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

直到趙曦的納妃事宜辦完了,朝堂還沒定下來他的職司。

也是服了,除了日常公務,剩下的時間,這些朝臣們就用來鬥嘴了。

還好,見識過趙曦能耐的,都沒立場。相公們本來就不輕易表態,不管是文彥博還是富弼,很擔心不合適了被趙曦打臉。

至於下面這些人爭吵,有沒有執宰在背後攛掇,這個真沒法說。

“陛下,諸公,關於曦職司之論,還望朝廷就此作罷。曦自覺軍器監與鑄幣局已是精力極限,故莫再爲此而爭論了。”

又一次早朝,趙曦吭聲了。這也是趙曦第一次在自己職司上發言。

他們贏了,皇家妥協了。皇家本來就該是妥協的一方,這些年一直如此。應該是除了太祖太宗,後面一直是皇家妥協的。

就如寇相公能逼着先皇親征一樣。

趙禎是有底的,兒子給他透過底,知道兒子的一些想法。可當兒子在朝堂上說出這番話後,他還是感覺到了委屈,比自己妥協的那種感覺還強烈。

臉色有些彆扭,神情也顯得沉重。

不一樣,真的不一樣。從曦兒年幼,便一直是一帆風順的,不管是士林還是民間,甚至不比他因仁慈帶來的聲望低。

這一次,帶着南征的功勞,卻換不來想做事的職司……

可惜,沒多少人在意他的臉色,別說是有點不好看,就是發怒了,也一樣沒人在意,相反會激起更多人的鬥志。

文彥博和富弼在聽到趙曦這番話後,卻是兩眼精光……太子殿下妥協了?

怎麼可能?這段時間二人不曾對太子職司的事出言,就是在等着太子殿下的後手。

雖然左思右想想不到有其他辦法,可還是沒輕易表態……朝堂上已經是羣情激昂了,張方平連同他一起上折的人,已經被朝堂上的各式言論淹沒了,沒必要落井下石。

問題是,太子殿下怎麼會妥協?

太子殿下職司的想法,絕不是張方平自個想出來的,若說是軍器監和鑄幣,可以說的過去。可榷場、漕運和鐵監,跟太子殿下所展露的能耐不相干。

很顯然,應該是太子殿下跟張方平有過溝通的。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太子殿下想入手的。就這麼妥協了?

狄青也疑惑。

因南征的功勞,狄青現在也算是執宰了,樞密副使。

張方平奏摺在朝堂商議時,狄青很不自知的搖旗吶喊了。結果是,不管是否贊同張方平,所有人都針對他噴唾沫。

也是沒見識過朝堂的事,更不懂武將在朝堂的做法。

第一次在朝堂上的發言,就被整個朝堂的文臣給羣毆了。而武將,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就是曹家和高家的人,也悄悄的。

狄青本來是個謹小慎微的性子,本不應該有這樣的魯莽行爲,只是他跟趙曦一樣,根本就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

甚至以爲這都是些出力不討好的營生。

確實是出力不討好,只不過他認爲的出力不討好跟張方平認爲的是兩碼事。

狄青也以爲太子殿下不會妥協,肯定還有其他辦法……太子殿下總是天馬行空的,他想不到,未必太子殿下想不到。

可現在,太子殿下居然妥協了!

再想想廣南那些棄城而逃者,狄青不由的爲這些人一直擔憂……且等着吧,太子殿下會讓你們知道疼的。

對於這一點,狄青堅信!

“陛下,臣文彥博附議太子殿下請求。廣南安撫使多次上奏,提及護衛營被褥之便,盔甲之堅。”

“如今朝廷應將此二物裝備禁軍。太子殿下主軍器監,正值國朝裝備新式盔甲之時,又護衛營火器之威,也需逐步推而廣之。如此,軍器監勢必事務繁忙。”

“還望陛下恩准殿下所求……”

這算是投桃報李嗎?趙曦聽完文彥博所說的,不由的要這樣想。

南征回來這麼久了,餘靖的摺子早被灰塵淹沒了。但趙曦還沒聽到朝廷有推廣的意思。

今天應該是第一次說吧?肯定是第一次,看看各個朝臣的表現就知道。估計也就富弼算是清楚這底牌的人了。

狄青再聽到這個……他是不知道的,別看他也算是樞密副使,可人家壓根沒當他個人物。

不過,那些都是小節,若禁軍真的都裝備了護衛營的盔甲,再配以火器……這算是狄青自入朝堂以來,聽到最舒爽的朝議了。

文彥博是個成熟的政客,還是最具備政客基本素養的人。這一手相當漂亮。

他是北人不假,處於執宰的位置上,他不能赤膊上陣,摻和太子殿下是否主持漕運的事。

如今太子殿下退了一步,也應該適當給些甜頭。

關鍵是推廣盔甲,勢必會增加鐵礦的需求,也就是說,徐州鐵監和漕運都會因此而沾光。

同時,護衛營被褥的營生,誰都知道那是內苑的活兒。

這樣下來,都有好處,都應該沒什麼話說,也捨不得再反駁。

關鍵是他也想早點看到太子殿下另起爐竈的收益……不對!文彥博突然有些明白了,另起爐竈,就是自己家也摻和進去的營生,纔是太子殿下甩給那些人的耳光!

希望不要太狠了。

其實,這些都不是趙曦想的,趙曦真正的目的只有鑄幣。當然軍器監也是目的之一,那是確保他達到目的的手段。

至於漕運、鐵監、榷場,本來就是因爲軍備和鑄幣而延伸到的。趙曦只是希望自己介入,能確保自己的對銅鐵需求而已。

既然朝堂走不通,他就走商賈的路了。

有開始,待人看到了收益,他不擔心沒人動心。

這次南征,不管是在安南,還是大理,他發現國朝的貨幣,在兩國都是通用的。

他問過,也知道,就是吐蕃,大夏,甚至大遼以及到遙遠的高麗和扶桑,國朝的貨幣都能通用。

還有什麼比貨幣更鋒利的武器?

如今,銅有了,錳有了,就連鋅也有了,再把渠道暢通了,剩下的……不讓主管榷場,自己就以商賈的身份進行交易。這樣總成吧? Wшw¸ ttκǎ n¸ C O

朝堂,就朝堂上這些人看到的,他們真當成利了。趙曦是想讓他們看看,什麼纔是利益,怎樣纔不算是蠅頭小利。

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九五七章 三日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六七四章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一六章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六五零章 巡壩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一五八章 老儂 你一定要逃走呀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