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

朱瞻基一直喜歡接觸不同行業和不同類型的人,一方面是能增加閱歷,一方面是想要藉助這種不同圈子的融合,拋出一些“驚世駭俗”的理論。

上位者與下位者的區別,除了權力的大小,更主要就是這種信息的不對稱。

而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就有了空間讓朱瞻基自由發揮。

比如說,朱瞻基如果直接拿出世界無限大,無限小的理論,就會非常突兀。可是當他跟中和子接觸之後,就可以說是受到中和子的影響,纔有了這方面的想法。

還有像江油有硝石礦這樣的信息,如果他只是一個下位者,哪怕知道江油有硝石礦,他也不敢隨便說出來。

但是他現在位於社會的中心,所有人圍着他轉,他們之間可能毫無接觸,但是不可能漏掉朱瞻基這個點。

所以朱瞻基可以用各種理由,各種藉口告訴其他人,江油有硝石礦,其他人卻不會懷疑,只會認爲他有其他的信息渠道。

世界無限大,無限小的理論,是他很早就想拋出來的理論。在顯微鏡做出來之後,他就想拿出來的,但是後來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這次中和子的到來,他覺得時機成熟了,就當是自己受到了中和子的啓發,纔有了這種想法。

元貞道士激動之下質疑了朱瞻基的話,聽到朱瞻基的反問,他纔想起上首坐着的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帝國的未來繼承人。

這個時候的他有些恐懼,但是看到朱瞻基的笑臉,大着膽子說道:“貧道不是質疑殿下,只是這個世界怎麼可能無限大,又無限小呢?”

朱瞻基伸出一根手指笑道:“一,如果說這個世界是有限的,那麼在界限之外又是什麼?”

所有人都愣了住,然後沉吟了起來。這個問題所有人都沒有認真想過的,但是真的想到這個方向,每個人都覺得朱瞻基說的有道理了。

是個,這個世界怎麼會有界限呢?假如這個世界真的有一堵牆,那麼牆後面又是什麼呢?

朱瞻基繼續說道:“二,如果我們將某個東西一直分解下去,這個東西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不,它依舊存在,只是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來分解罷了。

這兩個不同的方向,也代表了我們今後不同的研究方向。格物致知,想要得到答案,就需要我大明有無數人一直來用心研究,我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得到確實的答案。”

朱瞻基的這兩個問題讓所有人都沉吟了起來,中和子眼睛望着窗外的街景,卻沒有焦點,左手捋着鬍鬚,右手卻在不停的掐指算着什麼。

好一會兒,他纔開口說道:“老道癡活七十多年,卻從來沒有認真想過這些問題。殿下的話如飲醍醐,讓老道茅塞頓開。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不知道,未必就不是真理。老道行醫一生,也就是近年來才摸到了小蟲子存在的門檻,卻沒有想到,殿下小小年紀,就已經入了門。”

雖然這馬匹拍的有些生硬,但是從他的口中說出來,就讓人感到舒坦。

朱瞻基哈哈笑道:“老道長過譽了,孤也只是因爲從顯微鏡看到了那些小蟲子的存在,纔有感而發。不過那些小蟲子因爲太過細小,也不像動物一樣有學習的本能和天性,跟植物也有一些區別,所以孤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叫細菌。

細菌無處不在。空氣中,水中,包括我們吃的水果,飯菜。有些細菌應該對人還有好處,有些對人卻又壞處,所以孤將致人生病,中毒的細菌,稱之爲病菌。”

中和子問道:“細菌對人還能有好處?”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既然細菌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卻能活的好好的,那就說明我們人是習慣了細菌的存在,如果沒有了細菌,可能人還會承受不了。

“就以我們吃的飯菜爲例,夏日晌午的飯菜,放到晚上就變味了,這是因爲什麼原因呢?爲什麼冬天兩三天飯菜都不會變味?夏天爲什麼放兩三天,飯菜就會腐爛,甚至長蛆?蛆又是從何而來?在沒有變成蛆之前,被我們吃進肚子裡的飯菜是不是已經就有了細菌的存在?這是肯定的。那麼我們還能繼續吃,還能吃飽,這都說明細菌對人是有好處的。但是當細菌變成了病菌後,再吃這些飯菜,就會腹痛,甚至有痢疾……”

中和子激動地說道:“南方多瘴氣,北方卻少瘴,並且瘴氣多發於春夏,也是因爲跟溫度有關!這就說明細菌的存活和繁殖跟溫度是息息相關的。”

中和子如此上路,也讓朱瞻基開心不已。

他能懂得許多道理,但是都流於表面,再往下談,他也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真正的研究,還是需要他們這些專業人士來進行。

他笑了笑說道:“孤在顯微鏡裡面,看見那種細小的細菌,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有圓球狀,有長桿狀,也有螺旋狀。具體這些細菌各有什麼作用,應該如何分類,還需要道長與太醫們細心歸納。只有瞭解了它們的習性,才能爲我們所用。”

中和子激動地說道:“老道敢不從命!”

