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

陳珪,糜竺等人都是人精,聽劉儉要上奏朝廷表奏劉備爲徐州牧,隨即不再言語了。

畢竟,若是能夠通過劉儉的表奏,得到朝廷的正式敕封,那徐州本土望族所謂的擁立,那就是個笑話。

人家是朝廷堂堂正正敕封下來的一州之長,來此就任乃是順理成章之事,憑什麼要承你們這些家族的人情?

陳珪,王朗,糜竺等人都是人精,稍稍一想,就大概明白了劉儉的意圖。

只是,就算是知曉了劉儉的意圖,他們又能如何呢?

劉儉可不是陶謙,可不是他們隨意使用一些計策,或是耍一些手段,就能唬弄的了的。

……

……

走出了太守府之後,陳珪,王朗,糜竺彼此互相對望,接着便見糜竺苦笑了起來。

“看起來,這位大將軍,似乎與我們想的不太一樣……看彼似頗爲專斷。”

陳珪慢悠悠地道:“不,若是專斷之人,斷然不會成就如此大的事業,依照老夫看來,這位撫遠大將軍,是爲了立威,同時也是爲了徹底掌控徐州。”

“徹底掌控……?”

王朗似乎有些沒太明白:“公此言何意?”

陳珪嘆道:“我們這些家族,先前與陶恭祖共分徐州政利的好時候已經過去了,依老夫看來,從今往後,徐州的軍政財權、地方法條還有鹽鐵之利,怕是都要被官署收回了……也就是收回他們劉氏的手中。”

這一番話說出來,別人倒是還好,糜竺的臉色首先就變了。

“應,應該不會吧?我聽說河北的撫遠大將軍,乃是勤政愛民之人,下轄之民皆甚是擁戴,他焉能做出與民爭利之事?”

陳珪聽到這的時候,不由哈哈大笑。

民?

咱們是民嗎?

“糜子仲,怎麼事到如今,你怕了不成?”

糜竺皺眉:“我有什麼可怕的?”

陳珪嘆道:“罷了,老夫不玩笑於你了,伱需知曉,大將軍在河北,雖然有愛民之美譽,能使河北蔭富,但河北主要命脈產業,全部把持於官署手中,其人集權甚矣,昔日在河北有諸多望族想要反抗其政,皆被滅門,手段頗是激烈。”

“河北如此,你覺得徐州焉能有幸免之理?”

“難道咱們就這麼認了?”

陳珪哈哈一笑:“不認又怎麼樣?河北有數十望族不服氣,可最終結果怎麼樣?滿族被滅,下場一個比一起慘烈。”

“而反觀那些順從大將軍的家族,如今不論是財富還是產業,都增加了不少,但是,他們如今在河北軍政以及人才任用上,卻都沒有什麼話語權。”

“而且,河北是履行朝廷新政履行的最徹底的地界,這當中代表了什麼,你們好好想想吧。”

說罷,卻見陳珪拱了拱手,向王朗和糜竺表示告辭。

糜竺和王朗也是魂不守舍的彼此告辭離去。

……

……

劉儉的奏疏很快就寫好了,他派人用最快的馬和使者將他的奏疏送往長安,同時劉儉另外還派使者去京中找尋他所扶持的盟友荀攸以及劉表,馬日磾等人,希望清流集團能夠幫助自己,向天子諫言關於劉備的州牧事項。

同時,他開始給青州的劉虞寫書信,讓劉虞從青州方面運調一些資源,給徐州應應急。

畢竟,這大半年以來,曹軍和徐州軍一直在交戰,彭城國,下邳國,廣陵自不需要多說了,被曹軍和孫堅軍好一番禍害,而徐州北境的百姓也因爲這場戰爭,而被徵調了大量的民夫,導致徐州北境耽誤了耕種與收成,生產力大幅度下降。

所以,徐州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要恢復生產,而恢復生產需要有谷種,有農具等等,而這些物資,則需要青州方面提供支持。

當然除了青州方面的幫助,徐州本土的望族與豪強,也需要提供他們應有的支持。

畢竟整體大環境不好,豪強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所有的階層齊心合力,讓徐州恢復元氣,走向富庶,這纔是最正確的道路。

