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踏青

發生在祭春大典之後大朝會上的事情,在散朝之後不過短短的一天時間就傳遍整個咸陽。相對於大秦羣臣們的一驚一乍,咸陽的百姓反而要淡定的多。

爲何?

因爲有好事的百姓已經總結出一個規律,那就是每逢大朝會就要做好朝廷會有重要消息傳出來的準備;每逢特殊日子同樣也要做好皇帝會有特殊詔令頒佈的準備。

朝堂上的事情,實在是離普通的平民百姓實在太過遙遠。所以,關中秦人大多都是將這些消息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朝中無非就是多了五位內閣輔政大臣嘛!

官職是換了一個,權力是大了那麼些,但是這又同咱們有什麼關係呢?還不如多看看多聽聽官府的告示,看看有沒有朝廷勞役可做不是?

所以,這一次的撤三省設六部在大秦普通百姓中引起的波動遠沒有蒙恬進爵九原公來的大,更不用說關係多所有人命運的武舉提前舉行了。

內閣的產生,真正振奮的是那些還在學院學館中讀書人!

天下政事由內閣五位輔政大臣掌控,只要做的好,心憂天下,多做一些澤被萬民的事情,那麼想要流芳百世青史留名似乎根本不是難事。

無數的讀書人在心中振奮的同時,對胡亥這個敢於放權、甘於放權的英明皇帝的敬仰已經如那滔滔長江水連綿不絕了!

聖天子之名在大秦正逐漸形成的士子階層中,已經是深入人心。

當然,他們肯定不會想到,胡亥真的只是爲了偷懶而已!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已經進入陽春三月!

帶着綠色的春風悄無聲息的就將渭水之濱、蘭池兩岸的青青楊柳、匆匆葉鬆吹綠了枝椏,告訴所有人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胡亥沒有上過朝,沒有看過奏章,更沒有過問過各地諸事。所有的一切政務都丟給了內閣的五位輔政大臣。

而龍媚也在二月中旬的時候爲胡亥誕下了一個女兒,嬴文茵。取自《秦風.小戎》:“文茵暢轂,駕我騏馵”。文茵:車中的虎皮坐褥,意喻外柔內剛!

兒子有了,女兒也有了!

所有將一干政事都交給內閣五位輔政大臣的胡亥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抱抱嬴文茵,遛遛兒子嬴樂康,當然嬴樂康顯然不能走路,這個遛大多都是胡亥用架子推着他腳不沾地的走。

除了陪陪兒子女兒,再陪陪只能天天躺在錦榻上的李嫉、麗妃、虞姬三女,雖然沒有出宮,但是卻是難得享受了整整一月的悠閒生活。

大秦歷五十三年的這個二月,可以說是胡亥自來到大秦最爲輕鬆的一個月了。

直道此刻原本還在想着皇帝會不會遙控的人終於明白,皇帝這是玩真的,是真的將大秦所有的政務都交給內閣來統籌了。

好在,內閣的五位輔政大臣經過近一個月的試運行,漸漸找到了感覺。最初的時候內閣五位輔政每天都會將一天處理的結果事無鉅細的寫成奏章送到皇帝書房,請皇帝御覽。

可惜,胡亥壓根都不理會。內閣送來的奏章在皇帝書房一放就是三天,然後胡亥讓王巖給內閣輔政院送了八個字,“做不做?不做都撤了!”

馮去疾、嬴騰等人才敢真正的做主!

太長的時間做慣了傳聲筒,陡然輪到自己當家作主的時候總有些不習慣不是?

從最初的手忙腳亂戰戰兢兢到如今的雖然依然小心翼翼,卻也敢大膽的署名行文六部執行內閣五位大臣一致通過的決議了。

六部如今已經置於內閣輔政院直轄之下,內閣所有的決議行文如果沒有皇帝特別下旨推翻,那麼六部都必須無條件的按時按量按點的完成!

顯然沒有任何事情都是一蹴而就的,不過經過一個月的磨合六部已經漸漸適應了在內閣統領下管理這個偌大的帝國千頭萬緒的各種事情。

一個月的時間,見到內閣漸漸走上正軌,六部同內閣的配合也是愈漸熟稔。胡亥知道,自己終於不用悶在咸陽宮內做藏在暗處的保姆了。

踏春好時節,怎能浪費在咸陽宮中不是?

