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

李成樑的上書內容很簡單,請求朝廷派遣一名大員前往山東,節制文武,統籌整個山東的戰局。

雖然高拱一直都對李成樑這樣的軍頭很提防,但是他也承認李成樑的建議是合理的。

政出多門,在行政上都是大忌,更不要說在戰場上了。

如今整個山東就搞了一個三巨頭,三鎮統制官王本固,山東總督陳以勤,山東巡撫韓楫,這三人每個月互相攻擊的奏章,和蘇澤最近剛出的《算學新解》的排列組合完美契合。

時而,王本固彈劾陳以勤、韓楫,陳以勤彈劾王本固、韓楫,韓楫彈劾王本固、陳以勤。

時而,王本固聯合陳以勤彈劾韓楫,王本固又聯合韓楫彈劾陳以勤,接着陳以勤和韓楫聯合彈劾王本固。

再這樣下去,別說進攻東南了,山東自己就要分裂了。

李成樑的上書有道理,可是派遣誰去山東,才能壓服所有人,指揮這一次的戰爭呢?

這就是李成樑居心叵測的地方了。

內閣首輔楊博?他資歷威望是夠的,又是內閣首輔,但是他肯定不會同意去的。

楊博已經是首輔了,打贏了還能再升官嗎?升副皇帝?

打輸了一輩子名聲都毀了,還要因此丟官罷職甚至被問罪。

楊博雖然是紙糊閣老,但是不代表他就淡泊名利,只是爭權爭不過高拱,只能當內閣吉祥物罷了。

高拱自己?

高拱還在推進新務,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去山東前線。

而且高拱對自己也有清醒點的認識,他確實不通軍務。

不擅長就是不擅長,強行去山東前線指揮自己不熟悉的軍隊,這反而是將明廷好不容易編練的新軍推向滅亡。

內閣四輔李春芳,他是靠着勸說上皇迴鑾京師才得以入閣的,無論是能力和威望都不足以擔任統帥。

高拱懷念起在湖廣的張居正來。

張居正雖然對東南也是零戰績,而且還接連丟了南直隸和武昌,但是張居正屢敗屢戰,好歹在湖廣和東南對峙穩住了局勢。

這在大明的高層中,已經算是精通軍事的人才了。

可是張居正留在湖廣不能動,看來看去,明廷高級文官中根本沒有能夠擔任這樣大任的人。

那李成樑就是這個統領全軍最好的人選了。

他是京師武備學堂的祭酒,這三鎮新軍的中高層軍官都是他的學生,取代王本固擔任三鎮統制官是恰當的人選。

李成樑經略遼東過,顯然也是懂得政事的,有他在山東主持局面,好歹能壓住各方勢力。

李成樑也是對東南作戰最有經驗的武將,大沽之戰雖然說是慘敗,但是也是明廷有史以來對東南新軍殺傷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而李成樑也總結出不少對付東南的新戰術。

整個京師還有誰比李成樑更適合去統領山東軍民兩政呢?

總不能讓皇帝御駕親征吧?

那萬一搞出個土木堡,不能再擁立朱翊鈞吧?

但是高拱也敏銳的感覺到,李成樑在個人野心下的包藏禍心。

比如有言官就上書彈劾李成樑,認爲他的建議就和東漢末年設置州牧一樣,是要分裂大明的舉動。

漢靈帝時,爲鎮壓農民起義,再設州牧,並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地方上的野心家開始竊取州牧的職位,堂而皇之的成爲一方割據勢力。

安史之亂後的唐代節度使,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割據一方的。

高拱很清楚,一旦下放的權力,就很難收回來。

可是如今的朝堂又能如何呢?

所謂飲鴆止渴,不是不知道酒有毒,而是爲了活下去不得不喝罷了。

“高閣老,陛下在文華殿召集諸大臣商議山東戰事。”

一名內廷的太監走到內閣前,高拱拖着疲憊的身軀再次前往文華殿。

在一番御前的爭議後,最終李成樑的建議還是被明廷採納。

山東總督陳以勤,山東巡撫韓楫兩人出局,調回京師另有任用。

重新設立一個新職位新軍大臣,加兵部尚書銜,總鎮明廷新軍的兵馬,並且加巡撫銜掌管作戰地區的民政大權,允許在地方上自籌糧草和武器。

但是在高拱的堅持下,朝廷沒有將財政權讓出去,地方賦稅還要是要報給京師朝廷才能動用,不得擅自截留。

這個新軍大臣的人選,羣臣也在朝堂爭論了半天,最後還是定國公徐文壁被推了出來。

這個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爲這位定國公徐文壁,纔是如今朝廷上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徐文壁有護送上皇迴鑾京師的功勞,如果不是他的定策之功,上皇還賴在陝西不肯回來呢,所以隆慶帝信任徐文壁。

