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敵衆我寡

第667章 敵衆我寡

就在當天夜裡,大定府升起了熊熊烈焰。

契丹的大軍在烈焰的掩護之下,開始向北逃竄。

羅幼度是在睡夢中得到情況的,他甚至來不及穿衣,披着一件大皮襖。

他是何等機警之人,看着遠處的火光,轉瞬間就洞察了對方的意思。

對方這是要用大定府來困住自己,讓自己無力追擊,或者不能全力追擊。

羅幼度沒有任何抱怨,這兩軍作戰,本就是各施手段,不管計策狠毒與否。

他並沒有天真到指望對手寬厚仁德,點到爲止。

但他別無選擇,儘管明知是計,也得一腳踩下去。

這與趙匡義口中的仁義無關,羅幼度是打着仁義的旗號,但那只是手段,爲了達到目的的方式,並非真的遵循愚蠢的仁義。

不能放任大定府是因爲他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定府來掌控漠南,而不是一個廢墟。

因五代十國的動盪,黃河以北的人口嚴重不足。

歷史上爲什麼會出現五胡亂華的事故?

便是因爲漢末大動盪,導致人口折損過大,曹魏晉朝大肆將胡人遷入北方導致人口失衡之故?

北方人口不足就會導致朝廷對於北方的掌控力下降,這北方的掌控力下降,也會影響到朝廷對於草原的掌控。

這一連串的因果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大定府漢人與契丹混居,而且漢人也習慣了在漠南的生活,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維持下去,中原王朝就能完全掌控漠南,從而通過漠南來控制漠北。

這是大虞朝廷未來發展的千秋之計。

大定府真就給毀了,城中百姓傷亡慘重,導致牧民四散,漢人百姓另謀生路,想要再次聚集起來,就不容易了。

這一點羅幼度是深有體會的。

北方人口稀少,不利於控制。這一點大虞朝廷早有人提出了南人北遷的建議。

朝廷也一直在勸說恢復元氣的中原,以及少經戰亂的江南吳越巴蜀等地百姓北遷,還給了許許多多的福利。

只是反應寥寥,畢竟好端端的,在生活無憂的情況下,誰願意背井離鄉?

也就是天下大局未定,羅幼度忍了一手,沒有硬來。等契丹覆滅之後,他便會強制讓巴蜀百姓北填河隴,讓中原江南百姓填補河東河北。

這強制讓百姓遷途河隴、河東河北,依照估算即便百姓不滿,也不會反抗的過於厲害,終究是華夏九州之地。但真要將中原江南百姓強行遷徙漠南,那分分鐘就得造反。

故而大定府裡這些已經適應漠南生活的漢人百姓,在羅幼度眼中就是無上之寶。

無論如何,他都得讓大定府的這套漢人、契丹和諧混居的生活模式維持下去,讓契丹人真正地融入華夏,成爲大虞的子民。

這也是他讓張進監控邢抱朴、張雍這兩人的原因,他需要一個完整的大定府。

“姚內斌,去將姚內斌叫來!”

羅幼度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只是電光火石之間,他已經作出了決定,繼續道:“讓他別來了,直接去接收大定府,安撫百姓,記住,所有搗亂者一概殺無赦。讓他嘗試聯繫城中故交,適當授予官職,無須彙報。讓他儘可能地以最短的時間,穩住局勢,減少傷亡。”

大定府發生如此動盪,必然會有商人百姓衝跑出城,可以直接入城接手。

姚內斌平州盧龍人,自幼生活在契丹的統治下,也爲契丹立過不小的功績,曾經在大定府當過幾年的巡檢,最後調任到瓦橋關擔任關使,從而歸順中原。

羅幼度對於麾下將官的生平都有一定了解,姚內斌在契丹長大,精通契丹、漢語,在城中也有一些舊識,讓他安撫百姓最合適不過了。

“傳令下去,讓高懷德立刻北上追擊北逃的敵人,無須過於深入,襲擾便可。令韓令坤、石守信、曹彬分左右向老哈河方向行軍,直至天明,坐看情況。”

他並沒有盲目地對契丹人展開追擊。

這天黑道路難行,他們對於大定府周邊的地形地勢遠比不上契丹當地人熟悉。

盲目追擊,必受其亂。

反正契丹撤退的方向必然是北方上京臨潢府,只要往北而行,便不會相差太多。

到了天明時分,再來考慮戰鬥之事。

這面對突發情況,越考驗當權者的應變能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根本就沒有時間與符彥卿、盧多遜、韓微商量,全憑自己瞬息間的決斷。

一道道命令,從他嘴裡下放到各處。

原本在夜裡休息的大虞軍營,隨着這一道道的命令下達,數以萬計的火把匯聚在一起,照亮了天際,好似一輪驕陽平地而起。

“陛下……”盧多遜、韓微前後腳趕到。

符彥卿上了年紀嗜睡,來得晚了一些。

當他帶着些許倦意抵達的時候,羅幼度已經準備動身北上。

“先去大定府城外看看情況……”

