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第418場 一郎or魯道

總體來說,普通觀衆還是停留在這部電影帶來的感官刺激上,就像是大家看到《魔戒》,雖然很多東西看不懂,還是願意去電影院去看,一個月的時間裡,臺灣票房累積到了3億千萬臺幣,而大陸爲1億千萬票房。

而讓人更驚訝的是,這個詩史故事真正的爆發點在下部《賽德克·巴萊-彩虹橋》的上映,那一幕幕震撼的場場面,讓人看着全身顫抖,特別是大銀幕上部落女性集體的殉難,賽德克勇士一個個的死去,莫那·魯道的死戰到底……直到最後所有人登上彩虹橋歌唱的一幕,讓所有臺灣觀衆爲之動容。

爲什麼要戰鬥到如此地步……爲什麼要爲了民族的延續被強大的對手差點滅族……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有些人懂了,有些人卻還是不能理解。

終於那些一直保持觀望態度的影評人,文化名人都出聲了,內地的作家韓函在自己的博客寫道:“坦白地說,我以前不太喜歡李小樂這種導演,因爲他拍的東西從裡到外都透着股喝過洋墨水的勁,總有種海歸的優越感,《瘋狂的石頭》是英國黑色幽默,《讓子彈飛》是意大利通心粉……

不過《賽德克·巴萊》的出現,證明我也有錯的時候,不管他的髮型是不韓國風,不管他的衣服穿的是否是阿瑪尼,這個人骨子確實是中國爺們,而且還是那種丟在冷水能冒熱氣的赤血漢子。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絕對值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不用思考所謂的文化,殖民,隔閡,族羣,只需要看見男性應該如何去戰鬥,他們的熱血灑到了哪裡,你甚至不需要思考仇恨是如何互相埋下的,該怎樣才能消弭這些,文明啊,信仰啊,想這些都太累了,就去看看人性裡最簡單狂野的地方。如果文明不夠文明,那就讓野蠻足夠野蠻。

只要你不是那種看電影要糾結於擎天柱爲什麼不用加機油的男人,相信都會喜歡。”

著名音樂人高曉鬆在網絡上對於這部影片的則評價的則更加直接:“在我從小看過的無數打日本鬼子或被日本鬼子打的電影中,《賽德克?巴萊》目前排第一,也是我認爲李小樂目前爲止最好的一部電影,”

大家都在呼籲支持,卻不敢說半分影片實質內容的言論,原因就是題材太敏感了……一向高傲的文藝派導演賈樟珂也在博客大聲疾呼:“我認識的圈中朋友都喜歡這部電影,希望大家都去看看,畢竟這種電影不是隨時趕的上的。”

而在臺灣,更多的人卻是被這個充滿好萊塢商業片的暑期檔,突然看到這樣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陌生在於他們根本不懂得《賽德克·巴萊》這個詞的意思,熟悉在於這幾個月的時間,這個名字不斷在媒體上被重複着。

這個原本屬於美國電影霸佔的時間段,原本是星球大戰,蝙蝠俠們,史密斯夫婦綻放光芒的舞臺,赫然出現一羣孔武有力,拿着砍刀,在森林裡唱着戰歌,雄壯奔騰的原住民……

成千上萬的人都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進入影院,然後在電影院被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故事所感動,被那些他們從來不瞭解,從活在歷史中的原住民們所震撼。

那些麻木而偏執的在暑期檔尋找生活調劑品的人們,沉淪的內心突然都被《賽德克·巴萊》這場燎原大火給點燃了。

無論是大學校園裡的天天學習英文的大學生,還是在沃爾瑪工作的上班族,或者是聽着美國,韓國音樂的追逐潮流的年輕人,看着大銀幕上那一張張瞪着自己,舉刀唱着賽德克魂歌的深邃面容,每個人靈魂深處都感受了無比的震撼。

他們開始爲了莫那·魯道散發的那種原始而浩蕩的光彩着迷,開始瞭解自己眼中認爲的落後的原住民的是怎麼想,怎樣生活的,開始思考自己一直被灌輸學習的文明模式,是否是真正讓人能感到快樂的……

雖然這是一部原住民電影,可何嘗說的不是我們每一個人呢?我們是否真的瞭解自己民族,自己文化?我們先輩是否真的那麼不堪?什麼是文明?而什麼又是野蠻。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在扮演着一郎的角色,我們看不起自己的同胞,不屑自己淵源流長的文化,卻對遠方的人頂禮膜拜,崇敬着他們光鮮亮麗的生活,我們是否已經忘卻了我們血脈中流動的魂魄呢……

