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節 喪母

第三天,劉德剛剛起來,就收到一個壞消息。

長安來報,丞相申屠嘉中風了……

劉德聞言,垂然長嘆。

前世申屠嘉死於六月,今生雖然避免了吐血而亡的下場,卻忽然中風。

而一旦中風,即使他能康復,作爲丞相,作爲一個政治人物,他的政治生命也已經結束了。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緊接着,又一個消息傳來。

劉德的老媽,幾乎都快被他遺忘的粟姬,重病不起,即將不治的消息也傳了過來。

雖然說,對劉德來說,粟姬隨便怎麼樣,他都不會關心。

但聞知這個消息後,劉德立刻就強迫自己進入了悲傷情緒之中。

馬上就哭着跑到老爹那裡,鼻涕眼淚一起流着,跪求准許他先回長安。

於是,在文武百官和公卿大臣眼裡,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孝順的不能再孝順的兒子。

天子劉啓自然不可能不批准劉德的這個請求,於是,依舊命中郎將郅都爲護衛,護送劉德趕回長安。

只是私底下,天子劉啓卻單獨召見了郅都,交給了郅都一個絕密的詔命。

劉德在得到了老爹的許可後,將義婼留下來託付給袁盎照看,陳阿嬌託付給老爹後,立即出發,一天之後,劉德就來到函谷關下。

這時候,劉德又得到了長安的傳書。

他的生母粟姬已經病重離世,還給劉德送來一封遺書。

“我兒劉德。吾病重,將不久於人世……望女躬身自省,孝順太后、陛下、皇后。他日承繼宗廟,以慰吾之生平……”劉德將這封遺書看完,已經是哭成了一個淚人。

但他心中,卻是跟鏡子一樣明白。

他的老媽死的絕對不自然。

毫不誇張的說連這封遺書都是在胡扯。

那些寬宏大量的話語和勉勵也就算了,粟姬居然遺命還要他孝順皇后,視之如母,粟姬能寫出這些文字?

開什麼玩笑嘛……

假如粟姬真有意外。恐怕詛咒和埋怨是佔據最多篇幅的文字。

只是對於粟姬的死,劉德完全沒有感覺,反而在心中覺得。她死的正是時候!

但是,煞筆纔會將這種情緒表露給別人看到。

相反,不管有人沒人,劉德都是淚流滿面一副孝子失母痛不欲生的情形。

不止如此。劉德在看完遺書後。立即命令,縞素全軍,自己親披孝帶,親持靈幡,步行着三步一叩首,通過函谷關。

還命人在函谷關前立下了一塊石碑,勒文於上。

等劉德一行從函谷關通過之後,看熱鬧的人羣立刻圍到了那塊石碑前。

有識字的文人上前。看着石碑上的文字,給其他人唸了起來:“天下之最悲。莫過於喪母之傷,天下之最哀,莫過於兒未孝而母已喪,詩云:凱風自南,吹彼棘心,哀哉!哀哉!有子七人,母氏勞苦,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題詩一首,以殤喪母之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至孝啊!”許多人聽完別人的朗誦後,立即就紛紛議論了起來。

“天下至孝,無過於殿下!”有人讚道:“誰言寸草心,報與三春暉!區區十字,直指人心,直抒人倫之大道,非至誠至孝,誰人能作之?”

也有人讚道:“天家素來純孝,當年太宗皇帝,爲太皇太后嘗藥,衣不解帶,日夜伺候於塌前,今上亦奉孝爲大德,如今這位殿下,也是至孝,難怪當年太宗皇帝要說:此子類我,日後當王天下了!”

……………

劉德一行加快速度,在日落之前,穿越了崤山,到了華陰縣城。

當天晚上,劉德就住在華陰縣城城外的天子行宮中。

揮退左右之後,劉德悄悄找來了王道,問道:“我命你做的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殿下,都已經辦妥了……”王道躬身答道。函谷關的那些文人,特別是那些非常熱情的幫着不識字的百姓宣讀石碑上的文字內容的人,十個人裡有九個是水軍啊!不然,高高在上的讀書人,那裡來的那麼多閒工夫給泥腿子們解釋?

函谷關的表演,只是整出大戲的開始而已,劉德揉了揉他那已經都快哭腫的眼睛,想了想,命令道:“治喪之事,一定要等我回長安,再進行,另外,再派人八百里加急,去河間、常山,告知劉榮皇兄與劉閼皇弟……”

生母病逝這麼大的事情,朝廷裡的禮儀官肯定已經派人去告知劉榮、劉閼了,這兩個兄弟肯定也在馬不停蹄的趕回長安。

劉德之所以多此一舉,只是想告訴自己的兩個兄弟和天下人。

這次治喪,以他爲主,其他人打醬油就行了!

劉閼好說,肯定會聽話,但劉榮就未必了。

劉德想了想。

劉榮雖然不成器,沒有什麼能耐,但絕對不蠢。

粟姬的死,太蹊蹺太不正常了。

要是劉榮鬧騰起來,那就不好收拾了。

於是,劉德找來一張白紙,在紙上寫了些文字,交給王道,紛紛着:“立刻派人急送長安館陶長公主!”

想要劉榮老實下來,非得搬出竇太后不可。

可是竇太后又不是劉德的奴婢或者臣子,怎麼可能劉德說什麼就做什麼?

所以,只能再求劉嫖幫忙。

等王道走了之後,劉德就仰面躺在榻上。

現在,他基本猜到了粟姬的死是怎麼回事了。

老劉家從開始就有着殺妻棄子的傳統。

當年,劉邦爲了活命,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還有女兒統統推下車……

後來的劉徹也做過殺母存子之事。

現在,劉德要上位,粟姬不止成了劉德最大的障礙,也成了他的老爹的眼中釘。

事實證明,千萬別惹毛皇帝。

皇帝狠下心來,什麼事情都敢做。

粟姬能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只能說算她命好了,起碼死後哀榮和將來的追封都少不了。

要知道在前世,劉德記得非常清楚,粟姬最後的下場是悽慘的死在永巷之中,劉德的老爹甚至在粟姬死後不許劉德劉閼回長安哭喪,只准在王宮中哭臨三日,服孝半月。

哪能跟現在這樣,三子齊奔喪,甚至日後能被追封爲皇后,與皇帝同葬?(……)

ps:嗯,加快一下情節!

不然,寫了半天,還沒寫到吳楚之亂,那就太悲傷了。

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40節 考舉?科舉?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31節 思慮第654節 梟雄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588節 新世界(4)第169節 祥瑞(2)第355節 決定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53節 條候第308節 囑託第384節 官僚第1055節 糾纏(1)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586節 新世界(2)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398節 失望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446節 博弈(2)第430節 廟算(2)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036節 出塞(1)第622節 恐嚇第361節 微服(4)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328節 選秀(完)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04節 栽贓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440節 設計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839節 突圍第538節 無題第792節 廟算(1)第1207節 撕逼!(3)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1029節 狂歡(3)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28節 竇嬰第1597節 太初曆第271節 反應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448節 孤兒軍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509節 禍事第593節 貪婪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445節 博弈(1)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464節 大朝儀(4)第800節 先鋒(1)第49節 厚顏無恥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395節 無題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1097節 可怕的少府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986節 動員(1)第1193節 公示第340節 丞相的人選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478節 引導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657節 南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