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逃出京城

第530章 逃出京城

朱允炆目送着送葬的隊伍緩緩駛來,他心中也是百味雜陳,特別是在隊伍之中,他也看到不少的熟人,比如駙馬梅殷,以及他的五叔周王朱橚等人,甚至還有朱允熥的天子車駕。

不過朱允炆卻沒有看到李節的身影,當然可能是因爲送葬的人太多,再加上又有護衛的士卒擋着,所以看的不是很真切,但朱允炆卻寧願相信李節並不在送葬的隊伍之中,而是在暗中派人四處尋找着自己的蹤跡。

隨着送葬隊伍的到來,兩側圍觀的百姓也開始騷亂起來,有人對於老朱,百姓們或許會感到畏懼,但更多的其實還是敬重,畢竟如果沒有老朱,蒙元恐怕依然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元末的戰亂也不會那麼快平息。

更何況老朱雖然對官員苛刻,但對百姓卻十分寬厚,大明從建立之初,就開始休養生息的政策,特別是從美洲帶來的各種高產作物,也同樣是老朱的功勞,這對於百姓來說,可都是實打實的功績。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百姓見到老朱的送葬隊伍,一時間也不少人悲從中來,最開始有人跪下,緊接着就像是排山倒海一般,街道兩側的百姓跪倒了一大片。

朱允炆混在人羣之中也跪了下去,畢竟這是自己的親祖父,不過朱允炆也沒想到祖父在百姓中的威望竟然這麼高,有這麼多的百姓自發爲他跪下送行。

“總有一天,我要讓自己的威望超過祖父!”朱允炆在心中暗自發誓道,心中對於逃出京城的想法也更加堅定了。

送葬的隊伍緩緩前行,兩側的百姓也紛紛跟隨,一時間場面顯得更加混亂,朱允炆也混在人羣中,跟着送葬的隊伍向城門的方向而去,而越是接近城門,朱允炆心中就越是緊張,對於他來說,只要出了城門,就相當於整個出逃的計劃成功了一半。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朱允炆距離城門也越來越近,前面送葬的隊伍已經有一半進入城門之中,而後面的百姓也是緊隨其後,更讓朱允炆興奮的是,城門處並沒有士卒盤查,這也就意味着百姓們可以隨意的進出。

其實這也是朱允炆意料之中的事,畢竟送葬的隊伍本來就十分龐大,再加上背後這麼多送行的百姓,朝廷就算是想盤查,恐怕也沒那麼多的人手,這可是太祖皇帝的送葬隊伍,更不可能讓人隨意盤查。

終於送葬的隊伍全部出了城門,後面的百姓也緊隨其後,依然沒有士卒上前阻止,而混在人羣中的朱允炆也慢慢的靠近城門,最後終於一隻腳踏上了城門下的青磚上,隨後一步步的穿過寬大的城門洞。

在經過城門洞時,朱允炆還特意的看了一下城門洞兩側的藏兵洞,他生怕裡面忽然殺出一隊錦衣衛,然後把自己攔截下來。

幸好朱允炆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直到他安全的通過城門洞後,周圍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羣,根本沒有見到半個錦衣衛的影子,其實以現在的擁擠程度,就算真有錦衣衛發現了朱允炆,想要派人來抓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允炆感覺自己都快被人擠的腳不沾地了。

不過越是這種情況,朱允炆越是安心,一滴水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藏於大海之中,人也一樣,他現在就像是海洋中的一滴水,周圍全都是相差不大的水滴,簡直比任何時候都要安全。

等到出了城門之後,朱允炆一下子就感覺開闊起來了,甚至連城外的空氣聞起來都是那麼的香甜,不過他這時也不敢有什麼異常的表現,而是老老實實的跟着人羣,沿着官道爲老朱的棺槨送行。

對於這些前來送行的百姓,送葬的隊伍即沒有鼓勵也沒有驅趕,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別是送葬的隊伍離京城越來越遠,這些百姓也開始慢慢的放棄,畢竟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直跟着送葬的隊伍去南京。

