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治本經

明代南方多好黃酒,也都以黃酒作爲好酒款待客人。

黃酒這東西比白酒好入口,也比白酒醒酒快,等到於宗遠結賬離開後不久,陳朝源、熊嶽和林清材三人就慢慢醒了過來。

林清材摸着懷裡的拜帖,對着蘇澤說道:“蘇兄,這於二公子在延平府聲名狼藉,恐非良友啊。”

蘇澤不以爲意的說道:“這個我曉得,林兄放心,蘇某心中有數。”

林清材還是擔憂的嘆了一口氣,不過他和蘇澤也才相識兩天,也不好隨意指摘蘇澤怎麼交友,只好再次嘆息一聲,扶着另外兩名同學,和蘇澤一起返回了縣學。

因爲四人中除了陳朝源住在城內,熊嶽和林清材都住在城外,特別是熊岳家住在武夷山下,比蘇澤的長寧衛還遠。

所以他們今天都在校舍住一個晚上,等到明天清早再回家。

回去的路上涼風一吹,衆人的酒也醒了幾分,都是讀書人聚在一起,到了校舍反而睡不着了。

四個人當中除了蘇澤,其他三人都是從小讀書的,陳朝源更是已經讀了二十年的書了,四書和四書章句都已經通讀,他治的本經是《易經》,如今在攻讀易經的階段。

既然都是讀書人,科舉自然是第一話題了。

陳朝源參加過好幾次童子試,又是年紀最長的,自然是他先起話題。

“蘇兄,你還沒選本經吧?”

蘇澤點點頭,剛入學的時候海瑞考較過大家功課,蘇澤當時就坦言自己還沒有選修本經。

陳朝源說道:“我癡長几歲,就自稱兄長了,爲兄勸你千萬別選易經。”

“這是爲何?”

陳朝源感慨一聲說道:“酒宴上我聽那於二公子說你精通梅花術數,怕是你要鑽研《易經》,所以纔出言提醒你,爲兄幾次參加童子試,都折在了這《易經》的題目上。”

縣試的考試內容在明初比較隨意,到了成化年間格式才相對固定,不過基本上第一場都考經義。

一道《四書義》,一道《五經義》,這題目的答題格式就是八股,就是考察對四書五經的理解。

四書義是所有人通考的,因爲四書是所有讀書人都要學的。

五經義則是五道題目,考試的時候題目寫在木牌上,你選擇的本經是什麼就寫哪道題的答案,本經是科舉前就選好的,在考場上不得更改。

縣試第二道是考律和判,說白了就是司法考試和知名判決的判例。

第三道是考策,也就是史論,就是一篇小的策論,並不規定要八股文格式。

聽起來很複雜,實際上到了成化年以後,縣試基本上都是第一道刷人,第二道第三道考試基本上就不刷人了。

律判和策這種東西,反正在後面的考試也不重視,到了鄉試會試的時候,看中的也是第一場對考察經義的八股文,只要前面考試過關了,名次都不會太差。

所以在科舉考試這件事上,也有點像是高考選修,因爲選修物理化學的可能要和選修地理生物的一起比綜合比分,所以在選修本經這件事上需要非常慎重。

陳朝源嘆息說道:“咱們南平縣修《易經》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多了,延平書院的那位山長就是《易學》大儒,我當時貪圖《易經》的字數少,抄讀便宜些,如今悔之晚矣啊。”

衆人紛紛沉默了,大家都是寒門子弟,當然知道爲什麼這麼多人選擇《易經》。

朱熹爲《易經》、《尚書》和《詩經》都做了註疏,就是說這三經是有官方意識形態的標準答案的。

《春秋》用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禮記》用古註疏,這其中有和官方意識形態相悖的地方,沒有名師指導師沒辦法入門的,寒門弟子一般都不選。

而《易經》字數少,這年頭無論是買書還是抄書,對於寒門子弟都是一筆巨大的支出,所以像陳朝源這樣選修《易經》的寒門讀書人是最多的。

因爲選修的人多,所以《易經》在科舉考試中格外的卷,考的題目也越來越偏越來越難。

陳朝源四書學的已經不錯了,每次都是在這《易經》的考題上丟分。

“那以陳兄之見,應該治那本經?”

陳朝源說道:“《詩經》!”

看到其他二人也點頭,蘇澤問道:“這是爲何?”

“《詩經》有朱子集傳可以自學,治《詩經》的南平讀書人要比《易經》少一些,競爭也沒那麼激烈。”

蘇澤問道:“請問陳兄,這南平縣內治哪本經的人最少啊?”

陳朝源低着頭說道:“那自然是《春秋》了。”

“這《春秋》微言大義,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實在太多了,卷帙浩繁,普通讀書人根本讀不起,更不要說其中精妙之處,也不是沒有名師指導的人能學的。”

果然如此,這也和蘇澤想的差不多。

看起來公平的科舉考試,其中也藏着不公平。

就不說科舉作弊這種場外因素,名師指導的和自學的就差距極大。

選修五經的時候看起來寒門士子有選擇,實際上能自學的也就《易經》和《詩經》,這賽道都卷的不得了。

但是那些富家子弟,則可以延請名師,選修寒門士子不敢治的《春秋》《尚書》《禮記》,這就要比寒門子弟更容易考上。

蘇澤知道陳朝源是爲了自己好,不過他可是有系統的人,到底治什麼本經,蘇澤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他還是說道:“多謝陳兄指點,讓蘇某少走了彎路。”

陳朝源說道:“蘇兄天縱奇才,能破知縣老爺的精妙題目,只要好好治幾年經,必定能考上秀才。”

熊嶽和林清材也紛紛點頭。

他們也不是看不起蘇澤,要學通一門經義,怎麼也要幾年的功夫,蘇澤還沒有治本經,說他幾年能考上秀才已經是誇獎他了。

蘇澤看了看自己科舉Lv3,105/300,只要堅持這個進度讀書,明年縣試前肯定能肝到Lv5。

說完了科舉,四人又開始討論起當下流行的學術來。

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646章 蘭州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025章 急救第123章 打擂臺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034章 精製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072章 巧破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29章 電磁第566章 睢陽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51章 僭主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173章 案首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34章 鑽膛炮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78章 銃炮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83章 練銃兵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97章 再破題第049章 縣衙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056章 脫毒難第四卷總結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675章 宣傳戰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035章 謹慎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036章 售鹽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