以爲意的笑了笑,擺手示意扈從牽來戰馬,“稚權,我等過關吧。”

“好。”

輕聲而應,夏侯惠牽着戰馬走出關隘後,纔出聲道,“仲恭兄,我安家在陽渠西端,再復行十餘里,便要與兄分道而行了。”

他對毌丘儉的感官很不錯。

不止於塵封記憶帶來的親切感,更因爲二日相處下來,毌丘儉爲人恭謙的品行與展現出來的才幹令他心生親近。

此人應是天子曹叡諸多潛邸之臣中才幹最佳的了。

嗯,也是甘願爲曹魏社稷肝腦塗地的忠貞之臣。

聞言,毌丘儉訝然,脫口而出,“稚權不先歸洛陽嗎?”

就是問完了以後,他才猛然反應過來。

他想起來了,夏侯惠此番是告假歸來的,而不是進京述職,所以沒必要倉促前去覲見天子;且彼被兄長夏侯衡逐出家門之後,在洛陽京城內連個落腳之地都沒有。

“嘿,愚兄一時忘了,稚權乃是歸來成親的。”

不等夏侯惠作答,他自哂而笑了聲,輕輕頷首道,“好,稚權自歸,且如不出意外的話,數日後愚兄應會與稚權復謀面了。”

呵呵~

夏侯惠也笑了笑,沒有言其他。

因爲毌丘儉所指是數日後天子曹叡就會召他一併私議遼東之事了。

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沒必要搭腔。

二人默默策馬而行,待到分道的時候,毌丘儉才拱手作別道,“稚權,你我就此別過。嗯,嘗聞稚權在淮南以兩百騎取賊吳孫布首級之事,愚兄頗爲傾慕。今稚權已然中堅將軍,他日必然歸來洛陽任職,愚兄很是期待有朝一日能與稚權並肩臨陣爲國討賊。”

並肩臨陣?

你的意思是,若天子曹叡遣你督兵討遼東,將表請我同往嗎?

夏侯惠側頭揚眉,待對上毌丘儉別有深意的目光時,也倏然而笑,“若能與仲恭兄一同臨陣討賊,乃我之幸也。嗯,兄此番歸洛陽,在面君之前,或可先尋熟悉鮮卑軻比能以及三郡烏桓事務之人諮詢一二。”

言罷,他拱手作禮,不等毌丘儉作答便驅馬而去。

也讓毌丘儉勒馬,看着他背影沉吟了許久。

他終於知道夏侯惠堅持對遼東徐徐而圖的緣由了,也發現自己思慮的疏漏之處了。

從來沒有督兵臨陣的他,在大局觀上仍有失偏頗。

如現今對討伐遼東的思慮之中,他只是一味對比着遼東與魏國的實力差別,卻是忘了在兩年前的隴右滷城之戰中,雄踞北疆的鮮卑軻比能便有了反叛魏國之舉。

也就是說,在沒有將鮮卑軻比能這一隱患解決之前,幽並二州的兵馬是不能輕舉妄動的。

不然會被軻比能趁虛而入。

退一步而言,就算幽並二州守備無憂,但是萬一軻比能引兵東去截斷了魏國討伐遼東大軍的後路呢?

後路有憂、軍心不穩之下,怎麼可能攻破遼東滅掉公孫氏呢!

且幽州三郡烏桓早就被魏國打殘、收編內遷了,連稍微遏制一下軻比能東去的實力都沒有。

若伐遼東,必先破鮮卑軻比能。

只是塞北胡虜部落素來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如先前樑習與牽招不乏有擊敗軻比能的戰績,但並沒有傷及根本,如今想破之恐也不易吧?

策馬緩緩往洛陽而去的毌丘儉,心中如此思慮着。

片刻後他猛然昂頭,眼中精光閃爍。

旋即,展顏而笑。

他知道夏侯惠的言外之意了。

夏侯惠提及了鮮卑軻比能與三郡烏桓,哪是在與他戰前計議疏漏啊!分明是想與他統一口徑勸說天子曹叡,暫緩伐遼東之議嘛~

想想天子對伐遼東的部署,就可以瞭然其中干係了。

在去歲廟堂剛得悉公孫淵與江東孫權有往來時,廟堂公卿百官皆言當伐遼東,並諫言以幽州刺史王雄走傍海道、田豫走海路,水陸二路並進的。

只是天子曹叡沒有付諸以行。

但出於未雨綢繆的考慮,田豫還是被轉去青州任職了,且在忙碌着督促將士造船、演武水戰中。

而如今夏侯惠提及了軻比能已然背叛魏國,伐遼東必須有人鎮守幽並二州,以免給予了鮮卑部落可乘之機。言下之意,就是應該將在北疆威望甚著的田豫轉回幷州任職,杜絕鮮卑隱患以及威懾烏桓部落。

明着看,似是夏侯惠並沒有勸阻伐遼東之意。

畢竟魏國水師不強。

且幾乎沒有熟悉水戰的將率。

莫說不能與江東在水上爭鋒了,就連遼東水師都難以匹敵。

所以,沒必要讓田豫留在青州屈才,隨便指派一人在青州造船、策應遼東戰事便可以了。

但往深了思慮,這種做法很不妥。

田豫纔去青州任職沒多久,就已經有伏擊江東使團船隊的功績了!

且天子曹叡私下也以平州刺史的官職勉勵他了,在沒有更緊要的職責之下,怎麼能將他轉回來北疆駐守,爲其他將率伐遼東作“墊腳石”呢?