朱允炆倒是很想多送一會自己的祖父,雖然當初對方選擇了朱允熥做皇太孫,使得朱允炆心中有些怨言,但對方畢竟是他的親祖父,祖孫間的感情還是扯不斷的。

不過看着周圍的百姓越來越少,朱允炆也不敢再送下去了,而且他現在已經離開京城兩三裡了,這也意味着他已經安全了,現在是時候開始他的逃亡大計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向自己身邊的兩個護衛使了個眼色,三人也趁着別人不注意,悄悄的轉向東邊的一條岔道。

朱允炆出城後的逃亡路線,也早就計劃好了,他們會沿着這條路向東南,然後來到距離京城很近的太津,再從這裡乘船出海,而只要到了長江流域,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都會有人暗中接應他。

朱允炆之所以決定走海路,主要是因爲陸路雖然快,但卻容易被攔截,畢竟如果李節派大軍在路上設下關卡,朱允炆也很難逃過這一重重的包圍。

相比之下,海路雖然顛簸,但卻比陸路安全多了,畢竟海上廣闊無際,想要攔截船隻盤查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到了南方沿海後,就會有人接應他們,到時朱允炆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也更有把握安全的到達南京。

當然朱允炆還可以從運河走水路,不過這條更加危險,畢竟運河這條水路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只要朝廷一聲令下,整條水路都會癱瘓掉,所以這條水路還不如陸路,更別說與海路相比了。

京城與太津之間的往來也十分頻繁,所以這條路上也十分熱鬧,朱允炆帶着兩個喬裝的護衛走在路上,也並不顯眼,而且每走一步,他們就離京城遠一步,這讓朱允炆也感覺十分輕鬆,連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

然而還沒等朱允炆高興太久,忽然只見前方的道路擁堵起來,路上不少的行人也停了下來,這讓朱允炆臉上的笑容也是一僵,心中忽然有了一種十分不妙的感覺。

(本章完)

第412章 朱孟熜快死了第548章 規勸藍玉(上)第183章 歷史上的“敏敏郡主”第822章 太子出京(下)第636章 叔侄密談(上)第273章 三國成書第529章 陽謀第551章 聽進去就行第88章 天威之下第207章 秦王朱樉第841章 送外甥第660章 前路被堵第669章 使團回京第576章 幕後真兇第832章 五世而斬第395章 一舉多得的好事第387章 朱允炆不正常第637章 叔侄密談(下)第13章 世人都曉神仙好第232章 女兒的恨意第179章 朱棣遇刺第27章 紙包彈第70章 朱允熥算賬第62章 插手皇孫的教育第465章 初雪第218章 李節的懷疑第463章 犯衆怒第831章 大明的改革第581章 證據第571章 突破口第580章 郎中馬忠第91章 牆頭草的兒子第719章 物資與工匠第507章 老朱的講述第799章 國事家事第31章 詹事府左司諫第156章 心甘情願的跳坑第569章 戶部問話第819章 各色人等第593章 證據確鑿第392章 知道太多的壞處第459章 安南之變(中)第241章 羅貫中來了第117章 張定邊來了第3章 老子不玩了(求推薦收藏)第700章 準備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486章 愛情讓人愚蠢第20章 退婚流?第515章 想通了?第279章 活字印刷第606章 示警第776章 楊家突變(上)第241章 羅貫中來了第245章 一本三國引發的風波第676章 前哨戰第343章 張定邊談合作第297章 舊病復發的馮勝第258章 李節後院起火第413章 醫科(上)第93章 倭寇來襲第22章 火藥威力不足第595章 與杜正的二次交鋒第510章 乾清宮外第729章 去九州第243章 盛情邀請第370章 朱棣的倭國見聞(中)第420章 轉動的蒸汽機第708章 不省心的弟弟第15章 陛下就是天理第59章 目的不純第582章 機遇與風險第349章 銅錢變寶鈔(上)第36章 大將軍藍玉第613章 朱允炆的信第150章 出征第563章 又死一個第820章 李節的教育方式第576章 幕後真兇第337章 學者與商人第149章 演一場戲第5章 不想玩也得玩第136章 沐晟要練兵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97章 元末第一猛將第193章 老朱要吃餅第85章 生意莫談感情第670章 哈里勒的質疑第516章 病重第101章 迎回歸德侯?第817章 太傅第113章 收屍第242章 金陵城外龍王廟第30章 釣來了大朱第641章 蒸汽船作坊第150章 出征第451章 實在的好處第796章 諸王進京第32章 敲打(求推薦收藏)第803章 削藩與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