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
呂布等一衆幷州軍很快就撤了。
劉儉終於正式見了劉備等人。
鄭慈和香孩兒的輜車,也已經被冀州軍士們接到,夫妻父子,盡團圓。
劉儉用力的抱住了劉備,使勁的拍打着他的後背,隨後仔細的打量起他來。
卻見劉備風塵僕僕,兩隻眼白中的血絲未退,顯然是優思勞累過度。
“兄長,辛苦你了!”
劉備虛弱的擺了擺手,道:“談什麼謝不謝的,反正弟妹和香孩兒,我是完好無損的送到你手裡了,唉,這擔子卸下來,我今後可就輕鬆多了。”
“哈哈哈!”
劉儉笑着搖了搖頭:“怕是沒有兄長你想的那麼好,雒陽的擔子你是卸下來了,但是回了冀州,只怕你還是個勞碌命,什麼事啊,都得替我操心着!這冀州要處理的雜事,可未必比雒陽城內要少。”
“嗨,終歸是比在這裡提心吊膽的要好許多。”劉備感慨着嗟嘆。
隨後,便見李大目護持着鄭慈來到了劉儉的面前。
夫妻相見,彼此間有很多話想與對方說,但一時間卻又不知當如何開口。
畢竟,旁邊有很多的外人,有些話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實在是不好說出來的。
鄭慈急忙將香孩兒抱了過來,道:“香孩兒,快叫阿父。”
如今的香孩兒已經快三歲了,能夠說話了,雖然見到劉儉依舊有些陌生,但還是脆生生的叫聲一聲:“阿父。”
“乖,好兒子!”
劉儉伸手將劉冀抱在懷中,笑呵呵的和他貼了貼臉頰。
張飛在一旁笑道:“兄長,如今接到了玄德兄還有嫂嫂,咱們可以收兵回鄴城去了!”
劉儉回過神來。
他將香孩兒遞還給了鄭慈,隨即搖了搖頭道:“不!暫時不能走……派人護送夫人和冀兒回返鄴城,咱們的兵馬暫時駐紮在此處。”
張飛似有些不明所以。
“兄長,如今諸事皆已辦完,咱們還留在這裡作甚?”
劉儉眯起了眼睛,低聲道:“雒陽城裡私事是辦完了,但還有公事未曾辦妥,今夜過後,大漢朝風雲變色,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不能輕易離開!”
雖然不明白劉儉的話中之意,但張飛,趙雲,張郃等人還是按照他的話做了。
於是,劉儉隨即屯兵於洛水之邊,他分撥出銳士,在李大目和羽則的帶領下,護送鄭慈和劉冀回返鄴城。
隨後,徐榮,夏侯蘭,審配和沮授的後續軍隊也到了。
安營紮寨完畢,劉儉立刻派人去探查朝廷目前的情況。
經過一番探查得知,天子劉辯和何皇后果然已經被董卓麾下的張濟給捉了回去。
董卓的後續兵馬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扶風收了皇甫嵩的兵權,如今大部人馬已經抵達雒陽。
董卓本人挾天子和太后回返雒陽,在皇城之外痛斥百官無能,不能匡扶皇室,累及天子蒙難,致使國家動盪。
而昨天夜晚,雒陽城中的北宮之中,大將軍何進的弟弟何苗,爲董卓之弟董旻攻殺,隸屬於大將軍府的軍隊羣龍無首,無有歸屬,被董卓派遣麾下的西涼軍將領們統領。
當然,京城中的禁軍兵馬各自都有統領,不可能一時間全部都聽從董卓的調度,但如今董卓從涼州調遣了大批屬於他的心腹軍官,如今他又擁簇天子返回雒陽,不論是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名義都達到了頂峰。
在這種狀態下,董卓以西涼軍校截取雒陽軍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且只是一個早朝,天子因董卓救駕之功,直接罷黜了司空劉弘,將董卓列爲三公。
一時之間,整個雒陽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而身爲董卓嫡系的牛輔,則是接管了雒陽城以及南北兩宮的所有防務。
雖然雒陽城看似時局暫定,但明眼人都知道,真正的狂風暴雨纔剛剛要來。
……
來到了自己的臨時府邸,董卓渾身覆甲,來回觀察着屋中的精美設施。
“哈哈哈哈!”
