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廣築城?

高拱拖着疲憊的身體,隨着傳侍太監走進了文華殿中。

這些日子以來,高拱更瘦了,臉上的皮都快掛不住肉,和當年擔任翰林時候微胖的樣子判若兩人。

如今整個京師的官員,都稱呼這位高閣老爲拗相公。

高拱聽到這個綽號反而以爲喜,拗相公是當年宋代官員稱呼王安石的綽號,能夠和這位北宋著名變法家並列,更能表示自己推行新務維新的態度。

但是這些日子,高拱越發的覺得國事艱難。

政治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是瞬息改變的。

這也是爲什麼在賭博國運的時候,總期待用軍事上的勝利來解決政治問題。

打仗難,但是和政治比起來,打仗這點難就不算什麼了。

就好比一個一直在輸錢的賭徒,想要找到贏錢的策略慢慢回本太困難,還不如發動一場戰爭梭哈賭命反而更現實些。

可現在的問題是,東南根本不想要和明軍拼命,而三鎮的明廷新軍也沒有底氣和東南拼命。

事情就只能這麼僵住了。

如今整個華北的糧食,都要投入到山東這個無底洞一樣的戰場上。

湖廣那邊也是壞消息不斷,雖然東南新軍進入武昌城後,也無法進攻湖廣其他地區。

但是這支扎進了明廷心臟的軍隊,還是影響了今年湖廣夏糧的徵收。

攔腰截斷的長江航線,讓明廷運輸糧食的成本高了很多。

明廷的政治問題,主打就是一個積重難返,按下葫蘆浮起瓢。

文華殿中,高居在御座上的隆慶皇帝也瘦了一些。

皇帝臉上有着不正常的潮紅,精神也有些萎靡。

內閣三名輔臣和六部大臣走進文華殿之後,皇帝迫不及待的問道:

“東南賊是否真的造出了能飛天的東西?”

內閣首輔楊博此時也不能再裝死了,他上前說道:

“回稟陛下,根據天津衛查探的情況,東南賊確實製造出了能夠飛天的裝置,還有人目擊從裝置中走出三名東南賊的士兵,這裝置不僅僅能飛,還能載人。”

皇帝大爲驚恐的說道:“大沽距離京師不遠,若是此物飛到紫禁城如何是好?”

果然,皇帝恐懼的並不是熱氣球對戰場偵查的作用,而是擔心自己的安全。

當敵人能夠飛在天上,京師城牆和紫禁城的城牆不能給皇帝提供安全感,這纔是如今朝堂最大的恐慌。

看到皇帝這幅樣子,高拱只能站出來說道:

“啓稟陛下,其實東南賊造的東西,並不是什麼玄妙的仙器。”

“這不過是大號的孔明燈罷了。”

聽到孔明燈,皇帝立刻明白了,鰲山燈才放過,當時一千隻孔明燈升空的景象還留在皇帝的記憶中,他爲此還誇讚了籌辦鰲山燈會的清遠伯李煒。

高拱繼續說道:“就和孔明燈一樣,東南的飛行器只能升降,不能在天上控制方向飛行,降落在大沽棱堡外的集市上,應該就是飛行器失控的結果。”

“所以東南雖然能把人帶上天,就沒辦法開到紫禁城上空,陛下儘管放心好了。”

這下子隆慶帝總算才放心了一些,他再次看向羣臣,內閣首輔楊博說道:

“陛下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天津修建城防,在天津和京師之間修建烽火臺,一旦發現東南飛行器的蹤跡,就立刻向京師預警,這樣陛下就能安心了。”

隆慶帝聞言大喜,但是高拱立刻說道:

“不可!”

“東南在天津只有一千駐軍,爲了這一千人修建城防,投入太大,還不如訓練一支新軍駐紮天津。”

明廷新軍原本計劃是訓練三十鎮的,但是當訓練了三鎮之後,明廷的財政已經吃不消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練新兵本來就是非常花錢的地方,和大明之前那種自身自滅的世襲軍戶制度不同,新兵都是要發錢發彈藥的。

明廷製造合格火槍的成本也高,還無法造出輕便且氣密性良好的火炮,還要向外國商人購買。

這樣算下來成本自然是更高了。

如今東南也不過訓練了六個旅的新式軍隊,以明廷拉胯的財政,已經訓練不起第四鎮的新軍了。

高拱一直在奔走,希望儘快組建新軍第四鎮,這一次他正好趁機提出了組建新軍的計劃。

但是一向是老好人的楊博,立刻提出了反對。

“每增加一鎮新軍,就是長期的開支,養兵用兵也耗費巨大。在天津修建城防,只需要一次投入,日後只要派遣少量京營士兵輪值,還能監視海上的動向,防止東南賊再從海上攻擊京師,這纔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高拱立刻反脣相譏說道:

“楊閣老,真的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訓練新軍奪回大沽。”

楊博這一次非常強硬,完全不肯退讓的說道:

“奪回大沽?那就讓高閣老親自帶兵去試試!”

