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豪門水深

第314章 豪門水深

“我欲向袁氏門人公佈袁紹罪狀,聲討其行,不知二位以爲如何?”

聽了袁術的話之後,閻象與楊弘先是驚呀,隨後皆沉默了。

說實話,他們並不贊成袁術在這個時候對袁紹進行聲討。

或者說,他們永遠都不希望袁術會對袁紹進行聲討。

楊弘與閻象之所以投靠在袁術麾下,並不是因爲袁術有多麼強大的個人魅力,實在是因爲他們的家族與汝南袁氏頗有交情,其中不乏很多利益輸送。

而在楊,閻兩家與汝南袁氏多年來的交易中,這兩個人與袁術接觸的是最多的。

故在袁術被下放爲北揚州牧使之後,投靠在袁術麾下,最符合他們的家族利益。

現在的汝南袁氏體量龐大,其家族代表的是天下望族的利益。

只要袁氏強盛,能夠壓過皇權,那跟隨汝南袁氏在地方興風作浪的望族豪右,便可以從中攝取到更多的營養,從而逐漸發展壯大。

可汝南袁氏一旦出現內部分裂,亦或是有了衰敗的苗頭,那對於這些衣冠巨室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他們的利益也將隨着袁氏的內耗受損而受損。

二袁相爭,不管最後誰輸誰贏,必都會牽連到他們這些追隨袁氏的家族。

這是他們不想看到的。

聽了袁術的話之後,楊弘先行問袁術:“不知袁公要以何罪名聲討袁紹?”

袁術這段時間以來,也沒有將袁基寫給袁遺的書信拿出來,故二人都不知道袁術的底牌。

楊弘詢問之後,袁術這纔將他珍藏多時的殺手鐗擺在了二人的面前。

二人向袁術行禮,隨後,楊弘就先伸手拿了起來。

他翻來覆去的看了一遍之後,臉色頓變。

最後,楊弘又將書信交給了旁邊的閻象。

閻象看過之後,垂頭不語。

“袁本初心懷詭詐,借伐董之名,暗中謀害吾叔吾兄,此等血海深仇,我袁家兒郎定與其不同日月!”

“袁某一直隱忍,今日見時機已至,當將此書派人交付於汝南的族中長輩,夥同天下諸豪門聲討袁紹!兩位,還請助我成事。”

袁術想請二人幫忙,但是,這兩個人卻並不想作死啊。

楊弘勸袁術:“使君與袁紹乃是一父同胞,彼此間有手足之情,如今天下紛亂,朝綱不振,豪傑四起,英明有識之士皆望袁氏能夠站出來主持天下大局,還天下清平,此天賜袁氏之機。”

“當此時節,不論本初曾經做過什麼,使君若是對他聲討,都無異於會讓董卓之流看了笑話,撿了便宜,空使袁家受累,這不是天下英傑想看到的,還請使君三思。”

袁術的表情一下子就僵住了。

很顯然,他對於楊弘的這個回答很不滿意,非常非常不滿意。

“袁本初,謀害宗族長輩,爲了家公之位,甚至不惜設謀害死叔叔和長兄,此兇頑之人畜生都不如啊,你卻讓我放過他?怎麼想的!”

袁術這話說的義正言辭,讓人無法反駁。

而且他的雙眸中已經爆出兇光。

很顯然,他已經動了殺心了。

楊弘和閻象也都知道袁術平日裡是個什麼德行,眼見袁術已經露出了這樣的表情,他們知道沒有辦法再勸袁術回頭了。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就是輔佐袁術辦成這件事情。

仔細想來,這封信在袁術的手中已經握了很長時間了,但袁術一直沒有拿出來,最近聽聞孫堅抵達南陽,毫無疑問這是已經投袁紹而背棄袁術。

看來,袁術是因爲這件事惱羞成怒,所以終於決定跟袁紹決裂。

一直沒有說話的閻象終於開口道:“袁公若要對付袁紹,僅是靠着一封信還不夠,畢竟這封信上的內容,雖然隱隱指向本初,但並未確實言之。”

“袁公若將這封信交付於汝南族中諸老,雖可以使袁紹的聲威低落,受人猜疑,但卻不能徹底扳倒他,天下時局已是錯綜複雜,關東各族皆有所動作,亂世將開,此物在太平時節或可成事,但在亂世卻不足矣顛覆。”

閻象乃是袁術手下的第一智者。

他既肯開口。袁術自然是高興的。

“閻君覺得我當如何行事?”

