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

聽到對方自報家門,朱瞻基楞了一下,想起對方的身份。他有些詫異地問道:“竟是陳員外郎當面,你們什麼時候回來的?”

陳誠抱拳與李亮他們長揖一圈,這才說道:“臣今日方返京城,李中官回宮回奏,臣本欲歸家,卻得知金大人竟然在今日仙逝。誠前些年拜金大人爲師學道,身爲弟子,當行弟子之禮。”

朱瞻基有些興奮了起來,中官李達是前年九月護送帖木兒國國王沙哈魯派遣的使者回國。隨行使者包括副使李暹,典書記陳誠、楊忠等人。

得知李達歸來,朱瞻基就有些待不住了。不過看着面前的陳誠,他還是開口邀道:“孤對西域局勢也頗有興趣,不知員外郎可否以教?”

陳誠爲難地猶豫了一下,說道:“能得殿下厚愛,臣感激涕零,只是家師無後……臣欲以弟子……”

朱瞻基打斷他的話說道:“不,金大人如今留有一幼子……”請了趙氏抱着金達上前來跟陳誠見禮,朱瞻基也明白了陳誠的意思,所以說道:“那今日孤就不打擾員外郎了,不過明日申時,孤在……集賢樓爲你洗塵。”

朱元璋定都應天府的時候,就命令工部在應天府興建的十六座官辦酒樓,以長安街的集賢樓爲首。雖然現在應天府的酒樓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但是集賢樓仍然是朝廷官員主要的聚會場所之一。

陳誠看着趙氏懷裡的孩子有些詫異,被身邊的人提醒了一下才連忙說道:“臣定當準時赴宴。”

被衆人送出,紀綱也帶着莊敬告辭離去。他官譽不佳,一直跟在朱瞻基的身邊不僅沒有好處,對朱瞻基的名譽還有影響。

所以兩個人雖然可以一起出入,但是還是要注意一下影響。

待紀綱離去,朱瞻基也沒有了返回海軍總部的興致,有些興奮地跟李亮說道:“擺駕回宮。然後你去將李達給我叫來。”

這件事由不得朱瞻基不興奮,他現在除了關注出海事務,最重視的並不是東瀛,而是西域。

東瀛在明朝一代,都沒有給大明造成根本上的威脅。那些倭寇再猖獗,也不過是皮毛之癬,沒有傷及根本。

但是西域不一樣了,整個中亞地區後世的格局,實際上就是在這個時代遺留下去的,西域的穩定,也直接影響到了大明的穩定。

如今的青藏一帶,已經在候顯的出使下,歸順了大明,但是如今西域仍然有兩隻惡狼不得不防。

其一是曾經窺伺大明的帖木兒王國,帖木兒雖然在想徵略大明的途中去世,但是這個國家的實力不可小覷。

後世的中亞五國,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以及印度的北部區域,都是帖木兒王國的地盤。

這些地區的民族格局,都是在他們的影響下形成的。

其二是被帖木兒王國滅了一大半的察合臺王國,遺留下來的東察合臺,也就是如今的奕力把裡,吐魯番,葉爾羌三國。

他們是察哈臺汗國分裂以後,西察合臺被帖木兒王國佔領,倖存下來的東察合臺。

這三國雖然勢力稍弱,也向大明俯首稱臣,但是卻與如今的北元韃靼和瓦剌勾結在一起,共同面對大明的威脅。

雖然知道那裡如今對大明的威脅並不是很大,但是朱瞻基也一直在考慮如何改變那裡的格局。

以宗教信仰爲例,如今的西域,其實如今都是信仰佛教的。朱瞻基最開始知道這些的時候,還非常詫異,但是這是事實。

他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綠綠成爲了這裡的主要宗教信仰。

現在的大明想要移民過去非常困難,首先就是大明的人口本來就不多,現在可不是後世幾億人的時代,如今的大明,總共也沒有一億人。

其次,交通條件的限制,也讓大明對那裡的區域實際上很難做到完全統治,一次行軍都要大半年一年的,光是補給就能把大明的經濟拖垮。

所以想要治理西域,還是要依靠其他策略,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開戰。

現在,他正在考慮如何利用西域的土地來種植棉花,利用經濟控制西域,就遇到了西域的使團回國,這還真是瞌睡遇到枕頭了。

在宮中,朱瞻基也見到了這次出使西域的使團正首領中官李達。

身爲家臣,李達一見面就大禮跪拜,磕了三個頭才說道:“內臣李達叩見殿下。”

“快快請起,李少監,看座。”朱瞻基親自扶起他說道:“自你們出使西域,孤就望眼欲穿。去冬十一月得知你們抵達帖木兒國國都哈烈,此後數月就杳無音信,不知一路可還順暢?”

