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壽宴(3)

宗室命婦之後,自是外戚、勳貴們家裡的命婦。

這些人,趙煦能認識的就更少了。

不過,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卻都很熟,不時的和他介紹——這個是曹家的某某郡君,那個是楊家的某某夫人。

基本上,這些命婦有個統一的特徵——姓趙!

不用懷疑了,她們全是出自濮王系。

在血緣上來說,屬於趙煦的堂姑、堂姨。

這是英廟即位後開始的趨勢,尚不到公主,就娶個濮王家裡的郡主。

總之和天家的聯繫斷不得。

所以,趙煦其實都不需要記這些人。

因爲他可能一年到頭,也就能和她們見兩三次面。

今天記住了,等到十二月趙煦過生日,恐怕早就忘了。

所以,趙煦壓根沒怎麼上心聽向太后的介紹,只是虛應故事。

終於,外戚、勳貴們家裡的命婦拜賀完畢,輪到宰執大將們家裡的命婦了。

首先升殿的,自是富弼遺孀周國夫人晏氏所率領的元老大臣家命婦。

趙煦坐在帷幕中,看向殿上。

入眼所見,皆是微微顫顫的老嫗。

她們都拄着柺杖,來到殿上後,紛紛稽首行禮:“臣妾等恭賀太皇太后千秋,願娘娘萬年安康。”

太皇太后見着這個場面,自然很開心,連忙帶着向太后、趙煦以及其他在帷幕內的太妃、貴妃、賢妃們起身。

“諸位夫人免禮。”她微笑着說道:“諸位夫人,親身來賀老身生辰,實在是叫老身歡喜。”

“來人,快快將諸位夫人扶到坐席上。”太皇太后立刻吩咐起來。

大宋祖宗之制,宰執大臣位在親王之上。

而元老們家裡的夫人,在命婦中的地位,自也如其丈夫一般。

所以,這些老嫗,雖被排在宗室、外戚、勳貴家的命婦之後拜賀。

但受到的禮遇,卻在這些人之上。

向太后則在這個時候,拉着趙煦的手,悄悄的和他介紹起那些在殿上的老嫗了。

“那一位,便是富文忠公的原配發妻,周國太夫人了。”

趙煦順着向太后的眼神看去,看到了身着翟衣,手持几杖,白髮蒼蒼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嫗。

晏氏是大中祥符七年生人,如今已七十有二。

她也算是個有福氣的人了。

生的好,嫁的好,還活的久。

講道理,要不是爲了給富弼爭待遇,她真沒必要來汴京。

“這一位,則是文太師之妻陳國夫人王氏。”

趙煦看過去,發現文彥博的這個妻子,似乎很年輕,最多不過五十歲!

所以,這位是續絃娶的妻子。

在大宋,很少有士大夫的妻子,能與之共守一生。

一般士大夫喪妻再娶很常見。

即使是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蘇軾也是如此。

類似司馬光、王安石這樣的人,很少很少。

“那一位……”王氏身後,出現了一個看上去二十來歲的命婦。

從其章服上看,並沒有誥命。

而一個沒有誥命的命婦,按理來說,不該出現在這裡。

所以,只有一個可能了。

六哥點名要請到宮中的包孝肅之子包綬之妻——她是文彥博的孫女。

向太后於是在這個時候,選擇了出聲:“陳國夫人。”

六哥點了名,特旨推恩詔入宮中的人,自然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於是,剛剛要帶着孫女落座的王氏連忙起身:“臣妾在。”

所有人的視線也都匯聚了過來。

向太后微笑着問道:“夫人身邊的可是包孝肅公家的新婦?”

王氏連忙拜道:“回稟娘娘,確是如此。”

文氏也趕忙出來,再拜道:“臣婦文氏,再拜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向太后隔着帷幕,瞧了文氏好一陣,才讚道:“果是賢惠溫婉,難怪連六哥都在本宮還有太皇太后面前稱讚呢!”

頓時命婦們開始交頭接耳。

文氏也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些受寵若驚,連忙道:“臣婦不敢。”

趙煦在這個時候,出來說話了:“夫人請起。”

“朕聽人談起過夫人的賢惠。”

“更聽說過,永嘉郡君的賢德。”

“古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這是趙煦今天晚上第一次發言,也是他第一次在朝中命婦們面前公開發言。

頓時,全場都安靜了下來了。

向太后在這個時候,適時的問道:“六哥何處此言呢?”