我們每個人內心也都在選擇,是要去做遠方的美麗幽魂,還是要依偎在故鄉破舊的祠堂中……

就在《賽德克·巴萊》的帶來的心靈衝擊在人們心底發酵的時候,一直保持沉默的李小樂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一則投票,很簡單:“請問看過《賽德克·巴萊》的朋友們,你是一郎呢,還是莫那·魯道呢?”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忒子,在短短三天就收到了97萬張投票,遠遠超過了任何門戶網站的投票率。

這個簡單的調查,只有選1,沒有第三個選擇,而最後,百分39。9的人選擇了一郎,而6。1的選擇了莫那·魯道。

網友“我愛臺妹”隸屬於莫那·魯道的陣營,他的回覆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坦白地說,很慚愧,我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並不瞭解,我是漢人,但是我沒有完整的讀過任何一部四書五經,連三字經都沒看完過,我曾經以爲那些都已經過時了,過去的人都很白癡……但是看過《賽德克·巴萊》我觸動很大,一個我之前認爲的野蠻部落都有這樣的精神,難道我們漢族的祖輩流傳下來的東西就那麼的不堪?我投莫那·魯道一票,是因爲點醒了無知的我,拋除偏見,用自己思想再去認識一遍我們的文化是什麼。”

而選擇一郎的網友“流浪的雲”回覆的觀點很坦然:“我不覺得選擇高級文明有什麼不對的,祖輩堅守選擇的不一定是我想要的,我當然可以選擇我自己嚮往的生活,所以當一郎也沒什麼錯,你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要求所有人。”

而在一向激進的鐵血論壇上,知名藏族網友“無敵哥”發表了一篇很很長的文章:

“這是一部很奇特的抗戰影片,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的抗戰電影都是描寫漢族的,而且日本鬼子都是兇惡而滅絕人性的,所以戰鬥的立場顯得那麼理所當然,比如《小兵張嘎》《亮劍》那樣的。

而《賽德克·巴萊》裡面的雙方都顯得那麼的與衆不同,臺灣原住民是抗戰的主體,而日本也不再是那種滅絕人性的魔鬼,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在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反而能看清戰爭的本質,還有文明的本質。

長久以來我們把科技與文明劃上來等號,但是其實這兩者卻是截然不同的,科技是物質發達程度,而文明則是作爲人的品質是否優秀。

雖然在很多時候,科技的進步帶來了文明的提升,但是這不等於兩者劃上等號,世界上充斥了擁有強大科技卻用蠻荒而狠毒的手段侵佔其他人的國家。

而一個民族處於蠻荒落後的科技時代,也並不意味着文明落後,《賽德克·巴萊》裡完全表達了這個矛盾。

當然這只是影片表面,而在這個表面之下,李小樂似乎最想表達的是關於國家之內的民族之間理解,我們完全可以電影中的日本換成美國,把一郎換成現在的中國年輕人,而莫那魯道是老一輩的中國人。

如電影裡的一樣,我們自己國家之內充滿了一郎似的年輕人,他們嚮往着美國文化,瞭解美國的文化,但是對自己的民族的文化一無所知,乃至充滿了偏見,他們希望自己的民族完全向着美國學習,但是卻絲毫不知道我們民族原本就與美國不同……

就像是回民不吃豬肉,四川人愛吃辣椒一樣,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文化背景,一個大國之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更需要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那樣我們才能和睦相處。

而另外一方面,我相信李小樂在臺灣拍攝一部這樣的影片寓意也是很明顯,他希望兩岸的同胞多多看看自己的根,看看我們發源於共同的文明,無論時候臺灣還是內地的普通民衆,首先是要放下對於彼此的敵意,敞開心胸去接納對方,如果互相嫌棄敵視,那麼結局或許就跟莫那·魯道與鐵木瓦力斯一樣,被第三方勢力利用。”

這篇感情複雜的文章在鐵血網上引發了極大的方向,超過頁的回覆中,數千名網友表達了贊同的看法,幾天後更是被轉載到了臺灣雅虎的首頁上,也得到了不少臺灣網民的支持,或許是看到了這則消息感受到了《賽德克·巴萊》的影響力無限制的擴展着,臺灣新浪潮導演王羣,馬上在採訪中大聲疾呼臺灣民衆抵制《賽德克·巴萊》:

“最近這部電影炒作的莫名其妙,實在讓人覺得荒唐,難道普通觀衆看不出來嗎!?這根本就是一部政治意味濃厚的影片,李小樂這個大陸導演,分明就是說莫那·魯道就是大陸,而鐵木·瓦力斯是我們臺灣,藉着電影譏諷我們臺灣是中華民族的叛徒。

如果去看這部電影,就代表了你不愛臺灣~!你就是臺灣的叛徒~!”