李達半坐在朱瞻基的下首,笑道:“此行前期並不順暢,像別失八里等國對臣等就不冷不熱,就連提供一些馬匹也推三阻四。不過待陛下於漠北擊潰瓦剌部的消息傳到西域,所有小國無不震撼,就別有一番姿態。”

“此次回返,哈烈、撤馬兒罕、俺都準、八答商、迭裡迷、沙鹿海牙、右賓塞藍、渴石、養夷、別失八里、火州、柳陳、土魯番、達失幹、卜範兒等十七國都派了使臣來我大明朝貢。”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那我交待你的任務可否完成?”

李達笑着從袖子裡掏出了兩本裝訂成書的竹紋紙笑道:“吏部員外郎陳誠乃是難得人才,此去兩年,他在途中成書兩冊。一本是《西域番國志》,此書主要介紹了西域各國的具體情況,包括朝內諸大人,諸勢力,包括軍力,民力。另一冊是《西域行程記》主要描述了西域各地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物產產出等。”

“臣得殿下囑託,自然不敢馬虎,雖能力有限,但也知知人善用。此兩冊書主要乃陳誠一人所著,臣等其他人等都是輔助,不敢居功。”

話雖然這樣說,但是言語內外都是自誇。不過這也難免,他是主官,不管陳誠有多大的貢獻,都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勞。

而且他也知道朱棣和朱瞻基的脾氣,不敢隱匿了陳誠的功勞。要不然,待朱棣,朱瞻基找他討論書裡面的內容,他卻回答不上的時候,那就是欺君之罪。

他們這些內臣都是家臣,不受國法保護,就是朱瞻基直接把他殺了,也沒有任何人替他說話。

自己如獲至寶地接過了兩本書,對一邊的孫林說道:“將呂宋國上次進獻玳瑁,賞李中官一盒。李中官稍坐,我先看看此書,再與你說話。”

李達陪笑道:“殿下請便,內臣自當恭候。”

朱瞻基先大致翻看了一番,《西域番國志》這本書因爲寫了許多各國軍事內情,所以不宜爲外界知曉。

但是《西域行程記》這本書,描寫了西域各地的風土人情,氣候特徵,地形地貌,倒是適合傳播出去。

不過,既然要傳播,裡面的一些敏感內容也要刪除,當然也可以加進去一些私貨。

看了大約半個小時,朱瞻基大致知曉了書裡面的內容,問道:“皇祖父可曾看了此書?”

“此書一式兩份,另一份已經呈交陛下。陛下粗覽此書後吩咐內閣將此書內容抄錄,發於衆大人。”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此番來回萬里,李中官也辛苦了,且先休息幾日,必不會虧待了你。另,孤已見過陳員外郎,約了他明日在集賢樓晚宴,你也將使團人等喚來,孤一併款待。”

見孫林拿來一個小盒子,李達也聽出來,知道朱瞻基這是送客了。連忙又說道:“殿下即將大婚,臣無以爲賀,此番帖木兒國進獻未經騸過的汗血寶馬公馬兩匹,母馬六匹,波斯美女八人,陛下已經吩咐着你先挑,故此臣斗膽請殿下移駕至鴻臚寺,先挑兩個美人,待教會了他們規矩,就安排進宮。”

朱瞻基哪有興致去看什麼波斯美人,現在宮裡就一大堆美人,他還沒有想好該怎麼辦呢!

現在他一心在策劃東瀛攻略,待東瀛事了,就準備出海,再多的美人他也沒有時間調教。

所以宮裡這些美人,他近幾年肯定是沒有時間搭理的。

也不能就讓這些美人在宮中枯萎,所以朱瞻基還準備跟朱棣商議一番,將良媛以下的妃子再遣返回家,或者是配給軍中將領。

所以他只是跟李亮說道:“你知道孤的喜好,就去幫孤挑兩人。至於汗血寶馬,孤已經有了四匹,還是交於御馬監培育良種。”

待李達離去,朱瞻基把身邊的人都趕了出去,一個人安靜地在案几前看着《西域行程記》。

這本書對西域的描敘還是很清楚的,將西域各國之間的關係,包括民族矛盾也分析的十分清楚。

但是這本書也有現在大明通常有的問題,那就是重政治,輕經濟。

在關於各地的物產產出,基礎民生方面的着墨並不多,其中雖然寫的有一些,恐怕也是因爲李達知道朱瞻基的偏好,特意讓人加進來的。

不過這樣一來,也能方便他添加一些私貨進去,待明日見了陳誠,跟他好好商量一下這件事。

感謝搖搖搖頭兄弟的又一掌門打賞,實在受寵若驚啊!還有大隋章德公,漢族鼎盛,額吐你哦,燈火見人家,lzx帶把的爺,婉玲88,竹籤子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七章 遷都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九章 拜師第七章 蒙特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九章 旅途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四章 蒲家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一五一章 登陸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十九章 變化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十七章 師弟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十一章 逆反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五十章 交戰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四章 悲與喜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三十章 選擇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四章 蒲家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九章 拜師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十九章 思想第六十章 新生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