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廷推風波

冬至節的第二天,循例推恩外戚宗室中有德行者。

先是,皇城使、秀州刺史、內侍押班趙世長爲昭宣使。

這一位啊,是越懿王(前文有錯,趙德昭的燕王是元符所封,此時還是越王)的四世孫。

越懿王,就是太祖次子,那個在高粱河之役後,被太宗訓斥後自殺的可憐人。

可能是因爲做了虧心事,也可能是因爲輿論原因。

總之,真廟開始每年朝廷推恩,越懿王系雷打不動都能撈到一個名額。

今年中獎的就是這個趙世長了。

此君是趙守約之子,趙守約上面是趙唯吉,趙唯吉再往上就是趙德昭了。

所以,這位輩分算是趙煦的堂伯祖。

賞完越懿王,就輪到了真正的宗室自己人。

本來,有司是想要給揚王顥、荊王覠繼續加封。

但揚王顥‘因臥疾’,所以由荊王覠‘代爲辭謝’。

這位趙煦的四叔堅決辭讓了朝廷加恩,只請求給親賢宅增聘教授,以授諸子學問。

兩宮自是從之,命有司挑選有才學之士,爲親賢宅教授。

然後就是外戚們抽獎了。

首先是,太皇太后的族兄莊宅使、知保州高遵治,以久歷外任,勤勉有加的名義,升橫班,爲引進副使,命有司除遙郡,回京候闕。

接着就是高公繪、向宗良這一對難兄難弟,分別獲獎。

其中高公繪以皇城使、光州團練使,出任京西兵馬都總管,向宗良以皇城使、秀州刺史出任京東都路兵馬鈐轄。

傻子都知道,這兩個人不會去上任。

因爲,京西、京東的正任武職,不可能給外戚。

所以,這叫寄資,意思是寄託一個資質。

有了這個資質,他們也就具備了出任對應地方實權官職的資格。

也就是與一路兵馬都總管/鈐轄相對應的官職。

宗室、外戚排排坐,分果果。

元老大臣,自也如此。

太師文彥博之子,文貽慶自合門通事舍人,轉遷文思副使。

宣徽使、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之子張恕,以父修《元祐詞典》有功,恩蔭爲承事郎。

致仕元老,保寧軍節度使馮京孫馮傳正,以恩蔭爲宣德郎。

另外就是,一直在京的孫固的病,已經養的差不多了。

所以,經文彥博舉薦,孫固以觀文殿學士、正議大夫出知河南府,正式接過了馮京回京後空出來的位子。

同時,大名府的韓維,開始鬧騰着要致仕。

趙煦不得不派出使者前去慰勉,並賜給茶酒。

賜給茶酒,在大宋的潛臺詞就是——您啊,還不能致仕,還得爲國家發光發熱才行。

沒辦法!

大名府這地方,是黃河要衝,戰略高地。

每次黃河發大水,基本上大名府堤壩就得受一次考驗!

懂治水,能配合,同時還能壓得服下面官吏的老臣太少了。

左右不過是韓絳、韓維、馮京等聊聊數人。

在韓絳拜相後,韓維就是這些人裡最靠譜的。

你要換其他和韓維地位差不多的老臣,讓他們去治水,去巡視堤壩,檢查河道。

恐怕人家屁股一撅,嘴巴里就甩出一句:此豈國朝善待儒臣之制?

這等工匠之事,胥吏之責,憑什麼叫老夫上?

這不是侮辱人嗎?

像當年王拱辰在大名府,什麼時候見他去上過堤壩,看過河道?

人家天天帶着一幫友人,到處飲酒作樂,寫詩唱和,鍼砭時政,罵一罵在朝的宰執,還組了一個叫五老會的局,真真是瀟灑至極!

至於庶政?

統統丟給下面的人!

甚至連簽押都不肯!

擺明了就是不管事,出了問題也別找他。

正是因此,元豐八年冬天的洪災,大名府堤壩纔會出現那麼多險情!

這都是王拱辰辦的好事哇!

韓維就不一樣了,人家是能吏!

辦事情非常利索!

自其上任大名府以來,只要有空,就會上堤壩上轉一轉,看一看。

同時,他還足夠年輕。

今年不到七十歲的他,還是有着足夠的精力來處理各種事情,並且鎮壓各種魑魅魍魎。

唯一的問題是韓維功利性太強了。

總想着回朝進兩府,拜任宰執,圓他的宰相夢。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韓絳在位,韓維、韓縝兄弟就不可能回朝。

即使韓絳將來致仕,爲防權臣,韓維、韓縝三五年內,也不可能有拜任宰執的機會。

這叫:事爲之防,曲爲之制。

也是大宋祖制,乃是與大小相制、異論相攪配合使用的一個制度。

簡單的來說,就是防內,甚於防外。

對趙官家們來說,外部威脅,只是芥蘚之疾。

內部的武臣、外戚、權臣謀亂,纔是國家大患!

