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

大司農,秦稱治粟內史,漢因之,先帝后元年更爲大農,今上太初元年更爲大司農。

自秦以來國家經濟就由司農與少府共同掌管。

兩者的職責和權力,也分的很清楚。

大司農主管天下錢穀,供給國家日常開銷,而少府則握山澤鹽池之稅,服務皇室,主持宮室、陵園工程的修建,順便兼職武器製造。

而如今的漢大司農衙門,更是一個龐大到讓你窒息的恐怖官僚機構。

它的能量,也超乎你的想象。

張越回溯的史料就告訴他。

就是這個可怕的機構,在支持和支撐着大漢帝國的戰爭機器的運轉。

尤其是桑弘羊主持大司農後,這個機構就承擔了幾乎大部分的戰爭經費的供給。

漢書《食貨志》之中就記載: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中國繕道饋糧,遠者三千里,近者千餘里,皆仰給大司農。

還說:漢連出兵三歲……費皆仰大農,大農以均輸鹽鐵之賦助之……

昭帝時期的丞相張敞曾經上書昭帝說:昔者先帝徵四夷,兵行三十餘年,百姓猶不加賦而軍用足。

雖然沒有直接說,都是桑弘羊的功勞。

但卻也差不多等於承認桑弘羊和他的大司農系統的功績。

而當今天子更是天下聞名的散財童子。

壯年之時,他東封泰山,北巡長城,勒兵十餘萬。

一路上,到處撒錢。

不僅僅免除所過郡縣百姓當年的賦稅,還大手大腳的賞賜地方百姓和官吏。

僅僅是在元封元年,封禪泰山的路上,他就賞賜總計一百萬匹布帛和數萬萬的五銖錢出去。

而這些開支,統統是大司農掏錢買單。

那麼問題來了。

大司農衙門是怎麼在不加田稅情況下,做到滿足國家軍費開支和皇帝到處撒錢的?(漢代的田稅和口賦是分開的,前者歸大司農,後者屬於少府收入,而少府的錢就是皇帝的私房錢要拿去修宮室、帝陵的,基本上有進無出……)

答案是宰肥羊!

