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疑點重重
吳波的公事房中,整個房間已經是一片狼藉,畢竟錦衣衛是來查找線索的,肯定是把能拆的全都拆了,甚至連屋頂上都被人搜了一遍,地磚也全都被起開,甚至連牆角的書架都被人拆開了,上面的書籍更是扔的到處都是。
黃化邁步進到房間,立刻有一個百戶一臉欣喜的迎上前道:“大人,查到一些東西!”
“拿來我看!”黃化當即一伸手道,他本以爲在都察院這裡搜不到什麼東西,畢竟這裡的目標實在太明顯了,就算有什麼證據,恐怕也不會留下,卻沒想到這裡竟然給他留了一個驚喜。
百戶答應一聲,隨後從身後取來一本賬冊交到黃化手中道:“這本賬冊是從牆上的一處暗格中找到的,另外裡面還夾帶着一封書信,應該是自殺的許侍郎寫給他的!”
黃化聽到這裡也精神一震,當即將打開賬冊,果然發現裡面有一封信,他把書信打開,結果當看到裡面的內容時,眉頭卻緊緊的皺了起來。
從信的內容上來看,這應該是侍郎許周寫給吳波的信,裡面的內容並不長,但卻極爲驚人,因爲信中竟然是許周向吳波許以重利,想要讓吳波將他手中掌握的證據銷燬,而所謂的證據,正是黃化找到的賬冊。
當下黃化打開賬冊,結果發現這本賬冊竟然記錄着許周讓人偷運太倉的糧食記錄,每一筆都記的十分清楚,這幾乎可以證實太倉糧食失竊案的背後主謀就是許周。
可以說有了這封書信和賬冊,整個案子似乎一下子明朗起來了,戶部侍郎許周暗中偷運太倉的糧食,結果被吳波抓到把柄,之前吳波還上書揭發,結果被許周知道後,許以重利想要收買吳波,結果書信卻被吳波保留下來。
看完了書信和賬冊,黃化非但沒有露出半點輕鬆的神色,反而神情更加凝重,因爲案情的明朗只是假像,在背後還有更多的疑團,比如最大的疑團就是吳波爲何被刺殺。
要知道從賬冊上來看,許周就是太倉失竊案的主謀,可是許周之前就已經死了,現在吳波卻忽然被人刺殺,這個刺殺他的人又是誰?
“給我仔細再搜一遍,看看還有沒有其它的線索!”黃化再次吩咐道。
百戶等人也立刻答應一聲,然後將整個公事房再次搜了一遍,甚至地皮都翻了一遍,牆壁也敲碎了,可最後卻沒有找到新的證據。
就在這時,左都御史崔靈運也來到公事房外,看了看裡面的情形再次向黃化問道:“黃指揮使,不知你們可搜到什麼有用的線索?”
黃化這時已經把書信和賬冊收了起來,見到崔靈運也微微一笑道:“多謝都御史的配合,在下還有其它事情,就不在這裡逗留了!”
黃化說完一拱手,直接就帶人離開了,這裡已經搜了幾遍,根本不可能再有其它的線索了。
看着黃化等人離去的背景,崔靈運臉上的笑容也緩緩的收斂起來,兩隻混濁的眼睛也忽然變得凌利起來。
黃化帶人離開了都察院,隨後又去了吳波的家中搜查,因爲吳波被人刺殺,現在整個吳家也亂成一團,女眷們哭天喊地,男人則強忍着悲痛準備葬禮。
按說這時候外人不方便打擾,但爲了查案,黃化也只能硬着頭皮登門,並且搜查了一下黃化的書房與臥室,另外還將當天陪同黃化回家的下人與護院都叫來,一一審問了一遍。
不過在黃家的搜查並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反倒是在審問下人與護院時,黃化得到一個十分有用的消息。
那天吳波乘着轎子回家,身邊有兩個下人和四個護院,看起來人雖然不多,但其實已經足夠保證安全了,畢竟南京城又不是邊疆,這裡可是大明的國都之一,甚至在遷都之後,南京城的人數少了許多,治安反倒比以前更好了,因爲許多喜歡鬧事的紈絝子弟也都去了北京。
另外吳波的府邸距離都察院也很近,走路也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再加上走的又都是大街,不但人來人往,而且還經常有官差巡邏,所以從常理上推斷,根本不可能有人敢在大街上刺殺朝廷的命官。
然而這件事卻偏偏發生了,而且整個刺殺計劃十分的周密,當時吳波的轎子距離吳府只剩下兩個街口,而且那裡也是這條路線中,相對來說行人最少的一段路,不過平時都有不少的官差巡邏,所以下人和護衛也都沒有任何的防備。
不過那天的情況卻有些不一樣,據下人和護院說,那天街道上的人倒是不少,可是平時經常見到的官差卻沒有見到,而且當時刺客明顯早有準備,先是有人衝撞了轎伕,吸引了幾個護院上前處理,結果這時忽然有刺殺從人羣中殺出,並且用弩箭對着轎子連射三箭,隨後就鑽進人羣之中消失不見。
當時護院也曾經奮力追擊刺客,但刺客卻十分熟悉地形,很快就鑽進小巷中消失不見,而且之前撞到轎伕的人也不少了。
更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本來經常見到的官差,卻在事發後許久才趕了過來,根本沒能幫忙抓捕刺客。
下人與護院交待的這些情況,也引起了黃化的懷疑,所以他也再次動身,去了南京的府衙,找到當時負責巡邏那條街的衙役,想要從這些衙役的身上找到突破口。
然而最終黃化還是失望而回,因爲據衙役們交待,他們那天之所以不在那條街上,是因爲附近的一家酒樓有人鬧事,於是他們不得不前去處理,結果誰也沒想到吳波會被刺殺,至於酒樓鬧事的人,現在更是找不到了。
線索到這裡又斷了,黃化也不禁感到有些灰心喪氣,吳波被刺殺的這個案子,顯然是經過周密的計劃,能夠在南京城實話如此周密的計劃,這個幕後之人不但極有城府,而且還擁有不小的勢力,否則他不可能如此熟悉南京城的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