總體來說,普通觀衆還是停留在這部電影帶來的感官刺激上,就像是大家看到《魔戒》,雖然很多東西看不懂,還是願意去電影院去看,一個月的時間裡,臺灣票房累積到了3億千萬臺幣,而大陸爲1億千萬票房。

而讓人更驚訝的是,這個詩史故事真正的爆發點在下部《賽德克·巴萊-彩虹橋》的上映,那一幕幕震撼的場場面,讓人看着全身顫抖,特別是大銀幕上部落女性集體的殉難,賽德克勇士一個個的死去,莫那·魯道的死戰到底……直到最後所有人登上彩虹橋歌唱的一幕,讓所有臺灣觀衆爲之動容。

爲什麼要戰鬥到如此地步……爲什麼要爲了民族的延續被強大的對手差點滅族……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有些人懂了,有些人卻還是不能理解。

終於那些一直保持觀望態度的影評人,文化名人都出聲了,內地的作家韓函在自己的博客寫道:“坦白地說,我以前不太喜歡李小樂這種導演,因爲他拍的東西從裡到外都透着股喝過洋墨水的勁,總有種海歸的優越感,《瘋狂的石頭》是英國黑色幽默,《讓子彈飛》是意大利通心粉……

不過《賽德克·巴萊》的出現,證明我也有錯的時候,不管他的髮型是不韓國風,不管他的衣服穿的是否是阿瑪尼,這個人骨子確實是中國爺們,而且還是那種丟在冷水能冒熱氣的赤血漢子。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絕對值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不用思考所謂的文化,殖民,隔閡,族羣,只需要看見男性應該如何去戰鬥,他們的熱血灑到了哪裡,你甚至不需要思考仇恨是如何互相埋下的,該怎樣才能消弭這些,文明啊,信仰啊,想這些都太累了,就去看看人性裡最簡單狂野的地方。如果文明不夠文明,那就讓野蠻足夠野蠻。

只要你不是那種看電影要糾結於擎天柱爲什麼不用加機油的男人,相信都會喜歡。”

著名音樂人高曉鬆在網絡上對於這部影片的則評價的則更加直接:“在我從小看過的無數打日本鬼子或被日本鬼子打的電影中,《賽德克?巴萊》目前排第一,也是我認爲李小樂目前爲止最好的一部電影,”

大家都在呼籲支持,卻不敢說半分影片實質內容的言論,原因就是題材太敏感了……一向高傲的文藝派導演賈樟珂也在博客大聲疾呼:“我認識的圈中朋友都喜歡這部電影,希望大家都去看看,畢竟這種電影不是隨時趕的上的。”

而在臺灣,更多的人卻是被這個充滿好萊塢商業片的暑期檔,突然看到這樣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陌生在於他們根本不懂得《賽德克·巴萊》這個詞的意思,熟悉在於這幾個月的時間,這個名字不斷在媒體上被重複着。

這個原本屬於美國電影霸佔的時間段,原本是星球大戰,蝙蝠俠們,史密斯夫婦綻放光芒的舞臺,赫然出現一羣孔武有力,拿着砍刀,在森林裡唱着戰歌,雄壯奔騰的原住民……

成千上萬的人都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進入影院,然後在電影院被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故事所感動,被那些他們從來不瞭解,從活在歷史中的原住民們所震撼。

那些麻木而偏執的在暑期檔尋找生活調劑品的人們,沉淪的內心突然都被《賽德克·巴萊》這場燎原大火給點燃了。

無論是大學校園裡的天天學習英文的大學生,還是在沃爾瑪工作的上班族,或者是聽着美國,韓國音樂的追逐潮流的年輕人,看着大銀幕上那一張張瞪着自己,舉刀唱着賽德克魂歌的深邃面容,每個人靈魂深處都感受了無比的震撼。

