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死劫

問題在於,讓老朱逃過了洪武三十一年的死劫,對自身是好處大?還是對朱允炆好處大?

朱允熥不可能去做賣力不討好的事,因此在做出決議之前,就必須好好了解了解朱允炆這個草包的拉胯程度。

“向東見過殿下!”

李漆推開大門,常向東走進書房。

“坐吧,這兩年辛苦了!”

經過了兩年的鍛鍊,常向東身上展露出一份精幹的氣質,別看遷徙的工作朱允熥沒給常向東太高的地位,但陸陸續續管理過幾萬人的遷徙工作,其氣質與瓊海國多數司局級官員已無區別,並因見慣了生死,身上多了一份鐵血的特質。

“不辛苦,能爲殿下勞,是向東的榮幸!”

“虛僞了啊,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朱允熥笑道。

“此乃殿下的辦公之地!”常向東露出憨憨的笑容,“氣派,威嚴,讓人心生敬畏!”

聞言,朱允熥笑了笑,“今日來找有兩件事,想聽聽你的看法!”

“第一,關於你自己,按照原先的考慮,我是打算讓你休息一下,好好接觸瓊海國的變化,跟着在鴻學班內待上一年沉澱沉澱,然後因功升遷的司局級官員,位置呢我也替你考慮過,財政部度支司司長!”

原先的戶部與瓊海國內被朱允熥砍了一刀,行政這邊只留財政部,負責收稅的部分被丟進了司法體系。

戶部轉變爲財政,權重在六部下大大下降,加上暫時還沒有領頭的尚書,一切支出朱允熥一筆而決,在行政六部中的地位可能還沒有沈秀和統領的商部高。

可誰都清楚這是暫時,預想中的財政部,在未來勢必會成爲行政六部的錢袋子,哪怕這個錢袋子不如大明戶部那般豐厚,但那也是錢袋子啊!

而度支司就是財政部勾絕各種支出的重要環節,有點宋朝三司的味道,是錢袋子的塑封口。

“殿下,向東過去的一切是常家給的,現在是殿下給的,北返南京殿下身邊不能無人,我願意給殿下走一趟南京,正好也見見家中老小,還望殿下成全!”

常向東是明白人。

一時的權重有什麼用,瓊海國說是法制,但法源自於朱允熥,朱允熥認可的那纔是法,。

無論朱允熥如何強調法,秩序的重要,歸根究底還是人治,不可能出現朱允熥搞出來的東西最終束縛了朱允熥,後代可能身爲一切的開創者,朱允熥絕對不在這一套規則內。

更何況選擇財政部影子都沒呢!

“好,缺失的教育環節,本王給你親自上課,絕對不會讓你在資歷這一塊成爲短板!”

兩年時間,常向東確實是歷練出來了!

“此行你跟我北返南京,就跟着我吧,我會教你一點不同的東西,另外就鳳陽郡王你怎麼看?”

“鳳陽郡王?”

常向東沉默了片刻,語言經一番組織後說道,“外秀內空,心智不堅,多謀而少思,性格多受外界影響,處事決斷成則沾沾自喜,敗則遷怒他人,而且沒有半點擔當!”

“這個評價在我這說說就可以了!”

朱允熥笑了笑,這和他記憶中朱允炆大差不差,“你覺得如今能影響朱允炆的有幾人?”

“李景隆是其一,其身邊的方孝孺次之,不過此人爲宋濂弟子,我們接觸不到!”

“行了,我知道了,今天就到這裡,你先去休息一會,一會一起用餐!”

方孝孺,是個大才之人。

但其身份與朱允熥對立,其師宋濂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秉承朱熹那一套,瓊海講得是行知合一,掀得就是朱熹那一套,兩方根本尿不到一塊去,所以朱允熥也懶得關心此人。

愛死死去,朱棣誅了他十族,日後真要不聽話,朱允熥也會誅他十族,正好借他腦袋殺雞儆猴,成爲撕裂名教那一套的開口。

“是!”

常向東起身離開。

“再跑一趟,讓王圭,空靈道長等人準備準備,後日我將教學甘油提取,硝酸甘油演練之法!”

