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我的功業終於來了!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而且殿下還在“功業”之前加了個“大”字。
哦吼~多麼美妙的漢字啊。
會不會是比東方裕的功業更大的功業呢,一定是天山雪蓮味兒的吧?
聽到劉據最後這句話,衛律渾身上下的汗毛都跟着雀躍起來。
他最羨慕也最嫉妒的人,其實是如今的駙馬都尉金日磾。
他是胡人,金日磾是匈奴人,兩人幾乎是同一時期歸附大漢。
金日磾的父親雖是匈奴休屠王,但在歸附之前便已被殺,孤兒寡母來到大漢自然沒有任何依仗,最後只做了個馬奴。
結果卻只因身體高大,容貌有威嚴,養的馬匹肥好,結果就在一次偶然之間被劉徹看中,一路從馬奴晉升爲馬監,接着一路升遷做了最親近的侍中,直到駙馬都尉。
而衛律呢?
衛律的父親亦是匈奴雜號王,歸附之後劉徹善待他,連帶着衛律也在剛剛成年的時候就做了郎官。
可這郎官一做就是好些年,雖然宿衛殿門的時候也見過劉徹幾回,但劉徹卻極少將他看在眼中,更不要說像金日磾那樣一路急速升遷。
他恨!
恨蒼天不公!
恨金日磾能夠專美於前。
好在這一回他終於攀附到了李延年。
李家是新晉的皇家外戚,尤其是前段時間爲劉徹誕下皇子之後,雖然不如衛家樹大根深,但也因此逐漸顯貴,李延年和其兄長李廣利都做了年奉兩千石的都尉,一個協律,一個協演,尤其是李廣利更受劉徹重用,就連他們的弟弟李季,如今也升到了中黃門,可謂一家老小雞犬升天。
也是李延年前幾日向劉徹舉薦了他,他纔得到這次前來西域傳詔的機會,才能向東方裕和趙謙一樣拿到“西域土特產”。
不過內心雀躍歸雀躍,衛律還是保持了剋制,假惺惺的推讓道:
“殿下使不得,下官雖非什麼名士賢者,卻也知道無功不受祿的道理,如何敢在殿下這裡冒領功勞!”
“既然衛使者如此高風亮節,我也不好強人所難,那就算了吧,當我什麼都沒說。”
劉據當即笑着點了點頭,又開始擺弄他的沙盤。
“欸?!”
衛律當場怔住。
劇本不是這個樣子的,我作勢推讓,殿下不是應該再勸兩句麼,爲何直接就不送了?
這讓我如何接下去?
難道東方裕和趙謙就沒有推讓一下,殿下要送,他們就堂而皇之的接受了,這是不是太不要臉了?
我要臉還有錯了?
好在劉據接着又開口給了他一個臺階:
“其實衛使者不必有所負累,東方裕和趙謙便都收了功業。”
“而且這功業也不是白送的,他們的確都不辭辛勞親自出使他國,雖有我提前鋪墊在先,但他們也在其中發揮了一些作用,因此這功勞也不算冒領,而是互利互惠,就算我父皇追問起來亦無懈可擊,旁人更說不出什麼來。”
“而我這次,本來是打算送衛使者一個更大的功業的……”
話至此處。
衛律哪裡還敢繼續推讓,當即緊緊把握機會堅決表態:
“功業是一回事,若是能有機會爲國家、爲陛下、爲殿下效犬馬之勞,下官自是萬死不辭,又怎敢拒絕?”
“此話當真?”
劉據總算擡起頭來,審視的望向衛律。
“下官願將這顆心剖出來,給殿下看看是紅的還是黑的!”
衛律挺起胸膛言辭鑿鑿的道。
可惜他不是蘇文,就算聽說過劉據當街刺死江充的事,也並不知道劉據有與人掏心掏肺的嗜好。
“好,衛使者果然高風亮節,那你就代我去出使匈奴吧。”
劉據終於咧嘴露出了獠牙。
“???”
衛律再次當場怔住。
東方裕和趙謙都是出使西域小國,爲何到了他就成了出使匈奴了呢?
匈奴和這些左右逢源的西域小國截然不同,如今漢軍殺了那麼多匈奴族人,又屠殺了大量匈奴人賴以生存的羊羣,正是恨不能將漢人生吞活剝了的時候,讓他在這個時候出使匈奴,確定不是去送死?
“衛使者有所不知,如今漢軍節節壓迫,匈奴右部節節敗退,匈奴單于爲此大發雷霆,正要召右賢王前去漠北龍城問責。”
劉據卻依舊笑着說道,
“右賢王擔心受到責罰,已經有了脫離單于歸附大漢的心思,前些日子曾派來密使與我私下通信,希望歸附之後能夠得到大漢善待。”
“來而不往非禮也,此事已經大定,如今我派出密使前去與其接洽,亦是爲了表達誠意。”
“而之所以選擇衛使者。”
“正是因爲衛使者本是胡人,與匈奴人同氣連枝,說起話來自然更加親近。”
“同時亦可令右賢王看到,大漢素來善待歸附之人,無論是胡人與匈奴人都有機會得到重用,以此來消除右賢王心中的顧慮。”
“衛使者去辦此事,那麼勸降匈奴右部的功勞便可全部歸功於衛使者一人,這功業與東方裕相比應是隻多不少,東方裕能封千戶侯,衛使者封個兩千戶、三千戶都不是沒有可能。”
“衛使者該不會嫌這件功業太小吧?”
聽着劉據這有前因有後果的說辭,衛律雖有些相信,但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又忍不住確認道:
“不知對於此事,殿下有幾成把握?”
“十成。”
劉據揚眉道,
“如今優勢在我大漢,最想歸附的是右賢王,幾乎沒有出現閃失的可能,而衛使者只需前去傳信便可一錘定音。”
“再者說來,我滅匈大計已經定下,連我舅父衛青都已親自出馬。”
“右賢王得知此事,只會更加絕望,安敢不抓住這唯一能得善終的機會?”
“不過此事也不勉強,倘若衛使者急於回京覆命,我再找旁人便是,正好如今東方裕還有些空閒……”
話音未落,衛律已經搶着表態:
“我去!”
“下官是說,下官願意前往,此行定當不辱使命,促成匈奴右賢王率衆歸附大漢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