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

吃的飽,穿的暖,行的快,住的舒坦,這應該算是人最基本的追求。

耶律乙辛叛亂,給大宋創造了收復燕雲,同時開疆拓土的契機。

當然,並不是說大宋早幾年沒有實力收復燕雲,而是不能符合趙曦心中的收復標準。

因爲耶律乙辛的叛亂,讓趙曦有了操弄人心,收攏人心的機會。

兩年的戰亂,讓本來就不算富裕的北遼,真正的陷入了物資匱乏階段。

戰時,物資歷來是優先軍用的。

騎兵、戰馬,這是北遼朝廷戰時首先要充足供應的,然後纔是契丹貴族。至於一般的百姓,不知道會排到哪一個位置了。

所以,這一兩年,北遼的百姓真的算是處於水深火熱了。

加上大宋對北遼宣戰後,將北遼的糧食主產區南京道設定爲戰場,北遼的物資供應就更加匱乏了。

這時候耶律洪基把幾十萬百姓集中到大定城,說白了,就是讓那些本來會餓死的百姓,替他爭取贏得各方勢力的緩衝炮灰。

所以,大宋的飯菜戰術還是起作用了。

“三天逃出多少人?”

趙曦制定的飯菜戰術要求持續三日。三日過去了,趙曦需要知道效果…~

“回官家,第一日三千餘,第二日前晌便有三千餘,但後晌不足兩千。”

“到了第三日,一整天不足兩千人從城牆上溜下來。老臣責令接待官問過了。據最後一日逃出來的人講,大定城再殺人!”

“守城的百姓因爲有人逃跑開始,便人心惶惶了。耶律洪基也意識到不合適了,所以,開始殺人了!”

王安石乃至諸位內閣,對於官家這飯菜攻勢並不是太理解,覺得有點兒戲。沒想到真的有效了,便關注的多一些,還用不着書吏奏報,王安石很瞭解具體情況。

“官家,老臣以爲,還可以持續幾日飯菜攻勢……”

“王相,你是說耶律洪基在大定城內殺人了?”

“確實。不僅僅殺人,還開始執行連坐政策,對百姓實行分片分區管理,一人逃跑,十人連坐。這也是到了第三日以後,逃出來的人減少的原因。”

“官家,老臣以爲,雖然逃出來的百姓逐日減少,但還是奏效了。”

這時候王安石已經不懷疑官家的戰術了。

殺人了?

或許這時候的所謂統治者真的不在意百姓的性命吧。

前朝太宗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難不成耶律洪基不懂?

民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作爲一個後世人,趙曦太清楚了。

感覺這耶律洪基好像在配合自己開疆拓土……

“實行第二步攻勢吧!”

計劃已經制定好了,而所有物資也都準備就緒了。

“官家,不需要再繼續飯菜攻勢?”

“不必了!飯菜攻勢的目的,本來就是讓耶律洪基惱怒的,都已經殺人了,沒必要再繼續……”

次日,大宋包圍大定府的隊伍。原本提前的火頭軍開始退後了,並沒有真的撤到火頭軍該在的位置,只是到了第二序列。

整個包圍大定府的隊伍,提前的是一種類似喇叭口一樣的物事……

一丈直徑的大開口,往後逐漸收縮,真的跟喇叭一樣。

這是宋國新式火炮嗎?

城頭上那些沒有炮灰意識的百姓,也知道宋國現在有火器,很可怕的火器。

恐懼在整個大定城頭上蔓延,堆積的人肉盾牌混亂,推推搡搡的,讓整個大宋的前軍都能看見……

又殺人了!

不是宋國殺的契丹人,是北遼在城牆上的那些督戰的軍卒,開始砍殺那些躁動的炮灰百姓…~他們也不想暴露在宋國的火炮視線之內。

而那些人肉盾牌的躁動,推推搡搡的不免將他們露出來……大宋不只是有火炮,還有火槍,堪比五石弓射擊的距離……

所以,那些北遼的督軍需要肉盾不得出現空檔…~

“城內的契丹百姓兄弟們,這不是大炮,這就是喇叭,沒必要緊張!”

就在城頭上再一次迴歸正確的肉盾陣型後,大宋圍城的隊伍,從四面八方開始喊話…~還真是大喇叭。

“追溯到很久以前,不管契丹還是漢人,咱們都是一個王朝的子民,是不分你我的。”

“這兩百年,由於部分人的野心,導致了咱們分開了。”

“分開並不可怕,就像兄弟幾個要分家一樣,只要都過得好,怎樣都可以。這也是大宋跟遼國簽訂澶淵之盟,並維持宋遼百年和平的原因。”

這有點往臉上貼金了!不過,這是處於宣傳的需要……城頭上也沒辦法反駁。

“但是,從耶律洪基,也就是遼國的皇帝陛下即位以來,他都幹了什麼?”

“輕信讒言,誅殺了賢后。殘害了賢明的太子,導致了耶律乙辛叛亂,讓整個強大富裕的遼國,餓殍滿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耶律洪基執政以來,遼國多次叛亂,無辜百姓和將士死傷無數!”

“而這一次,更是因爲他不接受宋國平叛的援助,而讓遼國物資匱乏,百姓食不果腹。更爲嚴重的是,剛愎自用,不答應我大宋的示好,才導致了兩國大戰。”

“而就是你們的陛下,在兩國交戰之際,自己帶着皇族精銳逃跑了,留下你們的兄弟抵抗大宋的火炮!”

“就像現在,他藏在城內,讓你們這些手無寸鐵的婦孺老弱守城!這樣的皇帝陛下,你們還有必要尊敬和守護嗎?”

每隔三五十步就有一個大喇叭,在整個圍城的大軍中,以一種同步的方式,在向大定城喊話。

“契丹百姓兄弟們,你們可以用很好的鐵鍋做飯,可以像大宋百姓一樣吃二十文的稻米,可以穿蜀繡,着江南絲綢,甚至可以用工坊城的馬車和新鮮物事…~”

“只要不再效忠一個沒資格讓你們效忠的皇帝,離開大定城的城頭就可以!”

“爲一個荒誕,昏聵,無能的皇帝,你們已經奉獻了糧食,奉獻了戰馬,奉獻了你們的兒子、父親、丈夫、兄弟,難道還要爲他奉獻出自己的性命嗎?”

“沒必要了!吃不讓你們吃飽,睡不讓你們睡踏實,把你們的所有都交給了現在的北遼皇帝,可他給了你們什麼?他讓你們替他擋大宋炮火……”

“離開吧,不管是回到城裡的家,還是從城牆上下來,都是活命的做法,唯獨繼續留在城頭是尋死的做法!”

第二六四章 相國寺的因果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九三章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七八六章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七八六章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四四三章 別憋着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四五四章 官家何意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二四章 童英宴(三)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五一二章 錢太多了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八二八章 治河之議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四二六章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二二三章 一羣爛人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二九八章 狄漢臣尚能飯否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八零四章 因爲朕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