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攻心爲上

趙煦送走錢乙後,繼續休息,補足自己的睡眠。

等他醒來的時候,就看到了向太后正憐愛的看着他。

“六哥醒了?”向太后摸了摸他的小臉。

這孩子近來確實是很辛苦。

又要顧及軍事,有時候深夜都會被人叫起來,聽取前線彙報。

也是怪自己!

不懂軍事,猶豫難斷。

姑後雖然懂一點,卻對前線文武大臣不熟。

加之性子多少急切了些,常常聞勝則喜,聽敗則懼。

只有這個孩子,可能是先帝帶在身邊,經歷過元豐七年的五次蘭州會戰以及定西城大戰的錘鍊。

於是能勝敗不驚,處危不亂。

又因爲超強的記憶力,甚至可以背出沿邊大使臣以上武臣的履歷。

對這些人的性格也算了如指掌。

甚至還因爲天天看沙盤,對沿邊地理地貌也算熟悉。

於是,總是能做出相對合理的判斷。

也總是能在危亂中敢於下判斷。

譬如,最初,大宋全線遇到襲擊的時候,這個孩子就在宮中直接做出判斷——賊主攻必在熙河,熙河所重必爲定西,他路皆爲佯攻。

而如今,這些指揮都已經應驗。

賊兵主力,果然在熙河,其主攻方向也確實是定西城。

另外,就是在戰爭中對各路邊臣的指示了。

堪稱是不疾不徐,條理分明。

一邊放權,一邊約束。

於是,終於是打出了今天的成果。

“母后怎來了?”趙煦微笑着問道:“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嗯!”向太后道:“方纔河東呂惠卿以急腳馬遞上報,言西賊使者嵬名謨鐸,奉其王太后之命,以‘贖僞駙馬拽厥嵬名’爲名入境和議。”

“六哥當初命呂惠卿,遵守和議,退出寧星和市及窟野河,實有遠見!”向太后感嘆着。

她的丈夫也很聰明,也經常能有遠見。

無論是即位之初的羅蕪城攻略,還是晚年的永樂城之役。

都是極富戰略眼光,甚至可以說,一旦成功就可以滅亡西夏的部署。

奈何,總是按不住性子,想要畢其功於一役。

於是,就出了亂子。

羅蕪城鬧出了兵變,只能草草收場。

而永樂城,卻在前線將帥的爭吵中,多次修改計劃。

最後,將永樂城選在一個沒有水源的山上。

於是,永樂城就從可以盤活整盤棋的活子,變成了大宋之劫。

好在,他終究是教育出了一個優秀的繼承人。

“西使入境,河東方面可已探出點什麼底細?”趙煦冷靜的問道。

向太后莞爾一笑,將呂惠卿的實封狀拿給趙煦看:“六哥且看,呂惠卿言,此番西賊使者,似乎是西賊太后委任,其未與其國相商議……”

“呂惠卿因此言或可離間西賊國相及太后……”

趙煦聽着,眼睛亮起來,對於呂惠卿的評價,在心中又高了幾分。

他自然知道,呂惠卿提出的這個辦法,何止可行,簡直是絕妙!

因爲在他的上上輩子紹聖時代,如今的西夏國相樑乙逋與其妹妹小樑太后,最終是兵戎相見。

結果則是樑乙逋落敗,被逼自殺。

數年後小樑太后又被遼使在西夏皇宮,當着其兒子幹順兒媳耶律南仙以及滿朝文武的面,用一杯毒酒毒死。

至此,嵬名家的保留節目上演完畢。

依舊是兄友妹恭,母慈子孝。

可能也是因此,幹順親政後,才大力推動漢化,建立健全文法制度,加強君主專制,削弱外戚權臣。

只是,趙煦還不太確定兩宮對呂惠卿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於是,問道:“母后,太母是個什麼想法?”

向太后道:“太皇太后覺得,河東所報,或許只是呂惠卿猜測,做不得準……”

“那母后呢?”

“吾?”向太后抓住趙煦的手:“吾不太懂這些軍國大策,但吾相信六哥,六哥胸中定有韜略!”

這是已經經過事實證明的事情。

上半年的章惇南征,以及如今的這場戰爭,都以雄辯的事實,向所有朝臣證明了——這個孩子,雖然年紀小,但確實已經能在軍國大策上做決斷,而且是被事實證明的正確決斷!

治國就是這樣的。

只要做對了事情,成功之後,自有大臣加入,爲你搖旗吶喊,歌功頌德。 何況這孩子的年紀還這麼小。

於是,朝臣們紛紛將之吹捧、歌頌成大宋成王。

而坊間輿論則普遍認爲,哪怕不及成王,起碼也是加強版的漢章帝、漢順帝。

只要上蒼保佑,能有正常的壽數,中興國家,再給大宋續命百年不成問題。

趙煦握住向太后的手,道:“母后信兒,兒自不會負母后所望。”

“以兒之見,河東經略所思,或可施行!”

