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節 土化肥

劉徹送走周亞夫以後,拍了拍胸膛。

周亞夫來見劉徹,只是聊了聊朝鮮戰事的安排以及歲首例行的上計工作。

對於濊人跟儒家的事情,周亞夫一字也未提。

但劉徹卻知道,周亞夫實際上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不談濊人,是因爲周亞夫談了估計也沒用,自己持保留意見就好,不談儒家,是因爲周亞夫知道劉徹是傾向拉儒家一把。

周亞夫剛走沒多久,王道就一臉喜色的過來稟報:“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方纔墨苑楊毅來報,陛下囑咐的化肥一事,墨苑諸賢已經試製成功!”

劉徹聞言,立刻就道:“擺駕墨苑,朕要親自去看……”

劉徹不是崇禎,相信的是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墨家的人雖然節操滿滿,幹不出類似後世天朝的科研機構那樣謊報成果,騙經費騙職稱騙政策的事情。

但難保下面的宦官還有官僚們不起這個心思。

凡事,還是防微杜漸比較好。

半個時辰後,劉徹御駕就來到了位於上林苑西南的墨苑之前。

因爲考慮到墨家的人跟諸子百家都不怎麼合得來,而且墨家研發技術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諸如噪音、污染以及大量的其他產物。

劉徹在選址的時候,就特地選了這麼一個清靜,遠離長安喧譁的地方。

目前來看。這個選址還是很成功的。

不僅墨家很滿意(終於能心無旁騖,全身心的投入到追求真理大道的事業中),朝野也很滿意(眼不見爲淨)。上林苑的百姓更滿意(墨苑中的墨者,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散財一次,有時候他們甚至會住到農戶家中,幫着幹農活,整修農具,分文不取不說。甚至還自帶乾糧……)。

“陛下……”墨者雖然不信鬼神,不敬天命。但對於統治者,他們還是足夠尊重的。

更何況,秦末戰亂之後的這幾十年的事實充分教育了墨家——離開了統治者的支持和扶持,墨傢什麼也不是!

“朕聽說墨家諸賢已經研製出了‘化肥’?”劉徹一下鑾車。立刻就問道:“帶朕去看看!”

墨苑如今的話事人是楊毅的授業恩師,廣陵人張季。

此人大概六十出頭,但身材高大壯實,幾乎與中年人無二,唯獨頭髮雪白,臉上佈滿老人斑,看上去有種類似電影裡的瘋狂博士的味道。

但實際上,張季是個極富同情心的人。

因爲他的弟子楊毅的緣故,現在。張季被墨苑中的墨者公推爲鉅子。

算是重新將墨家這個已經分裂了五十餘年的學派,重新統一了起來。

自然,如今負責迎接劉徹的。也是張季。

“陛下,請隨臣來!”張季跪在地上拜道。

然後,他就帶着劉徹,穿過墨苑的走廊,一路向前,來到了一處宅院的地窖之前。

劉徹到的時候。這個宅院已經是被負責墨苑安全保護的南軍士兵團團保護了起來。

“陛下請捎帶片刻……”張季來到那地窖前,趴下身子。帶着墨者們,扒開地窖上方掩埋着的土壤,露出了埋在地下的好幾個搪瓷罐子。

只見張季將其中一個罐子挖出來,然後,畢恭畢敬的捧着它,呈遞到劉徹跟前,拜道:“陛下,此乃臣與河東墨者陽弋,結合河東當地老農的一個方子,改良而出的‘化肥’”

他將那被密封的搪瓷罐子打開,頓時,一股濃重的刺鼻味道瀰漫開來,刺激的劉徹下意識掩住了鼻子。

只能說,這些科學家,果然都是政治上的白癡啊!

劉徹心裡想着,但臉上卻是樂開了花:這味道,他太熟悉了。

穿越前的尿素,貌似也是這麼個味道。

嗯,久未清洗的茅房裡大概也有這樣的味道。

張季卻似乎根本沒看見劉徹的模樣,他只顧着彙報:“陛下,此物,臣以人尿、熟石膏、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後,窖藏深埋十日而成……”

另外一邊,楊毅也捧了個罐子,獻寶一樣的跪下來拜道:“陛下,還有此物,以牛糞、石膏粉混合後,深埋窖藏三日而得!”

說着他也打開了那個罐子,頓時,一股類似氨水一樣得味道,嗆入劉徹的鼻腔中。

劉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這些味道確實不怎麼好聞。

但是,劉徹卻知道,這些看似骯髒難聞的東西,將給漢室的農業帶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劉徹穿越前,化學成績並不好,也早都全部還給老師了。

但,只聽張季與楊毅的報告,劉徹也差不多知道,這兩者‘化肥’應當是現在情況下最容易也最方便獲取的化肥了。

雖然比之現代的化肥工廠,這種土法制造的化肥,不管是效果還是產量,肯定拍馬都不趕不上。

但,有跟沒有,那是兩個概念。

有了化肥後,鹽鹼地也好,地力耗盡的土地也罷,都能重換新生。

更重要的是,化肥的增產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已經試驗過了沒有?”劉徹耐着性子問道,他現在能肯定,這兩種’化肥‘肯定能對漢室農業貢獻巨大的力量。

但,還是要做做試驗,摸索出最佳的施肥方式。

“回稟陛下,臣等正是試驗過後,確認這兩物能對粟米增產有幫助,方敢向陛下彙報!”楊毅立刻答道:“還有,陛下前些時日與臣等提及的以礦物或者動物骨骼爲肥料,臣等也在抓緊試驗、研製。一有成果,立刻報於御前!”