內閣首輔和次輔吵成這樣子,其他大臣不能再看戲了。

四輔李春芳立刻說道:“到底是練新軍還是修建城防,還是請陛下聖裁吧。”

衆人看向皇帝,御座上的皇帝也猶豫起來。

在大沽囤駐的一千東南士兵,一直都是皇帝心頭的刺。

有了大沽棱堡,東南大軍隨時可能從海上登陸,只需要一天就能殺到京師。

隆慶皇帝實在不想繼續西狩了。

但是上一次的大沽之戰,已經徹底將明廷上下的軍心打散了。

李成樑死活不肯繼續帶兵攻打大沽棱堡,九邊的將領也都不願意領兵。

而士兵聽到大沽棱堡也是聞風喪膽,天津衛的士兵更是連天津城都不肯出,更別說去攻打大沽了。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首輔,又看了看高拱,最後還是決定用老辦法。

“讓工部派遣能臣,前往天津修葺城防。”

“按照楊閣老的意思,在京師和天津之間設置烽火臺,隨時觀察大沽動向。”

楊博滿臉喜色,高拱則是臉色黯淡。

大沽城中,上一次夸父號的試驗並沒有人受傷,熱氣球的損傷也不嚴重。

李言恭讓人換了一個更加結實牢靠的絞盤,又讓人縫補氣球,準備進行第二次測驗。

高務觀疑惑的問道:“爲什麼要在大沽測試呢?”

李言恭說道:“這是參謀部的計劃,一是北方和南方的氣象條件不同,要對熱氣球在北方抗風能力做一個測試。”

“第二個目的就是要威懾明廷了。”

高務觀這才點頭說道:“這倒是,明廷見到夸父號,肯定要惶恐,這等於是增加明廷在大沽這邊的防禦投入,減少山東前線的壓力。”

李言恭點頭說道:“高兄你不知道,如今東南的壓力也大。”

“大都督不止一次說過,東南擴張太急,無論是是行政還是軍事都沒跟上,如今要先消化已經佔領的地區。”

高務觀也點頭,從今年開始,除了送上門的廣西和武昌,東南只是在消化已經控制和佔領的區域。

甚至在進入武昌城之後,都沒有擴大戰果進攻湖廣其他地區。

高務觀很清楚,新軍和舊時代的軍隊不同,想要擴軍不是大都督府一個動員令就能完成的。

新式軍隊需要更高素質的兵員,這不僅僅是身體素質,還包括了文化素質。

火槍手需要嚴明的記律,需要能聽得懂號令,還需要團結協作精神。

而炮手的要求更高了,需要能寫能算,比普通賬房需要的算學水平還要高。更不要說培養週期更長的海軍軍官了。

南京陸軍學校的基層軍官結業週期是四個月,算上後期進修培訓,訓練一名合格的中層軍官需要平均七個月的脫產學習,還要加上至少半年的軍營實戰訓練。

而福州水師學院的基層軍官結業週期是八個月,這八個月還只是基礎的船員課程,要成爲一名合格的艦船指揮官,還需要學習天文學、地理學、海洋學、氣象學、彈道學等衆多學科的知識,還需要豐富的航海經驗。

這樣恐怖的培養成本,就連富庶的東南都有些吃力。

更不要說蘇澤在東南實行的長期減租減稅運動,要將龐大的農業人口從土地束縛上解放出來,但是工坊還沒能提供足夠的稅收,在這樣的轉型期間,東南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消化。

李言恭說道:“現在參謀部唯一算不準的,是明廷會在天津修建靜態防禦工事,還是擴編訓練新軍,來加強大沽的防線。”

“爲了日後的山東決戰考慮,明廷訓練新軍會有些麻煩,這會增加江淮防線的壓力。”

高務觀露出笑容:“這個你放心吧,以明廷的尿性,他們肯定會在天津修建城防的。”

李言恭疑惑的問道:“高兄爲什麼會下如此判斷?”

高務觀笑着說道:“這是參謀部不懂大明文官。”

“不懂文官?爲什麼是文官?”

高務觀說道:“我爹曾經和我談論過大明軍事之弊,其中一大弊端就是這個修建城防。”

“這是爲何?”

臨淮侯家已經遠離朝堂很久了,從李言恭父親才復爵,他家還是久駐在南方的勳貴,自然對大明朝堂缺乏瞭解。

高務觀說道:“我爹說過,看歷代實錄,凡是在軍務上有建樹,能夠超品提拔的文官,幾乎都會有修建多少米的城牆,整修多少城池,修了多少堡壘的記載,並且都因爲這些功勞得到擢升,還被當做名臣事蹟記錄到了實錄中。”

李言恭當然沒有看過實錄,但是他疑惑的問道:“難道這不是有能力大臣的作爲嗎?修建城牆難道不好嗎?”

高務觀說道:“修建城防不是問題,問題是修建城防成了考覈的標準,這纔是問題。”

“?”

