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倭國/帶清:聽我說謝謝你......

金忠現年59歲,出身寧波的名門望族,但家道中落,自幼熟讀兵法。

早年到了北平,成了燕王府的謀事,後來升爲長史,朱棣靖難的時候一路跟着出謀劃策,朱棣登基後,論功行賞,就把他封爲了兵部尚書。

這樣的一個人,卻被劉斌當衆嘲諷爲不懂軍略,金忠簡直氣的要死。

但是當他聽完劉斌描述蝦夷島的地形後,就知道自己看走眼了,只能憋得滿臉通紅,卻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來,差點憋出內傷。

這一回實在是吃了沒文化,沒見識的虧。

金忠都一大把年紀了,還是第一次見現代製圖法制作的世界地圖,他哪知道比例尺是什麼東西。

他只看到那個蝦夷島遠離大陸,還在朝鮮和倭國北邊,別說距離大明京師有多遠了,連奴兒干都離它上千裡。

就這麼一塊鳥不拉屎,連聽都沒聽過的小島,往這放上兩個師,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等他聽到這個島距離倭國只有80裡,立刻就明白了劉斌的意思,這傢伙是想在倭國背後捅刀子啊!

他再次回到地圖前,仔細查看蝦夷島附近的地圖,這一看,果然如劉斌所說,這個島在戰略上來講,簡直就是個兵家必爭之地!

但人年紀大了要面子,金忠又不肯輕易服輸,於是冷哼一聲。

“哼,老夫第一次看你這北海輿圖,不知其中關竅,我怎知此島距離倭國只有八十里,若是能在倭國背後插上一顆釘子,那自然是極好的。

“只是,此島上面難道沒有小國嗎?距離倭國如此之近,難道上面沒有倭國人?

“你直接就要在上面屯田練兵,難道沒有擅開邊釁之嫌?”

這就是變相的承認錯誤了,只不過把錯誤怪到了第一次看現代地圖上,而不是劉斌說的不懂軍略。

不過劉斌也不計較,直接介紹道。

“此爲蝦夷島,面積足有四個瓊州島大,中央多山脈,湖泊隱於山間,河流縱橫,森林密佈,島上多巨木,地下有豐富的煤礦,也就是石炭。

“沿海的幾條淡水河出海口卻有三塊大平原,那裡土地非常肥沃,都是火山灰質土壤,水源充沛,可以種植稻麥和玉米,也能用來放牧牛馬。

“並且此地目前還是一塊無主之地,上面只有一羣以漁獵爲生的蝦夷野人居住,他們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甚至都沒有統一的部落,比遼東的女真還要野。

“另外此地雖然距離倭國只有八十里,但一直無人登島居住生活,要一直等到一百年後,對岸纔有一個藩主私自在此島南端建立館舍,佔爲私地,至於倭國正式將其納入統治,那還要再晚上百十年。

“這樣的無主之地,又是倭國的要害心腹,我們現在爲什麼不能先佔下來?

“正所謂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歷史上下西洋數次都只是往南,卻忽略了向北探索,導致這塊我們家門口的戰略要地被倭國佔領。

“要是沒有蝦夷島出產的糧食和煤炭,倭國拿什麼能喂出來八千萬人口?

“就憑他那本島稀碎的山地,貧瘠的礦產,稀缺的耕地,他拿頭崛起?更別提後面數次入侵我神州疆土了!”

這下衆人算是聽明白了,按照劉斌的介紹,那地方還真不賴!

面積頂的上四個瓊州島,可是不小,而且土壤肥沃淡水充足,是個種糧食的好地方。

最關鍵的是,

上面只有野人,根本沒什麼像樣的政權,甚至野人連個統一的部落都沒有。

那可還真算是一塊白撿的地,還是一塊可以隨時威脅倭國背後的戰略要地。

金忠聞言看着地圖,眉頭卻越皺越深,突然轉身對劉斌質問道。

“霄國公,你既然如此瞭解此島情況,又深知其戰略地位,那爲何卻在計劃上提出,只派兩個建州女真農墾師到此島耕種?

“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難道不應該我們自己掌控嗎?”

爲什麼派兩個建州女真農墾師去北海道呢?

當然是爲了把愛新覺羅一家子,扔到島上去跟鬼子互相消耗啊!

在場的衆人中,朱棣和內閣都知道原因,他們之前看過歷史紀錄片,知道大明最後就是死在建州女真和倭寇的手裡。

萬曆的時候打了七年的抗倭援朝,打空了大明本來就不富裕的國庫,還向全國百姓提前徵收了幾年的賦稅,榨乾了普通百姓最後的一點存糧,還打空了遼東的漢人人口,這纔給了建州女真可趁之機。

如果不知道這事也就算了,知道了這段‘歷史’,朱棣會讓他們活着纔怪!

面對金忠的質問,劉斌用詢問的眼神看向了朱棣,意思就是這段歷史能不能說?

朱棣乾脆直接叫紀綱把液晶電視搬了進來,然後讓劉斌現場給他們播放了一段從弘治朝往後的歷史紀錄片,中間跳過去好大一截......

