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節 新學派(4)

劉徹從懷裡取出一本小冊子。

這本小冊子很薄。

大概也就二三十頁,裡面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就是技術發展帶來的進步。

隨着白紙製造技術和雕版印刷技術的擴散。

現在,中國的文化事業,一日千里,以超過春秋戰國時期的速度,狂飆不已。

大量的先賢著作,被少府和私人印刷成冊,長安的大街小巷,已經出現了專門的書店,甚至還有私營的印刷店,承接各種印刷業務。

現在,印刻一套萬言書的成本,大約是一萬錢左右。

普通人可能負擔不起,但對許九這樣的列侯,卻是輕鬆至極。

根據繡衣衛報告,許九在長安某個私營刻書坊,刻印了整整一千冊《民富》,總共大概花了兩三萬錢的樣子。

劉徹手裡這本是繡衣衛直接從該刻印店拿來的。

劉徹將手上的這本書翻開來,看了看,問道:“愛卿是呂不韋的傳人?”

這句話,是一語雙關。

第一層意思,就是呂不韋曾經著了《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中一篇孟春紀下,有一節名曰貴公。

其中有一句話,後世耳熟能詳。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這算是戰國時期,民本思想的一個巔峰。

所以,呂不韋死了。

這第二層意思,就很淺顯了。

世人皆知,有一句話是跟呂不韋綁定在一起的:奇貨可居。

這意思就很明白了,就是在問許九。你想賣個好價錢嗎?

劉徹這麼問是在試探。

若許九真的是一位民本思想的擁護者,他就不可能不知道呂氏春秋,更不可能記不得貴公篇。

那他就必然能聽出劉徹的第一層意思。

反之。就不會。

道理很簡單,假如不是特別有興趣。在這個時代,不會有人去啃呂氏春秋這樣的大部頭。

就好比後世的普通人,壓根就不會去翻資本論。

哪怕它的名氣大的連小學生都知道……

許九叩首拜道:“回稟陛下,罪臣年十四,即於長安安樑公門下授《呂氏春秋》,年二十,即以身體力行,周遊列國。至龍門峽谷,觀大河滔滔,去右北平,望塞外茫茫,越關山之險,進西南羣山,與滇人長者交談,會汾脽之原,祭后土之祀……”

許九擡頭看着劉徹,心裡緊張無比。但依然堅定的道:“罪臣確是呂子傳人!”

老實說,許九的回答,讓劉徹頗爲意外。

呂子。自然就是呂不韋。

無論呂不韋在人們的印象中的形象如何。

但其編著了《呂氏春秋》,僅僅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其在其姓氏之後,加子。

如今,雜家已爲法家吞併。

還在堅持的,估計也就小貓三兩隻。

這許九身爲列侯,卻一頭扎進了雜家的懷抱。

這讓劉徹非常吃驚。

而這許九自述的經歷,也讓劉徹對其觀感好了不少。

無論儒法黃老墨縱橫雜家名家,任何一個能用雙腳。走遍大半個天下的人,劉徹都會對他有好感。

道理很簡單。

能這樣去踐行的人。哪怕再笨,也比那些宅在家裡的聰明人強太多了。

不閱山海怎登峰?不知國情怎論政?

嘴皮子上下一碰。就嚷嚷天下的人,不是白癡,就是別有用心的野心家。

而許九的話,很完美的解釋了他爲什麼能把買賣做到這麼大了。

他若沒有曾經周遊天下,甚至出入關塞,怎麼可能跟西南夷還有匈奴人扯上關係?

劉徹看他的眼神,也變得柔和了一些。

不過,潛意識裡,劉徹心裡浮現了一個疑問。

“這個許九既然曾經遊歷天下,看慣江山地理,以他列侯的身份地位,加上這樣的經歷和見識,或許想謀求一個九卿或者九卿衙門的某曹主官,有些困難,但是……若只是做一個地方的郡守或者郡尉,卻僅僅只是隻需要時間……”

漢室政權,到目前爲止,列侯與士大夫勳貴,是構成國家中高層體系的主要力量。

全國郡縣兩千石以上,甚至千石以上的官員,基本都是出自這兩個階級。

而列侯在這個體系裡有着極大的優勢。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你是一位列侯,然後願意做官,同時稍微有那麼一點能力。

在官場熬個三五年,一個郡守或者郡尉的職位,輕輕鬆鬆。

而許九卻沒有選擇入仕,而是,遠離廟堂,在地方和市井,經營出一張龐大的走私、販奴網絡。

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懷疑嗎?