正是因此趙煦派人去慰勉,並賜茶酒的時候,再次打了皇考牌:公,皇考潛邸之臣朕之心腹倚靠也,今河北水患難消,舍公之外,朕能倚靠誰人?請公爲國犧牲,朕必不負公!

同時還畫了大餅:朕已意合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爲一書。

而——公正合該統領此書局。

這就是許諾,將來成立元祐大典書局時,讓韓維來統領這個書局了。

頓時,韓維熱淚盈眶,當即收回了請求致仕的奏疏。

並且表示,願意在大名府爲先帝,爲陛下,站好最後一班崗。

潛臺詞其實就是——我只做完這一任啊!

而元豐新制,文臣州郡一任,被統一固定爲三十六個月。

韓維是元豐八年八月,出判的大名府。

換而言之,他最多隻做到元祐三年的八月。

這就頭疼了!

但沒辦法!

只能是將就着!

至少,韓維還肯幹活,而不是撂挑子。

好不容易安撫好韓維,大宋的新一次廷推,就再次開始了。

十一月甲戌(20),兩宮正式下詔,命都堂吏部房,循故事上報符合執政標準之大臣名單。

都堂方面,自是早有準備。

旋即報上了一份多達十人的名單。

“蘇頌、傅堯俞、範純仁、呂大防、許將、曾布、蔡京、鄧綰……”趙煦看着名單,忽然眼睛一眯:“呂惠卿……”

“誰將呂惠卿的名字放進來了?”

“回稟大家,聽說是太皇太后的意思……”馮景低着頭彙報着。

“太皇太后?”趙煦愕然。

太皇太后不是最討厭王安石和新黨的嗎?

而呂惠卿,可是新法的護法善神!

當年在汴京城一度是人厭鬼棄,連王安石的愛子王雱都和他鬧翻了。

韓絳更是至今談呂惠卿之名而色變!

太皇太后怎會將他的名字放進執政廷推的名單裡?

趙煦有些想不通了。

馮景低着頭,道:“回稟大家,臣也不知爲何……”

“只聽說,本來都堂名單上只有八人……”

“但兩宮慈聖,各自內降旨意點了一人,湊成了十人……”

趙煦頓時奇怪了:“母后點了誰?”

他看向名單:“該不會是鄧綰吧?”

鄧綰鄧文約,如今天下士大夫嘴裡的士大夫之恥!

至於原因?

怪他自己嘍!

當年誰叫他自己得意忘形,公開喊出了:笑罵由汝,好官我自爲之!

這話是不錯!

但公開喊出來,就是他鄧綰的不對了。

於是,被清流圍剿至今!

哪怕這一次的宋夏戰爭,鄧綰主持的永興軍路,表現特別優異,特別是在支前方面,根據彙報,累計徵募民夫、青壯以五十萬日(僱工制下,自然是按日結算),向諸路轉輸糧草十餘萬石,布帛錢糧甲械不可計算!

但並沒有卵用。

輿論物議,還是將之視作佞臣。

要不是趙煦護着,此刻,鄧綰早就被貶去湖州,然後憂憤死於當地。

然後就會有其子鄧洵武,因父仇而恨毒舊黨。

在紹聖時代,對舊黨的所有人展開瘋狂報復與打擊。

馮景低頭道:“娘娘言,永興軍鄧綰,先帝曾以爲能,屢用知諸路,可堪良臣也。”

趙煦聽着,撇撇嘴,根本不信這鬼話!

於是問道:“母后點鄧綰,是在慶壽宮前,還是慶壽宮後?”

馮景想了想,答道:“慶壽宮之後……”

“哦!”趙煦明白了。

大小相制,異論相攪啊!

這鄧綰當年在朝中,是呂惠卿和章惇的死敵!

如今,章惇勢大,慶壽宮又不知爲何,要任用呂惠卿。

向太后難免擔憂,自然就會想要提拔一個同時能和章惇、呂惠卿唱對臺戲的人。

而鄧綰,無疑是最佳人選!

因爲當年呂惠卿出知,就是鄧綰搞的鬼!

因鄧綰故,呂惠卿在地方州郡,徘徊了這麼多年。

兩個人的仇,已經是深到一定程度了。

以呂惠卿這說法馬留記仇的性子,他是不可能也不會原諒鄧綰的。

至於章惇?

