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

趙曦的格局沒這麼小,作爲一個後世人,對於家國天下的理解,跟如今這個時代是不同的。

理解不同,最後的結果是相同的。

當內閣把擬定的番騎章程奏報上來後,趙曦批了恩准,也恩准了作爲這次大朝會的議題。

事實上,趙曦也確實是想讓番騎隊最終進入草原,從而將草原納入大宋的版圖。

但是,趙曦卻沒有放任的意思,更沒有想過讓契丹人和党項、吐蕃人打生打死,國朝坐山觀虎鬥的想法。

不過,好像跟內閣所說的結果沒多大差別。

北遼不像西夏,可以用圍剿的方法,讓整個王朝都降伏了。

北遼的疆域跟國朝的兵力,決定了跟北遼的作戰,必將會存在北遼最終有殘兵逃竄的情況。

原本的歷史,女真把北遼掀翻,出現過西遼朝廷……

即便是國朝收復燕雲,甚至滅掉了北遼朝廷,有大草原的地形,北遼或許在一定時間內會存在。

所以,大宋需要有可以在草原馳騁的戰力。而番騎就是爲此準備的。

但是,趙曦的初衷,是希望用不同的制度和體系,讓番騎最終對大宋有歸屬感,認同大宋王朝。

唉……制度的框架是有了,收攏人心的基礎也有了,至於最終能否成事,還需要不斷的去完善。

只是,對於現在而言,內閣議定的或許是最適合的。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以族羣爲集體認同的。

國朝有羊毛紡織,有番騎家眷,有可以依仗,仍然沒有外泄的火器,還有最終將收復的燕雲等天然的防禦……

不說其他,不想太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大宋原本無險可守的局面。

wωw ⊕ttκд n ⊕¢O

趙曦從不急於求成,他也從來不好高騖遠,他一直在做種下種子的事……

就像國朝的文武之別,這些年越來越淡化了。就像大宋朝臣的野心,這些年就越來越明顯了。

這在早年是不敢想的。

大朝會更是讓趙曦驚訝……也算是多年的種子發芽了。

趙曦和內閣,從耶律乙辛叛亂開始,就一直按部就班的在推動着收復燕雲的事往前走。

然而,這一次大朝會,將近六成的參政議政,都提到了朝廷應該趁機收復燕雲……

“羣情激昂呀!”

醞釀收復燕雲很久了,然而這事只限於內閣和重臣。

這一次在耶律乙辛叛亂時,朝廷出兵北上,兩次試探性進攻,都相當於無功而返。

王安石還擔心,一旦朝廷決定大軍北上時,朝臣會出現相當大的反對意見。

沒想到,在這次大朝會,會出現這樣的景象。

“還是應該按計劃行事,在合適的時機出擊。”

內閣也同朝臣一樣,也有不同意見。比如韓縝,就相對要保守一些。

“何時是出擊的時機?如今,河北道陳兵二十萬也一年多了,番騎十萬也北上,輔助番騎隨即便可投入戰場。而党項、吐蕃適齡丁壯報名番騎隊者,更是如火如荼……”

章惇一直是激進派,那一次出兵,他都一直認爲是合適的時機。

之所以兩次沒能建攻,章惇以爲是朝廷始終未用全力。

當然,騎兵和戰車在平原上作戰的優劣,他不是看不到。

在章惇來看,國朝如今北上作戰,有最根本的保障……慘敗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況且,騎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對國朝拿下燕雲剩下的州城,沒有任何作用。

至於官家擔心的,章惇也明白,官家就是太過於在惜將士們的性命了…~既然投身軍伍,本就該隨時準備着馬革裹屍,戰死疆場的!

“朝臣是被耶律乙辛幾萬叛軍在北遼攪動的場面誤導了……”

五萬叛軍,就將整個北遼攪和的天翻地覆了,造成了北遼朝廷顧此失彼。

而國朝,如今有戰車兵近百萬,番騎隊也二十萬,憑什麼就不能收復燕雲?

“不過,北遼朝廷也奇怪了,居然就這樣看着耶律乙辛的叛軍禍害?”

“非不想,實不敢也!耶律乙辛叛亂持續一年,這一年,北遼集結大軍圍剿,幾乎將整個北遼的可用之兵全用上了。”

“人力或許可爲,但戰馬不成呀!貼膘時未貼膘,將養時未將養,這時候若繼續追擊圍剿,勢必將整個北遼的戰馬儲備都搞廢了。”

“北遼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國朝對燕雲的渴望,也不可能不防備國朝出兵。之所以任由耶律乙辛禍亂境內,就是在擔心我大宋出兵。”

蘇轍對於大勢的判斷,一直都有相當的水準,他跟王韶這一問一答,基本上算是猜透了北遼朝廷的決斷。

“也就是說,這一次大朝會的議題,北遼也肯定會獲得?”

“這是肯定的。按照大朝會的陳例,時論和內參將分類對大朝會議題刊登,以廣而告之天下。”

軍事謀劃置於大庭廣衆之下,這本身就代表着泄露。既往的大朝會,也從來未出現涉及軍事事務的議題······

現在·····諸位內閣也聽作難的。大朝會,按要求都必須對所有的議題給與答覆,甚至還要根據分組討論的結果,做適當的調整。

也就是說,即便內閣含糊過去,在分組談論時,也會再次返回到內閣裁定。

這不是小事,面聖也不丟人。

“擱置吧,本次朝會不予討論。”

趙曦已經知曉了這事,內閣剛剛提起,趙曦就直接定了做法。

“官家,擱置可以,那本次朝會······”

王安石不希望官家出現隨意破壞規矩的行爲。官家之所以有如今的威望,就是因爲官家一直是言出必踐的。

三級決策制是官家設計的,大朝會也是官家倡議的,再有官家破壞大朝會的章程,勢必會造成官家長久以來的威望受損。

“王相,大朝會議題審議原則中有一條,凡違反大宋律條者,大朝會的決議團,有權利將議題擱置,君王也有權利擱置有損於國朝機密和利益的議題。”

該給臣工怎樣的權利,又該怎樣限制權利,如何體現集體決斷,又如何體現集權決斷,趙曦心裡是很清楚的。

所謂的三級決策制,以及大朝會議題章程,從開始趙曦就留下了足夠限制的手段。

防止內閣專權是需要防止,同樣也需要防止臣工們的跟風······權利該下放下放,該收攏同樣也要收攏。

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六三五章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六一二章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六三五章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三九一章 有點想王安石了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一九章 想不到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五二章 被戲耍了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七二二章 撤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八一零章 故意爲之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五六八章 制衡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五八三章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五四五章 來了就別想離開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一六四章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四二六章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