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劉丞相

第661章 劉丞相

幷州的戰報陸續向着京城中傳開,在京城中引起了不小的地震。

而幷州郭嘉,趙雲等人的勝利,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使得劉儉在京城之中立相的事情更加的穩妥。

廢三公,立丞相,這樣的舉動在整個天下來說,都算是重磅的舉動了,雖然劉儉現在的勢力和士氣空前強大,可以強制推行立丞相制的政策,但是這當中還涉及到很多官員以及強族和士人的利益。

三公制度和讖緯一樣,在大漢朝已經延續了很多年,能夠當上三公的人一直都是很多家族以及士人的終極目標。

成爲三公之後,其個人以及家族在大漢朝對於政治的影響以及利益的延伸也已經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狀態,所以三公制度在表面上看只是一個官吏制度,但實際上這個制度已經成了大漢王朝頂級家族接盤這個國家的最高利益與人事資源的固定遊戲模式。

劉儉廢除三公立丞相,實際上就是將這些家族的政治利益轉換成自己的政治利益。

因爲能夠當丞相的,畢竟只有他一個人。

從此以後,整個大漢王朝的官員的人事圈子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身爲丞相的劉儉將掌握整個大漢朝堂之中大多數的人事權力與政治資源,而這些人事權力原先則是散落在各個頂級閥閱手中。

但是他們不敢忤逆劉儉。

劉儉現在的實力空前強大,這個天下誰不恐懼他的勢力?

他要廢除三公立丞相制度,雖然有一些人會表示反對,但卻不敢使勁的跟他對着幹。

但是你說這些人私底下不搞小動作嗎?他們肯定是也要搞小動作的。

但是劉儉不可能把所有反對他的人全部誅除或者是罷免不用,因爲這個國家在運轉中所牽涉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對於一些固有利益家族來說,他們之所以能夠擁有固有的利益,也是因爲他們對於大漢王朝還是很重要的。

他們行使着一個一個螺絲的責任,而這些螺絲環環相扣之後,就自然會成爲一個能夠運轉這個國家的巨大齒輪。

所以劉儉固然可以憑藉自己的威望和實力去任意做一些事,但同時他也要時刻提醒那些人,讓這些人不敢輕易的忤逆自己,使他們心中確實是感到不滿。

而用來提醒他們的最佳方式,莫過於通過自己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誅殺王允、楊彪等一衆人,再加上在幷州進行的清剿戰爭的勝利,使得劉儉的威望又再次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這種空前的威望下,下方的人縱然再有不滿,也不敢多說什麼了。

畢竟能夠在幷州邊境之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居然如此大勝,放眼整個大漢朝建國史上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誰還敢對劉儉成爲丞相這樣的事有所議異?

於是,在建安元年三月,廢除三公制度,立丞相的黃琬奏疏正式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劉儉順理成章的成爲了這個帝國的丞相,輔佐劉協處理大漢朝所有的事宜。

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軍事上的。

劉儉在成爲丞相之後,以自己的名義,開始在大漢朝行駛了新一輪的政策改革。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除所有異議,直接下令恢復新政。

而且這一次的新政力度是空前的!

不管是度田、屯田、印刷、科技、再或是貨幣政策,還有稅收政策、搖役政策,統統全部改革,包括現在河北鄉村所普及的公社制度。

方方面面幾乎都涉及到了!

一時間,整個朝堂空前轟動。

就是那些擁戴劉儉的諸侯王,一看見劉儉上臺,就立刻對整個朝堂政策進行了如此多的改革,也不由大驚。

他們對於劉儉的動作,似乎也有些吃不準了。

劉丞相,他是不是有些太激進了?

……

劉儉並不激進,其實他所行使的這些政策,絕大多數都已經在河北施行多年了,只是一直沒有鋪開用在其他的州郡而已。

原先他的轄境只是限於河北,他管不了這麼多。

但是現在,他的轄境已經從河北而變成了整個大漢,那麼就自然要全面推廣。

不過,嘴上說是要全面推廣,但是這些事兒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新政的改革在歷朝歷代都要經歷過無數的苦難,同時也要受到無數的挫折。

改革,本身就是一件觸動一部分人利益,去平衡所有人利益的事情。

而被觸動利益的羣體,自然就會爆發出極大的抗性。

劉儉就算是有非常強大的實力,但是他要在整個國家大面積的施行新政,觸動豪強閥閱甚至一些比較強大的地主的利益情況下,必然會受到層層的阻礙。

就算是在朝堂之上沒有人敢對他的政策表示反對,但是大家又會不會陽奉陰違呢?

大漢朝數千萬人,劉儉能挨個照看到嗎?