閻象道:“袁公,依我看來,咱們若是想要扳倒袁紹,由袁公統領汝南袁氏割據天南,還需要推出一位名正言順的袁氏宗主纔是。”

袁術有點兒沒聽明白。

袁氏宗主?

我大兄袁基死了,這袁氏宗主不就是應該是我嗎?

我不就是爲了這個袁氏宗主的位子纔要弄死袁紹的嗎?

若要推出別人,我還在這兒跟袁紹費個什麼勁兒?

閻象言道:“袁公,閻某並沒有別的意思,閻某隻是說,若以袁公目下的身份,與袁紹爭奪家公之位,並不算是佔據絕對優勢……而且這封信中,並不能完全說明太傅與安國亭侯之死是袁紹所爲,故,一旦袁紹反擊,袁公就容易弄巧成拙,反而被動,更會使外人以爲家公乃是圖謀宗主之位,陷害袁紹。”

袁術不滿的皺起了眉頭:“那你說,這宗主應該推薦何人?”

閻象道:“劉德然先前打着爲安國亭侯報仇的名義,領兵南下,渡過黃河,與董卓爭鋒,屢屢勝績,其雖損失了不少兵馬,但其義氣之名卻廣傳天下,爲四方豪傑稱頌。”

“今袁公不妨仿之,先斥責袁紹之所行,然後號召汝南袁氏衆人,擁立安國亭侯之子爲宗主,則天下人便不會以爲袁公此行乃是爲了與袁紹爭奪家主之位,而只是爲了給兄長和叔叔討個公道,”

“如此袁公義氣之名,也便如同劉德然一般,爲四方稱頌,而袁紹謀害太傅和安國亭侯,就更坐實了幾分。”

這一番話說出來,袁術和楊弘兩個人都沉默了。

他們都在細細的思索這件事的可行性。

少時,便聽袁術緩緩開口說道:“此法倒也不是不可行,只是我大兄之子,現在河北劉德然手中,你說我袁氏宗主,如今反倒是在姓劉的手裡,這算是什麼事?”

閻象道:“所謂的袁氏宗主,現在也不過只是一個虛名了,畢竟前兩代宗主已死,這傳承已亂,袁士紀之子爲宗主,不過小事而已。”

“袁家資源豈能由他掌控?終歸還是在本初與袁公的手中,只是袁公可用此名義,讓袁本初陷入兩難之境。”

“而我們,也可以針對此事來要求劉德然將我袁家子嗣歸還,送於壽春。”

“那劉儉若是答應,則袁公照顧侄兒統領袁氏,大事成矣!”

“劉儉若不答應,那他手中握有袁家宗主,卻不還與袁氏本宗,是何用意?簡直其心可誅!屆時就可以用這個理由,聲討劉儉,亂其名聲,讓他在天下士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屆時劉儉必爲天下人所唾罵。”

袁術點了點頭道:“不錯,私自扣押其他家族的少年宗主,這險惡心思若是稍加修飾,傳佈於天下,那劉儉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他只能是乖乖的將我侄兒送到壽春,休要攪和在袁家之事中方爲上計!”

“哈哈哈,公果然高見,不但治了袁紹,也給劉儉出了一個難題,甚好!”

(本章完)

第402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185章 什麼事,都要名正言順第737章 接班人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30章 最後一關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今天母親出院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89章 二代出位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710章 八千騎第193章 廣積糧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咳的太難受了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88章 東南人傑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515章 東海糜家,甘心歸北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07章 定胡虜!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755章 陽平亂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750章 誰用誰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請個假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461章 盧子幹激流勇退第763章 益州危第701章 阻擊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春節快樂!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710章 八千騎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75章 誰都需要老婆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