“善!”劉徹終於撫掌大笑:“快帶朕去看看,施過肥的莊稼。到底長勢如何?”實際上卻是,這兩種’化肥‘的味道都不怎麼好聞,劉徹雖然不嫌棄,但也有些受不了,畢竟,他錦衣玉食慣了。

“諾!”張季聞言納頭就拜。

墨家在經過了五十多年蟄伏後,終於得到了現在的這樣的機會。能再次參與到天下大勢之中。

這個機會,墨家上下。人人都想把握。

不求重現戰國時期,儒法墨並稱顯學的輝煌,起碼,也要成爲一股能影響天下的政治勢力。然後,再將墨家思想發揚光大,廣收門徒。

而這一切,全都取決於眼前的這位大漢天子的態度。

因而,墨家上下,對於天子吩咐的事情,都是盡心竭力,用盡一切方法,以求天子更加看重。

現在看來。這個選擇非常正確。

劉徹興致勃勃的在張季一行的引領下,來到了墨苑附近專門劃給墨家試驗的幾百畝地旁邊。

這些土地並非只歸墨家所有,同時。它們還是農家的試驗田之一。

劉徹到的時候,幾個少府的農稷官員,正在指揮着佃農除草和翻土。

現在,粟米已經接近收穫時節了,農田裡滿是沉甸甸的粟苗。

劉徹一路視察過去,發現。粟苗長勢都很喜人,而且顆粒飽滿。基本上沒有病蟲害和雜草。

“陛下,這十畝地,是用過‘化肥’的……”張季領着劉徹來到一塊不大的田邊介紹起來。

漢室的田畝制度比較奇怪。

以縱一步橫二百四十步或者一百二十步爲標準。(二百四十步的是大田,一百二十步爲小田,關中主要以一百二十步的小田爲標準)

換句話說,漢室的田地,一般都是長而窄的模樣。

所以,所謂的十畝地,其實寬度也就十步。

劉徹親自下地,摸了一下據說施過化肥的粟米,然後,他再與旁邊那些沒有施過化肥的田地比較了一下,雖然施肥的時間並不長,而且沒有在粟米種植開始就施肥,但兩者之間,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了。

施過肥的粟苗,明顯穗更大,果實也更多,也更健康。

“傳朕的命令,讓少府令立刻來見朕!”劉徹喜不自勝的下令。

化肥這種大殺器既然已經出現,當然要立刻大規模的進行推廣。

只是,這人尿還好說,牛糞的話就有些難度了。

而且,強行推廣的話,百姓未必會領情。

還是先在上林苑試點比較好。

這樣一來,這任務就得交給少府去辦了。

今年秋收後,就讓少府做好化肥的生產工作,爭取明年開春的時候,能滿足整個上林苑佃農的需求。

只要上林苑明年豐收,那麼,這關中肯定聞風而動。

到時候,劉徹不需要宣傳,也有着大把大把的人哭着喊着求‘陛下慈悲,賜予化肥’。

要是運作的好,這化肥甚至能成爲劉徹手裡的一張王牌,進一步的將關中的地主士紳階級給綁架到自己的戰車上。

一個時辰後,少府令岑邁趕來墨苑。

劉徹讓墨家將化肥的生產技術以及製備方案移交給少府,同時,劉徹當然也毫不猶豫的重賞墨家。

錢帛田宅什麼的,墨家拿了也是當散財童子,甚至可能還會因爲賞賜的太多,而只顧着去散財而拖慢了科研進度——這是有先例的,墨家的墨者們,口袋裡錢一多,就必然丟下手頭的工作,去踐行自己的墨者之道。

所以,劉徹乾脆換了個賞賜方法——他任命協助張季,研發出了化肥的河東人陽義爲代國內史,去晉陽爲官,並給予他特權,全權負責在代國推廣化肥。

墨者聞言後,立刻歡天喜地的給劉徹跪下來,三呼萬歲。

對墨家來說,研究技術,科學,那是個人愛好,他們更感興趣的,還是在天下傳播他們的思想,將墨家的理念在實踐中踐行。

只是,劉徹並不怎麼看好他們的這個偉大的理想……

歷來,科學家、文青以及藝術家當官,基本都是悲劇……

但墨家卻偏偏極爲熱衷此道。

劉徹也沒有辦法,只能讓他們去試試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代的時候,有不少墨者當過地方官,甚至有些傑出的墨家官僚,曾經做出過不少政績。()

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877節 安排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1570節 攪局者(2)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384節 官僚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561節 左勾拳第913節 不虧第996節 廟算(2)第1352節 決戰(4)第96節 趙胡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239節 回長安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1320節 爲難第802節 入關第385節 殺使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538節 無題第934節 分野(1)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391節 馬政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13節 橄欖枝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6節 推恩(中)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307節 神器(2)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1116節 培育第1192節 戾王第478節 引導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565節 風暴(1)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361節 微服(4)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641節 廟算(3)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482節 視察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488節 移民(1)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966節 省親(2)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833節 匈奴的未來(2)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147節 陽弋第755節 鯨川海第67節 安排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345節 兄弟們(1)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948節 整頓(2)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770節 返航第28節 竇嬰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319節 投機第1449節 爲民做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