下面的人表面上對朝廷的新政畢恭畢敬,全盤接納。

但實際上他們卻根本不將新政向下落實,層層設卡。

上面好一番忙活,下方卻紋絲不動,最終的結果就是會導致新政流產,一切又都變回了原樣。

劉儉深深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並不打算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之後再行新政,

特別是新政剛剛被劉辯廢除沒有多久,劉儉現在將新政重心實行,可以保證中間幾乎沒有間斷,將劉辯廢除新政的影響降到最低。

可一旦他拖延的時間太久,回頭再想將新政重新實施起來,只怕就不像現在這麼容易了。

董卓當年也是對大漢朝全部州郡下了政令,要求地方落實新政,但是得到的,卻是地方的陽奉陰違,真正實施的地方沒有幾個。

放眼整個大漢朝,除了河北,其他地方依舊還都是實行舊制。

劉儉心中很清楚,若是要把新政順利下達,首先就得得到諸侯王和劉氏宗親們的支持。

所以,他在當上丞相之後,就對長安所有諸侯王和名士們來了一場宴請。

表面上是準備接受這些劉氏宗親對他的祝賀,但實際上他也是提點一下這些諸侯王,讓他們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也讓這些諸侯王們和劉氏宗親們知道,他們今後應該做些什麼?

按照劉協的意思,他本來是要大興土木,在長安城內爲劉儉建一座氣勢恢宏的丞相府的,但是此舉卻被劉儉拒絕了。

劉儉的意思是,現在的關中民生凋零,百姓們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今朝廷擁立新帝,丞相也剛剛上位,通過一系列的糧食分發和安撫政策,使地方的百姓的生活稍稍安定了下來,但是接下來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用到錢。在這種時刻,若是把大量的金錢用在給自己修建宅邸上,劉儉自己心中過意不去,關中的百姓們也不會原諒他的。

長安城中本來就有一些舊的府邸,這些府邸的主人要麼被處死,要們奔逃,所以自己只需要在這些宅邸中選出沒有歸屬的作爲自己的丞相府就足夠了。

劉儉撿了一座二手的丞相府,這在很多官員看來,簡直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堂堂一國丞相,居然不去修建自己的府邸,而是用二手的……這傳出去多讓天下人笑話呀。

但是,劉儉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可笑的事情,相反,他還命令校事府將這件事廣泛的傳播於轄境之內,讓所有的百姓都知道這件事。

而事情也正如劉儉所預料的那樣,新丞相一上來之後就致力於改善民生,將所有的錢和糧食都用在了政策以及百姓的身上,卻不在自己身上花多少錢,甚至還要用長安城中廢棄的二手府邸作爲相府,這件事得到了關中各郡國的百姓們一致稱讚。

所有人都覺得劉儉是一個爲了百姓全身心着想的人,他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一個無私的人,這樣的丞相是值得擁戴的。

所有的百姓都以大漢朝能夠有這樣的丞相爲榮。

而新成立的丞相府也並沒有多麼奢華,劉儉將丞相府內所有的裝潢簡簡單單的重新佈置了一下,最後就在這裡擺下宴席,宴請一衆劉氏宗親。

宴席的規格也不是很高,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菜餚,並不是鋪張浪費。

大漢朝的奢靡之風,劉儉決定好好的改一改。

宴席的流水席案從正廳中擺到了院外,畢竟劉氏宗親和諸侯王們此刻在京城中的人實在太多了,將他們全都找來,光是相府的廳堂之內肯定是坐不下的。

劉儉今天很高興,他端着酒爵與諸位劉氏宗親們推杯還盞,接受着他們對自己的祝賀,不過劉儉也儘量控制自己的酒量,畢竟每一個人都敬他的話,他也實在是喝不了那麼多。

也就是說讓諸侯王們每十個人向他敬一爵酒,他回一爵,這樣一來,他能夠多少維持住自己不醉的狀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儉突然將話題引到了正題上。

“今番我等進京輔政,化解了朝堂危機,諸位覺得,大漢朝之所以經歷了這麼大的變故,到底是因爲什麼呢?”

這話一問出來,在場的劉氏宗親們和諸侯王都愣住了,怎麼好端端的突然問起這麼一句話?

大部分的諸侯王都不明就裡,但是真正清醒的人也並不是沒有。

類似於劉虞、劉繇、趙王劉豫這樣的人物,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劉儉今日找他們,必然是有要事商議的。

河間王道:“回丞相的話,依照寡人看來,大漢朝之所以這些年來屢經動盪,還是因爲大漢朝沒有得到一位英明的皇帝!”

“先帝雖然有宏圖大志,但是能力實在有限,而弘農王更是一個輕佻無禮儀的小子,在治國理政方面差的實在是太遠了。”

“在沒有一位明君的治理下,大漢朝又怎麼能夠好的起來呢?”

“現在的大漢潮,有大將軍能夠輔佐朝政,雖然當今天子也未必會是英明之主,但是有大將軍在旁邊指點輔佐,寡人相信大漢朝的江山一定會比原先更加穩固,也一定會煥然一新,諸位覺得寡人說的可對嗎?”