“待使臣入朝後,兒試探一二,或能知曉。”

“嗯!”

趙煦抓着向太后的手,習慣性的摩挲了一下。

這個事情要好好思慮一番纔是。

外交上的挑撥離間可是技術活。

而對趙煦來說,這個事情的有趣之處就在於,他是開了上帝視角,已經明確知道,那位小樑太后和國相樑乙逋,肯定會翻臉,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有趣……有趣……”趙煦在心中想着:“我假若沒有記錯的話……”

“秉常有個遺腹子叫李察哥,乃是現代西夏史研究公認的名將,一個類似北齊蘭陵王一般的傳奇人物!”

趙煦在現代看過這個幹順的好弟弟的戰績。

其爲將有大略,冷靜,可以敏銳判斷局勢,在危亂中處變不驚,做出最恰當的選擇。

在那個西夏全面陷入戰略劣勢的時代,此人就像救世主一樣橫空出世,挽救了危局。

但,這李察哥再怎麼牛,他現在也才一歲多一點,還在襁褓中。

這或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點!

若是可以利用……

趙煦想到這裡,就有些興奮了。

他在現代的留學經歷告訴他——攻破敵國堡壘最好的辦法,就讓敵國自相殘殺。

多少偉大的帝國,多少堅不可摧的城市,都是在內亂中滅亡的。

而党項這個民族,看似一盤散沙,實則非常頑強。

一旦遇到危局,在危機感的壓迫下,他們就會抱團,並爆發出空前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

即使是後來那個橫掃歐亞的遊牧帝國,在面對西夏的時候,正面強攻也屢屢受挫。

最後只能祭出他們最拿手的大迂迴戰術,從西域包抄後路,攻陷河西走廊,最終將党項人困死、圍死在興慶府的狹窄區域。

縱然如此,根據歷史記載,西夏也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頑強抵抗。

傳說,在其最後的堡壘中,西夏軍民先是經歷了嚴重的地震災害,又迎來了瘟疫的摧殘。

最後,迫不得已,其末代皇帝爲了保全僅剩的人民才投降。

而在那之前,西夏人還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各種保衛戰。

特別是靈州保衛戰,前太子堅貞不屈,坦然赴死殉國。

其子李唯忠年僅七歲,也毅然請求從死,蒙古人奇之,被宗王收養,李唯忠之子就是後來參與滅宋的李恆!

西夏亡國的悲壯程度,也就只遜金朝滅亡,皇帝衝鋒而死了。

與之相比,趙佶父子靖康之恥的表現,就實在讓人氣不打一處來!

也就是後來,崖山上小皇帝蹈海而死,多少挽尊了一點。

所以,要對付西夏,要征服党項這個民族。

趙煦很清楚,光靠軍事,不是不能。

但代價很大。

挑動內亂,渙散其軍心、民心,或許是上策。

兵法雲:用兵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

當然,趙煦同樣明白,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光靠幻想YY敵人不戰而亡。

那最後滅亡的一定是自己。

所以,他一直在認真的做着準備。

認真的攀着科技樹。

而他最近這一年多,除了委任沈括,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以孵化、研究各種技術外。

還讓蘇頌提舉翰林天文局,兼提舉渾儀漏刻局。

將元祐渾運儀,當成了大宋的阿波羅計劃來推進。

用最好的材料,召集最強的工匠,任命最好的技術官僚,聚集最好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工程技術官僚,盡一切可能滿足渾儀漏刻局的需要。

“此戰後,應該休養生息,爭取一個穩定良好的外部環境……”

“正好,小樑太后來請和……可以適當滿足其條件……”

“即使不能誘發西夏內亂,至少也能暫時穩住西夏。”

當然,順便賺一筆,薅一把西夏人的羊毛,也不算過分對吧?

81.第80章 衝突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196.第186章第26章 曾布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第46章 文德殿(2)198.第188章 賞要快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407.第386章 測試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33.第410章 宋誓(2)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501章 出幸文府(2)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97.第94章 嚴查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574章 外交(2)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160.第151章 傾軋407.第386章 測試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14章 通風報信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15.今天更新晚一點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64章 人心變易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97.第94章 嚴查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557章 西南忠孝之家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548章 聖天子(1)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20章 戰局(2)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21章 王珪的選擇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458.第435章 踏營(2)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432.第409章 宋誓(1)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424.調作息。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12章 劉惟簡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393.第373章 掮客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645章 宋夏交子386.第366章 謀國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99.第96章 覲見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467.第443章 決戰(1)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第599章 西北狼煙(4)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104.兩宣麻大拜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