他來京城就是爲了看顯微鏡的,原本還在想着如何跟太孫提起,現在聽他話裡的意思,就直接安排自己去用顯微鏡了。而且還能跟來自全國各地的太醫們一起研究,他如何不激動!

朱瞻基又跟他介紹了一番下馬橋的研究院的禁忌,這才止住了話題,讓劉承徽與老道敘敘情誼。老道也給劉承徽帶來了父母兄弟的書信,讓她開心無比。

船行到了秦淮河天地壇的附近,這裡位於下馬橋農莊的南方,從這裡上岸,衆人又換乘了農莊的馬車。

如今的下馬橋農莊可以說是整個大明規劃最好的小區,整個區域房屋整潔,綠樹成蔭,混凝土道路四通八達,地上乾淨的連一絲灰塵都沒有。

特別是下水道和室內廁所的存在,加上固定的化肥池,讓整個農莊呈現出後世的別墅區景象。

中和子他們見到這樣的環境,就忍不住連嘆:“這真是人間天堂啊!”

一清子對這個老道也頗爲親近,笑着給他介紹了一些表面看不到的東西,更是讓他對這裡的規劃欽佩不已。

就連劉承徽也聽的津津有味,她雖然知道這裡,卻也是第一次過來,顯得非常好奇。

“如果我大明人人都能住上這樣的房子,那纔是盛世啊!”

朱瞻基微笑道:“會有這麼一天的。”

車隊進入了醫學研究院,這裡原本就是從太醫院抽調的人員,一些理論知識豐富,並且善於研究,卻拙於交際的太醫被安排在了這裡。

一開始,所有的太醫把這裡視爲“流放”,只有幾位年邁的太醫看中了下馬橋農莊環境優美,想到這裡頤養天年,才心甘情願地過來。

但是時間一長,兩邊的差距就出來了。太醫院是個伺候人的地方,不管醫術再高明,在皇室或者大臣們面前,他們依舊是小人物。

太醫院的院使才正五品,正八品以上才十三人,其餘全部是九品,從九品和不入流,所以地位低的可憐。

研究院這邊雖然沒有了那些出診的外快,卻不用伺候人了,也不用擔風險。

而在研究院這邊還能繼續研究醫學,又能住在如此優美的環境裡,所以一年的時間,研究院的職位已經太醫院更緊俏。

朱瞻基要求太醫院首先對哥們學科進行科學分類,其次就是寫出一本《本草綱目》來。

他們這些人可比李時珍的條件要好的多了,不管想要什麼藥材,都能讓人從全國各地把藥材弄來。

而進行藥性測試,也有各種不同的病人來測試,這些費用全部都是朱瞻基包了,研究資金非常充裕。

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因爲這裡治病不要錢,雖然只針對疑難雜症,但是仍然在大明引起了巨大轟動。

老百姓現在把研究院的這些太醫都當做了萬家生佛,朱瞻基更是成了神一樣的存在。

哪怕就是他們的病沒有治好,也沒有一個醫鬧,反而感激涕零。

接收的各種疑難雜症的病人越來越多,醫學研究院的名氣越來越大。太醫們在朱瞻基的引導下,也準備開設大明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針對普通病症的中醫院。

醫院分成了不同科室,針對不同的病人。不過目前的客戶全體主要還是針對官員和勳貴,畢竟老百姓得病,除非是疑難雜症,最多也就是在當地看病拿藥,他們也承受不起高昂的治療費用。

並且,處方與藥品供應依舊是分開的,朱瞻基從來沒有想讓醫院也能賣藥。

這雖然不能完全杜絕高藥價,但是最起碼可以讓醫院不至於那麼喪心病狂地加藥價。

被迎進了研究院的院子,衆人就一起來到了放置顯微鏡的房間。

當中和子老道從顯微鏡的鏡頭裡面,看到了那個由細菌組成的世界,就完全被迷住了,甚至連身邊的朱瞻基也忘記了。

朱瞻基也沒有再打擾他,將他丟給了太醫院的一幫太醫,帶着不想離開的劉承徽來到了格物研究院。

醫學的研究朱瞻基完全插不上,但是格物研究院就不同了,因爲他很清楚科技發展的規律和過程。

如今的格物研究院也是所有研究院裡面,怪人最多的地方,出成績最多的地方。

但是,因爲發展的比較初級,許多研究還沒有達到能應用的程度。

比如,他們眼前現在這個燃燒着熊熊烈火的蒸汽機。

這個蒸汽機還非常粗略,就像一個帶底座的大茶壺,只是比茶壺多了一個進水管,一個出水管,一個儲氣罐,一個出氣管。

出氣管的前方,連接了一個連動式的齒輪組合,可以帶動一個圓磨。

目前的蒸汽機太粗略,而且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穩定的動力輸出,穩定的壓力測試,穩定的閉氣備件。

