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反常

一位長久待機的帝王,能改變其心意的人多已死了,近來又沒什麼大事,怎麼可能做出這般反常的事?

還有就是什麼時候冊封朱允炆,您老不考慮嗎?

朱允炆剛得大功你不去借此良機冊封,莫非還要拖延一段時間,朱允熥那邊都立國三年了!

當初懿文太子死後,那個急切的要立下儲位的君王,莫非不是您老?

再說了,不冊封去歲你幹嘛將諸王長子入京?

搞不懂,摸不透,每一樣都帶了一點,但每一樣的結果無不超出他們猜測!

“……餘一人之罪,無及萬夫……”

就在各類猜測的同時,曾多次出現在罪已詔中的兩句九字之言化爲音符出現在奉先殿內,驚恐之下無數人本該低頭聆聽聖旨的諸臣紛紛惶恐的擡起頭來,看着御座上那道身影,跟着又連忙低下頭來。

要出大事!

罪已詔!

洪武大帝竟然下了罪已詔,這可是罪已詔啊,而且還是爲了寶鈔下的,這是要變天的節奏!

……

罪已詔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皇帝下詔書,承認自己做錯了,向上天以及百姓承認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下詔多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遇天災,或者就是政權出現不穩的時,一般來說效果都非常好,畢竟這是皇帝認錯,老天都不追究了你還追究個啥?

只要不是一朝政權還沒到崩潰的地步,罪已詔下發下去,民間多少會給出積極地反饋,從而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

歷史上最著名的罪已詔,爲漢武帝劉徹所下的《輪臺詔》,承認了其窮兵黷武,有害天下的行爲,但下歸下,後面的仗該打還是打,只不過有了這份罪已詔之後,民間的怨氣的確壓下去不少。

而罪已詔最早的記錄則由《尚書》記錄,《尚書•湯誥》所記就是大禹,商湯兩人的罪已詔。

對此記載大致是大禹等帝位,無意中看到犯罪的人,就傷心地傷心地哭了起來,左右問其遠古,禹曰“堯舜之時,民皆用堯舜之心爲心,而予爲君,百姓各以其心爲心,是以痛之。”

如果這不是編的,那就是中華歷史上第一份口述的罪已詔。

而第一份明文的罪已詔,則在商滅夏侯,湯佈告天下,安撫民心所有,史稱“湯誥”,在“湯誥”中,商湯檢討了自己過錯了,伴隨着這份詔書取得了預期效果,後來又被百般附會逐漸神化。

這纔有了罪已詔的模版!

至於“餘一人之罪,無及萬夫”則出自《呂氏春秋》,發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經成了範文模版,與後世罪已詔中常現!

……

可問題是朱元璋是什麼人?

自古得位最正,強權霸道之極的存在,那是連到馬皇后,朱標苦心勸說都聽不進的主,用老朱自己的話說,真要有罪,那也罪在百官,咱請他們出來治理天下,天下出事豈是我的過錯?

然而這是逼得全天下爲其低頭的帝王,卻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自己下了罪已詔……所有人的腦子在這一刻都感覺不夠用了。

“夠狠,夠硬,看來在寶鈔之事上,老朱是下了死決心了!”

一切的始作俑者,朱允熥在這一刻全身都顫抖起來,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因爲激動!

真的激動!

禮數古代皇帝,全數四百多人,平庸者三百八十多人,有所功績者不過數十人,而能稱之爲帝王不過兩手。

就算是拿各朝開國皇帝來說,能和老朱相比也就秦始皇一人。

能與這位大帝同時代,那是百姓的福分,是天下的福分,唯獨不是官員勳貴的福分,可朱允熥是有後世記憶的,無比清楚在歷史正面積極性上,朱元璋的存在代表了什麼!

朱元璋肯定是有瑕疵的,但瑕不掩瑜,這絕對是好皇帝。

能難的是年進七旬,朱元璋還在不斷學習,如今更是爲了民生考慮,於晚年發下這一份詔書。

要知道,硬漢狠人朱元璋,在歷史上可是半分罪已詔都沒有下過!

這樣的態度,這樣的果決,所圖爲民,所慮爲國,難道不應該去學習嗎?

石破天驚!

