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

問題來的方向不在蜀中,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後唐首-都——洛陽。

洛陽現在怎麼樣了呢?

按理說國家打了大勝仗,滅了蜀國,後唐上下應該是一片歡呼雀躍,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纔對。

然而現實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朝廷和百姓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朝廷要忙着內鬥,百姓要忙着活命。

內鬥

不得不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宦官、伶人集團和文官集團的恩怨由來已久,雙方爭來爭去爭的就一樣東西——權力。

而權力對宦官來說代表的是榮華富貴,耀武揚威;對文官來說除了榮華富貴之外,應該還有匡扶社稷、振興家國的理想在裡面。

但是權力的空間就那麼大,皇帝身邊的班底也不需要那麼多人,所以大家就要爭一爭,搶一搶,把位子坐穩了,把權力抓牢了,把對方鬥走了或者是鬥死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爲了解決問題,大家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縱觀古中國的封建史,其實就是一部人與人的鬥爭史。

郭崇韜深感對敵鬥爭的嚴峻性,爲了鞏固既有成果,防止自己離開朝堂後被人抄了後路,他舉薦自己的親信張憲來擔任宰相。

臨走的時候還不忘跟張憲囑咐幾句:替我看着那幫人!

那幫人是誰呢?包括所有能和文官集團放對的人,劉皇后那裡算一撥,宦官算一撥,伶人也算一撥。

郭崇韜的意思是他要一打三,打來打去他也沒有落到下風,現在自己要到蜀國去打人了,那麼在朝廷裡打人的任務就要交給張憲。

郭崇韜想當然地認爲自己能做的事情張憲也能做,他能打三個,張憲就不會只能打兩個半。

但他忽視了一點,那就是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分量以及對羣臣的控制力。

郭崇韜之所以這麼能打,是因爲有皇帝在支持他,大臣們也不敢跟他叫板;張憲在能力上也許不差,但在支持度和支持率上就不能和郭相公比了。

所以說,郭崇韜前腳一走,後面的宦官就開始向張憲發動進攻。

而協同宦官發動進攻的還有一撥人,這撥人也是文官集團的成員,但卻不跟郭崇韜一條心。

這就不得了了,本來一打三就很吃力,現在內部還出了叛徒,怎麼看都是要輸的節奏啊。

這還沒完,力量上不成正比也就罷了,偏偏對方還找到了一個發動進攻的絕佳切入點,這個切入點在孟知祥身上。

孟知祥現在被任命爲西川節度使,他之前也是一個藩鎮的頭頭兒,而且這個藩鎮還很重要,哪個地方呢——晉陽(太原)!

晉陽當時是後唐的北都,也是李存勖的發家之地,孟知祥當時的正式職務是“知北都留守事”,管的是之前河東藩鎮的那片地方,確實很重要,也很拉風。

現在這個人要到成都去上任了,帝國北都留守的職位就空出來了。但這個職位你不能一直空着啊,空得時間長了容易出問題,畢竟北方還有契丹那個大塊頭虎視眈眈呢。

接下來大家就要舉薦合適的人選。

朝廷裡面有一個大臣叫做段徊,這個人當時的職務是樞密承旨,在他的身邊團結了一羣朝臣。這些人在郭崇韜在的時候低眉順眼不敢說話,現在郭崇韜走了,張憲上來了,他們開始說話了。

段徊向李存勖上奏,認爲北都留守位高權重,一般人擔不下來,張憲不是一般人,只有他才能勝任。

但這個理由不夠充分,說服力也不強。

北都需要張憲,朝廷也不能缺宰相啊,相比北都來說,朝廷裡的事情也很重要啊,讓張憲到晉陽去,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然而既然要開口說話,段徊同志肯定是思慮再三的,務求一擊而中,所以說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這裡還有後半句:

張憲雖然有宰相之器(先肯定),但是國家現在新得中原,宰相在陛下您的身邊,即便能力不足,不是還有陛下您看着呢嗎,出不了大問題。

而北都就不一樣了,那裡關係帝國北部邊疆的穩定,還是帝國的起家之地,不容有失,相比之下更需要有大才能的人去鎮守。”

這個理由就很充分了,還順帶把李存勖這位皇帝陛下拉出來拍了一頓馬屁,你若是再不同意把張憲放出去,那就變相地承認自己能力不足了。

李存勖是目高於頂的人,在他眼裡別人都不行,就他行,你讓他承認自己不行,那就是要他的命。

於是乎,張憲立刻得到了自己新的官職:太原尹,知北都留守事。

張憲一看,木已成舟,那也沒辦法了,走馬上任吧,總體來看北都那個地方也不錯,不比宰相差。

相比之下,張憲的宰相癮並不大,他更喜歡在地方任職。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次職位變換,引起了朝廷一連串的人事變動,並最終爲李存勖的敗亡埋下了禍根。

張憲除了是宰相,還有一個職位:興唐尹。

興唐就是之前的魏博,治所在魏州。現在既然讓張憲去到北都任職了,興唐尹的職位你就得空出來,畢竟不可能讓你一個人領兩個藩鎮,你也顧不過來。

問題來了,魏州這個地方讓誰去呢?

答案是讓戶部尚書王正言去。

王正言又是誰?這個傢伙之前露過一次臉,我們在說孔謙那檔子事兒的時候介紹過他,他當時是租庸使,孔謙是副使。

這傢伙有一個特點,不管事兒,之所以不管事兒,一方面是管不了事兒,另一方面是不想管事兒。說好聽一點就是權力慾不強,說難聽點就是又懶又笨。

把這種人扶上興唐尹的位子有一個好處,容易架空他,把他架空了,下面人權力就大了,受益的將是一大幫子人。

這是個一舉兩得的事情,王正言開心,史彥瓊也開心。

史彥瓊又是誰呢,這是個伶人,一說伶人,大家肯定明白,這是李存勖的人。

這個史伶人當時的職位是武德使,現在大家都知道興唐尹王正言不怎麼管事,那就要派個管事的人去,李存勖當即拍板,讓史伶人去做興唐監軍。

監軍這個東西唐朝比較流行,而且基本上是宦官的專利,到了李存勖這裡又多了個伶人。

監軍的權力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主要是看主將強不強勢,如果碰上週德威、李存審那樣的狠人,你做監軍的就要把尾巴夾緊了做人,要不然容易捱揍;但是現在碰上的王正言這樣的貨色,監軍這份職業的前景就十分廣闊了。

接下來史彥瓊充分發揚爲主將分憂的義務勞動精神,把王正言手上的權力抓了個一乾二淨,什麼人事啦、財務啦、軍事啦、政事啦,史彥瓊都照抓不誤。

王正言落得個清閒,史彥瓊賺的可不是忙活。誰的手上有權,誰身邊就會圍攏一大幫子人,史彥瓊身邊圍攏的是興唐(魏博)上上下下一整套軍政班底,他成功把王正言架空了。

按說架空了就架空了唄,你如果能好好做事,把魏博治理的妥妥帖帖的也無所謂啦。

問題是史彥瓊的專業是唱戲,除了本專業外,他還兼修貪污腐敗、結黨營私、禍亂百姓等輔業,唯獨對治國理政這方面一竅不通。

這樣一來,那就沒得治了,魏博這一鎮遲早要被他玩兒壞。而事實上李存勖的危機也確實是從魏博開始的。

百姓

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三章 北伐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三章 北伐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