“太母、母后……”趙煦看向兩宮,道:“可能還不知曉吧。”

“昔年,包孝肅公不幸去世,幼子綬年方五歲,仁祖(在宮中,北宋皇帝會將自己的祖宗冠以某祖,譬如仁祖、神祖)憐之,授太常寺太祝,賞賜有加。”

“然,幼子闇弱,家中無長……幸得長嫂永嘉郡君,極力扶持、撫養、教育長大……”

頓時,整個殿中就沸騰起來了。

對於那些不關心包家的人來說,這就是傳奇故事了。

因爲在當今大宋,寡婦再嫁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守節?

不好意思,雖然是有那麼一股風潮在推動。

但主流輿論,還是鼓勵再嫁的。

道理很簡單——守節是食肉者的事情,自古就沒有人要求女人也做到這一點。

若有人想要婦人守節。

別說士大夫們不答應了,趙官家也不會答應!

女戶?!

得少生好幾個孩子!

於是,在大宋,單丁戶、女戶和贅婿是一個待遇。

都是官府瘋狂盤剝的對象。

每次加稅,首先會加在這些人頭上!

想躺平?沒門!

韓絳改革青苗法和免役法,就是拿着這些人和僧戶動刀子,瘋狂給他們上壓力、加稅。

就是逼着這些人,做出選擇。

也正是因此,一個主動選擇不改嫁,而是留下來,撫養年幼的小叔子,將之拉扯長大,教育成人,崔氏的形象,瞬間就豐滿起來。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更是讚歎連連:“竟有如此賢婦。”

“朝廷當要褒獎纔是。”

其他人也都是若有所思。

因爲現在的政治情況,有些特殊。

少主臨朝,而且這個少主已經得到了廣泛擁戴。

於是,朝野內外,都對孤兒、遺孤很敏感。

司錄司那邊,甚至喊出了——不可讓一個受託孤兒,因飢寒而死的口號。

沒辦法,這樣的事情,在現在,只要出了,就是天大的政治事情。

從上到下的人,只要擦邊,都可能被捲進旋渦裡。

因爲當朝的少主,很可能會在心裡面多疑——他是孤兒,朕也是孤兒,你們能這樣對他,會不會也這樣對朕?

天威無常可沒有人敢拿着自家的戶口本,來賭一下皇帝會不會對這樣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起碼否則司錄司檢校庫的官員不敢。

所以,如今的開封府司錄司檢校庫,成爲了汴京城最清廉、高效的單位。

在楊文元的嚴厲監督下,以及御史臺那邊那些想進步都快瘋了的烏鴉們隔三差五的檢查下。

司錄司檢校庫,現在不說可以百分百做到,對受託孤兒及時查看。

最起碼,每個月派人複查一下,受託孤兒們的生活、學習情況是辦到了。

而此事,又進一步加強和強化了,朝野上下對趙煦‘對孤兒很敏感’的人設的認知。

現在,趙煦說出包家的內情。

自然,立刻就引發風暴。

“原來如此……”兩宮都在心裡面想着。

太皇太后於是問左右:“永嘉郡君何在?老身要親自嘉勉。”

“本宮更當親自慰勉!”向太后也是動容的說道。

當即就有人,立刻去請那位還在殿外待命的永嘉郡君去了。

趙煦卻微笑着,繼續說道:“太母、母后,包孝肅家的賢婦,可不止永嘉郡君。”

“哦!”

“如今在殿上的這一位夫人,也不比永嘉郡君遜色。”兩宮看向文氏,文氏趕忙拜道:“臣婦不敢當陛下讚譽,不過是遵家祖之教,在家相夫教子而已。”

趙煦卻是回頭看了一眼文薰娘。

在某種情況下其實現在在殿上的文氏與文薰娘很像很像。

都是庶出,都是文彥博的孫女,也都是卑微如雜草一般默默生長的女子。

但也都是很堅強的個性。

文薰娘看到趙煦的神色,連忙低下頭去。

她其實壓根沒有見過,那位如今在殿上的‘堂姐’。

她出生之前,對方就已經嫁出去了。

在今天之前,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麼一個‘姐姐’。

這就是大家族的庶出女子的命運。

只能拼命求生,只能拼盡一切的保護自己。

祈求自己能長大,然後嫁一個好郎君。

原因?