當年,呂惠卿出知後,鄧綰扣章惇帽子,導致章惇被迫出知湖州。

這兩人的這個樑子,同樣到現在都沒有解開呢!

同時……

趙煦仔細看了看名單,發現這鄧綰和名單上的其他人不是曾經有仇,就是立場上有仇。

所以……

“誰向母后推薦的?這麼精準?”

向太后一直深居深宮,去那裡知道,這些朝臣之間的恩怨情仇。

這肯定是有人出主意了。

不過,趙煦低着頭,審視着名單,心道:“若依廷推規矩,呂惠卿也好,鄧綰也罷,都是沒有半點機會的!”

爲什麼?

因爲票啊!

在京待制以上文臣,誰肯把票投給這兩個人?

他們不怕自絕於天下嗎?

所以,呂惠卿、鄧綰一票都拿不到!

前者是因爲大家都怕他!

而後者,則是大家都鄙夷他!

事實,也是如此。

兩天後,紫宸殿上,第一次廷推票選。

在左相韓絳主持下,票選結果很快出爐。

太皇太后提名的呂惠卿,向太后提名的鄧綰,是一票也沒有拿到,全部吞蛋。

而得票數最多,排名第一的是蘇頌。

蘇頌一共拿到十五票!

其次就是傅堯俞、範純仁、呂大防。

趙煦身邊的蔡京,勉勉強強,混了三票。

廷推結束,宰執上報結果。

向太后只是神色微微一凝,太皇太后的臉色,卻已經拉了下去。

“好哇!”她緊緊攥着手。

“果然如此!”

“這呂惠卿,真是孤臣!”

這一次她點呂惠卿,其實並非是想任用呂惠卿。

畢竟,呂惠卿是王安石的門徒。

她純粹只是想試一試,看看這朝廷上下的態度。

結果,卻完全印證了太皇太后的猜想。

呂惠卿,真的是孤臣!

真的沒有任何人支持他!

這下子,這位太皇太后就不爽了。

她也就難免猜疑起來。

實在是都堂上下,做的事情讓太皇太后不得不猜疑!

她親自點的人,一票也沒有拿到!

這不僅僅意味着所有人都在排擠、打壓呂惠卿。

同時也意味着,沒有人肯給她面子!

而後者,無疑比前者,更讓太皇太后心寒。

這也激起了她的鬥志!

於是,下朝後,她就忍不住,對趙煦道:“官家,今日可看到了……”

“都堂上下,所有人都在非議、攻訐河東呂惠卿!”

“老身雖是婦人,但祖宗的教誨,不敢忘啦!”

可能是怕趙煦不懂,她特意點醒:“官家,事爲之防,曲爲之制,此太祖、太宗所以定天下,安四海的緣故!”

“切記,切記,不可忘記啊!”

趙煦沒有搞清楚情況,便試探着道:“太母聖明,皇考在時,也教過孫臣這個道理。”

“皇考言:長江水清清,黃河水濁濁,都灌溉兩岸千里,黃河氾濫就要治黃河,長江氾濫也要治長江。”

“不能因長江水清而偏縱,也不能因黃河水濁而不用。”

“此祖宗治天下的至理!”

太皇太后頓時道:“先帝所言甚是!”

“這正是祖宗‘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的真理!”

“此番,都堂上下內外,都串聯在一起了!”

“絕不能讓這樣的情況繼續存在!”太皇太后臉色鐵青着說道。

今天,她深感權威受損。

卻根本不知,能讓她將呂惠卿的名字放到廷推上,已經是都堂上下的最大讓步了!

誰叫,那呂惠卿在多數人眼中是瘋子,是屠夫,是不可理喻之人!

這一點,不分新黨、舊黨,是多數人公認的事情。

就如同,鄧綰在天下人眼中等於奸佞小人,反覆無常。

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529章 蠶鹽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371.第351章 漣漪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41章 太子(4)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第616章 御前會議(1)第22章 忽聞暗箭來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419.第397章 傷兵院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548章 聖天子(1)第588章 逼捐(5)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424.調作息。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第38章 太子(1)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第719章 韓絳致仕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20章 漣漪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第529章 蠶鹽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第715章 紡織浪潮(2)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98章 西北狼煙(3)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第506章 入甕257.更新要晚一點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729章 德教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158.第149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310.第295章 生日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529章 蠶鹽第710章 棉布風潮(2)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731章 遼軍再入日本(2)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418.第396章 戰前(2)第584章 逼捐(1)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682章 人事160.第151章 傾軋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