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一個圈套

第528章 一個圈套

李節最終還是沒有正面回答梅殷的問題,說完之後就拱手告辭離開了,而梅殷看着李節的背影也是面色複雜,雖然他知道李節的做法對大家都好,但卻沒有李節的膽量,畢竟這可是違背了老朱的遺囑。

李節也知道背後的梅殷在想些什麼,不過他卻不想再做任何的解釋,反正這件事就只有梅殷、朱允熥和自己知道,而且老朱當時也只告訴了梅殷,現在自己撒了個謊,橫插一腳變成了知情人,強行把老朱的遺囑給改了,就算是梅殷不贊同也沒辦法翻盤。

當然李節也知道,梅殷只要不傻,他就不會把真相說出去,因爲他如果把真相說出去,說不定被人扣上污衊太祖皇帝的帽子,畢竟李節都已經拿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梅殷再堅持真相也只會自討苦吃。

另外李節還知道,剛纔在暖閣之中時,朱允熥估計也看出他是在撒謊,但卻裝出一副相信的模樣,然後一錘定音把事情定了下來,這樣他這個皇帝也不必再揹負什麼罵名,更不會壞了老朱的名聲,所以朱允熥日後也不會允許別人爲這件翻案。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節依然每天都泡在鎮撫司那邊,整個錦衣衛徹底的將自己的解手伸到京城的各個角落,收集着各種可能與朱允炆有關的信息,然而卻一直沒有什麼收穫,黃子澄等人那邊也依然是沒有任何的異動。

說實話,李節這時也有些着急,不過他也知道,這是一場耐心的比拼,他和黃子澄、朱允炆等人已經落入到這場比拼之中,誰先耐不住性子,誰就可能會輸掉這場賭局。

其實李節這邊還算好,畢竟他是屬於主動的一方,朱允熥與黃子澄纔是被動的一方,他們現在根本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等着李節這邊放鬆警惕,才能冒險一搏。

不過這場耐心的比拼也並非沒有時間的限制,其實對於朱允炆來說,越早逃出京城越好,因爲他只有趁着朱允熥的皇位還沒有坐穩時,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價值,但若是時間一久,朱允熥把皇位給坐穩了,他再逃出去就沒什麼用了,甚至就算到了南京,也可能被人綁了送到朱允熥的面前。

李節也正是知道上面這些,所以才能夠耐心的等下去,他知道朱允炆那邊肯定會有坐不住的時候。

果然,就在這天上午,李節纔剛吃過早飯,坐在書桌前查看着今天剛送來的情報時,卻忽然只見黃化一臉焦急的快步走進來道:“駙馬,大事不妙了!”

“什麼情況?”李節聞言也立刻站起來問道。

“城中忽然出現流言,說是……說是……”黃化說到這裡忽然露出猶豫的表情,似乎不好再說什麼。

“流言到底說了什麼,你不必有什麼忌諱!”李節一眼就看出黃化在爲難什麼,估計流言中可能會涉及一些禁忌之事,所以他纔不敢亂說。

“是!”黃化聞言也終於打消了顧忌再次道,“城中流言說,說先帝因急病而去世,臨終之時本想立長子朱允炆爲帝,可是……可是……”

黃化說到這裡再次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一咬牙繼續道:“可是當時駙馬聯合大將軍藍玉,派兵封鎖了皇城與京城,然後強行立當今的陛下爲帝,而且還將皇長子朱允熥藏匿起來,甚至還說朱允炆可能已經遇害!”

“一派胡言!”李節聽到這裡也氣的一拍桌子,這則流言可真夠大膽的,竟然把他和朱允熥全都編排到裡面,而且還是皇位更替這種大事,簡直就是在找死。

“駙馬息怒,下官已經讓手下人去查了,只要查到誰造的謠,立刻就將對方捉拿歸案!”黃化看到李節發火也嚇了一跳,當即開口解釋道。

不過李節發過火後,卻忽然又冷靜下來,只見他忽然來回走動了兩趟,最後忽然停下來道:“不對,這個是個圈套!”

