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

王允和呂布繼續喝酒,直到兩大壇酒都下了肚子,兩個人隨即也就有了醉意。

呂布出身於邊郡,平日裡倒是能夠剋制住自己,心思也較爲深沉,但是酒一旦喝多了,多少對旁人就有些鬆懈了防備,特別是王允同呂布一樣也都是幷州人,故而聊的東西一多,就變成了風土人情,且都是家鄉的風土人情。

雖然京城中的生活環境以及晉升通道遠遠的勝於家鄉,但對呂布而言,不論是長安還是雒陽,這裡的人始終沒有家鄉的人來的親切。

呂布自認爲在幷州邊郡,他就算是一個心思較爲深沉的人了,可是在京城中,他的智慧和城府,卻只能是按照倒數來排列。

京城的人,心眼子一個比一個多,實在是讓人無奈。

眼瞅着呂布喝的臉紅,王允突然長嘆口氣,語氣之中不勝唏噓。

“唉,時至今日,天下已亂,大漢朝不論是境內還是境外皆戰火瀰漫,各地豪傑四起,名將輩出,多立功勳,可我幷州男兒,昔日在邊郡多有爲國家立工功業之人,可事到如今,在這紛亂之時,卻無人能爲朝廷立功,聲名遠播,揚我幷州之威,實在是可惜可嘆啊。”

王允這話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說的呂布都臊得慌。

他緩緩的將酒爵撂在桌子上。

“布雖有心,爲幷州男兒一爭顏面,怎奈時至今日,功業不振,相國又不肯給多少機會立功。”

“可嘆我呂布一身本事,時至今日卻無從施展也。”

王允藉着酒勁哈哈大笑。

“奉先此言差矣,自古以來,這功業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哪有是別人給的?奉先若想建立功業,還需自己多多籌謀細思,不可假手於他人也。”

這話說的,在呂布聽來有些高深莫測,而且還讓呂布似懂非懂。

“還請王太僕指教。”

王允捋着鬚子,嘆道:“指教不敢當,只是這事關你們軍旅中事,王某人若是隨意出言,回頭傳到相國耳朵裡,對我恐怕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呂布自然是明白王允的意思的。

他急忙對王允保證道。

“今日之事,出太僕之口,入呂布之耳,呂布用性命發誓保管不讓第三個人知曉。”

王允急忙擺了擺手道:“奉先誤會了,王某並不是這個意思。”

呂布用力的撐起身子,站在廳中,向着王允長長的施了一禮。

“還請太僕教我!”

“都尉何必如此?快快請起!”

王允也是急忙起身,請呂布坐下。

面對呂布不斷的懇求,王允終究是長嘆口氣,勉爲其難的給呂布講解了起來。

“奉先啊奉先,你可知道如今對相國來說最重要且又最難辦的事是什麼嗎?”

呂布思索片刻,方纔試探性的開口問道。

“依布看來,今對相國而言,最爲難辦的,還是科舉新政之事。”

王允言道:“正是如此,科舉之政事關重大,雖得中小豪右擁護,但各州頂級閥門之家終歸還是反對者甚多,如今科舉只在劉德然的治下有所推進,這對於相國來說,乃是最爲丟臉之事,也是最爲心憂之事。”

呂布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王允言道:“然,對於相國而言,眼下想要將科舉推行下去,就需要一個突破之地,而在相國治下,司州的頂級閥閱之門反抗的最爲厲害,但司州偏偏又是在相國治下,還是長安向東的屏障,若是能夠在司州落實科舉,對相國而言,無異於解決了一樁心頭大患!”

“司州的科舉一旦推行下去,則天下震動,海內翹首望而歸附,這對相國來是,乃是天大的好事,更是一樁足矣名流千古的功勳。”

呂布伸手撓了撓自己的下巴。

“太僕所言之事雖好,只是在我聽來,似與布沒什麼關係……推行科舉之事,如今由相國一手把持,五官中郎將劉景升則是代相國編纂科目,布一介武夫,不會別的,只會打仗,似此,又如何能幫助相國成事?”

呂布的話中之意很明顯,你這立功的方法,我不夠專業,我幹不來。

王允哈哈大笑,道:“都尉錯了,自古以來,所謂的新政,則必然會伴隨着諸多叛亂,改革一朝之政,則勢必伴隨着戰爭,科舉推行表面上看乃是文事,實則非得以武略相濟,方有所成。”

“董相國乃是善於用兵之人,遇到事情,每每都是善以兵事解決,新政之事也不例外,別的不說,如今司州之地的新政,推行受阻,當地望族彼此勾連,蠱惑黎民,堅決反對新政,正常的推行是沒有用的,非得以兵事輔之,方可成事!”