從陝西回來之後,隆慶帝不僅僅將定國公府重新修整後還給徐文壁,還多次賞賜金銀,召徐文壁進宮共飲。

徐文壁自己是勳貴,定國公本身就是頂格的勳貴,他的級別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雖然年輕但是在上朝的時候,他都是站在文武大臣頭一位的,這就叫做“班首重臣”。

而且勳貴和勳貴還不一樣,徐文壁這種世家勳貴,早已經和文臣纏鬥了幾百年,互相也是知根知底了,文官並不懼怕他們,甚至有些勳貴都已經儒化了。

相比之下,李成樑這種新崛起的軍頭,纔是文官最提防的,文官都說他是來自遼東的粗鄙野人。

而李成樑這一類的武將也支持,畢竟定國公是勳貴,勳貴武將一體,李成樑還有什麼資格反對呢。

徐文壁又被授予天子節仗,隆慶帝還親自授予他一本百人名錄,可以在山東地方直接用名錄授官,任免之後只需要將結果通報京師吏部就行,最高可以授予正九品的職位。

因爲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所以三鎮統制官王本固沒有被撤職,但是歸於新軍大臣徐文壁統領。

徐文壁帶着皇帝的節仗,浩浩蕩蕩的離開京師,向着山東而去。

明廷控制的報紙《皇命新報》上瘋狂報道了山東前線的消息,又對徐文壁大肆吹噓了一番,將他吹成了大明軍神。

沈一貫從外面送書回來,見到了叔叔沈明臣正在皺着眉頭看着《皇明新報》上的文章。

沈一貫拉開椅子坐下來,沈明臣看着侄子憂慮的說道:“前幾日你還說明廷山東軍頭林立,號令不起是兵家大忌,今日明廷就派出了徐文壁前往山東,三鎮對一旅,我們東南可沒有優勢啊。”沈一貫道上茶水,淡定的說道:“叔父,你這擔心完全是多餘的,若是派遣其他人也就算了,這徐文壁是什麼人,您還不清楚嗎?”

沈明臣忍不住笑出來。

大明朝的這些勳貴們是什麼德行,沈氏叔侄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徐文壁在一衆勳貴中表現稍微亮眼一些,但也僅僅是比其他人好點,遠遠算不上是什麼當世名將。

徐文壁之前最大的功勞,就是利用紅盔禁軍逼迫上皇返回京師。

沈一貫說道:“京師之中,真正知兵的就是李成樑了,不過目前來說,高肅卿不可能用他。”

沈明臣點頭說道:“高肅卿和李成樑素有成見,他肯定不會啓用李成樑的。”

沈一貫搖頭說道:“叔父,高肅卿不肯用李成樑,並不是私人恩怨,高肅卿從來都不是因爲私人恩怨而打壓別人。”

沈明臣想了想,也點點頭,當今這位高閣老雖然脾氣急了一點,做事酷烈了一些,但是有一點是讓朝野內外都認可的,就是他是真的唯纔是舉,沒有私心。

無論是政治同盟還是政治對手,只要真的爲明廷好,高拱都是不吝嗇提拔的。

這在大明朝歷代輔臣中都是不多見的,可不要說高拱身兼吏部和戶部尚書,在歷代輔臣中都是能量大的。

沈一貫說道:“李成樑此人,和那些勳貴不同,他放棄封賞非要當這個京師武備學堂的祭酒,就說明他的野心了。”

沈明臣驚訝的問道:“他有什麼野心?”

沈一貫搖頭說道:“目前還看不出來,只不過恐怕不是做一個區區實權軍頭那麼簡單的。”

沈明臣倒吸一口氣說道:“他要篡明?”