“對付北方邊患,無非就是練兵和修建城防兩個方法。”

“練兵這個事情,又要親自操練,又要得罪兵頭和士紳,還要籌措糧草後勤,管理的士兵一旦出問題又要被朝廷問罪,帶出兵太精銳了,又會被朝廷猜忌。”

李言恭沉默了,他家是勳貴,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修建城防就不一樣了啊,修了多少米的城牆,修了多少堡壘,這些都是切切實實看得到的,都是實打實的功勞。”

“朝廷也不會猜忌,地方上也因爲城防修建的工程可以是得到好處,修建者也很容易得到朝廷認可升遷,那當然選擇修城防了。”

李言恭想了想,和吃力不討好的練兵相比,修建城防好像確實好處更多。

也難怪明廷在北方修建了那麼多城防,還是擋不住俺達的入寇。

高務觀又說道:“修建城防還有一點好處。”

“什麼?”

“我爹說過,這練兵之事,可不是誰都能辦好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們這些勳貴中家傳兵法,出一個名將都不容易,別說很多大臣中進士之前都沒讀過兵書,又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成爲兵法大家呢?你以爲人人都是大都督這樣的天縱奇才?”

李言恭點點頭。

“但是修建城防就容易多了,其中的奧妙就在於經費。”

“經費?”

高務觀點頭說道:“若是能得到上頭的支持,工部肯給錢,是一頭豬也能將城防修建的漂漂亮亮的,到時候上報明廷驗收一下,就能因功升遷,這可要比練兵方便多了。”

“當年嚴嵩父子得勢的時候,就靠着這一招提拔了很多自己人,明明從沒有帶兵打仗,卻能得到‘知兵’的名聲。”

“而那些真正懂得帶兵的官員,如果不能得到上層的支持,一輩子也別想要升官。”

“在練兵和修建城防之間,明廷一定會選擇修建城防的。”

李言恭感慨說道:“令尊真是大才啊,他能看到這些問題,難道不能改變什麼嗎?”

高務觀低下頭說道:“正因爲知道問題而無法改變,父親纔會痛苦的。”

“這些問題積重難返,不是他一人能夠改變的。”

“而且這些癥結還有一個最大的死結。”

“死結?”

高務觀說道:“這也是我到了東南纔想到的,爲什麼明廷有這麼多問題,爲什麼這些問題都成了連環死結,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死結——皇帝。”

“這和皇帝有什麼關係?”

高務觀說道:“皇帝,天下獨夫也。”

“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都是私天下於一人,他們的敵人是宗室,是勳貴,是外戚,是宦官,是世家,是豪強,是文官,是武將,是百姓,是異族,是天下人。”

“是個人都知道練兵最好,但是士兵並不能給皇帝安全感。”

“無用的城防和堡壘,才能給皇帝安全感。”

“如果李兄坐在皇位上,你選擇什麼?是不受控制的軍官和士兵,還是沉默的城牆和堡壘呢?”

李言恭愣住了。

“無論什麼明君聖主,不過都是獨夫爾。”

高務觀不再多言,看向遠方的京師方向。

果不其然,內閣首輔楊博的門生,工部侍郎錢鐸出任天津兵備道,整飭天津城防,並且在京師和天津之間修建烽火臺,即使向京師報告大沽棱堡的動態。

這位錢兵備到任之後,立刻大興土木,徵發了大量民夫修築城牆。

最誇張的還是烽火臺,這位錢兵備發了瘋一樣的修烽火臺,附近百姓苦不堪言,都稱呼他爲“錢烽火”。

這樣荒唐的舉動,卻讓錢鐸得到了明廷上下的誇讚,稱讚他能幹知兵。

對於這樣的結果,高拱也是無能爲力,他只能將注意力放在新務之上。

與此同時,東南大都督府中的後院中,蘇澤和呂鋼看着面前複雜的機器。

方愛竹上前點燃了這臺機器,蘇澤往管道中灌入水,火焰燃燒起來。

呂鋼打開泄壓閥門,連接着活塞的連桿開始緩慢的轉動起來。

“大都督!成功了!”

呂鋼激動的看向蘇澤,但是蘇澤卻搖頭說道:

“還早呢!這麼大的燃燒艙才產生這麼點力氣,連拖動一臺騾機的動力都不夠。”

蘇澤有些困惱,蒸汽機的原理很簡單,在解決了密閉性管道的工藝之後,他很快就做出了這臺原型機。

可是蘇澤穿越前是學習文科的,根本不知道蒸汽機的圖紙,他製造的蒸汽機效率太低,顯然不是瓦特改良的商用版本。

這樣的蒸汽機對比水力根本沒有任何優勢。

這段時間蘇澤都在工坊中肝【機械加工】技能,可是距離Lv15還有很長的距離。

蘇澤熄滅了蒸汽機,開始思考如何改良這臺機器。

杭州的工坊中,得到於二公子投資的機械師任福,看着眼前複雜的機器,點燃了燃燒艙的煤塊。

真不是肥鳥降智,有些操作就是立場問題。

社會問題就和治病一樣,哪有教科書那樣的典型症狀,能夠藥到病除啊。

真正的大病都是多種疾病糾纏在一起,千頭萬緒互相扯後腿,最後纔會藥石無效的。

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45章 李時珍第674章 夜航船第173章 案首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257章 大員島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008章 屬性點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424章 人事任命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97章 再破題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第010章 趕海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71章 破題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172章 榜一第444章 陽謀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029章 凱旋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316章 共軛貨幣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