“什麼圈套?”黃化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又不解的問道。

“這是有人在投石問路,目的是想要把京城的水給攪混,從而趁機尋找逃脫的機會!”李節摸着下巴自語道,朱標去世的詳細情形,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而知道的人也不會輕易的外傳,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些消息是朱允炆等人故意放出來的。

黃化也十分聰明,聽到李節的話也立刻清醒過來,當即一拍巴掌道:“原來如此,這幫人果然狡猾,如果不是駙馬的提醒,我都要被他們給騙了!”

“等一下,我記得三天之後,就是太祖皇帝的棺槨出京的日子吧?”李節這時忽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

朱元璋在北京去世,但孝陵卻在南京,而且馬皇后去世後,就已經安葬在孝陵之中,所以老朱有遺言,要求自己死後葬入孝陵,梅殷之前就一直忙着這件事,送葬的隊伍也已經準備好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本來朱標在世時,他是準備親自護衛老朱的棺槨去南京的,不過現在朱允熥卻不打算去了,而是派人召周王朱橚進京,請他代自己護送老朱的棺槨去孝陵,要知道老朱去世前,爲了防止親王做亂,親自下了一道“諸王臨國,毋得至京”的遺詔,不過朱允熥卻還是破例請了周王來京城代替自己。

其實倒不是朱允熥不孝,而是他根本動不了,畢竟他不是朱標,朱標繼承皇位可謂是四平八穩,不但老朱有許多的佈置,而且朱標自己也深得人心,可以說只要朱標在,朱棣、朱樉這些親王全都得老老實實的。

但現在朱標忽然駕崩,朱允熥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繼位,可以說這個皇位本就是虛浮無比,又發生了朱允炆出逃這種事,更讓朱允熥感受無比的危機,因此朱允熥只能坐鎮京城,哪也不敢去,畢竟他要是敢出京城,說不定前腳出去,後腳就有人敢造反。

(本章完)

第412章 朱孟熜快死了第221章 又見朱棣第262章 催更的來了第627章 禮物第291章 不靠譜的小男生第522章 尋找朱允炆(上)第286章 駙馬不好當第578章 吏部侍郎孫會第138章 智商有餘,情商不足第153章 催化劑第28章 帝心難測第456章 利益分配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367章 盜墓賊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802章 祭祀湯和第59章 目的不純第770章 新的進展第525章 京城中的暗流第570章 自殺還是他殺?第675章 大戰前夕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680章 決戰(下)第90章 魯王死了第765章 經濟殖民第30章 釣來了大朱第627章 禮物第34章 太子家事第29章 多疑的老朱第120章 鄱陽湖上第751章 黃金與白銀第196章 太子出巡(上)第158章 攻破對馬島第475章 心照不宣第266章 人約黃昏後第468章 封鎖消息第326章 災民營(下)第665章 叉力失之戰(中)第361章 給你一個機會(下)第92章 疍民第588章 無法指認第600章 彈劾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559章 換地方第612章 高級的棋子第647章 逃亡(中)第552章 削藩(上)第390章 不如建城第163章 蔣瓛的堅持第701章 送禮第589章 證據?第82章 這個李節不對勁第523章 尋找朱允炆(下)第615章 最擔心的事第211章 朱樉的十大罪第400章 詹徽的擔憂第28章 帝心難測第130章 沈萬三的後人第238章 老朱被說動了第805章 沐家的處置第285章 朱允熥的異常第714章 釋放人質第179章 朱棣遇刺第186章 把武學搞大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127章 折辱毛驤第23章 火器局第263章 探監第197章 太子出巡(下)第590章 被查封的崔府第478章 寶慶公主第523章 尋找朱允炆(下)第166章 明船之災第471章 最後一頓第314章 滅門慘案第839章 各個擊破第329章 災民吳三七第836章 朱橚與朱權逃回來了第37章 兩衛必叛第63章 給朱允熥開小竈第74章 拼命三郎朱標第630章 朱雪晴的提醒第653章 互相牽制第99章 遷島民入內陸?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310章 朱雪晴的幫助第398章 階梯田稅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365章 銀行疑案(下)第722章 宴請第442章 皇族的問題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232章 女兒的恨意第778章 絕境求生第71章 風雨欲來第147章 舟山島上的漁民(下)第515章 想通了?第647章 逃亡(中)第123章 所謂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