“恐怕現在還不會這麼想,但是他想要改變文重武輕的局面,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李成樑必須要繞過高拱,掌控三鎮新軍。”

沈明臣說道:“這可難了,高肅卿手段還是有的,今天擡出徐文壁來掌控三鎮新兵,這確實是一個明廷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而且我聽說徐文壁這個人性子軟,三鎮統制官王本固帶兵還是有點本事的,這兩人反而是個好組合。”

沈一貫卻搖頭說道:“叔父,雖然我不懂帶兵打仗,但是軍隊最大的作用是什麼?是打仗,打勝仗。”

“高肅卿平衡朝堂確實有能力,但是軍中不是搞平衡的地方。”

“王本固剛愎自用,失之於過嚴。徐文壁做事虛浮,從沒有大規模統兵作戰經驗,根本不懂新軍如何操練作戰。”

“最重要的是三鎮新軍都是李成樑的學生,這下子山東可要熱鬧了。”

沈明臣對明廷還是有些微妙情感的,他長嘆一聲說道:“這大明朝,終究還是積重難返。”

沈一貫冷冷的說道:“天下豈有萬世不易之王朝乎,亡了正好。”

就在沈氏叔侄討論李成樑的時候,他正在府中宴會。

這一次宴請的都是邊鎮在京師做官的武官,李成樑自從擔任京師武備學堂的祭酒之後,就經常邀請這些軍將私宴。

要是從前,言官御史肯定要瘋狂彈劾他,但是如今這個世道,李成樑這點小小的出格舉動,早就不會引起言官注意了。

李成樑的膽子越來越大,今天邀請的不僅僅是和京師武備學堂有關的軍將,還包括了宣府和大同過來京師做官的軍將們。

宣府登基,這些軍將都是從龍之臣,有擁立之功,所以在隆慶帝返回京師之後,將他們都召回京師擔任要職。

可是這些軍官還沒高興太久,隨着京師武備學堂的成立,高拱編練新軍之後,他們很快就被邊緣化了。

新軍是京師待遇最好的軍隊,爲了供應新軍,其他軍隊的待遇都下降了很多。

雖然京師比九邊繁華,但是京師居大不易,在京師瀟灑也要有錢才行。

宣府總兵,大同總兵這種從龍舊臣,有高官厚祿養着,自然可以在京師玩樂。

但是這些普通中低層的軍官,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

而在高拱推行新務以來,他們這些舊軍隊的軍官更是待遇進一步下降,連吃空餉的機會都少了。

李成樑一邊是新軍學校的校長,一邊結交這些舊軍官,宴飲結束之後,李成樑醉醺醺的在管家攙扶下返回了臥房。

等進了臥房之後,李成樑立刻清醒了,他對着臥房中的人影說道:

“前線的情況如何了?”

來人正是在新軍第一鎮中擔任營隊長的李如彘。

李如彘喬裝打扮,悄悄從山東前線跑回京師,在李成樑父子之間傳遞機要消息。

“回乾爹的話,從濟州城出戰後,王統制命令大軍快速進軍,又不肯大軍進城休整,各鎮上下已經不滿了。”

李成樑點頭說道:“王本固雖然爲官清廉,剛正不阿,但是對屬下也苛刻,可笑這些文官,竟然認爲他能統領好大軍。”

“王本固用的還是文臣領兵的那一套辦法,以權明紀,再用軍紀壓人,只可惜這一套在新軍用不長了。”

李如彘疑惑的看着李成樑,他最近也讀書識字,但是對於這種層次的鬥爭還是不能理解。

李成樑說道:“你回去告訴少主,王本固行事霸道,言而無信,當年在胡宗憲抗倭的時候,就擅殺了胡宗憲招降的倭寇頭領汪直。”

“在徐文壁抵達軍中之後,利用這點鬧出點事端,將王本固擠走。”

李如彘連忙貼在地上恭敬的說道:“是!”

等到李如彘退下,趕回山東報信。

李成樑眯上眼睛,自己的野心是從什麼時候萌芽的呢?

他點燃鯨油燈,翻開桌上的《三經新注》。

李成樑文化不高,但是蘇澤這本書寫的也很少掉書袋,內容淺顯易懂。

李成樑對於書上那些民本的思想並不感興趣,但是他但是對那一套限制君主權力的部分很有興趣。

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651章 新火槍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94章 爹的事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060章 吃飽飯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623章 教亂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634章 爭陝西第667章 政治仗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028章 初陣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47章 破蜀道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243章 水淹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012章 煙薯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82章 缺官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679章 雨將軍第625章 三本書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431章 蒸汽機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06章 紅陽教第665章 海參崴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123章 打擂臺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29章 電磁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005章 破浪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659章 碾碎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651章 新火槍第012章 煙薯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