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國考元年

無論是王鍾軍的營銷計劃,還是林曉玲的短片暫時都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因爲這時候華國百姓被一件事吸引了注意力。。:。

那就是普通人通過考試就能進入國家機關工作,這叫做考公務員。

1994年8月,華國國家機關首次招考公務員,消息一出,全國沸騰。

這麼說可能有些誇張,但在城市裡的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尤其是在京城,百姓起初是不敢置信,持懷疑的態度,就連很多國家機關都在觀望。

沒有人脈關係,沒有推薦,光憑着考試就能到政fǔ機關工作,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甚至有人認爲這是新形式的科舉考試。

國家人事部爲此專‘門’舉行了一次新聞發佈會,宣佈將組織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首屆招考。

在此後的幾天內,有將近一萬四千人進行諮詢,報紙上稱爲“萬人趕考公務員”,一時間,考公務員成爲熱‘門’話題。

尤其對於大學生而言,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時候,大學畢業包分配,有關係的能分配到好單位,沒關係的只能服從安排,現在他們多了一個選擇,那就是考公務員。

這和高考一樣,一場考試改變一生。

報紙上並不是一面倒的支持,還存在着質疑的聲音。

他們質疑這種新形式的科舉考試真的能選拔出可用的人才麼,會不會只錄取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庸才,考試的內容會不會成爲新的八股文。

慕姍姍最新一期的文化訪談邀請了華國國家人事部的常務副部長,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推行領導小組組長來回應質疑。

文化訪談有時候會肩負着宣傳國家政策的責任,考公務員和文化有淵源,起源其實就是古代的科舉考試。

這種制度的好處是破除了‘門’閥權貴對人才的控制,給寒‘門’子弟創造了一條上升的通道。

而且,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相對的公開透明,減少暗箱‘操’作。

慕姍姍的文化訪談節目成爲了華國電視臺的一個招牌,越來越受到社會上中高層人士的關注,成爲他們必看的電視節目。

訪談的對象有大企業老總,有著名學者,有國際明星,還有政fǔ官員。

無論是內容還是深度都是其他節目不能相比的,慕姍姍並不僅僅問一些八卦故事,而是在分享這些人的人生經歷的同時,能讓觀衆有所收穫。

比如他們的成功經驗,他們的‘性’格和處事方式,還包括像這次的國家政策。

大家最爲關心的是這種公務員考試製度能不能堅持下去,考完試之後還要不要託關係,這是不是鐵飯碗,如果在機關單位幹不好會不會被辭退等等。

這些問題慕姍姍都會代替百姓問出來。

林子軒頗爲感慨,這就是競爭極爲‘激’烈的“國家第一考”,據說京城公檢法部‘門’的書記員職位錄取169人,報考人數有四千多。

在這個年代,機關裡的公務員下海經商,但也有人通過考試進入機關工作。

這是一個充滿着機遇的變革時代,只要抓住機遇就有改變自身命運的可能。

華國電視臺,林子軒接了慕姍姍,兩人開車回家。

“這回的節目收視率創新高,看來大家對考公務員都很關注,你說這算不算是官本位思想?”慕姍姍談論道。

在華國的確存在着官本位思想,以做官爲尊貴。

不過,這種話題慕姍姍不可能在節目中提起,屬於封建糟粕,在新時代,無論是公務員還是官員都是人民公僕,爲人民服務。

至少宣傳上是這麼說的。

“當初剛畢業那會要是有這機會,我也去考了,這可是鯉魚跳龍‘門’啊。”林子軒感嘆道。

對於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在機關單位上班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說出去好聽,找對象容易,還有機會撈好處。

“那你現在還不是下海了?”慕姍姍反問道。

“這個體制啊,就像是一隻鳥籠子,籠子裡的鳥兒想飛出去,籠子外邊的鳥兒想飛進來。飛出去的鳥兒嚮往着自由,飛進來的鳥兒得到了安穩。”林子軒比喻道。

“看不出你還有一顆嚮往自由的心。”慕姍姍取笑道。

“那是,我這人隱藏的深,一般人可看不出來。”林子軒說笑道,“今兒有人要送幾件老傢俱過來,咱們要快點回去。”

