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袁基竊鹿

第76章 袁基竊鹿

北山之上,袁基與劉儉共同縱馬而行,兩個人各持長弓,駕馬在山林中尋找獵物,不時的還攀談着一些風聞趣事。

少時,從側面的樹林中奔出一鹿,袁基見狀分外興奮,他急忙張弓搭箭,瞄準那隻鹿,然後就是一箭射出!

也不知是袁基的射術太差,還是獵物太狡猾,那隻鹿感受到了危險,迅速的向另一個方向快速奔跑,袁基這一箭射空了!

袁基見狀急了,他猛地一夾馬腹,追着鹿的背影衝了出去,而劉儉則是騎着他的大青駹,緊隨其後。

那鹿極爲靈敏,逃跑也不直線逃,總是頻繁的改變方向,讓人琢磨不定,袁基在後邊又是連放三箭,終歸還是一箭未中。

劉儉見狀暗暗嘆息。

真次!

他伸手從箭壺中取出一箭,對着那隻鹿就是一箭射出!

一箭射翻!

“好!”

“好!”

“好!”

一衆隨侍皆是高聲叫好,爲劉儉的箭技喝彩。

袁基駕馬來到了那隻鹿前,翻身下馬,低頭靜靜地瞅着那隻鹿。

劉儉也來到了他的身後,眯起眼睛,靜靜地觀察着袁基的舉動。

袁基來到那隻鹿前,沉吟半晌,轉頭看向劉儉,問道:

“適才追的急,未曾看清,君射之,吾射之耶?”

劉儉很是自然地道:“自爲君侯所射。”

袁基的臉上露出了暢快的笑容。

他哈哈大笑着,從腰間抽出短刃,抓過鹿頭,一刀抹了鹿的脖頸。

隨後,便見他又拔出鹿身上的箭支,高高舉在手中,轉頭向着身後的一衆隨衆們走去。

“君侯威武!”

“君侯威武!”

“君侯威武!”

袁基的一衆隨侍皆山呼海嘯地高呼,唯有羽則和李大目皺起了眉頭,彼此互相對望了一眼,對袁基的行爲嗤之以鼻。

他二人沒看清是誰射中了鹿,但先前袁基追鹿數箭不中,二人已經基本知曉了袁基的水平。

猜也能猜中是誰射的。

李大目走到劉儉身邊,低聲道:“少郎君,這姓袁是長相周正,怎竟如此不要麪皮!”

劉儉無所謂地搖了搖頭,道:“稍安勿躁,我適才射鹿,只爲試探於他,看來,竟還真試探出來了。”

李大目疑惑道:“少君試探他什麼?”

劉儉只是笑,沒回答。

安國亭候,儀表風姿英偉,貌有龍虎之容,外有金玉之氣,只可惜……重於浮華表面,過於看重麪皮,沒有成大事的風姿氣度。

單從他今日奪人獵物這事就能看出來,他今日分明就是有意來收攬自己的,身爲袁家一門的嫡子,竟與想要收攬的人爭一鹿?難道他是缺這頭鹿麼?

他當然不缺這頭鹿,這只是高門子弟,閥閱世家子弟的通病。

從打一出生開始,他們就高高在上慣了,特別是袁基還是嫡長子,什麼事都在他人之前,什麼好事或是有面子的事,都要先可着他來。

他們內心中,從自幼就養成了一股猶如天生的傲氣,不允許有人比他們強,哪一方面都不行。

哪怕是與劉儉這種長於射箭的邊郡子弟一起,他也不允許自己輸其分毫,哪怕這個結果是劉儉讓給他的,是作假的,他也接受。

隨後,袁基命手下人架好火堆,割下鹿肉,洗淨穿插燒烤。

袁基還命人將攜帶的清釀取出,與劉儉一同分享。

一衆下人們在遠處燒烤鹿肉,袁基與劉儉在一旁的樹下休息,此時天氣已經轉寒,山中風大,一陣寒風吹打在身上,仿若可以吹刺入骨,讓人禁不住渾身打顫。

二人爲了驅趕寒意,急忙各自仰頭喝了一口。

“好酒!”袁基擡手擦了擦嘴,笑着轉頭看向劉儉:“德然,這可是上好的中山佳釀!滋味如何?”