當夏元吉,蹇義,金忠他們,看到後來幾十個倭寇一路打到南京城下的時候,人都看傻了。

臥槽,這真的假的,也太特麼離譜了吧。

再看到後面萬曆抗倭援朝,建州女真造反,幾個人這才恍然大悟,爲什麼要把女真送到島上去跟鬼子作伴。

等看到了大明滅亡,滿清入關,剃髮易服,在場之人無不血壓拉滿,既是憤怒,又有些無耐。

再往後看到二戰,倭國再次入侵神州大陸的時候,他們幾個這才知道,爲什麼劉斌一提起倭國就會咬牙切齒,一副惡狠狠,恨不得生吞活剝了他們的表情。

什麼叫‘山川異域,不共戴天’啊!這個仇簡直太大了。

縱觀世界地圖,這個世界上最噁心人的兩根攪屎棍,就是靠近兩塊大陸的兩個島國。

或許是出於島國本身的自卑心理,他們十分害怕旁邊的大陸變的強大,所以使出各種噁心人的骯髒招數,不斷在大陸上挑動紛爭。

一個噁心東亞,一個噁心歐洲,甚至後來開始噁心全世界。

就在劉斌思索着怎麼弄死這兩個島國的時候,電視裡的紀錄片也已經播放到了尾聲。

在簡單見識了後世最新的科技成就之後,夏元吉、蹇義、金忠等人過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當電視屏幕上變成蝦夷島後世的官方宣傳片後,衆人談論的話題再次回到了這個島上。

金忠手裡拿着一份地圖,仔細看了半天,再次問道。

“霄國公,我老家就住在海邊的寧波府,聽說那些來我大明劫掠的倭寇,其實都是什麼平戶藩過來的。

“而這平戶藩,大概就在倭國最南邊,與我大明福州府對面隔海相望的一個小島上。

“你在蝦夷島佈置兩個師,倒是能做到對等報復,一旦倭寇劫掠大明,你就能登陸倭國對等搶掠,可這樣治標不治本啊。

“倭國施行的是諸藩自理,你在北邊報復的那個,和南邊搶大明的這個,根本就不是一家,蝦夷島固然重要,但還是沒擋住南邊的平戶藩繼續搶掠大明啊!

“你是不是還有其他佈置?”

劉斌很肯定的點點頭。

“當然,我不是說了要組建海軍了嗎?既然知道來大明搶掠的都是平戶藩的倭寇,難道我們還要被動防禦?你不會直接把平戶藩滅了嗎?”

金忠有點傻眼,這位霄國公可真夠激進的。

“那理由呢?總不能擅開邊釁吧?咱們打了平戶藩,難道倭國國主不管?”

劉斌無語,“他們先搶的大明,怎麼能說咱們挑釁呢?

“想來文明的是吧,那也行,先派個使者前往倭國,找他們的幕府將軍,告狀,就說平戶藩搶劫大明,問他管不管?

“實際上幕府倒是想管,可平戶藩也不會聽他的啊,那咱們就有理由出兵了。

“既然幕府自己管不住兒子,那爺爺就親自替他管管!”

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23章 北海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17章 拖拉機手王三喜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28章 北海的大霧結界快消散了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41章 你給我們立字據!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15章 賢侄畫的餅太饞人了!第13章 阿魯臺請求內附大明!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28章 北海的大霧結界快消散了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15章 賢侄畫的餅太饞人了!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33章 總排水量超萬噸的滅國艦隊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4章 工業變法!第17章 拖拉機手王三喜第29章 霄國公是懂戰略的!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3章 攤牌了,我們是穿越者!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24章 倭國/帶清:聽我說謝謝你......第36章 朱棣着急了!第4章 工業變法!第10章 做工拿錢,天經地義!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6章 全面接受五年計劃第33章 總排水量超萬噸的滅國艦隊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20章 二位殿下吵起來了!第27章 北海之人竟是秦墨後裔?!第16章 順寧王他聽話嗎?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45章 哪家的姑娘?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21章 混賬,你想給誰收屍?!第14章 解決牧民的生存問題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1章 伊爾庫茨克州穿越了!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9章 北海的土地上流淌着蜜糖!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17章 拖拉機手王三喜第17章 拖拉機手王三喜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4章 工業變法!第31章 過洋牽星王景弘!第44章 我只有六十多萬石的糖...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7章 大明的空軍元帥回到了北海第28章 北海的大霧結界快消散了第42章 鹽商想要買卡車?第39章 農墾師出現逃兵了!第4章 工業變法!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24章 倭國/帶清:聽我說謝謝你......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46章 如何一勞永逸的平定交趾第38章 都是帶英惹的禍!第5章 五年計劃之超級工程第26章 霄國公他...飛走了第19章 現代科技顛覆三觀!第24章 倭國/帶清:聽我說謝謝你......第8章 北海器械之利駭人聽聞!第43章 買車是假,投奔是真第37章 李遠不愧是能當將軍的第40章 朝廷這是瘋了吧?第4章 工業變法!第35章 東征島國軍略第22章 大明要徹底開海了?!第4章 工業變法!第30章 糾結疑惑的馬哈木第18章 朱棣的北海之行第4章 工業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