“就是上次馮哥說的那朋友?靠譜麼?”慕姍姍懷疑道。

“放心吧,見過兩次,人家在這行‘混’了十來年了,老藏家了。”林子軒保證道。

馮曉剛介紹的人叫馬末督,八十年代就搞收藏,現在手裡有不少稀罕的藏品,在古玩圈子裡名聲不還出過一本講陶瓷的書。

林子軒和馬末督見過兩回,請他幫忙在圈子裡收幾件老傢俱。

這年頭,老傢俱賣不出價錢來,主要是市場沒有炒熱,還處在培育的階段,等到華國的拍賣行興起之後,這價格就上去了。

事實上,很多古玩價格瘋漲的原因就是拍賣行在後面推‘波’助瀾。

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到四合院,馬末督帶着工人正在外邊等着呢,這人不到四十歲,帶着老京城人的做派,禮數足,講規矩。

他這次帶來四件老傢俱,桌椅茶几,應該是一套,東西看起來不錯。

林子軒不太懂,想來馬末督不會騙他,本來就沒多少錢的東西,不值得。

他請工人把東西搬到屋子裡,招呼馬末督到客廳裡坐着,大家喝茶聊天。

馬末督是個能說會道的人,講起古玩行的掌故很有一套,讓人聽起來不覺得乏味,不過他一直不提老傢俱價錢的事兒,讓林子軒覺得有古怪。

“馬哥,你這是有事啊?”林子軒疑問道。

“這個啊,還真有點事。”馬末督沉‘吟’道,“我在電視上看了文化訪談,小慕主持的真好,我就琢磨着能不能上去講講古玩收藏,這也是咱們的傳統文化,應該發揚光大。”

林子軒一聽就明白了,這是看上文化訪談的影響力了。

如果能在華國電視臺的節目上講收藏,那他在古玩圈子裡就更有名聲了,就目前而言,電視上還沒有類似講古玩收藏的節目。未完待續。q

第二百九十七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背景下的日常第五百三十四章 全民寫作的時代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場第三百七十三章 出遊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機會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第五百一十九章 點撥第五十四章 北漂第二百一十八章 青年們第三百七十九章 主播們第四百四十八章 評語第二百五十三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六百二十四章 動員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業和藝術第五百六十七章 火花第五百三十三章 培訓第四百九十章 餘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考第四百五十四章 區別第三百零三章 轉型第三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七十章 大時代第一百七十章 歸心第一章 文藝青年的美好時代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六百八十四章 鏡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件小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響第五百五十六章 千年等一回第四百二十四章 批准第四百八十章 全明星陣容第七百零三章 簽約第六百七十二章 好彩頭第五百零四章 戰略伙伴第六百六十九章 陣容第十四章 世界真奇妙第五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六百八十三章 獎項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第七百七十四章 座談第二百七十五章 貴圈第二百四十五章 角力第五百三十七章 慶典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七百八十二章 時間的味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小公司到大企業第四十七章 合拍片第五章 文藝青年的對話第八百零一章 小崔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八百一十五章 回顧第六百五十二章 定位第五百三十三章 培訓第三百九十四章 偶像劇第六百七十九章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長第六百六十二章 冒險第一百零二章 客串第四百六十六章 愛好請假第八百一十五章 回顧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七十一章 石橋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勢第五百七十四章 夢想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意度第二百二十九章 傳媒第三百七十五章 感慨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五百零一章 年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證明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週第六百五十章 上課第五百零八章 綜藝第五百八十二章 包容第七百零五章 成就感請假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第六百五十六章 複雜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六百零一章 鍛鍊第五百五十七章 助陣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七百一十六章 論壇第七十七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二百二十二章 民謠的時代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實第八百二十四章 轉型第六百章 傳承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第九十章 籌資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民色彩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編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文憑第二百四十一章 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