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三章 徹查

當蔡確看到編撰送過來審批的稿件時,他明白是自己誤解呂嘉問了。

《參內閣成員王安石私相授受議政職位疏》……文稿彈劾王安石私下對朝臣許願,承諾授予三司使職位併入議政事宜……

文稿是有署名,可誰又能知道這名字的真假?再說了,甄別彈章的真假,這不是內參的職責,而是監察官的職責。

刊登?還是不刊登?在蔡確拿到稿件的一瞬間,他已經明白是怎樣一回事了。這彈劾文章,若不是呂嘉問撰寫的,他敢掛冠離職。

“內參就是先前的御史臺諫,是代替臣工遞奏本的通道。國朝即便是彈劾官家也沒有阻止過,內閣又怎樣?正常刊登吧!”

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這篇彈章他都得刊登。

從職責上說,內參的職責如此。從他蔡確目前的境況而言,他更需要這樣的文稿。

他早年由韓絳舉薦,韓維任用,真正進入朝廷高官,是得了王安石推行新法的風,也就是說,他蔡確今天能穩坐議政,受王安石的恩惠居多。

而他的位置…~副總監察官,內參總編撰,這是一個不應該有朋黨的職位。

或許呂嘉問也是明白自己需要這樣一份彈章來證明自己勝任這個位置吧。

私相授受朝廷官職,還是議政席位,這罪名說大很大的。

不過趙曦見到內參刊登出來稿件時,首先是想:誰又在攪事?

“官家,王介甫的彈章查不查?”

按監察條例,涉及到議政一級的彈章,是否要立案調查,都需要官家恩准的。更何況王安石已經被官家提名爲內閣成員了。

範純仁在見到內參彈章後,第一時間就來請示官家了。

“查吧,只要有彈章就應該查。只是注意一下調查的範圍,控制一下影響。”

“另外,你通告一聲內參,讓他們統一學一下保密法令。同時把這個撰稿人也覈實一下!”

查是要查的,不然監察衙門就成擺設了。

只不過趙曦對這篇彈章的感覺很不爽。說不出來那感覺,就是感覺這彈章的時機……

官制改革和三級決策制昭告天下,趙曦認爲不該是這樣無聲無息的。如果這麼大的事丟出去,整個朝堂沒一點響動,要不就是臣工們都成了聖人,要不就是臣工們報團了。

所以,趙曦認爲這時候監察衙門應該忙乎纔對,內參應該有彈章纔對。

如今,內閣已經把議政職位的人選遞上來了,倘若再沒有什麼反應,估計下一步就該進入內閣議定的議程了。

這時候突然來了彈章,還是直接彈劾內閣的……

“二皇子現在何處?”

範純仁走了,趙曦莫名其妙的問王中正這樣一句話。

“稟官家,二皇子如今在荊湖停留……”

荊湖?是有開放兩湖的想法嗎?看來扯不上。

趙曦在愣神的功夫,即將成爲內閣的大臣,由張方平打頭,推開內監,連內監通報的空餘都不給,直衝衝的進了勤政殿。

“官家,內參彈劾王介甫的彈章,是否會被監察衙門立案調查?”

張方平也逐漸學會了這些新名詞,感覺很契合。

“按照監察條例,應該予以立案。”

知道張方平的性子,趙曦倒也沒覺得唐突。只是富弼無奈的神情,就知道這事在內閣也是有爭議的,只不過有王安石在場,都不得不陪着張方平來鬧騰一趟。

“官家,此事不可開先例!朝臣原本就是相公舉薦後由陛下定奪。這樣的彈章純粹就是對整個朝堂的彈劾!”

“官家,本次官制改革和三級決策制昭告天下後,議政職位出現空缺,我等是尊陛下之旨意推薦議政朝臣,何來私相授受?如果這樣也要被彈劾被調查,那內閣權威從何談起?官家的聖意又如何執行?”

“如果此事展開調查,勢必會在朝堂形成攻訐和攀咬之風,從而拖延朝廷詔令的推行!這與原本朝廷捕風捉影又有何異?”

張方平顯得很着急。這人確實有點粗放,不是那麼細膩。

“安道,有一點需要申明,監察衙門調查未形成結論期間,不影響任何政務。也就是說,只要一天監察衙門未判定王介甫有過,那王介甫就需要承擔一天內閣的責任。”

“另外,朕授權內閣對議政職位舉薦,肯定不能算私相授受,可彈章有憑有據,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包括對話內容也惟妙惟肖。這就有必要調查。”

“舉薦猶如提名,並非確定。可若內閣成員對朝臣許諾,這本身就脫離了舉薦的範疇,就存在賣官鬻爵的嫌疑。”

“王內閣,你自己認爲該當如何?”

查王安石,根本就不是趙曦的目的。趙曦的目的,第一個是試探一下朝臣是不是抱團了,第二個,想找找這個寫彈章的人!

“回陛下,臣也認爲應該徹查!三日前,呂吉甫、呂望之、曾子宣,甚至蔡持正和章子厚均到過府上,老臣也曾言要推舉曾子宣任三司使。”

“至於彈章中所言,老臣保證曾子宣入議政,並暗示曾子宣就任唯我是從,實爲荒繆!還望陛下徹查!”

王安石說的不急不躁,感覺這是在彈劾張方平而不是王安石。

好像王安石知道彈劾他的人是誰?

趙曦擡頭看富弼,富弼一副無奈的表情。再挨個看過去…~怎麼呂公弼似乎很瞭然?

該不是?趙曦好像也恍然了。這王安石不知道會不會有種農夫的覺悟。

“陛下,王介甫建議徹查,那是因爲他身正,到朝廷容許徹查,這是在縱容,會造成朝廷在推行各項新法時的混亂!”

張方平是直率,但他不傻,他從王安石那種平淡的口氣中,感覺到了這裡面有其他故事。

可對於官家容許監察衙門徹查的行爲,還是有些不理解。

朝廷都徹查了,不就意味着王介甫存在私相授受的可能嗎?王介甫不就應該回家待參嗎?然後一連串的事,都會停下來。

關鍵是,一旦王介甫被查,勢必會讓在這次大調整中得不到好處的臣工,開始用這種無賴的方式阻攔朝廷推行官制改革。這是他擔心的。

張方平的思維,還停在先帝執政時的狀態…~

“安道,無妨!監察衙門跟朝堂體系不同,調查與否跟官員履職也不相關。”

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二六二章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七一七章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七六四章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七十章 騎行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三七七章 誰更能沉住氣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九一零章 形勢不饒人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一零二章 謝謝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一四五章 計謀只是心裡較勁第六七六章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五九五章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