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捉蟲)

石詠與十六阿哥兩人隨魏珠一起, 匆匆由西華門進宮。這時天色已經有些黯淡,時辰不算早。石詠腹中微餓, 令他忍不住想要吐槽康熙老爺子, 想着一出是一出。

待到慈寧宮中, 康熙皇帝也在, 此刻正陪在仁憲皇太后身邊說話。石詠則跟在十六阿哥身後,一一向兩位行禮。

“石詠,聽說你給武英殿修書處的老大臣們都制了眼鏡?”康熙看似隨意地開口, 可那言下之意就是:怎麼也沒見給朕也孝敬一副?

石詠裝作惶恐, 趕緊道:“卑職這點微末手藝,竟僥倖入得了皇上青眼, 卑職已感榮幸萬分、惶恐萬分, 皇上但請吩咐,卑職莫敢不從。”

康熙見他謙恭, 滿意地點點頭, 轉頭看向太后:“太后, 您還記得這個孩子嗎?前年您的萬壽,那幅能動的科爾沁景緻,就是他做的。”

石詠雖然伏在地面上, 可也立即感到, 太后的眼神陡然亮了亮,開口道:“皇上快命孩子們起來吧!”

“你上前來,太后有幾副水晶鏡,但是都不怎麼管用。不知你可有辦法!”康熙問。

石詠依命起身, 垂手上前,將太后面前的矮几上擺着的幾副水晶眼鏡一一檢查了。只見那幾副都是以玳瑁這樣的上等材料打磨而成,除了鏡片以外,鏡框鏡架,都是用料講究,做工精美的工藝品。

石詠難免看得出了神,暗暗心想,後世在文物檔案裡好像沒見過這些啊。

身後胤祿就輕輕咳了兩聲,提醒石詠。石詠當即醒了神,開口道:“回皇上話,這幾副眼鏡表面曲度都一致,若是太后用着覺得不合適,便都不能用了,重新配製一副即可。”

康熙點點頭:“都說你給人配鏡,有一套複雜的功夫,這便在此給太后再配一副,朕也來觀摩觀摩。”

康熙對眼鏡這樣的舶來品一點兒也不陌生,但對石詠所用的“配鏡”方法卻感到非常好奇。同時他又怕石詠爲人太沉悶,讓太后覺得膩煩了,當即招過十六阿哥,命他挑兩件宮外頭的新鮮事兒來講。

十六阿哥湊趣,便嘰嘰呱呱地將早先他在前門外頭的眼鏡鋪子試“太陽鏡”的經過一氣兒講了出來。他說的是蒙語,石詠絲毫聽不懂,因此這完全不影響他石專心爲太后測量,並取出一片片適合老年人的老花鏡片,供太后試戴。

十六阿哥口才便給,將早先前門鋪子的情形說得繪聲繪色,描述了一遍,最後用蒙語說:“皇祖母,您看孫兒這虧吃的,被旁人這麼圍着看了一圈,自己卻戴了個深色的眼鏡兒,望出去都是暗沉沉的,到底被什麼人給看去了孫兒也不知道……”

皇太后登時“哈”的一聲就笑出來了,戴着石詠給她配製的“臨時”眼鏡笑得前仰後合。旁邊康熙也戴過深色的眼鏡兒,聽了既感同身受,又覺得十分無語,無奈地嗔道:“這猴兒,這顯見得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麼,你難道還嫌不夠顯擺?”

十六阿哥伸手摸着後腦,“嘿嘿”地笑着。石詠那邊則輕聲細語地問過太后戴上這眼鏡的情形。太后脾氣甚好,多數時候只點頭,她漢語說得並不多,多數時候只說一個“好”字。

但是石詠卻知道不行,只得以求助的眼光望向十六阿哥,指望這位能稍許幫自己翻譯翻譯。豈料竟是康熙接過了石詠的話茬兒,用蒙語將石詠所說的轉述給太后聽,又將太后的反饋向石詠解釋清楚。

這下子石詠的進度就快了很多,三下兩下將太后合用的鏡片選了出來,就準備將這兩片鏡片帶回去,另行爲太后加工眼鏡。

豈料太后卻伸出手,攥着這副“臨時”眼鏡不肯放手,扭頭對康熙皇帝說了幾句。康熙便道:“石詠,你將這一副先留在這裡,太后想用這個來看看科爾沁的景緻。”

石詠一怔,隨即點頭應是。

反正他所有的鏡片都有編號,留在這裡的兩片鏡片只消記下編號,回去便能選擇合適的鏡片配出來。而太后這裡的一幅“臨時”眼鏡,其實就是一副可調節可活動可拆卸的鏡架,安上恰當的鏡片之後,只要小心使用,撐個十天半月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是這科爾沁的景緻,太后想看的科爾沁景緻,難道是……?