很簡單——當今大宋社會,是一個父死諸子析產別戶,同時保護女子財產繼承權的社會。

女子出嫁,可是要給嫁妝的。

而且,嫁妝的數量,是有規定的——基本上,一般要達到將來分家的時候,兒子們分到的產業的七成左右。

法律上,還規定了在室女的財產繼承份額。

所以,很多家庭,庶出的兒女,是過的很悽慘的。

嫡脈那邊會瘋狂打壓,極盡一切可能的迫害、羞辱。

逼死了最好——這樣,將來會少一個分家產的。

某些地方,溺嬰成風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而士大夫們,將懷孕的滕妾送人,也有這方面的緣故——滕妾的子女,可都是有繼承權的。

不過,很顯然,殿上的文氏與趙煦身邊的文薰娘,又有很大不相同。

以趙煦的觀察來看,文薰娘在心裡面,其實是恨毒了她的父親的,證據就是她從未在趙煦面前提過她的父親,問起家人,她總是:祖父大人如何如何……

趙煦微笑着,繼續說道:“太母、母后可能還不知道吧。”

“殿上的這位夫人,乃是包綬的續絃,其嫁過去時,包綬原配留下了四個年幼的兒女……”

“而夫人視若己出,一視同仁,悉心撫養,可謂賢德!”

此話一出,滿殿都是驚歎聲。

因爲今天來的,都是命婦,也就是宗室、外戚、勳貴、大臣家裡的正妻。

這些人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

自己萬一不幸,留下的兒女被人欺負了怎麼辦?

對她們來說,當然會想要一個像文氏這樣的繼任者。

便是太皇太后與向太后,看向文氏的眼中,也充滿了欣賞。

“善!”太皇太后讚歎着,問道:“文氏……”

“臣婦在……”

“可有誥命?”

“奏知娘娘,臣婦德行淺薄,無功朝廷……”

“汝乃賢德之人,當受誥命表彰!”太皇太后一錘定音。

向太后也道:“娘娘所言甚是。”

對統治階級而言,怎麼忽悠人始終是統治的核心問題。

而文氏和那位永嘉郡君崔氏,在兩宮眼中,就是典型的榜樣。

通過推崇和褒揚她們,來向其他人,主要是統治集團內部的成員,來傳遞一種政治信號——你們應該效仿。

文氏受寵若驚連忙跪下來謝恩。

趙煦瞧着,微微抿了抿嘴脣。

雖然,其實他很清楚,文氏嫁給包綬,其實是文彥博的一種權術手段——文氏嫁給包綬在元豐初年,當時吳充爲相,舊黨正在對新黨反攻倒算。

包綬這個包拯的幼子,就成爲了一個可以利用的棋子了。

不然,爲什麼包綬的原配不是文家女,而是一個地方官的女兒呢?

然而,那麼大一個包綬,就在那裡放着。

爲什麼偏偏是文彥博願意嫁孫女給他?

當年包拯在朝中的朋友、知己也不算少啊。

富弼、張方平都和包拯算是朋友了。

他們爲什麼不嫁孫女?

是沒有嗎?

還是捨不得,將那麼大一筆嫁妝,送到一個看似不可能重新崛起的包家幼子手裡呢?

嚴重一點的話,甚至可以質疑他們——到底有關心過老朋友包拯的兒子嗎?

所以,其實文彥博這個老狐狸,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至少在老狐狸中,算是很講義氣的人。

旁的不說,溫成張皇后都死了這麼多年了。

迄今,張家人都在接受文彥博的經濟資助。

正是因爲這些事情,趙煦才願意和文彥博一起玩遊戲。

甚至將其推到了一個不屬於他的高度。

因爲趙煦知道,文彥博這個人,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

喜歡倚老賣老,愛擺譜,滿肚子的算計和城府。

但文彥博在政治上的人品,比較過硬。

這個時候粱惟簡已經帶着永嘉郡君崔氏,到了殿上。

“臣妾拜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崔氏今年已經將近五十歲,但整個人看着卻彷彿有六十了。

她微微有些駝背,身上穿着的,也是一件比較舊的命婦章服了,頭冠上的飾品更是稀少的可憐。

兩宮一看崔氏的打扮和模樣,就對趙煦的話信了八九分了。

當即便道:“免禮!”

