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

時至平明,天色漸漸微亮,啓明星的光芒開始閃爍在天際。

此時的未央宮,所有的宮門全部洞開。

數千名甲士,持戟站立在宮闕走廊兩側。

一面面黑龍旗,迎風招展。

象徵漢家火德的赤色,成爲未央宮的主色調。

就連宮牆的牆壁,也被重新粉刷上了紅色的塗料。

而在宣室殿之中,此刻,已經有着絲竹琴瑟鐘鳴之聲傳出。

古老的吟誦之聲,迴響在宮闕的走廊中。

“夜如何其?夜鄉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

而數以千計的貴族將軍宗室官吏,人人肅穆不已,手持玉芴,靜立在宣室殿下的迴廊兩側。

以文武分野,排成了兩個密密麻麻的縱隊。

一眼望過去,幾乎讓人看不到盡頭。

作爲侍中官,張越自然跟着宗正卿劉屈氂、太常卿商丘成站在左側,位居於稍微靠前的位置。

而光祿勳韓說、執金吾王莽等人則站到了右側,與將軍列侯們在一起。

當然,現在漢室,文武之間界限並不明顯。

文官可以爲將,武將也可以牧民。

當世世人推崇的大丈夫,就是那種上馬打匈奴,下馬撫萬民的文武全才!

所以,其實站在那邊,只是一個象徵性的。

就像現在的文官首領之一的商丘成,在歷史上就多次領兵出征,還打的有聲有色。

而武將首領的王莽,在內政方面的造詣也不錯。

歷史上,其在李廣利全軍覆沒後,靠着屯田和種田,硬是在抵禦匈奴的侵擾同時,在輪臺和居延,屯田三十萬畝,底定了宣帝對匈奴的戰略大反攻的物質基礎。

“天子臨朝了……”張越聽着從宣室殿內傳出來的吟誦聲,做出判斷。

果不其然,須臾之後,宮中的樂聲就變幻了曲調。

從《庭燎》之樂,換成了大氣磅礴的《大明》。

吟誦者也由原先低沉婉轉的士大夫,變成了嗓音洪亮的武官。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恢弘的腔調,讓人精神一振,肅立多時的文武百官們,也直起了腰桿,等候着來自天子的召喚。

在充滿了王者威勢的《大明》樂中,懸掛在宣室殿前的編鐘,連響三十六聲。

然後,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尚書令張安世,持着節旄,身穿盛裝,站到了臺階前,清聲唱諾道:“唯漢延和元年冬亥月甲子(十月是亥月),歲在已醜,羣臣陛見,請大鴻臚導之以禮,太常卿教之以儀,勿有失禮失儀!”

大鴻臚戴仁出列拜道:“唯,臣不敢失職!”

太常卿商丘成也拜道:“唯,臣不敢失職!”

張安世持節向南,拜道:“羣臣請次第趨見!”

張越與其他大臣,連忙出列,拜道:“唯!”

然後起身,持着玉芴,亦步亦趨的跟上自己前面的九卿列侯們,小心翼翼的拾階而上。

這可是一個高難度的動作!

尋常人若沒有經過訓練,根本掌握不了。

按照賈誼賈長沙當年所作的《容經》之中的說法,大臣入朝,朝見天子,進必趨,退必趨。

尤其是在大朝議上,趨禮要求相當之嚴格。

所謂行則‘趨以微磬之容,飄然翼然,肩狀若流,足如射箭’,而其轉向更是要求‘旋以微磬之容,其始動也,穆如驚倏,其固復也,旄如濯絲’。

後世有部不錯的電視劇《軍師聯盟》裡,就有着何駙馬教曹芳走路和轉身的劇情。

但劇中何駙馬的姿態和行容,要是按照賈長沙的標準來看,肯定不合格!

反正,就是張越,也爲了今天,練了差不多兩個月,才勉勉強強,將將及格。

但不要緊,在場的羣臣之中,駙馬都尉金日磾和奉車都尉霍光,都是漢家有名的趨禮專家。

特別是霍光,曾有人特地觀察他上朝,連續數了十幾次他的步數,結果發現,他每次所用的步數,都是一模一樣。

更誇張的還是,霍光的腳步,每一步都分毫不差。

上一次,他用十步走了多遠,這一次也是一模一樣!

簡直是恐怖!

所以,張越就盯着霍光的舉止,他的頭怎麼低,低多少,自己也怎麼低,他的手擡多高,自己也擡多高。

還別說,這樣一來,張越輕鬆過關。

跟着人羣,趨進到宣室殿之中。

張越立刻就被眼前的壯觀宮殿,所深深震撼。

宣室殿,大!