他們開始爲了莫那·魯道散發的那種原始而浩蕩的光彩着迷,開始瞭解自己眼中認爲的落後的原住民的是怎麼想,怎樣生活的,開始思考自己一直被灌輸學習的文明模式,是否是真正讓人能感到快樂的……

雖然這是一部原住民電影,可何嘗說的不是我們每一個人呢?我們是否真的瞭解自己民族,自己文化?我們先輩是否真的那麼不堪?什麼是文明?而什麼又是野蠻。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在扮演着一郎的角色,我們看不起自己的同胞,不屑自己淵源流長的文化,卻對遠方的人頂禮膜拜,崇敬着他們光鮮亮麗的生活,我們是否已經忘卻了我們血脈中流動的魂魄呢……

我們每個人內心也都在選擇,是要去做遠方的美麗幽魂,還是要依偎在故鄉破舊的祠堂中……

就在《賽德克·巴萊》的帶來的心靈衝擊在人們心底發酵的時候,一直保持沉默的李小樂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一則投票,很簡單:“請問看過《賽德克·巴萊》的朋友們,你是一郎呢,還是莫那·魯道呢?”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忒子,在短短三天就收到了97萬張投票,遠遠超過了任何門戶網站的投票率。

這個簡單的調查,只有選1,沒有第三個選擇,而最後,百分39。9的人選擇了一郎,而6。1的選擇了莫那·魯道。

網友“我愛臺妹”隸屬於莫那·魯道的陣營,他的回覆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坦白地說,很慚愧,我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並不瞭解,我是漢人,但是我沒有完整的讀過任何一部四書五經,連三字經都沒看完過,我曾經以爲那些都已經過時了,過去的人都很白癡……但是看過《賽德克·巴萊》我觸動很大,一個我之前認爲的野蠻部落都有這樣的精神,難道我們漢族的祖輩流傳下來的東西就那麼的不堪?我投莫那·魯道一票,是因爲點醒了無知的我,拋除偏見,用自己思想再去認識一遍我們的文化是什麼。”

而選擇一郎的網友“流浪的雲”回覆的觀點很坦然:“我不覺得選擇高級文明有什麼不對的,祖輩堅守選擇的不一定是我想要的,我當然可以選擇我自己嚮往的生活,所以當一郎也沒什麼錯,你不能用你的標準來要求所有人。”

而在一向激進的鐵血論壇上,知名藏族網友“無敵哥”發表了一篇很很長的文章:

“這是一部很奇特的抗戰影片,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的抗戰電影都是描寫漢族的,而且日本鬼子都是兇惡而滅絕人性的,所以戰鬥的立場顯得那麼理所當然,比如《小兵張嘎》《亮劍》那樣的。

而《賽德克·巴萊》裡面的雙方都顯得那麼的與衆不同,臺灣原住民是抗戰的主體,而日本也不再是那種滅絕人性的魔鬼,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在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反而能看清戰爭的本質,還有文明的本質。

長久以來我們把科技與文明劃上來等號,但是其實這兩者卻是截然不同的,科技是物質發達程度,而文明則是作爲人的品質是否優秀。

雖然在很多時候,科技的進步帶來了文明的提升,但是這不等於兩者劃上等號,世界上充斥了擁有強大科技卻用蠻荒而狠毒的手段侵佔其他人的國家。

而一個民族處於蠻荒落後的科技時代,也並不意味着文明落後,《賽德克·巴萊》裡完全表達了這個矛盾。

當然這只是影片表面,而在這個表面之下,李小樂似乎最想表達的是關於國家之內的民族之間理解,我們完全可以電影中的日本換成美國,把一郎換成現在的中國年輕人,而莫那魯道是老一輩的中國人。

如電影裡的一樣,我們自己國家之內充滿了一郎似的年輕人,他們嚮往着美國文化,瞭解美國的文化,但是對自己的民族的文化一無所知,乃至充滿了偏見,他們希望自己的民族完全向着美國學習,但是卻絲毫不知道我們民族原本就與美國不同……

就像是回民不吃豬肉,四川人愛吃辣椒一樣,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文化背景,一個大國之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更需要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那樣我們才能和睦相處。

而另外一方面,我相信李小樂在臺灣拍攝一部這樣的影片寓意也是很明顯,他希望兩岸的同胞多多看看自己的根,看看我們發源於共同的文明,無論時候臺灣還是內地的普通民衆,首先是要放下對於彼此的敵意,敞開心胸去接納對方,如果互相嫌棄敵視,那麼結局或許就跟莫那·魯道與鐵木瓦力斯一樣,被第三方勢力利用。”

