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莫裝13,裝13被雷劈。
實際上,向南也不是裝,他心裡面真是這麼想的,可奈何李明宇等人不信,這就沒辦法了。
爲了“報復”向南,當天晚上,三個人將向南好好灌了一頓酒,哪怕向南再三推辭,也照樣被灌得暈裡暈乎的,連怎麼回家的都不知道。
第二天天剛微微亮,向南就醒了,前一天晚上喝多了幾杯,早上起來腦袋還是有點脹痛,不過不影響他下樓鍛鍊身體。
他在樓下的公園裡跑了一圈回來,出了一身汗,整個人頓時就舒服了許多。
洗漱完畢,換了身乾淨的衣服後,他就拎着揹包準備出門。
昨天已經緙織好了補缺材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幅《緙絲荷塘鴛鴦圖》,今天就可以修復完畢了。
當然,今天的主力是黃雲軒老師,他主要是過去觀摩修復過程的。
正準備出門,陽臺外的玻璃忽然響起了一陣“咄咄咄”的敲擊聲。
“十六樓的窗外,還能有人敲玻璃?”
向南腳步一頓,扭頭往窗外看去,這一看頓時就樂了,一隻灰藍色的鴿子正站在窗沿外,側着腦袋往屋子裡面看呢。
“這不是之前的那隻鴿子嗎?它怎麼找到這裡來了?”
向南有點好奇,他沒搬家之前,曾經有一隻鴿子三天兩頭跑到他住的地方來“討”吃的,向南還專門買了些玉米粒來餵它。
不過後來向南出差去豫章那邊待了好長時間,回來後不久就搬到了新家這裡,就再也沒見過這個鴿子了,沒想到這隻鴿子居然還能找到這裡來。
他之所以能認出這隻鴿子就是原來那隻,是因爲這隻鴿子整個脖子的羽毛都是深藍色的,唯有鳥喙下面一點,有一個心形的紅色印記。
也不知道是它原本就是這樣的,還是它的主人給它點上去的,反正向南也不太在意。
或許是看到向南注意到了它,這鴿子又用鳥喙輕輕啄了兩下玻璃,發出“咄咄”的聲音,似乎是在提醒向南:“快開窗!”
向南笑了一下,將揹包放在沙發上,然後走過去將窗戶打開。
這鴿子也不怕人,愣是站在窗沿上不飛走。
“家裡好像沒什麼吃的吧?”
向南仔細回想了一下,來到廚房打開冰箱看了看,玉米是沒有了,不過前天買的麪包倒是還有兩個。
他將麪包拿了出來,放在微波爐裡轉了一下,又從碗櫃裡取了一個小碟子,然後將麪包一點一點撕碎,放在碟子裡,再將它放到了陽臺的角落裡。
這鴿子側頭腦袋看了他一眼,然後邁開小細腿,“噔噔噔噔”地走到碟子前,一點一點地吃了起來。
“這鴿子,怕不是流浪鴿吧?”
向南站在一邊,看着鴿子一下一下地啄着麪包屑,很快就將小碟子裡的麪包給吃完了,他心裡想道,“要是它以後還會來的話,那我可要準備點玉米了。”
點了點頭,他又想道,“要不再買個鴿子屋?也許它會住進去呢?”
想到這裡,他也有點小興奮,這鴿子真要住下來,那他也算是有“鄰居”了。
鴿子吃完了麪包後,“咕咕咕”地叫了幾聲,又跳到了窗沿上,回頭看了一眼向南,然後翅膀一揚,像一枝箭似的,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向南有些羨慕地站在陽臺上看了一會兒,這才重新將窗戶關好,又拎起揹包,走出了門。
……
早上八點三十分,魔都歷史博物館文物修復中心裡,已經開啓了新一天的工作,辦公樓裡的每個人都行色匆匆,似乎想要追趕時間的腳步。
向南一路走去,每一個人迎面走來的人,無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會熱情地跟他打一聲招呼:
“向專家來了?”
遇到靦腆一些的,雖然不會開口說什麼,但也會笑着跟他點頭致意。
向南腳步不停,也微笑着朝他們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很快就來到了小修復室裡。
黃雲軒早就在小修復室裡待着了,此刻正站在窗前,手裡拿着向南昨天就已經緙織好的補缺材料,一遍一遍地仔細觀摩着,臉上的表情驚喜又失落,總之是很複雜。
驚喜的是,向南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夠將難度極高的緙絲織造技術全面掌握,實在是讓人驚歎;複雜的是,自己身爲老師,在緙絲織造技術上居然沒有能力給予向南指點,確實是有些說不過去。
是的,他看到向南昨天用了大半天的時間緙織出來的那朵荷花,悚然發現以自己的緙織技術水平,哪怕親自下場操作,也不過是如此水準。
這就很尷尬了。
“這以後還讓我怎麼教向南?”
黃雲軒很糾結,到此刻,他忍不住又想起了之前江易鴻說的“半個學生”的事情,心裡面哀嘆一聲,“難道我真的只配做向南的半個老師?”
就在黃雲軒有些患得患失的時候,向南擡手輕輕敲了敲小修復室的門,低喊了一聲:
“黃老師?”
“啊,向南來了啊。”
黃雲軒立刻將有些沮喪的情緒收了起來,抖擻抖擻精神,哈哈一笑,
“來來來,我剛剛稍稍看了一下你緙織的這份補缺材料,你這是第一次操作緙絲織機吧?看得出來,手法上還是有些生疏的,不過這問題不大,以後多練習就好了。”
向南一副受教的模樣,有些遲疑地問道:“老師,那這補缺材料還能用嗎?要是用不了,那我再練習一段時間,等熟練了織機操作之後,再來修復這件緙絲文物?”
“不用,這個就可以了。”
黃雲軒一聽,立刻擺了擺手,故作淡定地說道,
“咱們文物修復,和藝術創作是不一樣的,文物修復的補缺,追求的是合適就好,可藝術創作要求的是完美表達。但是,完美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補缺,最關鍵的還是要符合原作的氣質,這樣修復出來的文物,纔是完美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