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之後,呂瀟然徹底明白了電視劇導演的職責。
所謂導戲,其實最關鍵的工作環節是完成對各部門的統籌,指揮各部門按導演的意圖執行工作。
《潛伏》並不是什麼幾百人的大劇組,姜爲用的也都是好幾部戲合作下來的老熟人,各部門之間配合熟練,很多時候,呂瀟然這個執行導演還沒傳達姜爲導演的意圖,現場就已經完成了…
電視劇一般講究快速生產,內容也都兩個人不停地聊天。
受限於小屏幕,拍攝方法上基本就是近景或特寫對切,所以電視劇抓人的地方在戲,戲好了,演的爛點,沒什麼關係…
許多視聽語言方面的技巧只能體現在大熒幕上!
電視劇的質量好壞很大部分取決於編劇,導演在很多創作方面只能退居二線,成爲保障生產效率的監工。
這麼幹下去,很容易就把影視創作幹成行活。
行活:把影視創作的過程當做打卡上班,標準制作,態度敬業,完事走人。
做行活的人不會專門去把事情做到90分,但也不會做到60分以下,能保持到70-80分,就很滿足了。
行活是影視工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必然誕生的事物,早年香港連拍電影都是行活。
內地很多電視劇喜歡請香港導演,就是因爲香港導演在經歷了TVB的高峰期後,對於行活的操作簡直手到擒來,哪裡該笑,哪裡該哭,哪裡該打,劇情到哪裡該轉折了,節奏拿捏的恰到好處,拍出來的電視劇雖然算不上精品,但也不會爛到哪裡去。
好在姜爲是編劇出身,他對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敏感性…
當然,《潛伏》最走運的就是找的一羣人都是有責任心的!
細品的話,你能看得出道具設置上的認真!
真的就是還原那個時代!
演員也很賣力…
沒什麼特別薄弱的環節!
大部分影視劇,演員表現那叫肉眼可見的***方說宋倩,是因爲她沒有經歷過系統培訓,不知道什麼叫觀衆可以接受的表演程度…
行活在影視行業是有存在的必要的,畢竟這是龐大影視工業體系下,能夠快速完成商業項目!
影視行業中,只有少量的天才,和大量的普通人,這本身就是事情本來的樣子。
……
2007年,一月十四號,《潛伏》最後一場拍攝結束,劇組殺青。
一月十五號,呂瀟然收拾好行李,回了北京。
當天晚上就去參加了一場飯局。
李銘安排的,算是他的洗塵宴!
飯局安排的地點在一個私房菜館。
這幾年,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飯這種事情是越來越講究,開始的時候講究一個排場,恨不得去高檔飯店把所有最貴的最好的東西全都點上,用來彰顯自己的身份,但現在,真正有檔次有品位的人,反倒是喜歡來這種私房菜館。
畢竟一天只接待幾桌客人的地方,說出去更有面子。
“真想不到,呂老師居然是西安人,四川話說的可以啊!”
坐在呂瀟然身邊說出這句話的人,叫張國粒…
他是今晚呂瀟然要見的人…
呂瀟然笑了笑,回答:“主要沒幾句臺詞,我在《石頭》裡面,說的都是港普!”
“港普…對對對,港普!”
李銘給張國粒倒了杯酒,然後看了看呂瀟然,問:“這次《邊境風雲》…”
“這次肯定說普通話,都沒幾句臺詞!”
“你是怎麼想到編這麼個故事?”
“我是看了《完美的世界》,覺得塑造一個沒那麼壞的犯罪分子很有意思…”
《完美的世界》,講述的是一個綁架犯和人質的故事,伊斯特伍德執導,很經典的電影。
《邊境風雲》在人物結構上很像《完美的世界》…
張國粒很感興趣的問了一句:“那你就不擔心這片子沒法通過審覈?”
“…不至於吧,《無間道》、《黑白道》、《黑白戰場》都可以拍,沒道理我講一個稍微有點人性的犯罪分子,就不讓拍了?”
張國粒搖了搖頭:“要改一下!”
“…怎麼改?”
“加一點主角的暴戾鏡頭,他不能是美好的!”
呂瀟然看了看邢愛那,後者提議:“加一段他酒後強*暴小安的鏡頭,讓他倆的關係不那麼和諧…”
小安就是牙醫的女兒…
販度+弓雖·暴女性,這樣的角色,即便再有人情味,也不會有人同情!
呂瀟然想了想:“可這樣的話,觀衆會不會討厭這樣的主角?沒有同情心,市場…”
Wωω ●ttкan ●C 〇
“你先不要考慮市場,先活下去!”
呂瀟然心虛地看了看李銘,後者很大氣:“沒事,能上映就好,第一部戲,我沒指望賺錢,但是口碑一定要好!”
投資人都沒意見了,小呂子還能有什麼意見?
……
張國粒想演那個牙醫…
“張導,我可是看着您的戲長大的,像您這樣的藝術家,能來,就是對劇組的支持,我個人相當歡迎!”
呂瀟然很恭維…
心裡卻罵開了花…
媽蛋,不好辦啊!
這個時間段,正是紀曉嵐深入人心的時候,張國粒演牙醫,這…
會讓觀衆齣戲的!
還有,他的片酬…
張國粒絕對算內地一線的大演員,牙醫又是主演,片酬給多少合適呢?
“呂老師,你只管放心,片酬方面,我一分不取,我就是喜歡這個劇本!”
“別,您太客氣了,在座的幾位都是前輩,就別寒磣我了,叫我小呂就成。呂老師什麼的,我實在不敢當…”
“哈哈,我也覺得彆扭,那你就喊我張叔叔吧!”
“張叔…”
李銘也跟着笑了起來:“別擔心製作費用,你張叔也投了一百萬!”
呂瀟然看了眼張國粒,怎麼說呢,這人,你別看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微微弓着腰,肩膀也縮着,好像個下崗工人似的,但人家在影視圈裡的地位擺在那裡。
說的更準確一點,張國粒是這個圈子裡最早意識到當演員永遠都沒有當投資人賺錢的人。
應該是九十年代的時候,張國粒就自己做製片拍了《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電視劇。
只不過當時圈子裡的規矩是承包,也就是說一個人做製片承包一部電視劇,投資方只會出一部分錢,超過的部分需要製片人自己出資,而結算的時候如果有盈餘,就是製片人的盈利。
第一次沒什麼經驗,《康熙》雖說大賣,但因爲超支,他沒賺到什麼錢,後來到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他學乖了,帶一部分資金進組,然後參與後期銷售,這纔開始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