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個人爲什麼上當受騙麼?因爲所有上當受騙的人在騙局開始之前,都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從內心深處裡希望自己經歷的一切都是真的。這種主觀上的期望越強烈,他們被騙局引誘的概率也就越高。
當一個人心中有了貪念,或者說他強烈渴望某種事情在自己身上發生的時候,往往是最容易被趁虛而入的時候。比如說不勞而獲拿到無數錢財,比如說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社會地位。
再比如,強烈希望日本可以擺脫現階段困境的大本營裡,無數的將官們,正在討論的蘇軍再抽調10個師的部隊前往西線的消息。這個消息對於他們來說太過重要了,重要到讓人心跳加速的地步。
有些人正在腦海裡罵娘,他們覺得蘇軍重視德軍,抽調防禦日軍的兵力去防禦德軍,這是對大日本帝**人的侮辱,這種侮辱必須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大日本帝國武士不應該受到如此待遇。
另一部分人,也就是比較現實的陸軍實幹派將領們,則更希望通過一場有限的突擊,奪取重要的戰略物資,然後迅速的與蘇聯還有美國言和,結束目前被動的戰爭。
他們滿心希望的最好狀態就是:日軍北上打一場偷襲,然後殲滅蘇軍大量有生力量之後,捲走蘇軍的補給物資然後快速撤退,蘇軍迫於西線的德軍壓力,向日軍求和,日軍“勉爲其難”的答應下來於是白拿一大批軍用物資。
接着日軍利用這批搶來的軍用物資,貼補到太平洋戰場上去,打敗美國海軍,爭取戰爭的主動權,然後藉着勝利的臺階結束戰爭,和美國“劃洋而治”。
在座的所有人都會成爲大日本帝國的功勳,功成名就,然後晉升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想想還有點兒小激動呢。
什麼?你問如果蘇聯被打了之後不求和的話,日本要怎麼收場?這個,怎麼收場……按照大日本帝國的推算他們必然會求和,這簡直就是一定的。
什麼?你問如果拿了那麼多物資之後,依舊打不贏太平洋戰爭之後,要怎麼收場?這個,怎麼收場……以大日本帝國將士的勇武,美帝國主義根本就不堪一擊
在如此想法的催眠下,這些日本將官們早就已經對進攻蘇聯的計劃蠢蠢欲動了,他們覺得這是挽救帝國命運的天賜良機,是天照大神庇佑日本的最直觀的表現。要不然,誰來解釋解釋,爲什麼在日本最無奈的時候,蘇聯人就這麼合作的調走了10個師的部隊呢?
其實除了一些比較保守的將領們,東條英機還有杉山元兩個人更願意相信,那份來自德國間諜的情報是真的,也就是說,蘇聯現在部署在遠東的兵力,連60萬都沒有了。這讓東條在擬定進攻計劃的時候,更加大膽起來。
客觀的講,日本因爲地處島國,一直缺乏真正的戰略眼光宏遠的領袖,所以日本在戰略方面短視嚴重,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田中義一呈報給天皇的那本著名的《田中奏摺》了。在這本奏摺裡,田中給日本未來的擴張指明瞭模糊的戰略方向: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聽聽,這是多麼宏大而且條理分明的戰略方向啊。於是宛如指路明燈一般,讓日本的高層有了被高屋建瓴醍醐灌頂等等感覺。剛剛在甲午海戰還有日俄戰爭裡嚐了甜頭的日本帝國主義們,立刻開始擼起胳膊挽起袖子,實踐起這麼有創意的口號來。
當然了,比起缺少戰略方面的人才來說,日本最致命的還是缺乏執行戰略計劃的基層執行人才。或者說這纔是整個日本最悲催的地方,幾乎是所有人在內,演義了一次什麼叫做“就是這麼任性”。
大家齊心合力的將“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這句話,執行成了“欲征服朝鮮,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滿蒙,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世界”聽着是不是覺得好有道理?不由自主的想要親自試一試這個執行的過程了?