真正的石破天驚,奉先殿內所有人呼吸都在這一刻停止,腦子則轉得飛快,再心思單純的人在這一刻也明白,聖旨接下來的內容恐影響大明數十年,乃是數百年之久,並且包含了朱元璋的意志,無數人將因此而生,但會有更多的人或將因此而死!

刺激啊!

這場大朝會真的刺激,不按常理的牌出的一套一套……

之前朱允熥那通王八拳,之前被人當做歷年大朝會的巔峰操作,沒想到最後這份聖旨纔是。

要不是真的不方便,所有人都想端上一壺茶好嘮叨嘮叨。

無奈,只能聽下去。

不過聽得更細心,更謹慎,完全沒有早先的浮躁,呼吸節奏下意識的控制起來。

聖旨依舊!

洪亮的聲音依舊,罪已詔只是前文,後面的內容纔是重點。

改革分成三大塊,以朱元璋意志爲中心,吸收了北宋三司的體系,加入了朱允熥的方案。

第一塊爲改制,改制門下省。

門下省,爲三省之一,雛形出現在東漢之時歸屬少府,職責爲侍皇帝左右,贊導衆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進入南北朝之後門下省權勢日益增強,北朝更是政出門下省,爲中央行政中心,隋唐之時執掌機要,負責審查,封駁,簽署奏章,後隨着尚書省崛起,六部權勢逐漸加重而失去權柄,成爲了一個監察機構。

進入洪武年間後伴隨着朱元璋加強皇權,廢除丞相,直接管理六部,如今大明的門下省雖然還在,但已經是一空殼子。

空殼子好啊!

直接就可以拿來用!

首先,明確歸屬,中書省直屬皇帝,不受任何部門管束。

接着就是往裡面填充部門,一遷宮內四司之一的寶鈔司入中書省,二遷宗人府經歷司入中書省,三遷錦衣衛三千戶所入中書省,四遷戶部,度支,鹽科,鈔關並中書省。

三入一併,明確各司歸屬,算是徹徹底底剝奪了戶部,度支,鹽科,鈔關的職權。

……

第二塊,設立銀臺!

銀臺執掌門下省併入八部,執掌全國金銀調度,寶鈔印刷,兌付,金銀銅礦開採等權,非銀臺使者無權對銀臺進行干預。

銀臺,設十一銀臺使,此十一人分別爲宗人府左右宗正,戶部尚書,及下屬八司之長。

……

第11章寶鈔第198章 一臉陰鬱第531章 工部的野望第165章 天然的魔鬼地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316章 突破第107章 不熟練第359章 驛站第511章 開荒第508章 繪製組第565章 打了個對摺第542章 交出答卷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498章 疲憊第99章 安安分分第157章 怠慢第389章大清洗第100章 修繕水利第508章 繪製組第564章 鄙視第227章 抵達第470章 一海之隔第85章 必死無疑第534章 神秘來船第255章 垂直影響力第443章 核心人物第163章 公文第273章 民間勢力第311章 證據凌亂第169章 無視帝王的龍威第406章 跑散了第355章第240章 好奇第174章 名留青史第189章 背鍋俠第296章 不爽很久了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155章 不算罕見第81章 覺悟第467章 淋漓精緻第543章 勢要前行第53章 不關心第378章大型居民區第410章 公文第260章 玩物第246章 金庫第431章 死記硬背第339章 說三道四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554章 港口停靠第291章 妙不可言第264章 賑災的失敗第578章 孝敬第304章 偶遇第444章 記上一筆第461章 彪悍之氣第579章 販賣鐵器第143章 有何用處第312章 誓言第256章 惶恐第530章 優先採買權第20章後人考慮第555章 再度加碼第291章 妙不可言第453章 提拔第360章 人心太難把控第84章 隱患重重第27章 出言相勸第439章 賞銀第301章 淚眼婆娑第100章 修繕水利第445章 漁港第363章 稀奇物品第552章 屬性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190章 分配第483章 建立功勳第473章 綁定第393章心悸第47章 拿捏第547章 配套設施第399章 籌錢第240章 好奇第66章 狡猾的第354章 慌了第326章 完善制度第466章 支持第563章 錯誤信號第45章 充分的經驗第427章 一次性付清第182章 爵位不要了第13章你着急了第205章 榮譽感第57章 登記造冊第425章 基礎第42章 不得干預第472章 罕見第521章 集訓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