董卓開懷的大笑,來到主位上坐下,轉身看着一衆軍校,快慰道:“事到如今,老夫在雒陽城,也終是有了一席之地,諸公隨同老夫征戰多有勞苦,今日發達,必不相負,待京中事定後,咱們同享富貴,以樂太平!”
“多謝董公!”
董卓坐下之後,便見董旻對董卓道:“兄長,如今雒陽初定,但局勢並不穩固,朝中諸卿眼下因爲兄長手握大軍,因而敢怒不敢言,然歸根結底,唯驚恐兄長手中兵權而已,怕是背地裡還會有些動作,兄長當多加小心,不可大意纔是。”
董卓笑道:“放心,此事老夫早就已經有了準備。”
說罷,董卓環視衆人,道:“針對朝堂權柄,若要儘快執掌,無外乎先掌兵權,再掌財權,三掌人權!”
“如今,城內大部分兵權盡在老夫之手,虎賁軍和禁軍之中,雖然還有些對老夫不服氣的中階軍校,皆不成氣候,老夫決定使胡軫爲大都護,打亂京中各營編制,由西涼軍校全權統籌其衆,逐步收納,使軍權穩固,只要軍權穩了,雒陽城和朝堂,就是穩的,老就夫可立於不敗之地。”
胡軫立時站出來,道:“謹遵司空令!”
董卓點了點頭,又看向董旻:“皇城之中,所有的內宮侍衛統統換成我們的人,從現在開始,天子和太后的一舉一動,老夫都要全權掌控,沒有老夫的令,任何人不能進入北宮去見天子……叔潁,皇城之事,盡交付於你!”
“喏!”
“太倉和武庫也一樣,所有守備之人,除西涼軍士外,不做第二人想!”
“喏!”
董卓站起身,道:“朝中公卿,一半以上皆以袁氏爲首,不過沒關係,何進最近新徵闢那些人,老夫當持節親自相請,讓他們過府爲老夫幕僚,另外還要派人去聯繫楊賜之子楊彪,楊家本與袁家本同爲雒陽貴胄之首,如今卻被袁家壓了一頭不止,該拉攏的時候,還是要拉攏一些的。”
董旻有些猶豫的道:“兄長的想法雖好,只是我等涼州之人,一向不爲關東中人所重,甚至多有損貶之心,兄長就算是有意示好楊家,恐也未必會得到他的支持。”
董卓嘆道:“賢弟所言,老夫知曉,老夫不指望楊家能夠支持老夫稟政,只是希望他們能夠支持老夫做一件大事!”
“兄長想要做何大事?”
董卓眯起了眼睛,道:“爲兄要爲在建寧元年,政變之時被定爲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黨錮之中被捕遇害的衆多黨人平反!”
此言一處,滿座皆驚。
“兄長,爲何如此?”
董卓似笑非笑地道:“執政天下,終歸還是需要士人,只是老夫出身涼州,爲關東閥閱士門所輕,若是不做一兩件大事,以收天下士族之心,又如何能夠長久的統領超綱?輔佐天子執政天下?”
一衆西涼大豪彼此互相看看,眼眸中皆充滿了疑惑。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那些士人,真的會對他們這些涼州人認可嗎?
關東人對涼州人的蔑視非一朝一夕,足可用根深蒂固來形容。
就在這個時候,便見那名替董卓冒充何進文筆,撰寫軍令的涼州文士站了出來。
“司空若想穩固朝政,僅僅只是替陳蕃,竇武以及黨錮諸士平反,尚還不夠,這漢室天下,朝堂之中,除卻士族之外,歷來還有宦官和漢室宗親,如今宦官大部分皆亡,可宗親之勢依舊不可小覷,先帝在世之時,亦多以宗親爲臂膀,如今冀州牧劉德然駐紮於雒陽城外,司空還需派人聯繫劉儉,獲取他的支持,或更能穩固朝綱。”
董卓嘆道:“說起來,這次雒陽之亂,後宮之中,還有兩件至寶被劉儉奪了去,老夫也是時候該跟他探討探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