羅幼度對符彥卿說道。

在不少人此刻看來,追擊耶律必攝是當前重中之重的事情,可在羅幼度的心裡,以最快的速度穩定大定府的情況纔是第一要務。

耶律必攝跑了就跑了,本就不指望能夠將他們全部留下。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打到臨潢府的時候,就沒有地方可逃了。但是大定府要是毀了,想要重新聚集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來到大定府的城南,姚內斌此刻已經由城南進入大定府。

在這近處往城裡眺望,城內火光四起,喊殺驚呼聲陣陣。

耶律必攝留下來製造混亂的死士本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但是混亂將人性中的惡都給激發了出來。

尤其是那些平時作威作福的惡霸地痞,他們知道城中那家姑娘水靈,知道城中富豪的位子,開始乘亂而動。

有仇的報仇,有怨的報怨,相互截殺,亂作一團。

“陛下!”

張進這時竟從城南走了出來,他領着兩個人來到了羅幼度的面前,說道:“這兩位就是您要的邢抱朴跟張雍。”

關鍵的時候,除了考驗當權者的應變能力,執行者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是一樣。

張進得知大定府有變,立刻就聯繫上了姚內斌,在他的幫助下與城中的武德司密探取得了聯繫,然後將羅幼度要的邢抱朴、張雍強行帶了出來。

邢抱朴、張雍一路上並不配合。

張進用了一些小手段,兩人此刻略顯狼狽,還被綁縛了雙手。

“鬆綁吧!”

羅幼度打量着面前的邢抱朴、張雍。

邢抱朴生的面方耳大,一副貴人的相貌,給人一種好說話的感覺,但此君在契丹的歷史上有名的斷案高手,堪稱契丹版的狄仁傑、包青天。遼朝諸多成年積案,都是他解決的。尤其是耶律休哥爲人過於仁厚,治理幽州的時候,處事先禮讓三分,不忍重罰,以至於君子可欺,南京滯獄嚴重。耶律隆緒派遣邢抱朴前往南京協助處理。旬日積疑案件盡數了斷,無一冤案,深受百姓稱讚。

至於張雍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儒生,一臉的褶皺,帶着襆頭,一身皺巴巴的衣服,正冷得打着擺子。

兩人給鬆了綁,但站在羅幼度面前,依舊有些氣憤,兩人都是契丹的臣子,也有讀書人的臭脾氣,面對羅幼度這個南朝中原皇帝,也不給任何面子,完全不予理會。

張進給了身後武德司的小卒一個眼色。

小卒直接上腳,將邢抱朴踹倒在地,說道:“見到陛下,還不行禮?”

邢抱朴繃着臉,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依舊一言不發。

羅幼度揮了揮手,對着兩人道:“朕不管你們是誰的臣子,忠於誰。現在朕給你們一個任務,幫朕安撫好大定府的百姓,朕讓城裡的兵士配合你們。事成之後,你們要走,朕送你們離去,想要留下,朕記你們功。繼續揣着架子,就要你們的腦袋。張進……”

他叫了張進的名字。

張進心領神會,抽出了自己的佩刀。

邢抱朴、張雍意外的互望一眼。

邢抱朴眼中閃過一絲感動,先一步道:“臣願助陛下安撫城中百姓。”

其實邢抱朴在給擒拿住的時候,就是在安撫混亂的百姓。

邢抱朴的才能早已得到證明,耶律必攝撤退先行掩護一批對契丹有用的人才北去。

邢抱朴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邢抱朴逃了出來,選擇了留下。

邢抱朴在大定府爲官八年,對於城中百姓有着一定的感情。

耶律必攝以此手段撤退,他能夠理解,但接受不了。他改變不了一切,只能選擇以自己的影響力,安撫城中百姓,讓他們儘可能地減少傷害。

在這時給張進武德司擒了來,故而一身怨氣,對誰都沒有好臉色。

但見羅幼度將他請來是爲了城中百姓,邢抱朴感動之餘,順水推舟便接受了他的好意。

張雍情況與邢抱朴有點區別,他是給契丹遺棄的存在。

如他這類大儒名聲顯赫,學生遍地,自然少不得倚老賣老的嘴碎,對於看不慣的事情批評幾句,過過嘴癮。

耶律必攝在位期間,受到中原的威脅,發展軍備擴建軍隊。

這一切少不了要錢。

故而契丹的稅賦很重,百姓生活得並不好。

張雍沒少罵耶律必攝是暴君。

若非張雍威望太高學生太多,耶律必攝早就有將他除去的心思了。

張雍這類人,嘴巴是讓人厭惡了一些,可他的德行是毋庸置疑的,在給擒來的時候,也打算髮動自己的人脈,再想辦法穩住大定府的局勢。

他以教書育人爲己任,並沒有出仕的念頭,此刻也一本正經地作揖道:“老夫亦願意幫助陛下,穩定城中亂局。”