果然如他所料,慈寧宮裡真的四下裡垂下了簾子,連殿內燈火都暗了好些。慈寧宮的宮人真的將石詠當年帶人制的那一駕播映“動畫”的全套工具推了出來,點上燈火,推至太后面前。

太后鼻樑上就戴着石詠給她調試鏡片所用的這副“臨時”眼鏡,饒有興致地看着面前小小一幅屏幕上映出科爾沁“動畫”景緻,一面看着,那笑容就一面悄悄地爬了滿臉。

大約這一幅科爾沁“動畫”反覆放映了無數次,石詠能很清晰地感覺到,畫面上繪製的風景比剛制時已經黯淡了不少,加之此刻並無蒙古樂師與歌者伴奏,這時候的動畫着實是“單調”的緊,遠沒有當初太后萬壽之時放映出來時那樣“驚豔”。

然後太后還是伴着那“沙沙”的轉軸之聲,笑吟吟地看完了整一幅“動畫”,直到最後科爾沁那無邊無際的沃野草原定格。太后才微笑着點點頭,轉向身邊的宮女,由對方將自己鼻樑上的鏡架取下。

這時候的太后,臉上掛着滿足的微笑,連連點頭,對康熙與十六阿哥接連說了一長串蒙語。石詠聽不懂,只見康熙與十六阿哥聽聞,都是一邊聽,一邊點頭。

此刻的太后,直如一位“老小孩”,只消一點點快樂就滿足得不行。而據石詠偷眼旁觀,康熙也是如此,太后心情稍許愉悅那麼一丁點兒,似乎就能給康熙無限安慰。

石詠在一旁,低下頭不敢再偷看。他知道康熙與這位嫡母感情甚篤,只是沒想到康熙身爲人君,日理萬機,竟還能專程跑來這慈寧宮陪嫡母配眼鏡,看“動畫”。

不過,據說這位仁憲皇太后一向深居簡出,既不過問朝事,也絲毫不插手干涉各宮宮務,是個典型的“無爲”太后。可能也就因爲這個,康熙與太后的關係纔會如此融洽。康熙與這位太后年紀只差了十幾歲,兩人幾乎是一起成長,一起經歷了康熙朝的各種風雨與兇險。若是太后的個性與手腕,與先孝莊文皇后一樣強悍,這對名義上的“母子”是否還能相處融洽,便也兩說。

旁邊康熙又與太后說了一陣子話。剛開始的時候太后聲音裡帶着少許不快,說話時也臉色不虞,後來康熙從旁勸解,不知又說了什麼,但見太后臉色放緩,不多久又開懷地笑了起來。

這時康熙見到石詠垂手立在一旁,正在低頭沉思,登時心裡不爽,換了漢語,沉聲道:“石詠,你可知錯?”

石詠一驚,無奈之下只得伏低請罪,道:“卑職……卑職,正在反省……”

正在反省中——也就是還沒想到哪裡做得不對了。

康熙本想怪他,太后萬壽獻了一次“花開科爾沁”之後,石詠就再沒有新的作品問世了,害得太后每每動了思鄉之情,都只能將那被反反覆覆放了百十次的動畫取出來重放。可是轉念一想,石詠這小子,上回在太后萬壽時露了一回臉之後,就立即被從造辦處排擠去修了城門,後來更是去了營造司,兜兜轉轉,直到現在,都還未回造辦處。內務府的這般傾軋,不亞於六部官員。若要以這個來責怪石詠,未免有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想到這裡,康熙在心內嘆了口氣,口頭上又轉了回來,對石詠說:“好好給太后辦差,朕不會虧待你的!”

石詠連忙謝了恩,又向康熙請旨,給太后的這副老花眼鏡,可否由內務府多花幾日的功夫,好生制妥當了,再送進慈寧宮來。康熙立即明白,石詠打算多花點時間,將這副老花鏡好生做精細了再呈上。再者現在太后也已經有了能用的“臨時”眼鏡,康熙便放心地說了“不打緊”三個字。

一時天色夜晚,慈寧宮上下已經全掌了燈。康熙見太后興致正好,便命晚膳也擺在慈寧宮。十六阿哥與石詠抽了個空退出慈寧宮,一起行至西華門外,彼此看看,都是舒了口氣。

十六阿哥拍拍石詠的肩膀,說:“茂行,這回你可得經心些了,皇上剛纔發過了話,太后今年萬壽,指定要你依葫蘆畫瓢,獻上一幅與科爾沁有關的‘動畫’,而且一定要比上回更好些。”

石詠嚇了一跳,心想原來剛纔康熙皇帝話,竟是這個深意。可憐他,這“揣摩上意”的本事太差勁,只以爲就是要做一副合太后心意的眼鏡就行了。他趕緊衝十六阿哥抱抱拳,說:“多謝十六爺指點。”

十六阿哥搖搖手,笑道:“無事!”想了想又說,“我見皇阿瑪在太后這裡,心情着實是好,原本見他還板着臉板了一陣,像是想要罵人的。後來看着太后笑着,便也收斂了。皇阿瑪這真是……”

石詠心裡也是這個感觸:康熙明明就是個得到一點點親情就能滿足的人,只不曉得爲什麼會將自己與兒子們逼到現在的這個份兒上。

十六阿哥又說:“看你也不像懂蒙語的樣子。剛纔太后說了,這眼鏡兒千萬別奢華太過,皇上拗不過她老人家,只得應了。”

石詠心想:一向聽聞太后儉省,沒想到這是真的。只是太后既然說了要儉省,那他回頭這副老花鏡,究竟該用什麼材質纔好?