河間王這話雖然有些道理,但是也不乏拍馬屁的嫌疑,衆人紛紛點頭,表示他這話說的很是正確。

待衆人的話音落下,劉儉方纔開口道:“河間王之言,只是其一,卻未明其二。”

“近年來大漢頗不穩固,一是沒有明君治國,二是沒有良臣輔佐,這第三正是因爲我們這些漢室宗親彼此間不團結,故而才讓外人鑽了空子。”

“自我大漢建國,皇權幾乎無法滲透於縣以下,當然,這也是因爲地方政治和風氣所致,但主因還是因爲地方豪右之勢過甚,而歷代天子也是一直受制於權臣外戚,有什麼雷霆手段,有什麼機謀才智,都施展不出來。”

“就如我這次在朝堂上剛剛確立的新政,雖然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將大漢朝治理的更好,但是隻靠我一個人又有什麼用呢?”

“朝廷那些官員恐懼於我的實力,不敢在明面上與我對抗,但是他們的家族在地方又會不會陽奉陰違呢?說實話,我真的不敢想象。”

“劉某人再是厲害,就是長了三頭六臂,只怕也不能顧及到每一個郡,每一個鄉,朝廷可以出政令,但是在地方落實到何種程度,卻不得而知,沒有人能夠幫我,如此,只怕我這個丞相也未必能當的很隨順。”

劉儉這話說出來,在場的聰明人還是很多的,他們自然能夠明白劉儉的用意。

劉虞站起身來,對着劉儉拱了拱手,道:“丞相的意思是想讓我們劉氏中心在地方輔佐朝廷,監管地方的新政落實情況,隨時向朝堂彙報,同時,朝廷方面若是對地方有什麼特定的政令,我們這些劉氏宗親在地方也要配合朝廷,使朝廷的政令能夠上下通徹。”

劉儉站起身來,向着劉虞長長的施了一禮。

“伯安公此言甚是,朝廷的新政到底是不是爲了大漢朝天下,又或是爲了我一己之私?想必在場的每一位心中都有數,我劉儉爲的是劉氏的江山,現在的劉氏江山已經是千瘡百孔,根本不堪一擊,只有改革才能讓國家富強,才能讓我們的江山更加穩固,在場每一位都是劉氏宗親,若是我們劉氏江山倒了,你們這些宗親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現在新政剛剛開始,我不指望別人能夠在地方幫我,但是如果我們劉家自己人都不能在地方相助於我的話,這新政只怕實施下去也沒什麼意思了。”

劉儉說罷,來回掃視着一衆人道:“諸公之意如何?”

劉氏宗親們紛紛起身應道。

“喏。”

劉儉端着酒爵,漫步在場中一邊走,一邊說道: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其實與地方豪右望族交情深厚,這麼多年來,彼此利益糾葛,很多豪右之家的利益之中也摻雜着我們劉氏宗親的利益,這些我都清楚,都明白。”

“可我要告訴伱們,特別是諸位諸侯王,利益再多,那都不過是暫時的,一旦沒有了劉氏江山這面最大的後盾,你們在那些望族和地方豪右的眼中,又算得了什麼?到時候,你們恐怕連利用的價值都沒有了。”

“我不反對諸公在地方擴充自己的利益,不過卻也要分分時候,分分情況。”

“現在,是大漢朝江山生死存亡之時,你們若是分不清主次的話,最終會滅亡的,只怕不會是大漢江山,更有可能是你們自己的!”

“劉某人一向是以仁義待人,你們今日對我的恩,我來日都會十倍百倍的返還給你們。”

“這一點,我希望你們牢記!”

這番話一說完,在場的劉氏宗親盡皆動容。

這話,切切實實的說到了要害之處。

就見所有人都朗聲道:“喏!”

眼見諸宗親都如此表態,劉儉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就在這個時候,卻聽劉繇突然問了一句關鍵的話。

“丞相,涼州那邊,董卓應如何處置?”

道個歉,昨天的章節之中,關於太原王氏的情節出現了BUG,這是我的疏忽,多謝細心的書友看到,這個確實是我的問題,特此致歉

 

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85章 過猶不及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755章 陽平亂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564章 張韓之誼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720章 殲援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702章 大事件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219章 給你這個面子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228章 帝與太后的新依靠第426章 呂布張遼欲殺劉儉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618章 皇帝急了問太監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2章 人爲利趨第652章 圍京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193章 廣積糧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685章 兼併八廚整理一下思路第238章 重要的牌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525章 劉備仗義援徐州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89章 二代出位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434章 卓若亡,我上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635章 完全不是對手第520章 曹老闆被謀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589章 北上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364章 冠軍侯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217章 呂布說,這雒陽內外,誰能敵我?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