這篇感情複雜的文章在鐵血網上引發了極大的方向,超過頁的回覆中,數千名網友表達了贊同的看法,幾天後更是被轉載到了臺灣雅虎的首頁上,也得到了不少臺灣網民的支持,或許是看到了這則消息感受到了《賽德克·巴萊》的影響力無限制的擴展着,臺灣新浪潮導演王羣,馬上在採訪中大聲疾呼臺灣民衆抵制《賽德克·巴萊》:

“最近這部電影炒作的莫名其妙,實在讓人覺得荒唐,難道普通觀衆看不出來嗎!?這根本就是一部政治意味濃厚的影片,李小樂這個大陸導演,分明就是說莫那·魯道就是大陸,而鐵木·瓦力斯是我們臺灣,藉着電影譏諷我們臺灣是中華民族的叛徒。

如果去看這部電影,就代表了你不愛臺灣~!你就是臺灣的叛徒~!”

第609章 第609場 慶祝與懊惱第910章 第910場 最光輝時刻第742章 第742場 電影的王者第739章 第739場 一個又一個第37場隊伍齊活了第520章 第520場 組建新團隊第629章 第629場 英倫幫內鬥第107場最好的演員第439章 第439場 幕後小黑手第760章 第760場 創造新世界第110場又一個侵權第398章 第398場 千人大場面第556章 第556場 都是你的錯第580章 第580場 第七門藝術第563章 第563場 真正的實力第885章 第885場 全明星陣容第465章 第465場 戲假情是真第18場黑遍全韓國第302章 第302場 完勝指環王第749章 第749場 雙方的僵持第761章 第761場 策劃新節目第36場明知山有虎第217章 第217場 勵志新偶像第238章 第238場 媒體見面會第371章 第371場 不被看好的第156章 第156場 徵集演唱者第507章 第507場 文化的衝突第194章 第194場 折磨下戲霸第198章 第198場 深夜的培訓第890章 第890場 最強的團隊第423章 第423場 輕放下壓力第109場廢稿請給我第50場向經典挑戰第631章 第631場 17歲的赫敏第445章 第445場 真正的喜歡第638章 第638場 一羣怪物們第603章 第603場 首位出局者第687章 第687場 屈服或反抗第517章 第517場 大海盜精神第490章 第490場 宣傳自己來第580章 第580場 第七門藝術第908章 第908場 日漫的瓶頸第43場喜劇的要素第481章 第481場 寧靜的悲傷第828章 第828場 深夜健身房第126場雨中的車禍第420章 第420場 一起去中國第254章 第254場 爭取女觀衆第202章 第202場 喜劇的心態第116場現實灰姑娘第410章 第410場 野蠻的畫面第397章 第397場 自行車VS F1第472章 第472場 新任女主角第882章 第882場 女優完全體第900章 第900場 暑期檔序幕第288章 第288場 對戲與捧戲第29場坑爹的買斷第72場入選教科書第374章 第374場 贏家是內地!第782章 第782場 新標王誕生第494章 第494場 同盟的首映第417章 第417場 對賭的結果第859章 第849場 真實的武術第238章 第238場 媒體見面會第518章 第518場 心底的善意第895章 第895場 胡來的漫畫第764章 第764場 動作的流派第50場向經典挑戰第198章 第198場 深夜的培訓第94場演技靠生活第941章 第941場 新電影霸主第735章 第735場 金色的典禮第230章 第230場 姜老師請客第947章 第947場 王者的登基(完)第696章 第696場 藝術的級別第288章 第288場 對戲與捧戲第20場臉譜對比熱第848章 第848場 風靡全美國第788章 第788場 收視率漸升第346章 第346場 溫暖的生日第740章 第740場 領跑奧斯卡第28場一億兩千萬第20場臉譜對比熱第575章 第575場 反抗軍領袖第639章 第639場 不敗的男人第179章 第179場 有種賭一把第381章 第381場 成立新部門第93場開始拉班子第697章 第697場 我是最好的第846章 第846場 最大勝利者第729章 第729場 咂舌的提名第328章 第328場 你是小癟三第510章 第510場 最好的選擇第809章 第809場 輝煌的港片第14場評選正教授第315章 第315場 電影的天堂第234章 第234場 在中戲招人第694章 第694場 子彈已上膛第165章 第165場 下一步計劃第863章 第863場 ibox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