其中最難的,就是動力輸出裝置的設計,這方面朱瞻基完全是門外漢。

蒸汽的產生是依靠沸水的氣壓,但是如何將這些氣壓集中起來,產生巨大的動力,是目前所有人在研究的問題。

如今的蒸汽機只是連接了曲軸,能做物理運動,距離增加汽缸,活塞這道工序還早。

如果汽缸活塞的問題能解決,朱瞻基甚至想要略過蒸汽機這個階段,直接上內燃機了。

相對於蒸汽機,內燃機的優勢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看來,最少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實現,因爲連最基本的材料工藝都解決不了。

如今的蒸汽機雛形已經出來的,得到了啓發的工匠們致力解決氣壓控制和動力輸出問題。

在朱瞻基看來,距離應用的時間不會太久。

當然,想讓它能帶動火車,目前還早的很,現在最多隻能當抽水機使用。

然後會在船上試驗,帶動船隻航行。

蒸汽機這個衆人眼中的怪物是研究院理目前研究重點,但是卻不是朱瞻基最重視的。

他更加重視的是如今在一個偏僻小院裡,進行秘密研究的發電機。

蒸汽機時代,電力時代,電子時代,這是人類工業發展歷史中的三個重要階段。

對雷電的應用,在這個時代是驚世駭俗的。但是對朱瞻基來說,只是小時候的玩具。

幾乎每個男孩子小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奇思妙想的想法,並且有一部分人會付諸行動。

朱瞻基小時候就繞過線圈,利用電動小馬達做過鑽頭等玩具。

對他來說,想要有電,只需要有銅線和磁鐵就足夠了。

不過在這個時代,磁鐵好尋,還能讓工匠們打磨成想要的形狀。

但是漆包線卻是難找,去年的時候,朱瞻基耗費了巨大的功夫,才讓工匠幫他抽了大約五十米長的直徑一毫米左右的銅線,光是爲了這點銅線,就耗費了不少人力成本。

然後,將這些銅線燒紅,在植物漆裡面過了一遍,終於才弄出了漆包線。

朱瞻基先簡單繞了一個線圈,固定在磁鐵的四周,留出了兩個頭。然後用一個手搖式的圓盤,帶動齒輪裝置,轉動磁鐵,就能發電了。

雖然他懂得的東西不少,但是目前來說,他自己動手只能做出這個程度。

這些東西一直到今年春天才全部做好,朱瞻基搬回了皇宮,在朱棣面前表演了一番。

看到兩節銅絲之間電閃不止,朱棣驚訝的眼珠子差點就瞪出來了。

當時御馬監大太監雲祥也在,這個蒙古漢子武力超強,看到這一幕卻跪了下來,跪拜不止。

朱棣安排了一個小太監將手伸進去試探了一下,這電流雖然電不死人,卻也直接電的他渾身顫抖,小便失禁。

朱棣立即就把這個消息封鎖了起來,然後派了幾個工匠專門研究如何製作。

他們當然不懂這裡面的原理,甚至根本不敢想,只敢按照朱瞻基的設計進行完善。

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那就是他們製作了幾個月,線圈越做越大,磁鐵用的越來越大,甚至搞了一個超級線圈出來,能直接電死人的那種。

但是其他功能,一樣也沒有開發出來。

朱瞻基也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往下進行,因爲電燈泡的製作,可要比這個難的多了。