文景以來,由於執政的黃老學派政治家奉行清靜無爲的理念,主張小政府大社會,願意給人民自由決定和自由發揮的空間。

於是,天下工商業和手工業者迅速的興盛和發展起來。

訾產累計數萬萬的巨賈,幾乎每一個郡都有那麼幾個。

豪富的商賈們,如卓王孫、程鄭嬰,傾一地之人力,聚天下之財富,富比王侯。

也有勢力龐大的高利貸商人,橫行於天下,驅使成千上萬的狗腿子,到處放貸收賬。

但這些渣渣,卻不肯交稅,想盡辦法,偷稅漏稅。

文景之時,國家懶得管他們。

任由他們逍遙快活。

但,等到了今上即位,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後,情況就變了。

執政者從壓根就不關心百姓在家裡面幹什麼(只要他們不犯法就好了)的黃老學派,變成了商賈的死敵,儒家和法家。

於是,一道告緡令之下,亡魂無數。

大量的手工業者和富商豪強,瞬間灰飛煙滅。

他們的財產、土地、生產資料,統統充公。

錢糧充入國庫,房屋土地,假與貧民。

社會矛盾瞬間大大減少,國家收入猛增。

雖然主持告緡的楊可如今已死,但,在當時負責分配抄沒土地,假民公田的,正是如今的治粟內史桑弘羊。

至今,桑弘羊統領的大司農衙門,依然在執行着‘假民公田’的政策。

大司農衙門的名冊裡,也保留着數以百萬畝的公田。

此刻,張越就站在這大司農官邸的門口,擡頭望着眼前的官衙,有些詫異。

在他想來,這大司農衙門手握天下財帛,掌握國家經濟命脈。

不說衙門金碧輝煌,至少也得修的漂漂亮亮的吧。

但結果……

眼前的這個官邸,卻顯得有些破舊。

雖然看上去很大,門口衛兵也多,但,衙門的圍牆和大門,恐怕還比不上關中一個普通縣衙的恢弘。

劉進也是傻了眼。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裡就是大司農衙門?”他問着左右。

“殿下,此地就是大司農衙門!”左右都答道。

劉進瞬間就沉下了臉。

長安九卿官邸,他去過好幾個。

最奢華的當屬在未央宮之中的少府衙門,那氣勢簡直就是在腦門上寫了一個字:壕。

哪怕是九卿有司之中,職權和資源最少的大鴻臚衙門,也是朱門紅牆,閣樓水榭連綿。

大鴻臚甚至給自己和官衙的僚屬們,專門耗資修了一個類似未央宮的凌室一樣的地窖,專門存儲冰塊,以供盛夏消暑之用。

但,現在他卻發現,掌握了國家財富,被無數人抨擊爲‘奸佞賊子’‘禍亂國家’‘罪惡滔天’的大司農衙門,卻儉樸的不像話。

“桑內史生平最服平津獻候……”有人小聲的道:“所以,自任官以來,例行節儉……臣曾聽聞,桑內史和其家人的衣物,都是桑夫人帶着下僕養蠶抽絲紡織而得的……”

“那你以前爲何不與孤說……”劉進忽然轉身盯着那個人。

對方聞言,手腳戰慄,拜道:“臣死罪!”

劉進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然後無力的嘆了口氣。

他知道這個事情不能怪此人,此人只是一個小角色,一個小嘍囉。

“起來吧……”他揮揮手,然後看向張越,道:“張侍中,我們一起去見一見桑內史吧!”

“諾!”張越拱手拜道:“願從君命!”

…………………………………………………………

大司農官衙之內,桑弘羊正在伏案處理一批公文。

他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

曾經連續整整一年,放棄休沐日,選擇辦公。

正是這種瘋狂的工作狀態和超強的工作能力,使得他從元狩三年起,無論朝野政局如何變化,國家局勢如何變幻。

這大司農衙門,就是他的一言堂。

哪怕是去年,因爲他的侄子桑勝打着他的旗號在外面與衛氏的子弟勾結,作奸犯科,甚至謀殺他人之事暴露後。

天子雖然免了他的大司農職位,降級爲治粟都尉。

但,卻沒有任命新的大司農。

換而言之,他雖然貶職,但地位和權力照舊。

其實就是罰酒三杯,下不爲例。

以至於,世人稱呼他都不稱桑都尉,而是稱爲桑內史。

其官職治粟都尉,更是直接被人稱爲‘治粟內史’。

桑弘羊正思考着如何處理面前的這些公文時,忽然他的一個親信家臣輕輕走到他身邊,道:“主公,皇長孫與侍中張子重在官邸門口請見!”

桑弘羊聞言,先是一楞,然後就跟一個要去相親的少年一般,激動的跳了起來:“快通知官衙各署,與我出迎!”

皇長孫啊!

這可是皇長孫!

桑弘羊做夢都想要見一面,與之交談的對象。

可惜,一直不能如願。

如今對方自己送上門來了?

太好了!

桑弘羊有一肚子話想與對方說。

大司農衙門的工作以及鹽鐵系統的事情,他都需要好好的向國家未來的至尊交個底。

因爲……

大司農和鹽鐵轉賣、平準均輸系統決不能變動。

一動就要出大問題!

作爲國家的錢袋子,桑弘羊太清楚,如今的漢室究竟有多麼依賴鹽鐵收入和平準均輸的商稅。

沒有這些收入,光靠田稅。

漢室連俸祿都可能發不出去!

可惜的是,太子和皇長孫,一直被穀梁學派包圍。

他想盡辦法,也不能接觸,更別提找個機會,好好談談心了。

如今,皇長孫卻親自上門?

這是天賜良機!

至於那個什麼侍中?

或許比較重要……

但比起皇長孫來,無疑就是路人甲乙丙丁,被桑弘羊直接過濾掉了。

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七百四十四節 打不過就叫爸爸來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六百八十九節 喝熱水運動(2)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八百四十二節 領袖(2)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兩百九十五節 面聖(2)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五百九十七節 砍瓜切菜(2)第兩百九十二節 安排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兩百三十七節 公孫敬聲的陽謀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六十三章 崩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餘波 【求首訂】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三百五十一節 長樂宮宴(2)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一百六十章 衆生百態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六章 瑾瑜木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三百六十三節 儒墨合一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七十二章 風雲(1)第二章 變色龍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兩百九十九節 爾虞我詐(2)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