呂布用手敲打着桌案,慢悠悠地念叨:“以兵事輔之……”

王允點頭道:“不錯,科舉新政乃破而後立之政,若是能在司州推行,則天下可齊效仿,但若是要在司州推行,非得是推行爲主,兵事爲輔,沒有兵事輔之,則事難成。”

“當此時節,涼州系諸將只怕是皆不曾看到此一點,相國縱然是看到了,卻也未必能夠下定決心,都尉當在此時毛遂自薦,親往相國處爲之分憂,此事若成,則從今往後,涼州系諸人之中,沒有人會小瞧都尉,而都尉心中的結也可自解,至於我幷州男兒的威名,也自然由伱彰顯了出來,可謂一舉數得,這一點想來都尉應該明白。”

呂布聞言終於恍然,他急忙向着王允抱拳,道:“有勞太僕指點,令呂布茅塞頓開也!我擇日便親自往相國處,親自請令率兵往司州輔助推行新政!”

王允笑呵呵的點着頭。

其實,王允是一個心思比較深沉,思慮比較周全的人。

他在歷史上能夠主持幹掉董卓,便足見他絕非無智。

不過他這次勸呂布的話,實則還是有些道理的。

其實以董卓的角度來說,科舉的推行,光是用政策這麼硬往下推,肯定是不可能的。

首先董卓除了軍事之外,在關中包括司州,並沒有什麼統治力,這一點和劉儉不一樣。

輔佐董卓的李儒,劉艾等人,甚至包括蔡邕,都並不算是頂尖的政治家,他們在學問,腹黑計策等方面或許都各有所長,但政治手腕皆相對一般,與朝中那些真正的公卿閥閱們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所以依照王允推斷,董卓在轄境內推行科舉制度,最終必然要訴諸到軍事手段上。

其實就算是劉儉想要在河北完全的推行科舉制度,也不可能不打仗不殺人,只不過劉儉聰明,他之前爲了應付袁術的小動作,已經捉過四十餘族的人了,劉儉將這四十餘族的人頭同時祭奠在了這次的事件上,將兩次事件殺伐合二爲一。

董卓在這方面的智慧確實跟劉儉沒法比。

而且依照董卓手底下那些西涼軍的素質,也沒有一個人會往這個關鍵點上想,而沒有這個意識的人,董卓不敢輕易派他去做這件事。

畢竟,爲了推行科舉而行使軍務,那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帶兵過去一頓剿殺就行了,這當中的門道很多。

一個弄不好,都容易事得其反。

而且依照王允的推斷,這種事董卓或許也不太希望讓他的西涼軍嫡系將領們去做。

把呂布推出來,或許也算是正中董卓的下懷。

至於爲什麼要把呂布推出來……

呂布的天真,就是天真的希望他能夠憑藉功勳得到了董卓的賞識,最終成爲董卓的真正心腹。

但是王允知道,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不論呂布做什麼,這個結果最終都不會出現。

反倒是他做得越多,錯的越多。

呂布若是承接了這個任務,可謂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他若是在這件事上搞砸了,董卓會討厭他,西涼軍諸將會落井下石。

他若是在這件事上做的好了,則聲名大振……

董卓會防着他,西涼軍諸將還會落井下石。

這就是他從打投奔到董卓麾下之後,就會面對的現實,但呂布看不到,

而且司州那個地方,其實是一個極爲敏感的地方。

那裡地處各方勢力的交界,是一個被各方勢力緊盯的區域,很容易牽一髮而動全身。

王允有預感,呂布一旦過去了,一定會引起關東各方勢力的連鎖反應。

第97章 太平五行第687章 涼州戰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687章 涼州戰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685章 兼併八廚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760章 大舉入蜀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4章 同窗可用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636章 劉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動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63章 案 情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23章 劉儉的後勤保障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701章 阻擊第144章 真正適合他的崗位第3章 兄友弟恭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576章 試探請假第428章 龍虎鬥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76章 袁基竊鹿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569章 大將軍提十萬衆第27章 幷州刺史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625章 斷彼之糧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76章 袁基竊鹿第428章 龍虎鬥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700章 弘農王,毒士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