“來人,給永嘉郡君賜座!”太皇太后吩咐着。

粱惟簡立刻就要去辦,卻被向太后叫住:“且將永嘉郡君與文夫人請到殿前來坐。”

“另外,命人立刻去製作永嘉郡君與文夫人入宮的信物!”

太皇太后點點頭:“去辦吧!”

對她來說,崔氏和文氏,可能是她今天晚上收到的最好的賀禮了。

這就是兩個人形祥瑞。

爲什麼?

去年官家即位後,地方有司,就瘋狂的開始上報朝廷——俺們這裡出孝子啦!

樹立起了好幾個孝子的典範。

同時還拼命的向朝廷推薦神童——俺們這裡的某某某,才十來歲就已經會寫詩,能通讀經義了。

這股風潮,直到官家的聰俊,傳遍天下,以幼衝之年,通讀春秋、尚書,然後開始參與政事,才慢慢結束。

皇帝都這麼牛了。

就不需要再立典型了。

因爲朝廷上的皇帝就是典型。

而對兩宮而言,撫養、教育孤兒平安長大的寡嫂、賢惠的妻子。

也是同樣的道理。

尤其是今天,在太皇太后的壽宴上,出現了兩個活着的典範。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兩宮,特別是太皇太后有德啊!

不然,爲什麼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是現在冒出來?

……

在崔氏和文氏的插曲過後。

正常的拜賀流程繼續。

一個時辰後,到了晚上的戌時(九點),命婦們的拜賀流程才終於全部結束。

後苑大燕,也正是開始。

趙煦等到,衆人吃的差不多了。

便站起身來,對着太皇太后拜道:“今日,乃是太母聖節,也是太母與母后,保佑擁護孫臣的第五百一十九天(趙煦是元豐八年三月初五即位,今天是七月二十三,元祐元年有個閏二月),孫臣感念太母、母后慈愛、擁護之恩,於是命專一製造軍器局沈括,悉心造一紡車,命曰:太母車,以獻太母,以表孫臣孝心,以謝太母恩情於萬一。”

“孫臣乞請太母親覽‘太母車’,並以此物,賜今日來賀命婦,好使天下人皆知,太母乃有史以來,最爲賢德、慈聖之太母!“

“同時,也叫命婦們,將這太母車,傳與四方,叫天下人皆知,孫臣對太母的孝心,也叫四方皆知,我朝太母,慈聖仁厚,實乃千古第一太母。”

現代留學十年,趙煦說話的藝術算是歷練出來了。

特別是他認真學習了,雍正的說話方式,於是當他在慶寧宮醒來,他就已經徹底甩掉了皇帝的架子了。

他雖然不至於和雍正一樣,在給大臣的批示裡肉麻的表示:朕對卿的愛,實在是無以言表……

卿是國家的祥瑞,是朕的左膀右臂。

朕太愛卿了,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褒揚於卿。

但也總是在給大臣們的批語裡,關心他們的身體,問候他們的家人。

宰執和待制以及三衙的遙郡以上武臣,每逢生辰,都有禮物,甚至賜給御筆勉勵。

反正好話又不要錢,賞賜什麼的,其實支出也不大,對吧!

而太皇太后,還是第一次,直面趙煦的肉麻攻勢。

頓時就潰不成軍,當時就喜極而泣,起身扶起趙煦:“好孩子!老身的好孫兒!”

“真真是佛祖保佑,賜給老身這樣一個孝順的孫兒。”

第680章 冬至衆生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613章 議諡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752章 君臣(1)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729章 德教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466.第442章 決戰之前第35章 命運之日(2)第561章 封賞(2)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100.第97章 老臣手段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726章 魔術159.第150章 軟肋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68.第444章 決戰(2)第608章 戰局(2)第574章 外交(2)386.第366章 謀國386.第366章 謀國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119.第114章 司馬牛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690章 傳國玉璽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417.第395章 戰前(1)第64章 人心變易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213.第203章 養女第45章 文德殿上 (1)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751章 茶顏悅色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181.第172章 人事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310.第295章 生日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470.第446章 戰後(2)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103.第100章 人的悲歡總是不同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488章 機會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第614章 黃毛之心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614章 黃毛之心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529章 蠶鹽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92.人事原因。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289.更新要晚一點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第638章 伎術官的春天(1)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616章 御前會議(1)第529章 蠶鹽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98.第472章 視察第689章 虛空造牌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