朱允炆如此不堪,身邊又有李景隆這麼一號人物,就目前這情況,給老朱續命一波的好處不小。

能多安穩一個月就多一個月,反正老朱七十了,續了一波也不怕老朱活到八十。

因此相關的準備要先動起來!

加之甘油爲火藥的組成部分,工部本就該掌握,提前一波弄出成品,最終成品還不是在他手上,最終是否交給朱元璋,他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去考慮不是嗎?

“大王,1+3計劃已經確定,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落實,一年的時間瓊海國當不會有什麼大事,只是目前還有一個問題,朝奉之禮當如何準備?”

次日,清早黃子澄走上二樓辦公室。

敲敲打打一個月,未來四年的計劃總算弄出來了,照着這份走加上內閣表決制度的存在,朱允熥離開一段時間也不怕。

只是涉及到朝奉之禮則需要考量了。

送禮不能太重,但也不能太輕,誠意滿滿的同時,也需要體現某種不足,總之這裡面存在一門學問!

瓊海國沒有禮部,提醒彙報此事只能是黃子澄。

“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麼規矩?”

朱允熥微微皺眉。

在名教執掌禮法的封建王朝,朝奉制度歷來被後世所詬病的,往往是送來一堆垃圾,賞賜去一堆寶物,還帶所謂的保護。

有些時候更是爲了一張臉面,自家吃糠喝稀,也要外送金銀珠寶。

怎麼理解都理解不了。

好的現在朱允熥是朝奉的那個人,不需要支出太多,但總不能就普普通通,怎麼說這裡面存在着爺孫關係。

“朝奉一方倒是沒什麼規矩,但過去諸國朝奉多會擺出點花樣,名頭更大,實際如何無關緊要,考慮到大王的身份,外加我國與大明的關係,第一次朝奉輕了不好!”黃子澄掏出一張表格,“這是我和解開先生一起列的禮單,大王不妨看一看!”

“先生做事允熥是放心的!”

話是這麼說,朱允熥還是第一時間接了過來。、

“寶瓶九件是不是多了一點,我們知道不值錢,就是沙子搞出來,但中原不知道,三件如何?”

“六件吧,畢竟是第一次!”

第364章 引而不發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29章 說服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14章行商方式第463章 匯聚第506章 策劃書第36章 萬畝良田第461章 彪悍之氣第482章 言語凌亂第254章 不言而喻第344章 突擊培訓第297章 犧牲品第245章 折票第206章 齊活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153章 以工代賑第271章 臣子的根本第71章 額定的物資第495章 補充第317章 老不死第27章 出言相勸第445章 漁港第313章 理智的判斷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258章 明媒正娶第328章 小躁第508章 繪製組第381章仁慈第164章 放飛自我第520章 比例不變第514章 實盤操作第111章 財大氣粗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163章 公文第501章 自家人第79章 不被信任的人第61章 碼頭第411章 合理第22章 重點培養第110章 賑濟災民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80章 追求飛昇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316章 突破第97章 封閉第437章 提議第44章 承諾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537章 藥材種植第10章 沈秀和第399章 籌錢第15章黑心的事第561章 倭寇第100章 修繕水利第536章 先扣爲敬第253章 約束第447章 籠罩第261章 毫無責任感第269章 陰險第180章 不對勁第395章 不確定第154章 強勢勸解第311章 證據凌亂第533章 真龍論第288章 扶家魔第154章 強勢勸解第249章 冬獵第10章 沈秀和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158章 不解第113章 匯合第137章 前期安排第178章 寶鈔貶值第285章 風帆無力第72章 賠禮第16章現在不後悔第115章 天然寶藏第436章 月俸第83章 質樸第137章 前期安排第398章 繼宗第433章 壓制第21章 根本沒辦法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546章 夜長夢多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273章 民間勢力第321章 邏輯第547章 配套設施第64章 失了心智第123章 告知第259章 添丁第243章 無資格第448章 颶風來襲第559章 猜測第448章 颶風來襲第303章 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