“朕曾經聽關中長者言:處廟堂之高,必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必憂其君!此所有士大夫君子也!”劉徹問道:“愛卿曾仗劍走天下,觀三山四海,遊郡國鄉野,久處江湖,想必也曾憂慮國家社稷,未知,可有教朕者?”

一邊問,劉徹一邊用着眼睛,死死的盯住許九。

這個世界什麼人最可怕?

當然是有野心有理想有抱負,同時還有行動力的人。

這個許九,在劉徹眼中,毫無疑問,就是這樣的人。

讓劉徹提防的是:劉徹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許九,在追求什麼。

“回稟陛下,罪臣聽說,始生之者,天也;天之養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而勿纓者,天子也。陛下生而神聖,明見萬里,以罪臣之愚鈍,不及陛下萬一也!”許九卻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鄭重的拜道:“然,罪臣身爲陛下之臣,拾遺補缺,本屬臣職,故昧死以答陛下:罪臣曾行經九州,望海內民生之難,審中國之蔽,微有所見,概爲八字:民爲國基,谷爲民命!”

許九說完,就將身子深深的匍匐在地上,忐忑中帶着些緊張,等待天子的宣判。

他是冒着非常大的風險,來行此一舉的。

若成功,那麼,他與他堅持的道路,就見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世人面前,與儒法黃老墨一樣,能公開的傳播,公開的傳授,甚至成爲考舉的選項。

若失敗,身死族滅,毫無疑問!

許九,現在唯一能祈禱的,就是天子,跟他這些日子以來,所觀察到的那樣。

確是一位,與他在思想上不謀而合,以民爲本的天子。

劉徹卻是把玩起了手上的那本《民富》,然後微笑着,看着許九。

許九所說的話,劉徹自然聽懂了。

那句‘始生之者……’,同樣是出自呂氏春秋。孟春紀。

當初,呂不韋著《呂氏春秋》號稱要兼儒墨之長,合名法之優,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

但是,呂不韋雖然著出了《呂氏春秋》但他本人卻很快喪命,因此,其思想只有文字,而並未顯出實際作用,或者說或許曾經在政治上施展過,但卻被秦始皇粗暴的抹殺了。

百年之後的今天,想不到,還有人在做着跟呂不韋一樣的嘗試。

而且,從論述和觀點上來看,這些呂不韋的徒子徒孫,在呂不韋的論述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了。

甚至,出現了‘民爲國基,谷爲民命’這樣更淺顯易懂的口號。

“這麼看來,這本《民富》,也有卿的手筆在其中了!”劉徹說道:“說吧,卿等是幾人合著,還有那些人蔘與了此書的編著!”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這本民富中的論述,看文字就知道,肯定不止是一個人的觀點和理念。

如《呂氏春秋》一樣,這裡面混雜了起碼三個人的理念。

所以,有些地方的論述,出現了自相矛盾。

但這不重要。

只要劉徹願意,他可以發動尚書檯的力量,完善這些理念,並按照他的意願來打造。

就像現在在雒陽的那個脫胎于思孟學派的重民派。(。)

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56節 燕飲(下)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1473節 衆智(1)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217節 兄弟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549節 比爛第1404節 忐忑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1385節 如喪妣考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437節 猜疑第184節 蠢貨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103節 抉擇(1)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302節 亂起!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480節 佈局第987節 動員(2)第1168節 藝術(2)第1473節 衆智(1)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594節 忠臣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058節 大鐵礦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1358節 自作孽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16節 決裂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591節 新世界(7)第1444節 歸一(1)第651節 誘導(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28節 竇嬰第1462節 人心第382節 殖民(2)第698節 天坑裡的人們(2)第495節 歸心第56節 燕飲(下)第795節 動員(2)第985節 忠勇的樓煩人第386節 制度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165節 碩鼠!碩鼠!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95節 人選第783節 捕鯨業奠基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84節 籌劃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509節 禍事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799節 戰前(3)第624節 隔閡第1198節 程序(1)第712節 影響第943節 微行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987節 動員(2)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350節 決戰(2)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