“不錯!”劉儉很是自然的回答着。

“適才之事,多謝了!”袁基突然小聲向他說道。

“咳、咳!”

正仰頭喝酒的劉儉,聽了這話,一下子有些嗆到了,急忙低頭使勁地咳嗦了起來。

他略有些詫異地看向了袁基。

卻聽袁基低聲對他道:“德然,非吾適才故意奪君獵物,只是……唉,只是人在其位,有些事身不由己!”

說着,他還歉意地向劉儉拱了拱手:“袁某今日之舉,有失雅士之風,心中愧疚卻不得不爲,不過你放心,今日事後,袁某一定會予君補償!”

劉儉此時對這位袁家嫡長子倒是真有些好奇了。

按道理來說,依他們這些門閥二代人的性格,因爲面子竊取了他人的成果,那竊取也就竊取了,也根本沒有什麼抹不開的,多少年來,閥閱世家辦這樣的事情,還少麼?

看袁基適才竊鹿之時,一幅志得意滿,完全沒有任何負罪感,怎麼畫面一轉,就突然又變成了一幅謙謙君子,知錯能改的樣子了?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知恥而後勇?

“君侯乃是袁氏嫡出,身份顯貴,家傳《孟氏易》爲太學十四研經之一,天下學子無不向往之,袁兄的一舉一動皆牽扯士林,偶有一些出格的舉動,儉也是能夠理解的。”

袁基聞言,頗是無奈地長嘆口氣。

“多謝德然體諒,實不相瞞,我本非如此之人,昔日年少之時,志向也不在這雒陽官場之中。”

劉儉晃動着手中的酒囊,笑着問道:“敢問君侯,少年之志爲何?”

袁基的臉上似露出了幾分對過去的嚮往。

“秋冬讀書,春夏射獵。爲人有風流,注經卷以爲師,育千百門徒,家中養幾十婢,皆善聲樂,擅鼓琴,好吹笛,器具所需,皆用之貴重,坐高堂,掛紅紗帳,前面教授門徒,帳後設置女樂,任性而爲,不拘儒者之節也。”

劉儉聽着袁基的侃侃而談,心中不由感嘆……還是有錢有權人家的孩子好,敢想敢做,敢於挑戰禮教制度。

這話若是換成出身普通的士子說了,必會被吹毛求疵,抨而擊之。

但若是在高階層士族首領的身上,這一切就順利成章了。

其實袁隗的老丈人馬融,平日裡教學的時候,走的就是袁基思想中的這一套路子,平日所用之物盡皆奢靡,常常坐高堂,掛紅紗帳,前面教授門徒,帳後設置女樂。

估計袁基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這位‘小叔姥爺’的影響,生出了對禮教的反叛之心,對自然和本性的追求。

彰顯自我,追逐個性——每一個時代的官富二代,好像都是這方面的先驅者。

“袁兄若果真有追尋扶風伯之心,那今日的射獵之舉,可就多少違背本心了。”

袁基仰頭猛灌了一口酒,無奈道:“唉……那只是年少時的想法,可自打到了雒陽,物是人非,往昔種種如夢,早就是身陷其中,哪還能做那些少年之夢!”

(本章完)

第735章 都瞄着荊州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590章 前援後追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737章 接班人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誰敢疑之?第97章 太平五行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41章 漢末的王不風光(第三更)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26章 郡署徵辟第684章 清洗弊端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409章 我願代表河內韓氏做出承諾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507章 定胡虜!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今天幫老媽搬家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12章 人爲利趨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89章 叛軍束手無策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741章 涼州得定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52章 家有醜女,君敢納否?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773章 孝順的孩子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34章 豪俠關羽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306章 關某給你個機會第6章 人,還是野獸?第69章 內外相合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58章 劉儉上雒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