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開荒

糧食這一塊的重要性,我們黎族亦是清楚,外面的糧食我們做不得主,但內裡我們黎族可聚合人手進行開荒。

當然開荒本身就是要做的,想要過好日子,田地就不能少!”

“直接說方案!”

大五指峰地區的開荒籌備,海口方面已經知道。

借開荒聚攏散落在外,戶數,人口較少的村落,配合“下鄉駐點”政策,與西河集中力量,規劃河流,集中開墾良田。

整套方案週期長達十年,計劃開荒土地十二萬多畝,整理大小河道水路八百多裡,完工之後將集中興建城鎮六個,村級單位三十七個。

除自治區人口外,還需對外吸納三四萬人。

“我們的方案是。

每開荒一畝地,增三壇產量,分三年落實。

同時新開土地,每季度上報一次產量,繳納一次田稅。

以新增田畝稅爲參照,每三元田畝稅,增一罈產量,有效期同樣是三年!

具體考覈可由審計體系主持!”

王十三娘很乾脆,也很直白,就是要政策,要高層對黎族的傾斜。

不過這話說的並不讓人感到生厭。

因爲所提要求,並不是單純的要,背後有黎族的付出與貢獻。

開荒,自古以來保境安民,增產糧食,添民富增國運的法子。

一畝田地,在農墾模式之下,一年三產可均產糧七石,八百多斤糧食,百畝就是八萬斤,千畝就是八十萬斤,大五指峰地區真要能在十年內開出十二萬畝,哪怕打個折,一年開一萬畝,穩定效果那也是剛剛的。

就這,政策上傾瀉一些,完全說的過去,畢竟黎族要的也不多,一畝一罈而已。

至於田稅,三元一罈,這比例控的也不錯。

開荒土地,並不是馬上有產,土地產出需經人呵護,不是說撒把種子就能等收成的。

海南有天氣條件加持,有了土地懶人也有飯吃,可單畝產出就少了。

加以田稅爲標準,等於加了一條自我捆綁的鎖鏈,想要更多的酒水產量,黎族就必須對新開土地進行精耕細作,唯有如此才能保證田稅。

以目前瓊海的糧價,三塊一石。

及二成的田稅,一地每新增三元田稅,背後新增的產糧當在六石左右,差不多就是一畝地經一年精耕細作的產出。

兩相結合,說到底就是開一畝地,得三年六壇的份額。

要的真不多!

一番簡單的心算之後,朱允熥笑道,“可以,此方案我同意了,不過流程還是需要你們自己走,尤其是監管監控這一塊怎麼做,如何保證執行,這一信心你們要給出來!”

大五指牌甘蔗酒,作爲大五指峰地區的產業支柱,產量上要是被限,影響的可不僅僅是直接得利者,還得有千千萬萬的農戶。

在無其他產業支撐的自治區。

自治區上交稅收要從酒廠裡來,基礎建設的資金要從酒廠的利益中取,說是甘蔗酒廠綁架了自治區都不爲過。

王十三娘得了朱允熥的支持,自然是喜笑顏開。

產量的變通,林天麓以及其背後的海商得了利益,也沒什麼好說的。

接下來的一路視察,可謂是賓主相宜,唯朱允熥的心裡則不怎麼想。

對於一村,一鎮來說,環單一產業建設問題不大!

可對下屬瓊中,瓊東,保亭三縣,日後還要加一西水縣的大五指峰自治區,如果境內二十三萬百姓,全數要依靠在一個甘蔗酒廠上,這模式顯然是錯誤的。

必須得給自治區再找一個產業。

不僅大五指峰地區如此,其他區域產業也要調整,不然會出大問題的!

可大五指峰地區,還能開發什麼呢?

旅遊,別逗了,瓊海的百姓還沒這份空閒。

水產養殖,海貨都來不及吃,河鮮隨意撈取,加之運輸條件的不足,朱允熥看不出水產養殖的市場。

“三爺,這是怎麼了?”

黎族的人對朱允熥不熟悉,不知道朱允熥已分心他想,可林天麓老熟人了,談妥酒廠的事情後,林天麓便明顯察覺到朱允熥的思想開了小差。

“自治區內,產業相對單一,目前依靠酒廠生活人還很少,但在可預料的未來,隨着種植戶的增多,酒廠必將小部分綁架自治區。

不是說這種模式不好,而是太過簡單,直白。

釀酒很穩,產出也很穩定,憑藉口感和甜度,酒廠的產糧就算再擴十倍,百倍,也不愁賣!