且不說出爾反爾的做法,會有損天子威信。

從田豫的角度出發,天子對他許之又否之的做法,能不令他心寒嗎?

所以若要將田豫轉回來北疆任職、不參與伐遼東的戰事,就必須要尋一個更重要的理由。

一個能讓他立下不亞於攻破遼東功績的理由。

恰好,幷州如今就有這樣的機會。

同樣在北疆威望甚著的雁門太守、護鮮卑校尉牽招,在太和五年(公元231年)病故了。

牽招,是魏國沒有充分發揮才能的良將。

如在隴右的滷城之戰前,他就上表廟堂提醒,應該提防軻比能與蜀國聯合,但袞袞諸公卻以爲以爲北疆鮮卑與蜀國相距甚遠、不認可他的見解。

後來事實證明,牽招確實戰略目光超然。

故而,他先前提出來的的戰略,也是可以試着推行的。

乃是進軍雁北、伺機收復河套平原,讓魏國全復前朝幷州疆域的戰略計劃。

那時,幷州刺史畢軌剛上任,牽招以胡人遷徙不定、來去自如,一味守禦太過於被動、難彰顯國威;而主動驅兵去偷襲,又受限於糧秣輜重轉運之苦而難以成功。

所以應該立足於雁門、新興兩郡各關口的防禦,派遣兵力出雁門關在陘北駐軍屯田備糧,於秋冬糧足馬肥之際襲擊鮮卑部落。

陘北,是指陘嶺之北(今大同盆地)。

若是魏國能在陘北立足,便可以收復平城(大同)和雁北,依仗着這裡北接陰山、西臨河套的地理優勢,很容易將軻比能控制的漠南之地蠶食掉,並且招攬一些鮮卑小部落以及雜胡部落,逐步將河套平原給收復了。

不得不說,牽招的計劃步步爲營、十分穩妥,有極大的成功率。

可惜的是此戰略還沒實施,他就病故了。

而曾與他計議過的幷州刺史畢軌,在北疆沒有威望、無法讓漠南雜胡部落信服,無有獨自實施的可能。

但田豫可以。

因爲田豫比牽招在北疆任職更久,斬伐之功與治邊之稱更盛。

若將他轉來幷州任職、實施牽招遺留的戰略計劃,魏國重新控制河套平原、全復前朝幷州疆域的可能極大。

自然,全復幷州的功勞,是不亞於攻滅遼東公孫氏的。

而且從魏國廟堂的角度出發,佔據河套平原的意義要比滅掉公孫氏大多了。

河套平原懸在關中之北,若是被魏國控制了,北疆疆域便可以與河西走廊連成一片,不復讓雍涼各部有戍邊之憂。也就是說,日後雍涼各部可以心無旁騖的全力抵禦蜀國興兵來犯了。

而滅了遼東呢?

對抵禦蜀國的戰事並沒有什麼裨益。

畢竟從幽州調遣兵馬去雍涼支援戰事,路途太遙遠且糧秣損耗太大了。

是故,毌丘儉在想通了此中干係後,不由大爲歎服。也終於知道爲什麼夏侯惠年紀輕輕便被天子器異有加了。

同時,他心中還泛起一縷奇異——

稚權借我之口將此籌畫諫言陛下,是爲了回報我方纔聲稱,他日我若是被天子遣去伐遼東將表請他同去嗎?

這樣的回報,也未免太重了吧.(本章完)

第160章 部曲第264章 覆滅第162章 饗將士108.第108章 鮮卑107.第107章 靜好第142章 全赴第167章 同行123.第123章 緣由第246章 乃何人也56.第56章 猶可否91.第91章 當歸129.第129章 改道83.第83章 皆學問第245章 他日罷80.第80章 臨風第211章 自作死98.第98章 終陌路第231章 細語86.第86章 難彰功第218章 先以廟算第192章 邙山宴2第152章 莫求財第33章 逐出第232章 入營第22章 殊矣第39章 弗改74.第74章 廟算第164章 非莽夫第202章 賊兵退118.第118章 願往否第183章 或有詐第164章 非莽夫第172章 沒得選第175章 驚喜來86.第86章 難彰功第201章 唯勇氣也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39章 弗改第141章 發狠第256章 稱王第145章 失勢第8章 面君55.第55章 詔來第40章 新歲129.第129章 改道第43章 士家第224章 不公122.第122章 義從71.第71章 扈從第205章 將離第24章 人事第7章 入東堂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44章 戰捷第165章 鷙鳥第210章 分權第28章 窮也第13章 可恨第263章 狡詐第6章 求教第147章 爭權第160章 部曲第212章 隨你罷84.第84章 臨發第31章 收桑榆第189章 逞口舌第15章 如卿言90.第90章 引蛇第271章 重術第10章 狡詐乎第169章 小成第223章 觀兵第212章 隨你罷第148章 歸宅第177章 百騎第154章 似懂了第138章 不語第264章 覆滅第208章 無心之舉133.第133章 私心第264章 覆滅第43章 士家61.第61章 加官第249章 白鶴翩飛94.第94章 閒歸家第175章 驚喜來第7章 入東堂第12章 復哀之第208章 無心之舉128.第128章 拔刃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61章 分營第259章 罪人第233章 默契108.第108章 鮮卑第6章 求教第278章 人辱之76.第76章 新軍106.第106章 恩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