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

天明,全淑、阜陵兩城,沒有過多抵抗,便紛紛大開城門投降。

劉奇接到戰報後,正在野外早膳,一碗稀粥,兩個饅頭,正是軍中上至將校,下至小卒所食。

他在軍中,便一視同仁,和這羣顯得很是拘束的兵卒一起用膳。

“將兵不過三五百人,而且,全是老弱充數,周公瑾,此番,必然是孤注一擲呀。”劉奇一手摸着下巴,看了一眼在身前候命的傳令兵,“子義將軍何在?”

“已率軍殺奔廣陵,一切順利,可於正午之前,抵達廣陵城下。”

劉奇雙眼一眯,“戍守廣陵之將,乃是孫文臺舊部韓當,此人智勇雙全,不可小覷,傳令子義將軍,若不能伺機攻取,則固守待援。”

“喏。”傳令兵迅速翻身上馬遠去。

劉奇看着遍地的塵煙,目光眺望着東邊,蔣欽已經率水師順江而下,算算時辰,應當在午時之前抵達廣陵外的渡口。

他擡頭看了一眼天色,“應當還有一個時辰。”

早膳完畢,劉奇下令,全軍跟進,他已命人傳訊徐州,欲與溫侯呂布一見,此番前往廣陵,便是爲了赴約。

臨行前,他算是給足了呂玲綺允諾,方纔讓那匹胭脂馬,沒有鬧着隨軍前來。

她在江東許久,思念父母之心,劉奇能夠體諒。

但軍中規矩,不能有女眷隨行,他身爲衆軍之主,卻要以身作則。

——

正值晌午,廣陵城外,遼闊的平原之上,突然傳來一陣密集如滾雷般的響動。

戍守在城頭的軍士一陣騷動,很快,他們便看到地平線上,出現一道黑線,線如潮水一般,在平原之上洶涌散開,不多時,便行至城外數百步開外。

“鐺鐺鐺”城上的兵卒,已經紛紛就位,張弓搭箭的數百弓手,神情緊張地打量着城外。

“停。”只聽一聲大喝,原本已是衝到城外三百步外的騎軍,在爲首一將的長槍揮動下,行進的腳步戛然而止。

“令行禁止,城外這數千騎軍,雖不比溫侯帳下幷州鐵騎,但亦有強軍之象。”城上守將微微頷首,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嗒嗒嗒”,只見那爲首騎將策馬來到城門前,目光桀驁地掃視一眼城頭,手中長槍一舉,槍尖直指城頭。

“吾乃東萊太史慈,城上之敵,還不速速打開城門,更待何時。”

話音落下,城上未有迴應,正待太史慈心生不妙之際,一道魁梧的身影,已經持刀來到城牆垛口處。

“城下可是子義將軍,吾乃溫侯帳下張遼,奉軍師將令,已奪此城多時矣。”張遼面色淡定如常,任憑城下太史慈面色鐵青,也看不到他臉上絲毫得意之色。

“敢問文遠將軍,這城內原本戍守的敵將韓當所部何在?”

張遼滿臉淡然,“吾昨夜攻取此城之前,此城已無人鎮守。”

太史慈雙眉微皺,朝着城上張遼微微拱手一拜,勒馬轉身,長槍一舉,“衆將士聽令,於城外五里紮營。”

“喏。”騎兵們紛紛勒馬轉身,退到城外五里後,陸續翻身下馬歇息。

城頭之上,侯成回頭看了一眼張遼,“文遠,這太史慈所部皆是騎軍,既不攻城,爲何不退?”

張遼苦笑一聲,正待開口回答,身側不遠處,突然傳來一聲高喝:“報……南邊沿江渡口,出現大量江東戰船,船上笙旗飄揚,領軍之將,乃是東吳上將蔣欽。”

張遼露出一臉果然如此的神情,在他身側的侯成則是張了張嘴,一臉驚訝,“未曾想,文遠自昨夜便未派兵卒戍守江岸渡口,竟是早有預料江東戰船會順江而下,水陸並進,攻打廣陵。”

“吳侯劉奇,乃少主夫婿,吾徐州與江東亦未撕破面皮,若起刀兵,非溫侯之願矣。”張遼笑道。

不多時,兩人便在城牆垛口看着大隊士卒從戰船上陸續走下,不斷登岸。

半個時辰,數十艘戰船上,陸續走下上萬軍士。

“嗒嗒嗒”,當率軍而來的蔣欽行至太史慈陣前,一臉疑惑地看了一眼城頭,“廣陵近在咫尺,子義將軍爲何駐足不前?”

太史慈一臉苦笑地抱着頭盔,“公奕可見那城頭將旗?”

蔣欽雙眉微皺,“呂布命張遼、侯成奪城,戍守歷陽所部,可是吾軍擊破,既是他徐州之兵不義在先,爲何吾等便須讓其奪走廣陵。”

“公奕暫且息怒,待主公大軍到來再言攻城不遲。”說着,太史慈眯着雙眼,打量幾眼城頭,“那張文遠,倒也是知兵之人,方纔吾率軍逼至城門,其麾下兵卒,藏於城牆垛口之後,刀盾手列於最前,弓箭手梯次分佈,時有守城器械藏於其中,對付此人,萬莫輕敵。”

蔣欽微微頷首,“待主公與溫侯相會之際,吾倒要親自領教一番這廝。”

太史慈搖頭苦笑,正欲與他敘敘舊,遠處,已有戰騎踏着塵煙而來。

“報……主公已率軍至二十里外。”

太史慈和蔣欽幾乎同時站起身來,“來得挺快,傳令下去,大軍繼續紮營,其餘兵將,列陣相迎。”

“喏。”

三千騎卒,分列大營兩側,蔣欽所率水軍,除卻看守船隻兵將,其餘全在搭建營帳,太史慈所部騎軍,全是輕裝行進,也就只有他所率的水軍,隨時都會在船上備下一些營帳木料。

同一時間,劉奇在行進的戰馬上,也接到了前方的戰報。

“張遼已奉陳宮之令,提前一步,奪了廣陵?”劉奇面色陰晴不定,他此刻怒意自然是有的,但更多的,卻是警醒,漢末智多近妖的那羣人,會在其後數十年,陸續粉墨登場,他此前,倒是有些太過小覷天下英雄了。

此刻,無論是提前一步,撤走廣陵守軍的周瑜,還是命張遼順勢攻取廣陵的陳宮,這二人,任何一人,都不可小覷。

此外,他還接到一封自淮陰傳來的密信。

“呂布擢張遼爲中郎將,遷廣陵太守。”劉奇雙目一眯,看起來,淮陰一戰,呂奉先,也發現了他麾下這員大將的才能。

“有張文遠戍守廣陵,此行,怕是隻能無功而返矣。”劉奇嘆了口氣,大手一揮,傳令全軍繼續行進。

奪城不果,會晤,還是要繼續的。

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吳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