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

申時行愣住了。

各地發展不平衡這種事情,古代就有了,而且這個現象在歷朝歷代都很尖銳,其中一些矛盾甚至搞到王朝快要滅亡的地步。

申時行也是學貫古今的超級卷王,他想了想說道:“其中因爲教育不公平而引起的地方歧視,從漢代就開始有了。東漢末年漢中和關東士族歧視西涼士人,多次商議棄涼,最後西涼武人集團崛起,出了一個董卓殺進了長安。”

“東晉北方僑族和南方士族的矛盾更是孫恩起義的暗線,引起整個東晉動盪。”

“到了唐代,安史之亂乾脆就是這種地方上矛盾的直接體現。”

蘇澤點點頭。

申時行舉的這些例子,就是地方上的不公平,導致人才無法流入到中樞,大量沒有前途的人才投奔地方實力派,最後導致國家動亂的例子。

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唐代了。

蘇澤說道:“都說大唐最早開始科舉制度,實際上大唐的科舉制度是遠不如明朝的。”

申時行也點點頭,大明有千百種不好,但是科舉制度確實是在大明一朝才得以完善的,就連東南的選官制度,基本上也都是沿用的大明科舉的框架。

唐代屬於科舉草創階段,問題實在是太多的。

無論是考前行卷,還是大量的舞弊,大唐科舉制度更像是九品中正制度嚮明代科舉制度過渡的產物。

從武周朝開始,對河東士人的歧視,導致大量河東人才無法進入朝廷,最終流向了藩鎮節度使,也是安史之亂的重要因素。

蘇澤說道:“在古代,經濟發展主要就是田產,適宜種田的地方自然就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而有了土地纔能有有糧食,有了糧食纔能有可以完全脫產的人口讀書。”

申時行點點頭,這一點已經是共識了。

而中國的糧食產區,也是隨着氣候和土地資源的開發而逐漸變化。

隋唐富庶的關中地區,隨着關中水利設施的老舊和黃土高原過度開發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再加上氣候的變化,到了宋代就到了開封地區。

而隨着氣候變化,糧食主要產區進一步的向南移動。

從元代開始,江南逐步開始成爲天下糧食中心。

纔有大明江南文教風聲。

蘇澤說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過在我們東南,經濟基礎已經變了。”

“除了農業之外,工商也成爲地方賦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形成了一部分工商業主的階層,他們也有能力讓子女脫產讀書。”

申時行點點頭,其實在蘇澤造反之前,江南已經有這樣的苗頭了。

工商業主甚至要比地主更富有,而江南發達的經濟,也讓這些工商業主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而在開海之後,這種現象就變得更明顯了。

商品經濟的一個特點,就是所有人都開始有了分工。

以往的鄉下地主,其實日子過得也並不是很好。

因爲很多東西都是買不到的。

在明代以前的時代,一個高級貴族所需要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自己勢力範圍內生產的。

這一點在《紅樓夢》中就有很好的體現。

賈府所需要的東西,都是他們府裡田莊產出的,家裡的奇珍異寶,也都是家裡的鋪子或者工坊製造進貢的。

從吃的到用的,賈府很少有東西是外購的,整個賈府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朝貢體系。

所以大部分的鄉下土財主,也只能吃自己家田地的產出,偶爾才能從集市上換一些東西。

而想要過上比較豐富的日子,就需要大量的土地,這就不是普通地主能夠做到的了。

在商品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大部分人其實反而過得好了。

只需要賺錢就可以購買到想要的東西,而所有人需要關心的就只有賺錢這麼一件事,其餘的東西都可以通過交換得到。

分工,沿海地區很多人有了發展自己的時間,而不是將自己都困在鄉野的土地上。

就連一些溫飽家庭,也開始將孩子送入機械工坊學習成爲機械師,將孩子送入算學學校學習算學,讓孩子報名參加軍校。

最早開放的南直隸、浙江、福建三省,就最早進入到了這種狀態。

蘇澤說道:“其實江西本來也是科舉大省,甚至一度超過福建。”

申時行點點頭,江西科舉也是很厲害的,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嚴嵩嚴閣老,就是從江西卷出來的進士。

“但是農業時代的科舉,參與的人再多,也比不上現在的吏員考試。”