非常大!

天子的御座,高居於殿堂之上,御座之下,五十五級臺階,讓人咋舌不已。

後世電視劇中,取景的所謂皇宮、朝堂,與之一比,就像鄉下土財主的客廳一樣寒酸。

而大殿之中,一根根雕龍飛鳳的柱樑,節比林立。

粗略的數了數,至少有上百根柱樑。

柱樑左右,一盞盞連枝燈,已被點燃。

滋滋燃燒的燈油,將這殿堂照耀的恍如白晝。

一排排持戟的衛士,肅立在這些柱樑兩側。

人人神色嚴肅,甲冑鮮明,將這漢家殿堂襯托的分外肅穆、莊嚴。

“侍中公……”太常卿商丘成,輕輕的拉了拉有些出神的張越的衣袖,道:“請借一步說話……”

張越點點頭,跟上前去。

兩人走到殿中的一個柱樑下,商丘成拱手道:“侍中公,今日大朝議,請侍中戎裝持鉞,爲陛下壯威!”

這也是侍中官的本職工作。

每臨朝會,侍中持斧鉞,宿衛天子兩側。

目的就是要藉助侍中官和其他內侍的勇武,來襯托漢天子的威嚴。

漢書《叔孫通傳》就有記載: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

意思就是說,朝會大殿的御座臺階上,通常會陳列數百名武士。

而這些武士,可不是一般人。

《續漢書。禮儀志》中清楚的描述了這些人的來歷:侍中、尚書、謁者、虎賁、羽林郎將執事,皆赤幘陛衛。

本來,在宗周時期,是沒有這一套的。

那時候,周天子的陛階上是用屏風紋飾斧鉞。

但是,荊軻刺秦王,改變了這個傳統。

屏風紋飾斧鉞,換成了真正的衛兵。

而且是全副武裝,手持斧鉞的天子近臣們。

這樣,就算再有荊軻,哪怕開掛,也休想傷到天子一根寒毛。

荊軻刺秦王,秦王繞柱走,成爲了千古絕唱。

張越當然不會拒絕,連忙拜道:“請太常卿帶路……”

此時,天子的聖駕,還未到來。

在事實上來說,起碼還有一個時辰,這位陛下才會臨朝。

畢竟,僅僅是在京列侯、兩千石和宗室趨進宣室殿,可能也要花一個時辰的時間。

而大臣們沒有來齊,天子先至?

那就是君等臣了!

恐怕當今漢室,還沒有人有這麼大面子和這麼大的膽子。

於是,在商丘成的引領下,張越來到了宣室殿正殿一側的一個偏殿之中。

早有等候在此的禮儀官,將張越帶到了一個靜室。

然後,侍女們一擁而上,將張越身上的朝服解下來,換上了戎裝。

張越看着銅鏡之中的自己,身着甲冑,赤袍在後,貂蟬冠下的容顏,頗爲英武。

“侍中公,此乃您用的玄鉞!”一個禮官,將一柄碩大的鐵製兵器,送到了張越手上。

這是一種巨大的斧狀兵器!

拿在手裡,掂量了一下,張越感覺起碼有個三十來公斤!

刀刃寬大而鋒利,拿在手裡,矗立起來,看上去也是威武不凡,賣相十足。

這也是這種兵器,自商周以來,就被統治者用爲儀仗兵器的緣故。

這麼一柄大斧,光是立在那裡,視覺衝擊力就已經很強了。

很容易就懾服朝臣!

更何況,持有這種兵器的武士,足有數百人!

當你面對幾百個拿着大斧的壯漢,氣勢洶洶的狠狠的盯着你的時候,哪怕膽子再大,恐怕心裡也會發毛了。

拿着這柄玄鉞,張越微微笑了笑,感覺這柄兵器很配自己!

商周的時候,婦好就曾持斧鉞,板蕩天下,維護商王朝的威嚴與統一。

今天,自己也拿上了斧鉞。

這說明了什麼?

這是天意啊!

天讓自己以斧鉞,鞭笞青徐揚的渣渣們。

順便,再給天下羣臣們演繹一下,什麼叫ppt的正確用法。

………………………………

一個時辰之後,在京兩千石、列侯、宗室,基本都在太常卿和大鴻臚的有司引導下,步入了宣室殿中,並且各自在禮官的引導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數百文武大臣,臨襟正坐。

等候着天子御駕駕臨。

而張越,則被安排着,站到了御座之下的臺階一側,正好和揹着高帝斬白蛇劍的上官桀相對而視。

這也是上官桀,最後揹負此劍,參與朝會了。

今天之後,這個保管高帝斬白蛇劍的任務,就要交給趙充國了。

而在張越的上方,是奉車都尉霍光與駙馬都尉金日磾組成的御前侍衛二人組。

霍光、金日磾之上,就是御座所在了。

尚書令張安世,持着一部七尺《律書》站在御座一側,表情肅穆。

平明五刻(大約是五點左右),天子攆車被數十名衛士,擡着從宣室殿東側迴廊進入大殿。

大鴻臚戴仁立刻唱諾:“天子駕臨,百官恭迎!”

