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好奇

因此今日吳王纔有此提醒!”

至此,朱允炆默默的點了點頭,“的確是這麼一回事,只是我很好奇,我都沒看出來的事情,允熥是怎麼看出來,這可不像允熥過去的表現!”

朱允炆能力沒提升,但疑神疑鬼這點上卻有了君主的摸樣。

“殿下怕是忘了,吳王殿下與商賈接觸頗多,錢財之事,商賈歷來最爲敏感,看看現在外面高漲琉璃價格!”

“這算不算是……錯有錯着!”

事情理順了,什麼都看上去沒問題,那點小小的疑心也是散掉,越發覺得方孝孺的分析就是朱允熥所想。

“只是,我當如何處置?”

“一動不如一靜,不出意外的,陛下真要有心,明日大朝會必定有所表現,殿下完全你可以等明日結束之後再說!”方孝孺提醒道。

“既然如此那就先停一停!”

勸解朱元璋,那是朱允熥對支持自己文人的交代,是對名教的交代。

可相對於給文人交代,他更需要對朱元璋有交代,這點朱允炆還是拎得清的!

……

“可憐的孩子,又要掉坑裡去了!”

送走朱允炆,朱允熥回到花園,便看到張定邊這老貨操持着茶具。

“關我屁事,我只是給他一個支點,怎麼做還是要看他自己的,最後選擇去迎合誰,那就看他自身。

再說了,那些江南士族真就節儉?

恐怕不見得吧!

之前江浙一帶的商戶沒得選,不和江南士族聯合,他們就沒有話語權,待在老家都要被個百般刁難,更別說將貨物賣出江浙一帶。

聯合,除了聯合再無第二選。

可如今時代變了,頂級的商衆找上了朱允熥,中層自然望風而動,江南一代的財權開始分離,只是文人暫時還沒發現,畢竟沒人會傻得現在就斷了對士族的供奉。

更重要的在不知琉璃內部的情況下,琉璃之事本就是陽謀!

自唐宋琉璃器皿存在時間已有千年,價值早已深入人心,或許還比不上金銀這樣的硬通貨,但其價值也在銅錢之上,加上工藝,藝術品的加持。

真要由朱元璋來講故事,識破可能幾乎爲零。

甚至與在朱允熥的看來,當這些士族力量知曉琉璃來自瓊海國來,首先做的斷然不會去查清琉璃是怎麼製造出來,因爲這就不在他們思維理解中,而且也沒這個膽子,在一位國主親王的眼皮子底下去探查究竟,最多暗中怒罵朱允熥這小兒好運,跟着貼過臉來合作,甚至要求江南一待的大商人多與瓊海國聯繫,以從朱允熥身邊得到更多可以“傳家”的琉璃器。

而朱允熥只需封死這一塊,並且以低廉的價格少量的放出一部分,便可以將自己裝扮成爲在朱元璋,朱允炆強壓下不得不配合的角色。

日後真的要爆了,對於朱允熥的人設也會有太大的影響,更爲重要的是,屆時這些江南士族未必還存在?

轉身快的一視同仁,轉身慢的那就讓歷史車輪將他們碾碎。

朱允熥要的平靜,也就未來七八年而已。

“一幫狗養的東西,一個個自認聰明,算計無雙。

當年張士誠在世的時候,就敢派出宋濂投靠還只是吳王的朱元璋,多方落子,自覺怎麼來都不會輸的太慘。

可惜,他們根本不知道你在瓊州搞什麼,那是要掘他們的根!”

張定邊笑道。

“別把算我說怎麼,掘根,我只是要破名教的套路而已,信不信等大勢在我之時,這些士族見大事不妙,第一個將名教踹下神壇就是他們!”朱允熥冷聲笑道。

名教,可以保護他們利益,那就神聖無比。

不能保護他們的利益,那就是連擦屁股紙都不如。

歷史上,風雲激盪,但轉身最快,轉身後最狠的也就是這些士族,他們不在意皇位是誰,主意是什麼,他們只在於利益在那邊。

“別說,還真有這種可能,說是張士誠失了民心,但根本還是張士誠破壞了規矩,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若是利益依舊……”

經歷過那段時代的張定邊笑道。

士族的嘴臉,張定邊可是看到過。

三國時代,除了呂布這一三姓家奴,大宣特宣,弄得全天下都知道。

可那些舉起反旗的大漢門閥,則一個個通過春秋筆法寫成大義在身的摸樣,與本質而言,這些人不都是造反嗎?