“好!”羅幼度知道這種關鍵時候,他們千百句話,比不上邢抱朴、張雍這兩人的一句話,給了兩人很大的權力,說道:“帶他們去見姚內斌,讓姚內斌配合他們行動。”

邢抱朴在百姓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如同青天大老爺,他的話百姓願意聽。

而張雍在城中士林、豪紳之中有很大的威望。

他們聽聞張雍聯繫上了中原天子,正在爲他辦事,皆如打了雞血一樣,想要在新主面前表現,憑藉他們往日的影響力,讓城中的百姓聽從號令。

這解決了動亂擴張的基礎,剩下四處搗亂的根源就顯而易見了。

大定府的動亂,因爲邢抱朴、張雍的相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趨於穩定。

羅幼度見大定府情況好轉,放棄了入城親自穩定局面的念頭,對身邊左右說道:“走吧,去城北!”

他本打算如果姚內斌鎮不住場面,他親自入城接見城中豪紳宿老以及遺留官員穩定局面。

現在大定府已經無須他親自出馬,轉道城北,可以同時兼顧大定府與追兵的情況。

抵達城北,羅幼度收到了高懷德派人傳來的第一份前線報到。

傳令兵牽着戰馬,行了軍禮,說道:“陛下,馬帥讓屬下轉報陛下,他在城北二十里外追上敵軍,與之交手。發現契丹並非緊急退卻,而是以步卒殿後,懷着誘敵之意,徐徐而去,大有激我軍深入激戰的意思。”

羅幼度眨巴了一下眼睛,望向身後的符彥卿道:“對方這可不是撤退,而是想與我軍決戰?”

到了這一步,符彥卿也想通了關鍵,沉聲道:“好算計,以火燒大定府作爲開局,表面上是製造混亂,爲自己撤退作掩護,實際上是爲了困住我一部分兵馬。想必對方已經看出了我軍因爲氣候問題,兵疲傷凍的弊端,又看破我們不會讓他們從容退去的心思,特地設局一戰……”他倒吸了口涼氣,說道:“多虧陛下謹慎,並沒有貿然追擊,而是選擇讓馬帥糾纏,打算天明再戰。真要急於求勝,一頭扎進去,後果不堪設想。”

他說着讚歎道:“想不到除了耶律屋質以外,契丹還有如此能人。”

盧多遜提醒道:“姚指揮使那邊恐怕抽不出人來,也只有劉指揮使的神衛軍可用,但神衛軍裝甲過重,不適合追擊。在大冬天裡,穿着五十來斤鎧甲行動一夜,真到明日,怕是也沒有多少戰力了。我們能夠動用的騎兵只有三萬,對方初步估計,至少還有六萬,算上跟他們一起跑的貴族私人武裝,只怕更多。”

第十一章 各領一軍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心第三十一章 謀取舒州 金陵夜話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七十一章 越級的折賽花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以其方第682章 不畏死的康家父子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七章 玩得比較花?第一百三十章 深山中的丁部領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二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七十章 全力配合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切,由華夏來定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三十三章 無所畏懼第十章 齊活了第六十五章 李謙溥出兵第六十七章 全線潰敗第703章 愁嫁的周小妹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軍人,爲何不行?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705章 聖戰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三章 問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未來,新的儒學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四十五章 遊擊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四十章 劉鋹的禮物第四十八章 有喜第十六章 這開封府,早晚姓羅第一章 荊南事起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七章 再訂方略第三十七章 最後一劑猛藥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一百五十一章 浴火第四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五十六章 言外之意第七十七章 過於順利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第一百三十二章 喪家之犬第八十章 嚇傻的趙家兄弟第三章 問計第四十三章 難求一知己第四十五章 鮮明對比 忠義伊審徵第二十一章 屎都趕不上熱乎的第四十章 社死現場第三章 問計第四十一章 無名小將曹彬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七十三章 火燒輝月樓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五十章 深揖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二章 大雨傾盆第九章 升官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九十三章 指鹿爲馬第三十八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六十九章 畏虞如虎 五載籌謀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十四章 美人恩重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698章 大虞少年郎第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九十五章 毫無節操第十三章 嚴寬並舉第一百五十八章 調戲聖女第八十三章 醜醜、阿貔第670章 不會打仗的耶律休哥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漢平第五十六章 造勢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九十七章 禪讓第七十章 做媒第695章 明智的真臘國王第十章 齊活了第十章 捅刀子 穿小鞋第六十七章 埋下一顆大雷(二合一)第五十八章 六神無主的李弘冀第五十二章 美夢與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