申時行也點點頭,一個文教很好的縣,一屆能考出來一兩個舉人就不錯了,而蘇澤當年在南平參加鄉試,前幾屆都沒人能中舉。一座縣城,在家讀書參加科舉的人,最多也就在只有一百人左右。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松江府下的一個縣,算術學堂三個月速成班,只要有些算學基礎和識字的都可以報名參加,一年就能培養幾百個能寫能算的學生。

而這些人,都只是參加戶房和工房有關的吏員考試的學生,因爲只有這兩房吏員考試最側重於算學。

所以吏員考試開始後,江西本地的讀書人不是競爭不過外地人。

而是本地人想要考的都已經考上了!而剩餘的崗位都被從三省來的考生佔據了。

蘇澤說道:“現在已經不同了,如今各地發展,除了農業基礎之外,城市的交通、位置、礦產,都是影響整個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

申時行點點頭,這些確實都是各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蘇澤話鋒一轉說道:“但是文教也不完全是經濟作用,也是當地文化傳統和教育投入有關係,經濟也只是客觀因素。”

申時行也點頭贊同。

蘇澤說道:“而且我說的,都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並不是各地主觀的發展動因。”

主觀客觀的辯證法,這也是蘇澤多次撰寫文章發書闡述是過的理論,申時行這些東南的高級官員都研究過。

在影響一個地方的發展因素中,客觀的就是自然稟賦和區塊位置,這些都是沒辦法改變的。

但是當地執政主要官員的主觀想法,也確實能影響地區發展。

這就是主客觀因素共同決定了一個地方的發展。

申時行在擔任教育大臣之前,是松江府的知府。

作爲東南發展最迅猛的府,松江府的發展就是這個辯證法的最佳闡釋。

比如松江府下的上海縣,就是依靠前後幾任主官的大力發展,再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從一個不到十萬人的小縣城,迅速發展成僅次於松江府甲縣華亭縣的第二大縣。

甚至在港口、碼頭和證券交易中心在上海縣建立之後,上海縣隱約有超過華亭縣的趨勢。

這就是“人才”的重要。

蘇澤說道:“對於一個地方官員來說,驅動他們發展的主要因素,其實還是來自上級的考覈。”

申時行本來想要說一些大道理,比如民爲邦本,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話。

可是他很快也發現,這些道理根本就說不出口。

他也擔任過地方官員,自然知道地方官員的想法。

即使是在最講究“主權在民”的東南,驅使地方官員進步的主要動力,依然不是治下百姓。

治下百姓重要,但是能夠讓地方官員進步的還是政績。

換句話說,政績就是衡量官員進步的標準,這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百姓的意願,但是也和百姓沒有太大的關係。

在徐渭的領導下,吏部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地方官員考覈辦法。

通過量化考覈,將經濟發展、城市發展都納入到了這個體系中。

而這個考覈標準和考覈結果也會每半年發佈一次,在同省和同府內進行排名。

也是因爲這個考覈標準,才讓東南的地方官員都特別卷,都努力發展本縣的經濟。

因爲考覈靠前就意味着更多的升遷機會,就意味着更大的舞臺施展政治抱負。

蘇澤說道:“主觀上,驅使東南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就是各地的競爭。”

“只要考覈比周圍縣要好,縣官纔有進步的希望,本府考覈要比省內其他府要好,知府纔有進步的希望。”

“整個體系還是自上而下的。”

“但是一個縣的財力也都是有限的,比起興建道路和發展工商這些立竿見影的事情,發展文教反而是一件短期內看不到結果的投入,甚至可以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所以很多經濟上還不夠發達的地區,地方官員更缺乏發展文教的動力。”

申時行點點頭,他主管教育,蘇澤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教育越來越向發達的地區集中,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多。

所以這次外省吏員爭奪崗位的事件,只不過是這種地域發展不均衡的矛盾,在考吏員這件事上的爆發而已。

申時行立刻問道:“那大都督肯定是有了解決的良方了?”

蘇澤說道:“良方算不上的,只能說是解決的辦法。”

看着申時行急切的眼神,蘇澤說道:“轉移支付。”

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172章 榜一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023章 蘆田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131章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061章 淨海王第123章 打擂臺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334章 鑽膛炮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281章 講武堂第351章 《治安疏》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057章 邀請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09章 寒菜粥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029章 凱旋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531章 歌舞團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638章 籌碼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055章 算卦第043章 筆架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494章 爹的事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409章 廣築城?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97章 再破題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29章 電磁第106章 紅陽教第035章 謹慎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158章 冤案第072章 巧破第666章 棄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