可問題是,自治區內能搞的,其他地方也能做,日後競爭起來,酒廠效益減弱,自治區內的黎族,我們當如何安撫?”

林天麓如果只是一個商人,這話朱允熥肯定不會對他說。

利益相關,他林家一家就佔了酒廠二成乾股,其名下船隊更是甘蔗酒外銷的主要渠道,靠着這一座酒廠,一年賺個三四十萬兩都是少的,隨着酒廠規模變大,銷路擴張,百萬兩都只是一短期目標。

“此事三爺不提,我還真是沒考慮過!”摸了摸下巴,林天麓沉思起來。

商人,內閣閣老,這兩種身份互相成就了今天的林天麓。

不過在大事上,涉及瓊海的事務上,林天麓,沈秀和兩人,閆然是將內閣閣老的身份放在前面,不然也不會提出發放酒牌,依行政手段管制釀酒的法案。

這法案是一把雙刃劍,看似短期內保障了林家等一衆大商賈的利益,然而人有壽,事務有終,誰敢保證自身死後,這套法案不會成爲後代的枷鎖。

今天林天麓等依靠酒牌的競爭,擋住可能的後來者,日後新一代巨頭同樣能怎麼做。

這定的規矩,是瓊海國的玩法。

真要從商人角度出發,就不會定酒牌輪換的時間,以及糧食換份額的法子。

“短期看,做單一產業,集中力量辦大事,好處不少。

但長期看,單一產業太過單薄。

若是走技術路線還好,可釀酒,蒸餾法一點便破,非常容易被複制,被針對的!

事實我都想要端平,做到公平,公正,但具體的羣體上,顯然是不可能的。

想要穩定後方,穩定黎族,就必須做出一定的傾瀉。

人心如此!”

少數民族的問題,歷來都是難題。

林天麓點了點頭,事情就是這樣,黑白之間存有灰,萬事真要丁是丁卯是卯,那纔是愚蠢,“自治區內各類資源講真不少,可能成支柱的,一時之間我是真的想不到。

例如珍木這一塊,山內珍木不少,之前黎族領地漢人難入,珍惜木材難以流出,故而形成了有價無市的局面。

第500章 高齡第236章 不算難第465章 分析第314章 夙願第155章 不算罕見第414章 花費無數第374章 擴張第465章 分析第457章 特殊的事第13章你着急了第246章 金庫第163章 公文第388章答案第580章 發矇第58章 羨慕非凡第501章 自家人第466章 支持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434章 質量,第155章 不算罕見第419章 佈局全球第326章 完善制度第369章 束縛第516章 一場考驗第58章 羨慕非凡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202章 透徹第518章 號令第509章 理所應當第425章 基礎第514章 實盤操作第283章 廣泛傳播第320章 科技產品第572章 特例第431章 死記硬背第85章 必死無疑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203章 目的達成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507章 物力短缺第112章 忽悠第144章 異想天開第247章 彈劾第494章 掠奪第480章 拍板第416章 昏迷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466章 支持第369章 束縛第450章 死亡第566章 南北勢力第554章 港口停靠第489章 清理第300章 證婚人第286章 身份崇高第150章 求生足跡第337章 爆發第262章 躲躲藏藏第410章 公文第68章 調理身體第170章 造反稱王第167章 剔除第400章 再次壯大第24章 一言三變第243章 無資格第126章 悶聲發財第89章 齷齪第555章 再度加碼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272章 新兵耕種第245章 折票第241章 優先考慮第445章 漁港第307章 無力接待第6章 老人第373章 和睦第519章 一顆定心丸第63章 執行第5章 安排第559章 猜測第290章 上升趨勢第52章 代表第202章 透徹第406章 跑散了第38章 進行商議第423章 對比參照第465章 分析第470章 一海之隔第255章 垂直影響力第310章 維護第101章 一致好評第386章負責第554章 港口停靠第245章 折票第196章 狩獵第425章 基礎第379章海外貿易的擴張第422章 新訓第387章觀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