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

對付豆盧革就要運用點手腕,孔謙明面上對豆宰相畢恭畢敬,私下裡卻在蒐集對方的把柄。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給搜到了。

這一天孔謙找到郭崇韜,悄悄遞給對方一個白條,郭崇韜接過來一看,內容是借國庫租庸錢十萬,落款是豆盧革,看那字跡也沒有錯,是豆先生本人寫的。

等到郭崇韜看完,孔謙就開始苦大仇深地說話了:“郭相您看,豆相家裡缺錢,借也就借了,可他沒還的意思啊,這可怎麼辦?咱不能讓朝廷吃虧啊!”

郭崇韜說了一聲知道了,也沒說咋處理,就把孔謙打發走了。

孔謙卻不以爲意,他還有後招,讓人給豆盧革放話過去:郭崇韜知道你借(貪污)國家銀錢的事兒了,你小心點。”

一句話把豆盧革驚地跳了起來。

不得了啊,郭崇韜先生出了名的大公無私、公事公辦,這事兒落到他手裡,那還能有好嗎?算了,錢是小事,官位和命都是大事,別爲了一點小錢而惹上麻煩。

於是乎,豆盧革直接跟李存勖上表,請辭租庸使的職務,最後還說了一句:“郭相年富力強,由他來做租庸使最恰當。”

好嘛,真是官場老狐狸,走都走了,還給郭崇韜賣個好,這不就明擺着說:我退了,你也適可而止,別再追了,這樣對大家都好。

郭崇韜也不想窮追猛打,他要解決由誰來做租庸使的問題,因爲他自己也不想做租庸使。

這就奇了怪了,租庸使可是個肥差,郭崇韜還怕權力太大不成,別人求之不得呢,你推它幹嘛?

沒錯,郭崇韜就是怕自己權力太大,這個人雖然剛直,但是並不傻。

做到宰相已經是大權獨攬了,如果再把財政權攬過來,那朝廷裡還剩個啥?郭崇韜不就成了無冕之王了嗎,李存勖雖然不管事,但你這裡都無冕之王了,他還能放着你不管嗎?

所以說,官做到郭崇韜這一步,都有自己的爲政心得,你可以稱之爲政治智慧。

類似的事情之前也有過。

當時後唐新立,郭崇韜位兼宰相和汴州節度,出將入相一下子全佔齊了。

當時契丹寇邊,朝廷還要伐蜀,李存勖的意思是讓郭崇韜把成德節度使的職務也兼任了,不去鎮州任職,還是在朝中幹活。

郭崇韜堅決不幹:“臣富貴已極,何必更領藩方?”

我已經是位極人臣,還兼任藩鎮節度使做什麼呢?非但成德節度使不做,汴州那地兒我也不要了,你讓別人去到那裡鎮守去。

看到沒,這就叫識時務。

所以李存勖十分寵信郭崇韜,因爲這個人知進退,又很有才幹,用着放心(當然,他自己做甩手掌櫃,玩起來也放心)。

所以說即便是到了最後時刻,劉皇后、宦官、伶人一起在身邊嘰嘰喳喳讓他下詔殺郭崇韜,人家李存勖就是不幹。

爲啥不幹,因爲信得過他。這一點上,李存勖的帝王智慧還是有的。

現在,既然郭崇韜不想當租庸使,那誰來當呢?

李存勖就問了:“孔謙怎麼樣?”

郭崇韜:“孔謙雖然擅長理財,但是難當大任,不如還是用張憲。”

原來如此,高啊。

郭崇韜對孔謙的評價真是中肯,他把這個人看得透透的。孔謙這個人,你用他理財,可以;用它做財政一把手,他會給你添亂子。

既然郭崇韜這麼說了,李存勖當然同意。

於是乎,孔謙同學耍了兩遍心機,事情又回到了原點,老上司張憲在外面轉了一圈兒,又要回來了。

孔謙氣得要吐血!郭崇韜,你這老小子針對我咋地,不帶這麼玩兒人的啊!

不行,不能讓張憲回來,這個人精明得很,他如果回來了,還能有我孔謙什麼事!

十萬火急,信使到鎮州需要時間,張憲從鎮州趕過來也需要時間,在這個時間裡一定要讓這個決議胎死腹中!

孔謙真是玩心機的能手,他找到了豆盧革,對豆先生說道:

“租庸使這個職位也沒啥科技含量,委任一個小吏去做就行了,何必千里迢迢把重鎮的一把手調過來了,這樣就大材小用了!而且把張憲召過來,他的位子誰人能替,誰人又能替得了呢?”

豆盧革也真聽話,立刻就把這話跟郭崇韜說了。

郭崇韜一聽,有理。不再召張憲進京,改任興唐尹王正言爲租庸使。

孔謙擦了一把汗,嘴裡開始罵娘了。老子折騰了三次,你郭崇韜就是跟我過不去唄!老子心累了,不玩兒了還不行嗎,你老小子自己折騰去吧!

孔謙提出辭職。

這個套路叫做以退爲進,又可以稱之爲“非暴力不合作解決問題方法”。

我孜孜以求的職位你不給我,我就給你撂挑子,反正現在租庸衙門的事情都是我在做,你離了我試試?玩兒不死你!

事實證明,孔謙跟郭崇韜鬥,還是太嫩了。

你辭職是吧,我也不說準,也不說不準,直接把皮球踢給皇帝,你直接跟他老人家對話去。

李存勖得知消息後大怒:“國家正在用人之際,你個孔謙竟然想辭職!不準!給朕回去好好幹活去,死也要死在工作崗位上!”

據說李存勖還想把孔謙下獄,幸虧孔老弟跟伶人景進關係不錯,對方爲他在李存勖身邊說了不少好話,才把這件事情平息下來。

孔謙驚出一身冷汗,小心肝嚇得“撲通撲通”亂跳了好幾天,直呼好險!好險!

罷了罷了,官位固然重要,性命更重要啊,不鬧了,好好幹活吧。

好在新任租庸使王正言是個好好先生,不怎麼管事,而且身體不太好,在租庸使位子上做了沒多長時間就中風病倒了。

孔謙又託了伶人景進的關係,在李存勖面前左忽悠一場,右忽悠一遍,最後把王正言給換了,任命孔謙爲租庸使。

蒼天啊,大地啊,我孔謙終於把那個“副”字給去掉了啊,我翻身農奴把歌唱啊把歌唱,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啊。

確實,孔謙這個轉正的事兒真是一路坎坷,不容易啊。

現在好不容易轉正了,接下來那就開始幹活吧!

事實證明,郭崇韜的判斷全對,不能讓孔謙做正職,他在正職上幹活容易出問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三章 北伐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