與大漢皇朝而言,這些人的所作所爲甚至比呂布還要惡劣。

至少呂布是沒得多少大漢的照顧,可袁家,曹操,劉備之流,哪一家的富貴不是來自大漢?

“關鍵就要看會不會演戲,演好了,經春秋筆法渲染那就正義的,演不好,那就是要被人釘上恥辱柱!”

朱允熥一臉嘲諷的笑道。

“富江(陸柄鍾),拜見國主!”

入夜,宵禁之前,富江與陸柄鍾得召進入王府。

“坐吧!”

看着眼前的兩人,朱允熥笑了笑。

“不知國主,今夜召喚我等所爲何事,若是爲西山之事,富某與柄鍾兄已經解決,產權證明三日內便可以送抵南京!”富江一身富態的坐下,笑起來活像一尊彌勒佛。

“西山之事辦妥了?”

聞言,朱允熥眨了眨眼,他不是爲了西山的事情召見他們,而是爲了明日可能發生的事,唯恐跟隨自己的商衆走錯了節奏,故而再提醒一波,卻不想西山的事竟然已經成了。

這纔多久的事情,很效率啊!

土地問題歷來繁瑣,哪怕西山本是一塊三不管地帶,可當從其有價值的那一刻開始,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少得了要被人做些手腳。

西山無產出是一會,但怎麼說也是一塊完整的土地。

陸柄鍾笑着點了點頭,“確實是費了一些手腳,好在最終西山還是整體拿下了,爲了避免引人矚目,西山的原住民我們準備遷徙進江西,由印染行會負責安排,正月之前可抵達湖州,戶籍也會做好安排,只要這些人不鬧事,就不會出什麼大事!”

“事情能用錢解決,那就是最好的辦法,現在花了多少,日後總能補充回來!”

在朱允熥的眼中,能花錢解決的事情,最好還是花錢。

原住民再少,那也是大明子民,祖祖輩輩生活在西山,情感上多少還是難以割捨,若是出了什麼事情,解決問題簡單,麻煩的就是圍繞此事可能引來的變故。

第369章 束縛第90章 不愁發展不起來第38章 進行商議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384章商賈的力量第379章海外貿易的擴張第350章 通縮第415章 如此強烈第187章 完全不同第171章 白紙越來越多第179章 瘋狂第501章 自家人第47章 拿捏第374章 擴張第257章 不瞭解第166章 發狂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57章 登記造冊第301章 淚眼婆娑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98章 驛站第218章 核心第538章 信件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192章 訓練兵卒第226章 完善的部門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76章 溝通一番第240章 好奇第213章 單一的猜測第50章 信息泄密第50章 信息泄密第571章 戲碼第340章 賜婚聖旨第64章 失了心智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465章 分析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451章 失分點第152章 嚴密第401章 有心無力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533章 真龍論第290章 上升趨勢第75章 不參假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490章 毫無遮掩第360章 人心太難把控第449章 成員第188章 嘴賤第439章 賞銀第445章 漁港第463章 匯聚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294章 改觀第240章 好奇第48章 撕破臉面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37章 講究平衡第500章 高齡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227章 抵達第96章 誤會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207章 多爭取幾個第509章 理所應當第497章 真龍天子的認知第332章 羞愧第346章 太狠第438章 代表高消費第223章 不會去拒絕第498章 疲憊第580章 發矇第324章 厭惡第92章 不能讓他失望第497章 負責人第573章 思考第41章 憲級公約第31章 核心第73章 訓練第189章 背鍋俠第579章 販賣鐵器第558章 蹩腳第52章 代表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564章 鄙視第15章黑心的事第513章 千人有千樣第479章 算術科?第267章 母老虎第256章 惶恐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476章 金牌第193章浩浩蕩蕩第437章 平層第369章 束縛第138章 意見彙總第210章 賞諸兵第430章 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