“太后早先還抱怨,說是又掉了一粒牙齒,足見是老了。皇阿瑪卻只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太后這樣的老壽星在,我們這些孫子輩兒、弘旺那樣的曾孫輩兒,還有永字輩的那些玄孫們,才都是有福氣的。”

十六阿哥口中說着“有福氣”,而眉心卻微微蹙起,顯然是有隱憂,在石詠耳邊低聲說:“以前不覺得,今年太后的身子骨是越發不如以前了,也不知,也不知……”

他口中說的是太后,可石詠卻覺得十六阿哥始終在說的是另一位老人家。然而他卻知道康熙壽祚六十九,眼下還不需擔心這位,倒是皇太后她老人家,若是他沒記錯,今年的太后萬壽怕就是最後一次……

就衝着適才在慈寧宮中看見那位的“老小孩”模樣,石詠已經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制一副太后喜愛的眼鏡;而那“科爾沁動畫”,也該好好着手構思。

於是石詠問十六阿哥:“十六爺,卑職記得養心殿造辦處有位蒙古工匠的,這次能否借卑職一用?”

十六阿哥可從來不會輕易就將人借出去,反而饒有興致地問起石詠的打算,待石詠一一說清,十六阿哥驚訝了,問道:“你真打算用這個……給太后做眼鏡兒?”

隔了十餘日,石詠才終於將呈給太后的一副“老花眼鏡”呈上。

這一副老花眼鏡被直接盛在特製的眼鏡匣子裡,先送給十六阿哥過目。十六阿哥看了,只感喜憂參半,喜的是,就連他,都一眼看出了石詠的深意,可憂的是,石詠用的這種材質,會不會太過怠慢太后她老人家了。若是叫旁人見到,會不會又生什麼微詞。

十六阿哥斟酌了半天,兀自有些不敢將這老花鏡直接呈到慈寧宮。但他知道石詠這小子一向運氣不錯,既然石詠將東西做出來了,他便大着膽子先將東西呈給康熙,去問問皇父的意見。

東西呈至康熙皇帝面前,皇帝本人多少帶着些期待。待打開了匣子,康熙一下子無語了,定定地望着匣子裡的東西不做聲。

十六阿哥一時心裡發毛,不曉得石詠拉着那名蒙古工匠所做的這副眼鏡,會不會惹惱皇父。他只恭敬縮在一旁,不敢作聲,只聽康熙喃喃自言自語道:“上回侍奉太后北巡科爾沁,是哪一年的事?”

十六阿哥記得很清楚,連忙提醒:“是三十五年的事,兒子那時剛好兩歲!”

康熙白了十六阿哥一眼,斥道:“又沒問你,湊什麼趣兒!”可十六阿哥這樣一逗,康熙的心情終於稍許鬆快了些,看了半天,將匣子扣上,道:“送去太后那裡吧!”

十六阿哥心裡一陣歡呼,將那匣子收起就走。康熙卻又在後頭補了一句:“上回你奏的,往蒙古賣眼鏡兒的事兒,朕準了。你教石詠多用點兒心,可不能再這麼老實地挑材料了,太后說要儉省點兒,他就敢真這樣儉省……”

十六阿哥趕緊應了一聲,歡歡喜喜地抱着匣子往慈寧宮奔去。一時想起太后可能回召見石詠問話,又轉頭命人去傳了石詠從內務府府署趕過來,命他在慈寧宮大殿外候着,隨時等候傳喚。隨後十六阿哥便雙手捧着那隻匣子,樂顛顛地往慈寧宮中跑去了。

那頭太后打開了匣子,見到這一副裝飾得極具科爾沁風情的老花眼鏡,又驚又喜,歡快地“咦”了一聲,將那枚眼鏡捧起,託在手心裡細看,隨即又拉着十六阿哥,連珠似的問起了話。

而在慈寧宮外候着的石詠,正乾等着無聊,忽見一名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人,正由一名小太監陪着過來慈寧宮門前。待走近了,石詠只覺得來人腰間繫着的一根鮮豔的黃帶子十分耀眼。

這年輕人來到慈寧宮宮門口,他身邊的小太監一眼瞥見石詠,登時尖聲道:“無禮,見了弘皙阿哥,怎敢不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