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

南征軍已經把大理的叛亂平息了,剩下就是清掃餘孽的收尾工作。

呂惠卿把戰報告訴了段思廉,意思很明白:你們該回去了。

這白吃白喝的半年多了,別再賴着我大宋了。

雖然養這些閒人對朝廷增加不了多大開銷,可現在的國朝真不能一直把大理王室留下。

這跟官家費老大勁,轉很多彎讓段思廉繼續做大理王是一樣的……國朝的國力是有提升,可還不足以對抗遼夏,還需要韜光養晦,不讓遼夏看到國朝的野心。

這是呂惠卿的理解,也確實是趙曦的目的。

若真有滅掉遼夏的實力,趙曦絕不會耗費這般心思。既然打下大理了,直接把段氏王室養在汴梁即可。

這樣做,無非是想讓遼夏多少放鬆些警惕。

大理什麼樣,估計遼夏也沒當回事,國朝這般處理,想必他們對國朝的評估不會有多少變化。這是趙曦真正的目的。

又有多少人明白呢?

段思廉來拜見趙曦……別看他是個王,不管是不是流亡,國朝都是當使臣待的。這是規矩,國朝的規矩。

所以,即便段思廉在汴梁半年多,真正能見上國皇帝陛下的時間很少。

連上這次辭行,也就三次。

中間有一次,段思廉因想借兵求見來着,結果連政事堂都沒通過。

這一次倒是相當隆重,比當初逃亡過來時隆重多了。

這感覺,真的讓段思廉有點要回去做王的感覺了。也確實是,他真的要回去做王了,真正的大理王,不是別高氏楊氏隨意掇弄的大理王。

送別大理王,自然是按照藩屬國王的禮節送別,跟他流亡不流亡無關。

趙曦給段思廉營造這樣的氣氛,就是讓他得有那個王的感覺。當然,也能讓參與送別的段貴妃歡喜不是……

“誠謝上國皇帝陛下此儀,小王此去定當永生臣屬大宋,並將此意傳承後世子孫。大理世世代代將以宋國爲宗主……”

哎呦,還真有大理王的感覺了。嘿嘿,等你到了大理,纔會發現真實的情況。

小樣吧,這辭行的話語,好像此生不再來汴梁了……小子,用不了多久,你還會來汴梁,並終生在此頤養天年。

趙曦不會讓段思廉最終以俘虜的身份來汴梁,到最後,段思廉應該感激他趙曦,會知道趙曦對他有多好。

當然,這次回去,免不了咒罵,那又怎樣?還是得求到朝廷來。

段思廉在這時候辭行,政事堂相公對呂惠卿有很大的意見。

太倉促了,朝廷還沒來得及商量派駐文官的事,段思廉就辭行了,這讓朝廷的謀劃似乎只完成了一半,或者更少。

相公們從來不信武將能左右了大理的國事,也就是說,沒有配屬文臣,大理將還是原來的大理。

這一次朝廷南征,好像根本就沒撈着好處。

看看官家,再看看呂惠卿,都明白了,這是段思廉鑽了空子。拿到礦城借兵的手令後,這段思廉居然來了個突然襲擊。

又是一次半拉子謀劃!

相公們不知道大理這時候已經沒有士人了,也不能讓他們知道,不管國朝士林怎樣看大理的士子,趙曦都不想讓他們知道南征軍斬殺大理士子的事。

都是文臣,都是士子,所謂的聖賢一脈,誰知道這些文臣會不會有兔死狐悲的覺悟。

這種事,就這麼着吧。

想必到時候段思廉求到朝廷,再借文臣時,也不敢提南征軍斬殺了大理所有文人的事。

那是戰事,是戰亂時期,段思廉逃亡了,並不清楚具體情況,也說不出具體情況來。

又是要求人,再指責國朝?他沒那個膽。

這也是趙曦要鑽的空子。

整個過程中,最大的漏洞應該是範縝,趙曦沒有要求呂公著怎麼做,但呂公著並沒有讓他失望。

範縝從呂公著接到密令的第二天,就開始負責轉運俘虜的事…~他是轉運使,真正的南征軍後勤轉運由工坊城負責,他安置俘虜也是應有之理。

這時候估計還在廣南吧?或者在成都府。

反正範縝對打打殺殺的也煩,對大理那山山林林的更煩。有安置俘虜的藉口,正好不用到戰場。

各取所需,整件事下來,各種巧合,確實讓趙曦的謀劃天衣無縫了。

“諸位相公,着令吏部統計一下七品以下的官員吧,以恩蔭、特奏名出生,暫時無差遣的爲主。”

段思廉走了,有些事趙曦得讓朝廷早做準備。

讓及第的進士去大理,估計很難。讓六品以上的官員去大理?那就更難了。

所以,派駐到大理的文臣,還得從特定人羣中確定呀。

“官家,段思廉並未向朝廷借文臣……”

富弼的感覺很不好,特別是被段思廉鑽了空子的感覺。

還有就是,沒有了借文臣的結果,他女婿馮京在段王府的辛苦,就相當於白費了。

“辭行時不借,不代表回去後還不借。在汴梁生活半年,見識了國朝的文華,又有馮當世當面教授,呂吉甫旁敲側擊,國朝文華應該在段思廉心中有所萌芽。”

“再說了,段思廉不是還見識了一次花魁詩文盛會嗎?”

“戰事一了,他首先考慮能不能壓的住現在大理的場子,首先考慮他段氏王室的安危,所以纔要借兵。”

“當礦城兵爲他段氏王室樹立了威信,他就會對比大理和國朝兩者文華上的區別,又有借兵爲參照,段思廉若不傻,肯定會請求借人的。”

這是扯淡,趙曦心裡明白是扯淡,可這話也確實是很好的藉口,說的合情合理,關鍵是戳中了文人心中的點。

在文人看來,無文臣不成國。

還有就是,對於這一次朝廷的重事,武將圓滿了,徹底平息了大理的叛亂,並且造成了大理借兵的結果。

他們文臣呢?除了呂公著是主帥以外,還有什麼能拿出來顯擺的?

本來這次是真正的文韜武略,最終的結果卻沒文臣什麼事,這讓文官團體,包括諸位相公很尷尬。

而官家的這些話,這時候各位相公們聽着,都覺得特有道理。

那怕是富弼韓琦文彥博,不太相信這理由,也不得不承認官家說的在理。

國朝文華影響深遠,這確實是他們想看到的,也是他們認同的。

感化段思廉,並且讓段思廉最終借文臣,似乎也說得過去。

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三四七章 戰前最後一次會議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七七三章 趙曦之意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一六三章 避重就輕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七五五章 太子遇襲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六五一章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八五二章 期望成奢望了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三四八章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九六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七五八章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