當然,起先劉儉提出這一點的時候,大多數徐州本地的家族對於此事還是比較擁護的。

首先響應劉儉的人就是陳珪。身爲徐州諸家族之中,最有號召力的家族,陳家表示,將傾盡全力,支持大將軍與徐州之主劉備在徐州的所有施政。

陳家的態度讓劉儉感到非常的驚訝。

要知道,每佔領一個新地方,特別是徐州這樣的大州,一州之中,最難啃的骨頭一般都是當地諸家族的首領。

這些家族,大多是發展了百年以上,同時不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極爲雄厚,掌管着當地很多產業的命脈,而以政府爲主導的州牧勢力,只有在與這些家族領袖達成共識之後,才能在當地沒有掣肘的施政,這已經成了共識。

當然,諸侯牧守也可以完全用兵力與軍事力量威懾,但是那樣的話,只要日後稍不注意,就會造成大規模的反叛,空耗物力和財力,當然有些時候,這也是一種必要手段。

不過,很顯然,像是陳家這種懂事的地方大族,最得諸侯牧守們喜歡的。

不但省事,省錢,而且省心。

更讓劉儉感到驚訝的是,陳珪居然主動向劉備,上了一份諫文。

這份諫文雖然是上給劉備的,但很顯然是寫給劉儉聽的。

這是真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諫文的具體內容,是陳珪當着徐州諸多屬官當衆念出來的,既是念給劉備聽,也是念給徐州諸多官吏聽,更是念給劉儉聽的。

陳珪這份諫書,叫做“諫行新政與屯田之政。”

其中大意,就是讓劉備照搬河北的屯田之政,在徐州仿效實施,同時在徐州廣招當地人傑,充實官署,當然,取納官吏制度要採取朝廷的新政……

總之,陳珪說了洋洋灑灑的一大段,都是劉儉下一步想要在徐州所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大部分都會或多或少損害一些徐州當地望族與豪強的利益,當然你要是往長遠了看,這也是這些大族能夠得到洗禮和進化的契機。

陳珪說完之後,又當即向劉備表示,願意主動獻上自己家族目前在徐州所未曾開墾的土地,將荒地歸公進行二次分配!

這一番表態,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來說,當先背叛了徐州本土望族豪強的陣營,直接向劉儉繳械投降了。

誠然,身爲徐州諸族之首的陳家如此做,會讓很多家族跟着他們一同歸順劉儉,但是同時,徐州本地很多家族也會開始不信任陳家。

畢經徐州北部有三個郡國,軍國之中又有數十個縣,其中每個縣中又至少有三到兩個頂級家族,又有數家豪強地主。

陳家作爲這些家族的首腦,若是在與他們利益一致的時候,這些家族自然會願意認陳家爲長。

但若是家族利益不一致的時候,他們不會跟陳珪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如此一來,陳家就很有可能失去他們家族在徐州北地的宗主地位。

這徐州北方的第一家族只怕就不再會是他們陳家了。

但即使如此,陳珪也並不害怕。

這個老頭還是相當有眼見卓識的。

通過劉儉整治河北四州的過往經歷,陳珪就知道,徐州既然已經落到了劉氏的手裡,那結果必然也會如同河北四州的結局一樣,不會有什麼變數。

這徐州境內沒有人能夠忤逆劉儉的意思。

冀州和幽州那麼難搞定的地方都被劉儉整治了,徐州又算麼呢?

既然徐州註定會被劉儉給整治,那自己還不如趕緊向劉儉投誠,抓住先機。

徐州這麼多家族,誰能夠讓劉儉優先高看一眼?誰又能夠使劉儉比較重視呢?

毫無疑問,就是先向劉儉表示出最大誠意的那個家族。

而以自己的家族體量來說,自己在今日所有的家族反應過來之前打出來這張示好歸順的牌,那麼從今往後,他們陳家必然會被劉儉所倚重。

雖然短時間看,徐州中這些家族會因此輕視了陳家,但是長遠來看,陳家日後一定依舊會是徐州第一家族。

陳珪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信心。

他更是對劉儉抱有極大的期望。

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25章 負荊請罪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425章 猛將如虎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6章 大饗諸士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7章 官場利弊第311章 冀州猛將們搦戰第4章 同窗可用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303章 趙子龍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603章 董卓的病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64章 冠軍侯第53章 千古之賭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21章 佈局春節快樂!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439章 夏侯之殤母親突然腦梗了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529章 劉玄德,正人君子也第698章 夢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第703章 論袁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209章 西涼梟雄之詭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268章 名士董卓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88章 放手一搏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657章 倒戈過來的都是好同志第77章 肉由我分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202章 諸位大王必須如此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582章 謙亡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