即便是馬致德能夠做出梨形的玻璃燈泡,燈絲的問題也難以解決,更沒有能力抽出燈泡裡面的氧氣。

所以,朱瞻基雖然知道該如何產生電,卻不會製作電機,也不能利用電力來服務工業,就只能暫時封鎖起來。

在造出巨型發電線圈之後,朱棣還有一個打算,準備在明年的元宵等會上,在承天門城樓給百姓演示一番。

這個計劃朱瞻基大力支持,如今的老百姓太好忽悠了。將這一套裝置搬上城樓,晚上表演一番從“天上借來的雷電”,不要說老百姓,恐怕那些大臣們一個個也嚇的腿軟。

逛了一圈回來,這個時候的中和子已經跟一大幫太醫們混熟了。不少太醫圍着他,正在跟他探討關於瘴氣的形成和治療。

去年交趾的瘟疫,一下子死了近百萬人,就連跟交趾相連的廣西,也死了數萬人。

大家互通有無,互相啓發,共同研究。如果真的能解決瘴氣,瘟疫這個大患,那可是造福於民的大喜事。

如果是個一般人,自然不會這麼快就受到太醫們的認可。他們都是這個時代醫學最拔尖的一撥人,一般人那有可能被他們放在眼裡。

但是中和子年歲已高,七十二歲了看起來還生龍活虎。而且他是真的精通醫學,爲了解決瘴氣問題,幾十年如一日地認真研究。

這樣一個有真才實學的長者,沒有哪個太醫敢真的鄙視。

中午朱瞻基本來要請中和子吃飯,並且在下馬橋爲他安排了住所。

但是就在他準備吩咐擺膳的時候,宮裡卻來了內侍,宣朱瞻基與中和子回宮。

朱棣是下朝後知道了朱瞻基今日竟然放下手上事務,去碼頭迎接一個嶺南過來的老神仙。

他原本還以爲是江湖騙子,但是聽說對方精通醫術與養生,七十二歲了還老當益壯,從嶺南奔波半個月過來,依舊健步如飛,他心動了。

身爲一個皇帝,他現在當然不追求長生不老,那是誰也沒有辦法做到的。

但是他如今已經五十七歲了,當然在要多活幾年。

既然自己那個心機深沉的孫子都能認可他,還是孫子承徽的長輩,道家高人,那他見見也無可厚非,所以讓人宣了旨。

如果是真的高人,能幫他調養一番當然最好。

要是個騙子,他也能幫自己的孫子把把關。

其他人知道了中和子要入宮陛見自然是羨慕不已,就連他的徒弟元貞也有些失態。

不過中和子依舊雲淡風輕,似乎根本不在意,安排了元貞佈置房間,跟着朱瞻基一起回宮。

進了東華門,劉承徽是沒有資格去見朱棣的,只能先回宮。

來到這個帝國中樞,哪怕中和子再雲淡風輕,這個時候也有些好奇,四周觀望了一番。

朱瞻基心想,小樣,再高深也不過是一個人,還沒有成神啊!

他不是看不起中和子,只是覺得他這副高人做派有點太裝逼了,比自己這個太孫還裝逼。

來到這個時代第一次被一個老頭奪走了關注,心裡有點不服氣了。

兩人相見後,朱棣也直接詢問了中和子的底細,這個時候,朱瞻基也才知道這個老道士竟然還有俗家名字,姓徐,字靜之。

惠州天寶觀也是唐代就興建的大道觀,他在道錄司裡面也有登記,只是並沒有註明老道精通醫術。

老道推卻不過,也給朱棣把了脈,指出了他身體的一些小毛病,給他開了兩個養生的方子。

隨後的閒聊,兩個人談到了道教的興衰,佛教的興起,竟然越談越有興致,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吃過午飯,朱瞻基就被朱棣趕了出來,讓朱瞻基感覺自己的爺爺似乎又沒安好心了。

利用道教打壓佛教,是大明建國以來的基本國策。

但是朱瞻基卻認爲不能簡單地利用道教來打壓佛教,這在歷史上已經證明了沒用。

這是因爲佛教善於學習,善於融合,善於放低身段,更善於蠱惑人心。

而道教要不是那些裝神弄鬼之輩,要不然就是一副世外高人做派,不屑與俗人相處。

在教義上,佛家講究入世,講究忍讓,追尋來生。這些都是虛無縹緲的,也能讓人期待。

但是道家講究修煉己身,講究出世,自然競爭不贏佛教。

想要抑制佛教,只能依靠行政手段,政府管制,軟硬兼施。

過於依靠道教,只會又把道教給養大。

不過這個時候,他對這些還不能插手,所以只能任由朱棣作爲。

他只希望,中和子不要忘記了自己來京城的目的,早點拿出防治瘴氣有效措施。

年底他就要出海,還等着更好的藥方呢!

現在世界各地瘴氣肆虐,沒有好藥,他許多地方都不敢去啊!

不知不覺回到了興慶宮,朱瞻基一時之間也有點意興闌珊,決定給自己放個假,在宮裡陪陪幾個孩子。

感謝燈火見人家,這尼瑪竟然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十章 學與道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三章 新生活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七章 呂宋第十九章 厚賞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三十章 總攻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七十章 欽差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六章 分道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三章 克太子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九九章 錯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十九章 思想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四十章 天道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五十九章 一場婚禮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五章 天才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