1931年的9月18日,爲了徹底在朝鮮站住腳跟,也爲了貫徹自己的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日軍發動了著名的九一八事變,開始進攻中國東北,結果他們發現中國人民反抗頗爲激烈,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從中作梗,他們在中國東北很難站穩腳跟。
然後,日軍爲了更好的統治中國東北,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只好南下華北,繼續入侵中國然後他們發現,要想徹底打服中國,不把支持中國的美國英國幹掉,是不現實的。於是聰明的日本人不滿美國的石油制裁,悍然發動了珍珠港偷襲。
總之,日本人一路趕鴨子上架,已經與全世界爲敵了之後,才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爲了什麼招惹了這麼多的強敵來着?想想這麼個彈丸小國手裡的牌確實也不多,那麼經常出一些類似四個二帶倆王的昏招,也的的確確情有可原。
“這一次,是天皇陛下庇佑,我們才能夠獲得如此好的機會。如果我們浪費了這一次的機會,那麼在太平洋戰場上,我們就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了。”東條英機和杉山元兩個人顯然不太相信山本五十六能夠扭轉戰局其實山本五十六自己也不信,所以開口說道。
機會是機會,可是這一次要用多少物資還有兵力去抓住機會,可要好好研究研究,按照這些天杉山元大將自己的計算,他覺得大日本帝國至少要在東北集結150萬軍隊,才能夠保證這場戰爭萬無一失。
瞧瞧人家這話說的,多有水平:只要在有90萬精銳的日軍部隊可以抽調到中國東北,那麼攻擊蘇聯的計劃就可以實施了。只不過東條英機很想抽自己的這個老同事一嘴巴,他要是能有辦法抽調出90萬精銳的部隊來,早把中國的陪都重慶給打下來了。
“另外杉山君,你的作戰計劃必須修改,針對蘇聯部隊的進攻不需要如此龐大的部隊來執行。事實上我覺得蘇軍現在部署在東北邊境地區的兵力,最多也就60萬左右,完全不需要如此謹慎。”東條英機更願意相信蘇軍兵力不足的情報,於是他看了一眼杉山元,開口說道。
杉山元最終把自己的全面進攻的原定計劃,改成了一個面目全非的狀態:日軍集結60萬兵力,在中國東北發起進攻,拿下海參崴之後,再想辦法與蘇軍求和。當然,這個計劃擬定的基礎,就建立在“蘇軍最多隻有60萬士兵能夠進行機動防禦作戰”之上。
遠在狼穴的阿卡多聽說了日本正在籌劃進攻蘇聯的北上計劃,笑着將報告交給了勃勞希契:“你說,世界上還真有一羣蠢貨相信,他們的好運氣能夠用整整50年。他們竟然相信之所以自己想要睡覺的時候,就有人給他們送枕頭,這是因爲他們的皇帝保佑他們。”
“這也難怪,我的元首。”勃勞希契自從聽說了日軍正在籌劃北上的作戰計劃,就非常輕鬆。不管日軍究竟會不會參與到蘇德戰爭中來,只要日軍表現出了北上的意圖,幫助德軍牽制100萬蘇軍,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我們的運氣就一直不錯,您帶着我們一直戰無不勝。”
“我不是依靠運氣。而是因爲我能夠清楚的看到未來,勃勞希契元帥。”阿卡多笑了笑,又玩起了他那獨特的神秘感來:“我們可不是依靠運氣才走到現在的,我們依靠的是對未來的合理推測與把握。”
“您說的對,我的元首。”勃勞希契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承認了阿卡多的說法,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開口確認道:“這要是打起來,估計能拖住蘇聯150萬的正規軍。”
阿卡多笑着跟勃勞希契一樣點了兩下腦袋,纔開口回答說道:“100萬我就很滿足了,至少能讓我的部隊在高加索在斯大林格勒,少損失幾十萬的軍隊。”
勃勞希契站起身來,立正對阿卡多說道:“我的元首,這份情報還不能保證日軍會北上進攻蘇聯,但是根據總參謀部的規矩,我和手下人必須開始擬定相關的作戰計劃了,所以我就不打擾您休息了,晚安。”
看勃勞希契要走,阿卡多也沒有阻攔。他只是不知道爲什麼想到了一句,補充道:“讓屈希勒爾將軍加緊進攻斯大林格勒吧,古德里安已經催了幾次了,他已經開進到了指定位置,隨時都可以進入庫爾斯克。”
“是我明白了。”勃勞希契立正敬禮:“加速進攻斯大林格勒。”
阿卡多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去吧我的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