……二月初三立春,到三月初五已經是驚蟄之日了。

咸陽城外的渭水之濱、蘭池、灃水、北阪、梁山、甘泉山等衆多風景秀美之地都是人滿爲患。不說咸陽城內衆多豪門世家的公子小姐們紛紛接班踏青出遊,普通的咸陽百姓也因爲春種已畢各家各戶也都得閒,再加上這兩年朝廷賦稅勞役等等盡皆全免、時不時還有有償勞役可做,所以咸陽城內的普遍人家也漸漸有了積蓄。

雖然這積蓄也許還比不上大戶人家一月甚至一日之花銷,但是這也是近十餘年來百姓家中第一次有存糧,第一次有閒財出現。

世家貴族們有他們自己享樂的方式,平民百姓自然也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唯有知足常樂爾!生活越過越好,百姓們自然也就有了心思踏春賞景了!

兩天前的三月初三,大秦各地都舉辦了各具特色的慶典。

讓胡亥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陳郡郡守並陳縣縣令上表奏請在陳縣太昊陵古廟祭拜伏羲氏;潁川郡守新鄭縣令上表奏請在新鄭城郊外的軒轅之丘祭拜軒轅皇帝這兩大祭典。

伏羲氏和軒轅黃帝,恐怕在後世說出來任何一個炎黃子孫都會肅然起敬。因爲他們兩人都是三皇五帝中的聖人!而軒轅黃帝更是在後世被稱爲中華民族的始祖。

這兩大祭典在胡亥看來,將來都是可以做爲大秦最重要的祭典之一用法度定下來。因爲伏羲氏和軒轅皇帝可以說是神州大地億萬百姓血脈相連、同種同源最爲現實的明證。

祭拜伏羲氏和軒轅黃帝,對打破六國百姓同關中秦人之間的隔閡有着極爲現實對意義,更能喚醒整個民族的精神,早早的豎立起同種同源、華夏一體的概念,何樂而不爲?

洶涌的踏青人潮中,一身便裝的胡亥領着易裝成侍從的龍冰和龍雪在百餘名龍衛府親衛的嚴密保護下,隨着人流緩緩前行。

第61章 玄鳥出關第29章 所第248章 奏疏銅鼎第21章 郎中劉邦第167章 廢奴第49章 壽春易手第62章 大秦版美女小護士第7章 子嗣第2章 九原將軍辛勝二月感謝單章第288章 趙佗第298章 無解第249章 尉僚之策第4章 月氏出兵第212章 大朝會第6章 膽氣俱失第256章 北來騎兵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258章 風雪歸途第243章 召見第24章 六部第123章 兩難抉擇第61章 天子第176章 活着第206章 奇怪車隊第5章 陰謀陽謀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89章 赫赫威名第173章 子嗣第181章 建設兵團第247章 引路第144章 救援第126章 項梁到第227章 九原城戰二第223章 五年第27章 兩追兩逃第38章 大秦的脊樑第201章 酒後第154章 又見紅色第193章 司馬之罪第29章 罪己三詔第27章 尉繚相助第239章 血性之路第264章 教訓第26章 一念之間第12章 接陣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101章 南下和東出第17章 陳縣第52章 梟雄冒頓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19章 項字大旗第88章 給朕拿下第234章 萬里行第175章 覲見第245章 偶遇第22章 教習第258章 兵分三路五十五章 蘇越之誓第256章 武鑲第82章 騎兵神器第152章 第一強軍第22章 妖精第34章 地方吏治變化的開端第159章 跌跌撞撞的先行者第272章 難道是她?第2章 詔第245章 偶遇第177章 拒絕第130章 誘惑第90章 皇兄第35章 變故生第142章 猛翁仲第60章 虎賁(三)第238章 援軍至第114章 王庚第36章 蠻夷亂第173章 不準第14章 大秦勳章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73章 英烈入塔第179章 誰能獲利第14章 相親第59章 虎賁(二)第275章 沒得選擇第206章 不寒而慄的猜測第102章 終章第89章 韓信領軍第54章 糧草被焚第92章 李斯的惶恐和疑惑第20章 初相見第151章 讓你賤笑了第100章 《兵律》第161章 祭天第12章 昨日黃花第163章 求索第271章 冊封貴妃第180章 書房議事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16章 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