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投降

“渭原……還真是一個冷清的地方。”放下了手裡的望遠鏡,看着根本已經沒有剩下幾座房屋的小村莊,莫東山靠在一棵松樹上,口中小聲的唸叨着。

這裡原本還是一個不算小的城鎮呢,可是因爲日本軍隊要在附近建立鴨綠江防線,所以這裡男丁被徵召抽調服勞役,剩下的老弱病殘也大都逃離,以至於剩下的人少的可憐,不少建築物裡甚至空無一人。

上午的時候,這裡就被大明帝國的空軍出動的雷公1型俯衝轟炸機光顧了,10架攜帶了炸彈的飛機摧毀了大約城鎮內一半以上的建築物,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還矗立在廢墟中,顯得那樣的孤單和破落。

“能看到的大約有200名日軍,算上看不見的部隊,可能超過300人……日軍在這裡駐紮的人數並不多,而且似乎準備的並不充分。”莫東山一邊從那棵松樹後面退回到了安全的地方,一邊悄聲嘀咕道。

緊接着他和另外一名士兵拎着自己的武器,繞過了一些乾枯的樹叢,回到了友軍的陣地上。一名中尉軍官正拿着一份並不詳細的地圖,覈對偵察機帶回來的照片,尋找着自己需要確定的攻擊目標。

“怎麼樣,小鎮裡面有多少日軍士兵?有沒有重火力支援?”這名中尉看到了莫東山回來,放下了手裡的資料,開口輕聲的詢問道:“有沒有戰壕等設施?另外,是不是一個適合我們防禦的地方?”

“廢墟太多,並不容易觀察……我看見了大約200名日軍,但是有可能會藏更多人,300也有可能,最多也許超過500之數。”莫東山指了指地圖上的幾個大概位置,對自己的長官彙報道:“敵人沒有佈置太密集的防禦工事,至於有沒有重火力,我看不清楚,那裡太容易僞裝了。”

因爲雷公1型俯衝轟炸機的轟炸的原因,整個小鎮現在一片廢墟,在這些廢墟之中,埋伏下類似91式反坦克炮這種略顯小巧的炮兵武器,簡直是太過容易了。轟炸的時候誰也沒有想過,那裡會因爲損毀變得更加危險。

“既然是這樣,直接撞上去實驗一下,似乎更容易判斷敵人的守備力量。”中尉看了一眼莫東山,開口吩咐道:“坦克部隊正面突擊,步兵跟進就可以了。”

“莫東山,你帶着你的人繞一下,試一試對方側翼的火力,如果被壓制了,就撤退回來。你趕到位置之後等待,等我們交火了之後再動手!”那名中尉部署完了正面的進攻之後,就給了剛剛負責偵查的莫東山一個好任務。他沒有要求對方強攻,而是去試探一下側翼的火力。

“是!我這就帶人出發!等正面接敵之後,再開始試探。”莫東山立正敬禮,然後轉身離開。他回到了自己這個步兵排唯一一輛鐵牛裝甲車的旁邊,開始給自己的手下們分配作戰任務。

“出發!繞過這個小土丘,隱蔽前進到土丘後面的田地裡,等正面戰鬥打響,我們從側面試探一下。”莫東山一邊說話,一邊踩着裝甲車後面的履帶鏈條,攀上了裝甲車,然後翻身進了車廂內,拍打着車廂喊道:“走吧!”

於是引擎發動起來,莫東山的步兵排開始向着預計的陣地出發,而正面的明軍坦克也發動起來,冒出漸漸淡去的黑煙並且開始緩慢前進。步兵們開始翻身跳下卡車,跟隨在坦克的後面,向着遠處的渭原小鎮衝了過去。

等到明軍繞過了公路的轉彎,開始出現在渭原內日軍殘兵敗將的眼前的時候,頓時就引起了這些敵人的混亂。原本以爲不會有明軍會在激烈的戰鬥之後立刻趕到這裡,所以這些逃到渭原的日軍甚至連基本的防禦工事都沒有修建。

“明狗的士兵!明狗們的士兵!”這些日本人將明軍叫做明狗,帶着侮辱性的稱謂。這樣稱呼一方面是因爲對方恨明軍入骨,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日軍稱呼明軍的詞彙還沒有統一起來,比較混亂。

日本帝國軍隊高層稱呼大明帝國的軍隊爲“明軍”,而一般的日本士兵稱呼較多的是“明人的軍隊”或者叫“大明的軍隊”,當然也有用侮辱的詞彙,叫做“明狗”或者直接叫“狗賊”的……

隨着一聲聲充滿了不安的叫喊,這些日本士兵們對着明軍前進的方向胡亂的放着槍,更多的人則是放棄了抵抗,直接向小鎮裡面逃去。

明軍的坦克還有裝甲車在步兵的跟隨下,很快就貼近了渭源小鎮的廢墟,然後他們就看到了廢墟之中,一名日軍士兵揮舞着白旗,小心翼翼的向着進攻的明軍坦克走了過來。他每走一步都非常謹慎,似乎是害怕明軍會一槍打碎他的腦袋一樣。

可是當他走到了明軍坦克前面的時候,想象中那枚會要他性命的子彈,都沒有飛過來打在他的身上。於是這名士兵將白旗舉過頭頂,開口緩緩的說明了自己的來意:“長官……長官閣下……小鎮上的所有日本軍隊,都願意交出自己的武器投降,請問您能夠接受我們的投降嗎?”

“我可以接受你們的投降,不過你們必須遵守俘虜的相關規定,讓出這裡並且服從我們的安排!”得知了日軍想要投降的消息,這名大明帝國的中尉軍官從人羣之中走出來,在坦克後面安全的位置接見了這個被派出來請降的可憐日軍士兵。

“當然!長官!我們願意讓出渭原,也願意交出自己的武器……只是我們的傷員有些多,移動的速度可能會比較慢一些。”這名可憐的日軍對中尉吞吞吐吐的說道。他的話引起了中尉的注意,於是中尉盯着這名日軍士兵,開口問了一句:“那麼,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渭原?”

“現在!長官……現在就可以。”那名日軍士兵開口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