而張越等戎裝侍衛,則紛紛舉起自己手裡的兵器,怒目圓睜,看向羣臣,一副‘哥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的神色,口中更是大聲吶喊了起來:“警!”

羣臣立刻起身,來到殿中,分成兩列,朝着天子攆車恭身拜道:“臣等恭迎吾皇,願吾皇萬壽無疆!”

於是,宣室殿之中的樂官輕輕揮手,編鐘、鼓瑟之聲,頓時大響。

神聖的《天保》之樂響了起來。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殿中兩側的博士們,首先吟誦。

“俾爾單厚,何福不除?……”站立在陛階兩側的尚書、侍中們,也跟着唱諾起來。

在齊聲的讚美之中,天子攆車,緩緩走上御階。

然後,在御座之前,停了下來。

伴隨着《天保》之樂的結尾,大漢天子盛裝袞服,輕輕走下攆車。

此時,天保之聲,也到了結尾。

不止博士和侍衛,羣臣也都紛紛恭身,面朝天子,一邊頓首匍匐,一邊長聲而贊:“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羣黎百姓,遍爲爾德!”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願太一之靈,五帝之神,列祖列宗,永保我君!”

天子提起綬帶,端坐到御座上,然後面朝羣臣,微微揮手,道:“朕自承先帝遺命,獲保宗廟,迄今四十有七年,四十七年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夙興夜寐,恐朕之不德,以羞先帝遺德也!”

“賴宗廟之靈,羣臣輔佐,將士用命,四十七年來,雖屢有災異、兵戈之事,然天下大體安康,百姓大體安居,此羣臣用力,將士用命也!”

“然……”天子冠琉無風自動,琉珠後的神色,無人能看清,但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位陛下,要發飆了。

於是,羣臣紛紛俯首,匍匐在地,瑟瑟發抖。

“今夏旱災,關中百姓或有不躬耕之念,而貴戚之流,殘虐人民,盤剝百姓,致使萬年太廟神靈受驚,此朕之不德,不能佐百姓,無以奉宗廟也!”

羣臣頓時連大氣都不敢出了。

這位陛下,字字誅心啊!

什麼‘此朕之不德,不能佐百姓,無以奉宗廟’?

這是把大家,這數百位兩千石、九卿、列侯和宗室諸侯架在火上烤啊!

但這又是就發生在不久前的事實,誰也不能說什麼不對。

萬年縣衙被焚,太廟受驚是肯定的。

萬一太上皇他老人家覺得不爽了,去找高帝嘮叨嘮叨,高帝神靈一發怒,讓高廟的瓦被風吹落幾塊下來。

這滿朝文武,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沒有辦法,大家只好羣體恭身再拜,道:“臣等萬死!”

天子掃着羣臣,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敲打下去,說不定就要死人,於是適可而止,朗聲道:“諺曰:前車之鑑,後車之覆,佐百姓,安天下,此太宗之所以盛德也;輕田稅,除肉刑,澤被蒼生,此先帝之所以治安天下也!”

“朕今欲上參堯舜,下配三王,而朕之不敏、不德,此天下士大夫公卿之所共見,卿等皆明於古今之事,必有能教朕者!”

“其令九卿、列侯、諸博士,鹹以書對,著之於篇,朕必將親覽之!”

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七百六十四節 拍馬大策(1)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八百一十一節 權衡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五百二十七節 倒勾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學閥的第一步第三百零四節 ‘君子’之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節 天下誰屬(1)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八百九十七節 秣兵歷馬(2)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2)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八十章 面聖(1)第五百三十九節 送妹子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五百四十二節 金日磾眼中的張越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一百九十七章 面聖 (1)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三百二十六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1)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第八十七章 用之則爲龍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四章 神奇的空間(1)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三十六章 來自網遊的經驗第六百二十三節 快去抱大腿!(補更2/4)第九章 神秘老人 (2)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六百九十三節 秉畀炎火(1)第六百九十九節 怪獸(3)第七百一十八節 諸子齊聚(3)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將趙破奴!第六百三十三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2)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三百二十五節 學閥之路從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